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
1.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提到: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2.河南安阳发掘的“妇好墓”(商王武丁夫人墓)中的玉器,经化学成分分析,与新疆和田玉的成分一致。据此推测合理的是()3.1161年,宋金采石大战,宋军施放“霹雳炮”,“盖以纸为之,而实之以石灰、硫磺”,爆炸后“其声如雷,纸裂而石灰散为烟雾,眯其人马之目”,因而打退了金人进攻。这表明()4.对于下图所示著作,日本科学技术史家三枝博音曾指出:“‘天工’是与人类行为对应的自然界的行为,而‘开物’则是根据人类生存的利益将自然界中所包藏的种种由人类加工出来。”这部著作()
5.《中国历史十五讲》指出: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岸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6.革命团体兴中会的创始人在《兴中会章程》中最先发出“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由此可知,开启了近代中国民族复兴思想先河的历史人物是()7.20世纪初,革命党人出版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革命军》《警世钟》《猛回头》《黄帝魂》等革命书籍,发行了《中国日报》《国民报》《民报》等革命报刊。这些举措()8.“这次会议明确回答了红军在战略战术方面的是非问题,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解决了当时所面临的最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这次会议()9.某电影中出现以下故事情节: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活捉了蒋介石……这部电影的名称应该是()
11.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旗袍率先吸收欧美服装特点,由传统的宽松肥大、线条平直向窄腰短袖、时髦适体变化。这一变化表明上海()12.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状况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978年人均133.6元增至2018年人均14 617元。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3.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拨云见日、扬清激浊,再次把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向高潮,也牵出了一个“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新局面”其中的“新局面”指()14.在古希腊神话中,神的动机和行为与人类别无二致,只是他们比现实中的人更为俊美健硕或性感魅惑。这说明古希腊神话()15.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也为领主提供衣物、鞋帽等。庄园有铁匠、金银匠、皮鞋匠、面包师等各色工匠制造不同的物品。这说明西欧庄园()16.下表是对古代日本发展历史的归纳,其中的空白表格处对应的事件是()17.从13世纪晚期到16世纪,欧洲出现了对古典文明的再发现,但最令人感兴趣的成就都是全新的,因此,当时主要是“兴”,而不是“复兴”。其中的“兴”是指()18.“在新旧制度转变的过程中,在暴力冲突与和平过渡之间,英国人选择了后者,而且取得了成功。”这里所说的“和平过渡”指的是()19.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英国派遣的环球航行,做了五年的科学考察。他用大量资料证明了所有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1859年他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20.《全球通史》中写道:“1917年11月7日,布尔什维克的军队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占领了一些重要地点——火车站、桥梁、银行和政府大厦。”关于这一事件表述正确的是()21.下表所示为美国罗斯福新政期间的一些措施。这些措施实施的直接目的是()22.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各国团结应对疫情。回顾二战,为抗击共同敌人,各国相互合作,协同作战开始于()23.时殷弘说:“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终极性质是超级大国竞争……数十年的核军备竞赛以其恶性循环加剧了冷战,但也控制了冷战,因为它确立和维持了‘恐怖平衡’,使得美苏两国因为惧怕互相毁灭而努力防止它们之间爆发直接军事冲突。”上述材料可作为冷战的()
25.二战中新西兰驻美国大使纳什曾说过,如果我们赢得这场战争后而没有规划,就会再犯上次那样的错误,将开启下一场战争。符合这理念的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0分,第28题13分,共35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为小康。材料二王室分封宗亲功臣的既定制度,辅之以明确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同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多有同宗共祖的宗亲关系或互通婚姻的姻亲关系,横向联系也较以前密切。材料三周人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己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是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属于周的创造。分封出去的邦国,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材料四夏、商、周三朝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商、周政权的更迭如同夏、商政权的更迭一样,也是通过大规模的战争实现的。(1)依据材料一,指出其所反映的古代中国政治发展趋势。(2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分封制下哪些社会关系得到调整。(4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西周分封制的创新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实施后产生的政治作用。(4分)(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悟。(2分)(1)贡献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提出要实行_______。(1分)②实行改革开放后,针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题,提出“必须坚持_______”。(1分)③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指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_______。”(1分)④ 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阐明了理论_______,(1分)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_____,(1分)即以_______(1分)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根据他的设想,作出了经济发展______(1分)的战略部署。(2)评价:邓小平初步解决了什么是_________(1分)、怎样建设______(1分)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______。(1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场世界规模的战争,影响深远,引发人们对战争的深刻反思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战争的长期化,使饱受战乱之苦的各国人民强烈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渴望和平。几乎所有政治家都认为……有必要防止如此巨大的灾难再度发生,于是建立具有政治约束力的国际常设机构的想法应运而生。材料二:这场革命的爆发是二月革命后一系列事件发展的必然结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为了本阶级的利益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人们相信布尔什维克,认为只有推翻无能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工农自己的政权,国家才能有出路。材料三:一战后,苏俄自动退出了争霸的行列;德国和奥匈帝国战败,已没有资格参加角逐;所剩下的就是美、英、法、意、日五个主要战胜国。它们之间的经济、军事实力又相差甚远,这就要按战后的实力对比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建立了哪一“国际常设机构”?建立这一“国际常设机构”的目的是什么?(3分)(2)材料二中的“这场革命”指的是哪次革命?据材料二指出引发这场革命的原因。(3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战后建立了哪一世界新秩序?导致这一新秩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4分)(2)分封制明确了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2分)国家政权内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2分)(3)创新:在原有邦国区域内建立诸侯国。(2分)作用: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2分)(4)暴政导致亡国;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只有实行仁政,才会使国家长治久安。(2分)(1)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经济建设;分三步走(2)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总设计师(1)国际联盟。(1分)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爆发。(2分)(2)十月革命。(1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世界大战,引起人民不满。(2分)(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分)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2分)(4)给卷入战争的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引发了人们对如何避免战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思考。(4分)
往期精彩分享:
2021中考:最新中考历史样卷试题卷(1)
2021中考:初中历史《大国史—俄国》
2021中考: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与人口的迁徙
2021中考:初中历史《历史小短文90篇》
2021中考:中共党史大事记简表(1919年—1949年)
2021中考:初中历史《名校模拟卷含解析(二)》
2021中考:中国古代史选择题专练
2021中考:名校联考模拟试题
2021中考:中国古代史思维导图(二)
2021中考:初中历史《中国近代史经典简答题》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