2021年中考压轴卷之历史试题
发布于 2021-05-23 11:56 ,所属分类:历史考试学习资料
中考必刷卷·2021年名校压轴卷一
历史(试题卷)
注意事项
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封建论》记载:“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
C.禅让制和郡县制 D.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
2.“晋之书,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尚也。”下列人物成就最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
A.王羲之 B.钟繇 C.胡昭 D.顾恺之
3.下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其中阶段①的特征是( )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国家产生和社会变草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
4.“它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盤,中国的海军纵横大洋,实现了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向海外诸国传播了先进的中华文明,加强了东西方文明间的交流。”对材料中“它”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扩大了明朝的影响力 B.有助于传播中华文明
C.加强与外国友好往来 D.促进了明朝经济发展
5.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据史学家研究,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位居世界首位。下列不能反映当时状况的谚语是( )
A.“舟楫塞港、街道肩摩” B.“人间数十里、贾户数十家”
C.“苏湖熟、天下足” D.“十万烟火、甲于天下”
6.下表是《新青年》杂志在不同时段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率。表中“革命”一词在某一时期出现频率最高的原因是( )
起止时间 | 1915-1918年 | 1919-1922年 | 1923-1926年 |
文章篇数 | 770 | 631 | 128 |
“革命”一词出现频率 | 0.78% | 2.45% | 254.14% |
A.中国共产党诞生 B.辛亥革命的影响
C.国民革命的推动 D.士地革命的进行
7.“由于第九战区部署得当、协同密切,作战得力,从而取得了此次会战的胜利。此役共毙伤俘日军5万余人,成为12月7日以来,同盟军唯一决定性之胜利。”此次会战( )
A.打破了日本速亡中国的迷梦 B.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C.振奋了国际反法西斯人民信心 D.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胜利
8.“经此一战,中国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可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帝国主义再也不敢作出武力进犯新中国的尝试,新中国正站稳了跟。”材料说明( )
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中国跻身世界强国行列
C.为新中国赢得和平的环境 D.维护了亚洲与世界和平
9."11和12世纪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达到了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下列选项与材料符合的是( )
A.西欧庄园的出现 B.教权与王权的斗争
C.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D.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出现
10.文艺复兴时期,彼特拉克说过:“真正的高贵并非天成的,而是自为的。”可见文艺复兴( )
A.提倡优秀传统文化 B.反对封建教会束缚
C.推动文化领域的繁荣 D.强调了个人的作用
11.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说:“在民主政治的字典里,妥协是政治的灵魂。”下列能体现“妥协”的是( )
A.新议会的召开 B.斯图亚特王朝复解
C.“光荣革命”爆发 D.克伦威尔航任护国主
12.“到了产业革命时期,过去被人看不起的工匠成为技术发明的主角,得到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尊……吸引了各阶层大批有才智的青年人投入到技术改进和技术发明的队伍里。”这说明( )
A.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 B.工匠阶层成为社会的统治阶级
C.工业革命引发了技术革新热潮 D.国家在科研方面投入不断加大
13.右图为1942年盟国阵营的宣传画《联合攻势:省省你的眼泪吧,阿道夫,这只是初步的热身而已》,据此可知( )
A.德国法西斯受到夹击 B.盟军逐步转入战略反攻
C.同盟国开始协同作战 D.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14.“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己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首先是修补资本主义…。”下列措施中,符合题意的是( )
A.实施马歇尔计划 B.建立世贸组织
C.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D.建立联合国
15.“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收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这段话旨在说明全球化( )
A.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B.改变了世界格局
C.推动英美走向衰落 D.是历史必然趋势
二、辨析改错(8分)
16.维护国家主权是各国共同诉求。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18世纪中期,乾隆平定了回族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巩固西北边疆。
改正:
(2)1561年,邓世昌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浙东地区的倭患。
改正:
(3)根据中英两国政府签署的联合声明,中国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改正:
(4)美国内战爆发后,林肯颁布《宅地法》,调动了黑人革命热情,扭转了战局。
改正: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间题。
材料一 19世纪后半叶中国所经受的屈辱和灾难使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中国进行了痛苦的自我反省、重新评价和重新组织。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列举2例中国所经受的屈辱和灾难。概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如何“重新组织”的?(4分)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
(2)材料三中的“转折点”是指什么?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实现转折的原因?(4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2分)
18.阅读材料,同答问题。
材料一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允许局部的恢复资本主义,尤其在农业和贸易方面…放弃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指导生产,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苏联兴亡史》
(1)材料一中的列宁采取了何种措施?依据材料一,概括该政策的特点?(4分)
材料二 五年计划(1928-1932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大国崛起》
(2)材料二中的“模仿”是指什么史实?结合所学分析西方态度改变的原因?(4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对我国经济建设有哪些借鉴意义?(2分)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19.读下列图片,完成探究活动。
图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分布图(一战期间) 图二: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示意图
(1)近代最大的军火工厂位于 ;被毛泽东赞誉“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成就位于 。(填写字母,2分)
(2)对比两幅图,概括中国近代工业化和一五计划工业建设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分布特征的原因。(8分)
(3)通过地图探究,你认为工业化发展的前提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3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答案 | A | A | B | D | C | C | C | C |
题号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
答案 | C | D | C | C | C | C | A |
二、辨析改错(8分)
16.(1)×,(1分)“回族”改为“回部”。(1分)
(2)X,(1分)“邓世昌”改为“继光”。(1分)
(3)√。(2分)
(4)×,(1分)“《宅地法》”改为“《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分)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1)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每点1分,共2分)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孙中山等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陈独秀等发起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每点1分,任答两点得2分,其他言之成理的酌情赋分)
(2)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分):新中国综合国力増强,国际地位提高;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大力支持;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衰落。(每点1分,任答两点得2分)
(3)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挽救中国命运,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就中国;外交是国家综合国力的较量;弱国无外交;新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等。(言之有理,点即可,2分)
18.(1)新经济政策:(2分)把市场、商品货币关系与社会主义建设直接联系(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指导社会主义建设,2分)
(2)罗斯福新政:(2分)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功;西方遭受经济大危机冲击。(每点1分,共2分)
(3)经济建设要依据国情:不断改进,与时俱进;相互学习,借鉴长处等。(2分,答出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19.(1)B;C。(每空1分,共2分)
(2)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特征: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多在各通商口岸;轻工业为主,重工业薄弱。(2分)原因:东南沿海地区是较早开辟的通商口岸,接触西方文化较早;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2分)
一五计划工业建设的特征:集中在东北地区: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交通运输业取得巨大成就。(2分)原因:原有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极大地影响了国家经济独立和国防巩固;东北工业基础较好,靠近苏联,便于苏联援助。(2分)
(3)民族独立等。(2分,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