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攻略| 2021届高考历史主观题答题技巧:影响、作用、意义类设问

发布于 2021-05-23 20:44 ,所属分类:历史考试学习资料

2021届高考历史主观题答题技巧:影响、作用、意义类设问

【题型特点】

该类型题目很常规,一般问法有影响、作用、意义、价值、贡献、功绩,其中贡献、功绩一般涉及历史人物。

作用就是对事物产生的影响、效果或效用;影响是指对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意义指的是价值和作用。作用和影响基本相同。但在历史答题中,一说作用和影响都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考虑:作用包括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影响从性质看,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从范围看,有对内(如国内)影响,有对外(如国际)影响;从时间看,有直接影响和长远影响,等等。与作用、影响相比较,意义的范围就要大得多。一般地讲,性质、特点、作用、影响、后果、评价、经验、教训等都属于意义的范畴。故作答意义类题目时,上面提到的这几点都应该加以考虑。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

【解题思路】

1影响/作用类设问特点

影响/作用类设问特点

限定性设问

如有何积极影响/作用,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作用,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作用如何,对世界或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影响/作用如何等

宽泛性设问

如有何影响/作用,其历史影响/作用如何等。(需要一分为二地分析)

注:影响(作用)看题目有没有限定词要求回答积极还是消极影响,如果没有一般情况就需要正反两方面来说,没有明确要求回答积极影响(作用)或者消极影响(作用),一般情况在组织答案的时候都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去组织答案。但下述情况需要注意:题目只要求回答影响,但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本身就是消极的,如人口膨胀、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那么在组织答案过程中一般从消极影响方面去组织答案。如果材料描述事件是正面的(如成功的改革)、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与中共共产党相关的,在组织答案过程中一般从积极影响方面去组织答案。

2、答题方向和角度

1.分项分析: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国际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

政治方面

政治影响=阶级+政权更替+政治格局+制度调整+政策制定等

①是否有利于政治稳定。②是否影响了政治势力的消长。③是否有利于民族团结或国家统一。④是否使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如十月革命的影响: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无产阶级专政;鼓舞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等。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

经济方面

经济影响=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等

①是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②是否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③是否影响了人民的生活水平。④是否改变了经济格局或经济体制。⑤是否开创了新的经济模式。是否促进了经济理论变革是否促进了国内外经济的交流是否增强了综合国力是否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如第三次工业革命影响: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等等。

思想文化方面

文化影响=思想发展+文化素养+文化水平+对后世影响等

①是否与社会客观需要相适应。②是否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是否会推动国家的统一或民族团结是否促进了思想解放是否冲击了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如两次鸦片战争的文化影响:“西学东渐”、产生“中体西用”思想、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近代教育、爱国主义文学兴起等

国际关系方面

国际关系影响=国家关系+国际格局等

①是否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②是否促进友好合作或加深矛盾。③是否影响国际关系的格局。是否影响其他国家的发展等

2.整体分析

主要从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局限性)两方面进行分析。在答题时要权衡两方面影响中哪一方面占据主要地位,如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以消极影响为主。

注:当试题没作特别规定时要一分为二地分析事件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其主要依据是是否促进社会发展、历史进步。

要分清主次影响,即以积极影响为主,还是以消极影响为主。

3.国际化分析

主要从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中外之间的相互影响等方面分析。

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

4.时空变换分析

主要从现实影响、深远影响两方面进行分析。

现实影响是指对当时产生的直接作用,表现为目的或动机实现的影响,等同于直接影响;

深远影响是指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影响的时代性、历史趋势(如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发展趋势等)。

5.转化分析

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将特殊性影响转化为普遍性影响,如将工业革命对印度的影响转变为工业革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影响等;二是将普遍性影响转化为特殊性影响,如将二战对被侵略国的影响转化为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等。

6.主客观分析

主观影响,可从主观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经验等方面思考。

客观影响,可从自然或社会环境(形势)、经济现状、政治现状、(生产力)科技等方面思考。

3、意义(价值)

设问特点

(1)宽泛性设问从全国卷的参考答案来看,只要题干中要求回答“意义(价值)”,基本上都是谈正面或者积极的影响(作用)。

(2)限定性设问,如分析历史事件产生的现实意义,有何国内/世界意义,说明历史事件、现象的政治(或经济、思想文化)意义是什么;

作答模式

(1)常见的答题句式有:“有利.....”"促进了....推动了....“增强了....“改变了....等

(2)作答意义类题目要注意两点:

首先,从纵向结构看,其答案要点一般是由“小”到“大”、由“部分”到“整体”、由“国内”到“国际”先直接,后间接;先当前,后长远;先微观后宏观;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

其次,从横向结构看,答案要点一般包括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所学知识,即主要从性质、作用、积极的影响、历史功绩等方面思考。注意考虑主体,即对本国、对他国的意义。从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国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格局)等方面思考。

3、贡献(功绩)

在全国卷人物评价中较为常见。在组织答案的时候,一般方法是要结合材料分析人物的属性,如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模范人物等,明确人物属性后再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组织答案,并在组织答案中应当结合人物属性有所侧重。

此类题在答案组织中,一般句式为“......”(如促进\推动\提高\强化\阻碍\形成\创立\加速\维护\壮大\打破了...)、有助于...”“有利于...”不利于...”...产生消极\积极影响...做出...贡献”“...提供经验\教训\借鉴等。

【答题术语】

1)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积极

(次要)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西方殖民势力对中国的侵略,在一定时期内维护了国家的安全

消极

(主要)使中国日益封闭,脱离了世界发展趋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和推进工业化的契机,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使中国日益落后于世界潮流

2)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积极

在一定时期内(封建社会前期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下的情况下)促进了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保障社会稳定,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权

消极

在封建社会后期尤其是清明时期,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从长远角度看这既不利于农业发展,又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失去了其进步性,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

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

3)理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积极

重视主观意志的力量,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对后世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学术思想还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

消极

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不利于社会进步

4)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消极(居于主要地位,具有主观色彩)

积极(居于次要地位,具有客观色彩)

政治

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华民族日益觉醒,民族、民主革命开始

经济

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主场,成为列强的经济附庸

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思想


出现了向本文学习的新思潮

社会

呈现半殖民地色彩

社会生活开始发生显著变化

对外

国门大开,被迫开放

有利于加强中外交流

5)近代列强侵华的双重影响

积极(居于次要地位,具有客观色彩)

殖民者把西方先进的文明带到中国,给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客观上推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消极(居于主要地位,具有主观色彩)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是中国近代日益贫穷落后的根源

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

6)康梁维新变法思想的影响

进步性

变法图存和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深刻地触及了反帝反封、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社会主题,反映了正在发展中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政治要求,也代表了当时一些爱国者的心声,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封建主义思想,也动摇了封建顽固势力反对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局限性

既反对封建制度又从维护封建制度的传统思想中找根据,没有完全抛弃传统的儒家思想理论,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而这必然导致维新变法运动走向失败

7)中美关系改善对中国的影响

外交环境

促使追随美国的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掀起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打破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新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书面

经济建设

中美关系的改善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祖国统一

为外部势力台湾撤退和祖国实现和平统一创造了条件,也为“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提供了条件

教育与生活

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中国留学的目的地逐渐从苏联转向美国,促进了中美的交流,同时直接导致了中国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

8)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对西欧

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促进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

对亚非拉

西欧进行了早期殖民扩张,美洲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罪恶的黑奴贸易给非洲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是导致亚非拉落后的历史根源

对全球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打破了人类相对隔绝的状态,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9)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

对法国

对法国封建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对欧美

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思潮,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对亚洲

启蒙思想家的许多著作被介绍到中国和日本等许多亚洲国家,激励着那里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对资产阶级时代

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对世界

形成了强大的思想潮流,影响深远

10)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从近代

史观看

结束了许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存在的孤立、闭塞的陈旧经济体系,促进了世界贸易和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从文明

史观看

是对落后国家和地区进行宰割和奴役的产物,使亚非拉国家变成了发达国家的附庸;但在客观上向世界传播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结束了人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狭隘性,人类文明开始向世界现代文明转化

从整体

史观看

其形成使世界各地区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列强间展开激烈的争夺,加剧了国际关系的紧张;为今天世界经济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贸易体系的发展奠定了客观基础

11)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生产力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世界市场

初步形成

最终形成

经济全球化浪潮

社会关系

近代两大对立阶级形成,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到来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形成,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福利国家兴起

国际关系

确立了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关系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国际关系多极化趋势明显

【答题语言汇编】

1、中国古代政治类

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地方势力;加强皇权;维护封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富国强兵;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提高行政效率;扩大统治基础;高素质人才的选拔;打破贵族对权力的差断;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加强监督、减少腐败等,

2、中国古代经济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抑制土地骤井;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商品经济)发展;促进海外贸易发展;促进南方地区的开发;有利于商人地位的提高和市民文化的兴起:加强地区间的联系;人身依附关系减轻:·规范租细关系等,

3、中国古代思想、教育、科技类

思想文化统一:思想文化繁荣;确立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儒家思想确立为统治思想;促进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有利于解放思想;促进思想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维护国家统一、封建统治;束傅人的思恕,扼杀人的主观欲求(人性);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强调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利于中华民族性的格照造;教化社会,提高素质,规范行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教育转型:打破受教育的身份限制,冲击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服务农业,促进农业发展;有利于科技文化的交流;东学西渐,促进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等。

4、中国近代政治

民族危机加深,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各阶层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推翻了(冲击了)君主专制(清王朝的)统治;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推动了政治民主化、法治化的发展:中华民国建立,颁布《临时约法》,确立民主共和政体: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等;北伐战争推翻了北洋政府的统治,促进国家统一局面的出现等。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

5、中国近代经济

小农经济解体,中国沦为列强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创办近代工业,促进了近代化进程和近代城市的发展;促进近代社会转型,从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过渡;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促进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和外国企业竞争,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外国的经济侵略;近代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促进了移风易俗和社会风貌的变迁;铁路、轮船的使用,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等,

6、中国近代思想文化、教育

维新思潮、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思想的理性化和科学化;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冲击了传统的纲常礼教,动摇了借家思想的统治地位;维新思潮和三民主义思想,推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发生;全盘西化和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一方面促进了思想解放和西方思想的传播,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五四运动的发生,另一方面导致主流文化缺失,传统文化断层,出现思想界的混乱,不利于国家统一和凝聚力增强;托古改制有利于减轻改革阻力,宣传维新思想,也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毛泽东思想(工农割据理论)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领导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促进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培养了新型人才,引进了西方先进科技和思想;教育民众担负社会责任,探索救亡图存。

7、中国现代政治、经济、思想

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完善国家的民主法治建设,一国两制维护了国家统一,建国初的一边倒政策,打破美国对中国的封锁与孤立,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土地改革确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的发展;(工业化)一五计划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中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镇企业活跃了农村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国企改革扩大了企业自主权,增强了企业活力,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市场经济体制解放了思想,加速了改革开放的进程;对外开放加强了和因外的联系,引进了先进的科技,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深圳特区起了试验田的示范作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邓小平理论解放了思想,解决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明了道路。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

8、西方古代政治、经济、思想

古希腊(雅典)开创了民主制的先河,创立了议会制、任期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直接民主制是少数人的(男性公民)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罗马法维护了罗马帝国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缓和了社会矛盾,为后世资产阶级立法提供借鉴,从根本上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促进了工商业、航海业的发展和思想文化的繁荣。

9、西方近代政治

光荣革金和《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限制了王权,确立了议会主权,英国从人治走向法治,1832 年议会改革使英国资产阶级民主制逐渐走向完善,享有民主权力的人数增加,民主范围扩大。美国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1787 宪法美国确立了联邦制民主共和制,维护了美国的统一,世界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但保留了黑人奴隶制和州权主义盛行,引发了南北战争,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法国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1875 宪法确立了议会制民主共和制,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共和派和君主派的妥协,有较大的局限性。德国通过王朝战争完成国家统一,颁布了 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但是保留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体现了保守型,一战二战德国都成为战争的策源地。

10、西方近代经济

西方国家从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转型;世界市场开始、初步、最终形成:

西欧崛起,贸易中心转移;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广阔的市场:人类世界从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侵略方式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出现了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些发明危害了世界和平。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

12、西方现代(社会主义国家)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革命首创精神);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苏联解体,两级对峙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新经济政策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俄国找到一条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斯大林体制片面发展重工业,快速实现了工业化,为反法西斯战争莫定基础,导致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经济结构失调,人民生活提高缓慢,压抑地方和企业积极性,后来限碍了苏联的发展,赫鲁晓夫(农业改革)促进农业的发展,勃列日涅夫工业改革促进工业发展,军竞赛导致苏联经济师去活力,两次改革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最终失败。马克思主义推动了社会义运动的发展。

13、西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

冷战(两级对峙),美苏争夺世界霸权,干涉别国内政,危了世界和平,两强制约,相对和平:欧洲走向联合、日本经济幅起、不结盟运动兴起,多极化趋势展,冲击了美苏的霸权:苏联解体,两级对峙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

14、西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

30年代大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资本主民主制度遭受重大威胁,德意日法西斯势力上台;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暂时摆脱了经济危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福利制度保障了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缓和了社会矛盾,刺激了消费,降低了人民的工作积极性,政府财政赤字增加,负担加重;扩大了资金来源,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了中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系的建立,使战后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生产率,密切世界各地的联系,方便人们的生活;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贫富差距扩大,增加了世界经济的风险性,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

15、西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思想、科技

自由放任的思想受到冲击,凯恩斯主义受到重视;国家干预减少了经济发展的活力;相对论、量子论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人类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

注意:

答题时一般要强调阶级属性或事件的性质。(如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或改革;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真题训练】

12020全国1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2清末新政时期部分商务法规、章程内容

商会简明章程(1904年)

商务繁富之区设立商务总会,商务发达稍次之地则设商务

分会。

商人通例(1904年)

肯定商人的地位,规定享有的权利和应遵循的通行规则等。

公司律(1904年)

规定公司的创办程序、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商办公司与

官办公司、官商合办公司“享一体保护之利益”。

奖给商勋章程(1906年)

凡制造新式机器者,奖以三等至一等商勋,赏加四品至二

品顶戴。

华商办理农工商实业爵赏章程(1907年)

凡集股创办企业的华商,根据资本额多少,可分别获一、

二、三等子爵和三品卿、四品卿爵赏。

——摘编自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中的法规、章程对传统商业的突破性意义。

【答案】(2)否定了抑商政策,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动摇了传统义利观;突破了旧式商业组织的束缚。

【详解】(2)根据表格内容可知,清政府鼓励创办公司,促进商业发展,对商人实行保护政策,实际上是否定了抑商政策,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动摇了传统的义利观,突破了旧式商业组织的束缚。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

22020全国1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苏绰(498~546),武功(今陕西扶风)人。他“博览群书,尤善算术”,深受西魏执政者宇文泰信任,委以政事。西魏立国之初,疆域狭小,民族关系复杂,经济文化落后。为强国富民,苏绰建议减官员、置屯田,并创“朱出墨入,及计帐、户籍之法”,为后世财政、会计领域长期沿用。他又制定“六条诏书”,包括先治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等内容,宇文泰“甚重之,常置诸座右。又令百司习诵之。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通过“六条诏书”等改革,西魏成功凝聚起民心,由弱变强,为后来北周统一北方乃至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苏绰“性俭素,不治产业……常以天下为己任,博求贤俊,共弘治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在“积思劳倦”十余年后,苏绰因病去世,宇文泰“痛惜之,哀动左右”。

——据《周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六条诏书”历史意义。

【答案】(2)为官员建立了行为规范;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统一;凝聚起民心,促进和推动了民族融合。

【详解】((2)根据包括先治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等内容通过六条诏书等改革,西魏成功凝聚起民心,由弱变强,为后来北周统一北方乃至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可知苏绰六条诏书规范了官员行为,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西魏统一;凝聚了民心,促进和推动了民族融合等。

32020全国2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反战和平运动兴起于19世纪,在美国、英国、法国相继成立了反战组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反战和平运动进一步发展,20世纪二三十年代掀起高潮。参加反战和平运动的有共产党人在内的政界人士、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如“国际妇女争取和平与自由联盟”的成员遍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1927年,反帝大同盟成立,致力于领导反对帝国主义统治的斗争,支持民族自决和人民独立,爱因斯坦、宋庆龄等被选为名誉主席团成员。1933年,该组织与国际反法西斯同盟联合组成国际反战反法西斯联盟。1936年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呼吁反对日、意、德法西斯的侵略,支援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人民的抗战。

——摘编自熊伟民《和平之声——20世纪反战反核运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反战和平运动掀起高潮的原因及作用。

【答案】(2)原因:一战的惨痛教训,法西斯对外侵略的威胁,反战和平组织的推动。作用:广泛传播和平反战呼声;动员人们与法西斯势力进行斗争。

【详解】(2)原因: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反战和平运动进一步发展可知与一战的惨痛教训有关;根据与国际反法西斯组成国际反战反法西斯联盟可知面临法西斯侵略的威胁;根据“1936年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呼吁反对日、意、德法西斯的侵略可知由反战和平组织的推动等。作用: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反战和平运动掀起高潮起到了传播和平反战呼声,动员人们与法西斯势力进行斗争的作用。

42020全国3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

——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答案】3)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奠定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基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礼乐制度促进了儒家学说和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形成;为中国长时期政治结构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详解】(3)根据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并结合所学可从对边远地区的开发、 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礼乐制度与文明的传播、民族凝聚力的增强、社会的长久稳定等方面概括。

52020江苏21行政区划是国家为分级管理而对地方的划分。自先秦至隋代,中国行政区划制度曾进行过多次改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时代,郡县制开始荫芽。楚、秦、晋等国出现了县,最初设在边地,带有边防性质。郡的出现比县稍晚,也多在边地。到战国时代,在边地的郡下分设若干县,产生了郡县两级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将郡县制推向全国。郡县制为汉代沿用。汉武帝分境内为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或“十三州”。这时的州还只是一种监察区,各州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巡查郡县吏治。到东汉时,刺史已有固定治所,并掌握了地方行政权,对所部郡县官吏实行管理,州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州郡县三级制历两晋南北朝不变。

——摘编自薛明扬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

材料二 隋初沿用州郡县三级制。但南北朝以来,行政区划变化纷繁,反映出地方分权的特点。开皇三年(583),兵部尚书杨尚希上表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隋文帝采用此建议,罢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了一些州县,清除了过去层次、机构过多的弊端,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完成下列要求: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隋行政区划制度改革共同的积极作用。

【答案】3)积极作用:有利于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巩固国家统一;提高了行政效率(减少了管理层次);确立了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基本模式。

【详解】(3)积极作用:根据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并结合所学可从有利于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提高行政效率、确立行政区划模式等角度概括。

62020江苏22新中国建立后在受封锁的情况下仍进行了一些对外开放的尝试,至70年代末,中国积极扩大对外开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1979年7月,宝安(深圳)开始建设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工业区——蛇口工业区。蛇口当时是一个落后的渔村,没有现代通讯设施,需要建造微波通讯站,可是微波通讯站的建设却遭到诸多阻拦。中央领导得知后就此指示邮电部特事特办,给蛇口安装进口的专用交换机,电话可直拨香港。次年,有个港商想在蛇口投资建购物中心。然而外汇商店历来由国家经营,对这种无章可循的事,谁也不敢批准。在蛇口工业区负责人袁庚的反映下,中央又一次帮蛇口解困,专门发文给广东经济特区委员会,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意见。1982年6月购物中心开业,很快这家店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以上材料摘编自李岚清《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

完成下列要求:

2)据材料二指出蛇口工业区建设初期遇到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问题得到解决的主要原因,并简析中国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的意义。

【答案】2)问题:修建通讯站遇到困难(通讯设施落后);港商投资购物中心受阻;对外开放无先例可循。主要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思想解放(实事求是);中央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积极落实。意义: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改善);推动中国走向世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详解】(2)问题:根据没有现代通讯设施,需要建造微波通讯站,可是微波通讯站的建设却遭到诸多阻拦可得出修建通讯站遇到困难(通讯设施落后);根据有个港商想在蛇口投资建购物中心。然而外汇商店历来由国家经营,对这种无章可循的事,谁也不敢批准得出港商投资购物中心受阻、对外开放无先例可循。主要原因:根据中央又一次帮蛇口解困,专门发文给广东经济特区委员会,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意见并结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影响,可从思想解放、中央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积极落实等角度概括。意义:根据所学可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中国走向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等角度概括。

72020江苏24京滨铁路是日本修建的第一条铁路,被称为“日本铁路之祖”。阅读下列材料: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

材料 19世纪60年代末,修建铁路已经成为日本朝野的共识。1869年,明治政府经过反复权衡,采纳英国工程师布兰顿的意见,决定优先修建从东京到横滨的铁路。这主要是考虑到京滨两地之间地势平坦,距离长短适宜,商贾甚多,交通繁忙,铺设铁路可以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京滨铁路于1872年全线竣工。明治天皇和政府主要官员参加了铁路开通仪式。铁路建成后,在京滨地区从事商业活动和公务活动的人,绝大部分乘坐火车。报刊杂志竞相报道火车的神奇,不再视火车为“奇技淫巧”。“洋货”“洋风”“洋俗”也以铁路为媒介迅速流行开来。东京也吹拂洋化之风,铁路和时髦的银座街区同被视为“文明开化”的象征。日本铁路事业的发展由此呈不可逆转之势。

——摘编自祝曙光《铁路与日本近代化》

完成下列要求: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修建京滨铁路对日本的影响。

【答案】2)影响:推动铁路(交通)事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促进人员流动;推动文明开化(改变思想观念);成为日本近代化的示范。

【详解】(2)影响:根据铁路建成后,在京滨地区从事商业活动和公务活动的人,绝大部分乘坐火车并结合所学可从推动交通事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促进人员流动、推动文明开化(改变思想观念)、对日本近代化示范作用等角度概括。

82020江苏271989年希腊的奥林匹亚遗址群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在古代奥林匹亚曾召开奥林匹克竞技会。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宙斯神崇拜是希腊地区的重要信仰,古希腊人为纪念宙斯在奥林匹亚建造了规模巨大的神庙。该神庙很早就被列入“古代世界七大奇迹”。神庙内原有宙斯神像,是希腊古典时期著名雕刻家菲迪亚斯的作品,骨架为木质,外覆黄金和象牙。该雕像于公元475年毁于大火。在现存宙斯神庙遗址的东、西山墙有精美的浮雕。在东山墙所有浮雕都是静止的,力量呈现平衡;在西山墙冲突的力量已经爆发,好似正经历一场肉搏战。古希腊人在这里举行祭祀宙斯的庆典,同时举行盛大的体育竞技会(古奥运会)。这一竞技活动是古希腊各城邦之间广泛交流的盛会,虽未能将各邦国统一成一个大希腊,但具有凝聚全体希腊人的作用。目前在奥林匹亚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留下的一些运动设施,有运动场、训练场和摔跤学校等,

——摘编自傅朝卿《西洋建筑发展史话》

完成下列要求: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奥运会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

【答案】2)影响:现代奥运会是在恢复古奥运会的基础上兴起;现代奥运会在奥林匹亚遗址采集火种;展示综合性运动会的竞技样式;体现各国参与的合作精神;倡导奥林匹克运动的和平理念。

【详解】(2)影响:根据目前在奥林匹亚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留下的一些运动设施,有运动场、训练场和摔跤学校等可得出展示综合性运动会的竞技样式;根据但具有凝聚全体希腊人的作用可得出体现各国参与的合作精神;根据材料并结合的学还可从现代奥运会是在恢复古奥运会的基础上兴起、现代奥运会在奥林匹亚遗址采集火种、倡导奥林匹克运动和平理念等角度概括。

92020浙江26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新世纪开始以来,国际形势迅速发展和激烈变化,世界人民继续强烈呼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要求执行《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宗旨和原则精神,并赋予它们以旺盛的生命力浙和新的历史任务。

面对冷战结束以来种种有悖于人民愿望的形势,和平共种处五项原则已经并且正在启发人们对新型国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引导人们进行新的多方面的实践。在这方面,已经有种种有益的尝试。

——摘自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改革开放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我国外交的指导意义。指出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我国外交在21世纪初取得的重要成就。

【答案】2)意义:成为中国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出发点。成就:建立上海合作组织(“上合组织”);首倡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首次会晤(安理会“五常”首脑会晤);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加入世贸组织(WTO)。

【详解】(2)意义:结合所学可从各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中国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出发点这一角度概括。成就:结合所学可从建立上海合作组织、首倡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首次会晤、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加入世贸组织( WTO)等角度概括。

102020浙江2929.战争犹如一场瘟疫。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警示世人:邪恶终将被战胜,和平之花终将绽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超越了人类以往所有的噩梦。战争的死亡人数两三倍地增加,平民也变为攻击对象,承受了巨大的灾难。(法西斯)主义致使上百万的犹太人、中国人、斯拉夫人、吉普赛人和一些其他民族受到侵略,也消灭了所有政见相左的人士。集中营的规模及其惨绝人寰前所未见。……于是,民主社会决定作出进一步的努力,落实两点事宜:对战犯进行纽伦堡(和东京)审判,以及成立联合国。

——摘自〔西〕马尔瓦莱斯《从投石索到无人机:战争推动历史》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以犹太人和中国人为例,列举世界局部及全面反法西斯战争期间“平民也变为攻击对象”的典型事实,指出纽伦堡和东京审判的意义。

【答案】2)典型事实: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惨案;日军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731”等部队以试验方式残杀平民;德军将奥斯威辛集中营变成人类屠宰场。意义:国际性正义审判;警示人类,警戒未来。

【详解】(2)典型事实:根据平民也变为攻击对象"并结合所学可从日、德法西斯分子所犯下的罪行展开论述,即制造南京大屠杀惨案;日军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731"等部队以试验方式残杀平民;德军将奥斯威辛集中营变成人类屠宰场。意义:结合所学可从国际性正义审判、警示人类、警戒未来等角度概括。11.(2019全国卷I·46节选)

材料 苏德战争爆发后,开辟第二战场成为苏、美、英三国外交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英国极力拖延第二战场的开辟,它的战略是首先保卫大不列颠的安全,维护其海上运输线。而只有控制住北非、地中海和中东地区,英国才可能实现其上述战略目的。这其中,北部非洲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谁控制了北非、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谁就掌握了地中海这条重要的海上航运线。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利比亚是意大利的殖民地,毗邻的埃及受英国控制。墨索里尼为实现其建立“新罗马帝国”的梦想,极力要把英国势力赶出北非和地中海。1942年6月,德意军队越过埃及边界,向亚历山大港和开罗逼近。由此,爆发了阿拉曼战役。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拉曼战役的意义。(6分)

【答案】2)意义:北非战场的转折点;二战的转折点之一;基本实现了英国在北非的战略意图。

【解析】2据所学阿拉曼战役与同时期的斯大林格勒会战瓜岛战役成为同盟国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的开始可知北非战场的转折点和二战的转折点之一;由材料“而只有控制住北非、地中海和中东地区,英国才可能实现其上述战略目的”分析基本实现了英国在北非的战略意图。

12.(2019全国卷II·41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三 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则“必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在海关税率方面,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使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同年,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70余年来未有的出超。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0年中国海关税率调整的意义。

【答案】2)意义:维护国家关税主权;有利于结束外贸入超的局面;保护了本国民族经济,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解析】2意义,由材料三必需保护国家生产,必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得出维护国家关税主权;由材料三“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70余年来未有的出超”得出有利于结束外贸入超的局面;由材料三“使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得出保护了本国民族经济,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13.(2019全国卷II·45节选)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

材料 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推行“四民平等”,中下级武士被列为士族,并在士族中占绝大多数。给士族支出的俸禄占政府财政收入的25%以上,政府负担沉重,多次采取措施进行改革,最终以30年期公债的形式,一次性解决。许多士族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领域,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活艰难,对政府极度不满。1877年,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政府派兵镇压,史称“西南战争”。战争历时8个月,以政府的胜利而结束。武士阶级逐渐消亡。

——摘编自(日)坂本太郎《日本史》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政府在“西南战争”中取胜的意义。(6分)

【答案】2)保证了明治政府的稳定;有利于改革的推进;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

【解析】(2)由材料“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得出保证了明治政府的稳定;由材料“对政府极度不满”得出有利于改革的推进;由材料“以政府的胜利而结束。武士阶级逐渐消亡”得出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

14.(2019全国卷II·46节选)

材料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蒋介石信心大增,表示抗战到底,并建议各友邦成立军事同盟。美、英、中等国相继对日、德、意宣战。同月,美、英两国首脑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商讨在远东设立中国战区,包括中国、泰国、越南等地区,由蒋介石担任最高统帅。1942年1月1日,由中、英、美、苏四国领衔的26个反法西斯国家,签署了对德、意、日共同采取行动的《联合国家宣言》,规定:签字国保证运用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打击共同敌人;相互合作,不得与任何敌人单独媾和。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同月,中国战区统帅部成立。中国以多年独立抗日所显示的伟大力量,赢得了世界大国的地位。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战区设立的意义。(9分)

【答案】2)加强中国与反法西斯国家的联系;增强抗战信心,增强中国对日作战能力;沉重打击日本法西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卓越贡献。

【解析】(2)由材料“19421月1日,由中、英、美四国领衔的26个反法西斯国家,签署了对德共同采取行动的《联合国家宣言》”得出加强中国与反法西斯国家的联系;由材料“签字国保证运用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打击共同敌人;相互合作,不得与任何敌人单独媾和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得出增强抗战信心,增强中国对日作战能力;由材料“中国以多年独立抗日所显示的伟大力量,赢得了世界大国的地位”得出沉重打击日本法西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卓越贡献。

15.(2019全国III卷40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公元前1世纪建立,到公元4世纪末分裂,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腊人除外)被称为“蛮族”。什么是罗马民族呢,那就是罗马人和意大利人,他们在语言、经济和文化上关系密切,也是共同打下帝国天下的核心力量。据一种比较适中的估计,整个帝国人口约5400万,意大利约有人口600万。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但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度很浅,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帝国东部只在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

——摘编自刘家和、王敦书《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

——据《汉书》《后汉书》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9分)

【答案】(2)意义:确立了中国的基本疆域;强化了民族认同;形成了追求统一的价值观;创立了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模式。

【解析】(2)据材料二“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和所学知识可得出确立了中国的基本疆域和创立了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模式;据材料二“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可得出强化了民族认同;据材料二“汉朝盛时……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可得出形成了追求统一的价值观。

16.(2019全国III卷45节选)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

材料 苏德战争爆发后,盟国开始就开辟第二战场问题进行协商。丘吉尔表示,在目前情况下,大举登陆必遭“血腥还击”,而小规模袭击“只能导致惨败”,拒绝了苏联的提议。1942年上半年,在国内外的压力下,英国被迫同意美国提出的西欧作战计划,但在开始时间上作出了重大保留。同年8月,在与斯大林的会谈中,丘吉尔把法西斯在欧洲的统治比喻为鳄鱼,主张应该首先打击它“柔软的下腹部”,强调在英国传统势力范围的北非、包括巴尔干在内的地中海地区展开军事行动的重要性,而第二战场的开辟只能推迟。在1943年底召开的德黑兰会议上,经过激烈的斗争,英国不得不同意开辟第二战场的具体计划。19446月,盟军终于实施了在诺曼底登陆的“霸王计划”。

——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战场成功开辟的意义。(7分)

【答案】(2)显示了盟国与法西斯作战团结一致;对德国形成两面夹攻;加速了德国的溃败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解析】(2“第二战场”的打击对象为德国法西斯,其直接意义可得出对德国形成两面夹攻和加速了德国的溃败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根据材料“战争爆发后,盟国开始就开辟第二战场问题进行协商”“1942年上半年,在国内外的压力下,英国被迫同意美国提出的西欧作战计划”“19446月,盟军终于实施了在诺曼底登陆的“霸王计划””也体现了反法西斯国家最终团结统一,一致维护人类和平的精神。

17.(2019海南卷·21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代实行以察举、征辟为主体的人才选拔制度。东汉中后期强调文治,高级官员往往是儒学名家,拥有成百上千的门生。某人一旦成为某位官员的下属,则终生为其“故吏”。一些家族有人长期担任朝廷重要官职,如弘农杨氏、汝南袁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成为影响人才选拔的重要因素。官员们互相嘱托,推荐亲属故旧,所推荐的人才“不复依其质干,准其才行,但虚造声誉”。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任人唯亲,以便控制朝廷与地方政治,世家大族干预人才选拔,一些地方的人才选拔甚至是被数个家族长期把持。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汉中后期人才选拔弊端的影响。(7分)

【答案】(2)影响:人才选拔多名实不符,官员行政能力下降;腐败之风盛行;助长了世家大族的发展。(7分)

【解析】(2)依据材料“所推荐的人才‘不复依其质干,准其才行,但虚造声誉’”得出人才选拔多名实不符,官员行政能力下降;从材料“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任人唯亲”分析得出腐败之风盛行;由材料“世家大族干预人才选拔,一些地方的人才选拔甚至是被数个家族长期把持”可知助长了世家大族的发展。

18.(2019海南卷·24节选)

材料 举行贵族议事会是北方一些民族的传统议事决策方式,匈奴、蒙古、女真皆有之。1615年,努尔哈赤选出了“正直贤良”的大臣八员,与一些贵族一起,审议本部族内的民事、刑事纠纷。此后逐渐发展,形成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过清朝的一些重大军政事务,如平定三藩、攻取台湾、反击沙俄等。雍正年间,因用兵西北,设军机处,后为定制,议政王大臣会议逐渐有名无实。1791年,乾隆皇帝下谕旨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

——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前期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作用。(9分)

【答案】(1)作用:延续北方民族政治传统,成为政治中枢;团结平衡各种力量,维持清朝统治稳定;维护了清朝大一统局面。(9分)

【解析】(1)由材料“举行贵族议事会是北方一些民族的传统议事决策方式,匈奴、蒙古、女真皆有之”可知延续北方民族政治传统,成为政治中枢;从材料“与一些贵族一起,审议本部族内的民事、刑事纠纷”分析团结平衡各种力量,维持清朝统治稳定;依据材料“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过清朝的一些重大军政事务,如平定三藩、攻取台湾、反击沙俄等”可知维护了清朝大一统局面。

19.(2019海南卷·25节选)

材料 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对解放区大举进攻,国内形势急剧变化,中共中央迅速确立新的工作方向。“具体条件变了,战争打到头上来了,参军参战这时应比群运还重要,一时应成为中心工作。”中共中央发出“后方比着搞生产”的号召,带领各界群众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生产运动,各军区也组织了不同规模的生产支援活动。1946年12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城市工作部,“管理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一切工作”。借助各种媒介,广泛发动宣传攻势,连续报道“蒋介石出卖民族利益、破坏和平、发动内战、坚持实行法西斯独裁的罪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采取的主要措施对解放战争的意义。(5分)

【答案】(2)意义:壮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推动了战略转折;为最终胜利奠定基础。(5分)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

【解析】(2)据材料“带领各界群众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生产运动,各军区也组织了不同规模的生产支援活动”分析壮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依据材料“946年12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城市工作部,‘管理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一切工作’”结合所在1947年战略反攻可知推动了战略转折;由材料“借助各种媒介,广泛发动宣传攻势”结合所学解放战争的胜利可知为最终胜利奠定基础。

20.(2019江苏卷21节选)

材料二 纸张的轻薄柔韧、价廉易得使其成为汉字书写和传播最理想的载体……借助于纸张的普及,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的各种书体:篆隶草行楷已发展完备……(唐宋时期)纸张的运用也推动了印刷术蓬勃兴起、为达到便于阅读的视觉效果,印刷的字体刻意追求方正规范、整齐划一。

——陈虹《器物裁体与汉字书写的美学风貌》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技进步对汉字发展的作用。(3分)

【答案】2)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汉字的传播;造纸术的发展促进纸的普及,催生多种书体;印刷术的发展使字体变得规范。

【解析】(2)据材料二“纸张……成为汉字书写和传播最理想的载体”、“印刷术蓬勃兴起……字体刻意追求方正规范、整齐划一”得出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促进了汉字的传播,不断催生了多种字体,还使字体变得规范。

21.(2019江苏卷23节选)新航路开辟之后,出现了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被称为“哥伦布大交换”,其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美洲被征服的过程中,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磨。更悲惨的是,新大陆没有天花、白喉等疾病,印第安人对这些疫病毫无免疫力,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他们死亡的数量可能更大,有的村子因此整个灭绝。据估计原来有1000万到2500万人口的新西班牙(阿兹特克帝国),到17世纪初只剩下不到200万人,同时期印加人从约700万减少到只有约50万……随着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劳动力来源日趋紧张,于是殖民者又从非洲运来黑人,迫使他们在种植园里劳动。

——王加丰《世界文化史导论》

材料二 (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来停止,依然在进行。

——[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哥伦布大交换”的积极影响。(3分)

【答案】3)积极影响:促进了全球动植物(物种)的多样化,丰富了人类经济生活;密切了世界经济的联系;有助于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解析】3综合上述两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物种交流及人类生活丰富多样化、世界经济联系及文明的交流融合等方面进行分析。

22.(2018全国I卷·41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4分)

【答案】意义: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每项2分,答出其中两项即可得满分,本小题总分不得超过4分)

【解析】根据“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并结合所学村民自治相关知识得出乡村治理的创新,健全了国家治理体系;根据“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并结合改革开放后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相关知识得出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实行村民自治,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

23.(2018全国I卷·45节选)

材料 汉武帝的诸多统一政策中,包含年号的制定。此前的纪年方法是,将新君即位后的第二年作为元年,以在位年序纪年。皇帝在位时没有特定的名号,如汉景帝在位的第三年即称为“二年”,与其他皇帝的“二年”难以区分。此外,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更易产生混乱。汉武帝首次“封禅”泰山时,创制了“元封”年号,将当年称为“元封元年”。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号制都被沿用,且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据(日)宫崎市定《中国史》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年号制改革的历史意义。(9分)

【答案】意义:方便纪年;(2分)有利于君主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3分)长期使用,影响深远;(2分)传播到其他国家,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2分)

【解析】根据“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得出方便纪年;根据“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号制都被沿用”得出长期使用,影响深远;根据“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得出传播到其他国家,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根据“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结合所学可知以年号纪年有利于君主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

24.(2018全国II卷·41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州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5分)

【答案】意义: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解析】由材料“中国是大豆的故乡”、“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大豆在南北美州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得出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由材料“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得出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由材料“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州都得到广泛种植”得出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25.(2018全国II·45节选)

材料 1949~1966年,国家制定了科技政策,积累了发展科技的经验。此后很长时间,正常的科技工作遭到破坏,造成了轻视科学与文化知识的社会风气。1977年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决定》,国家科委成为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在《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中,中央“号召全国青少年奋发努力,学政治、学文化,树立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风气”。同年,恢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制定了新的留学政策1978年11月,中央正式发出《关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几点意见》,要求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落到实处。1981年12月,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成立,从宏观、战略方面统领全国科技工作,统筹安排全国科技规划,组织管理全国科技队伍,协调各部门工作。此后,各地、各部门的科研机构和科技管理机构也纷纷恢复和创设。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影响。(4分)

【答案】2)影响:实现科技领域拨乱反正,扭转轻视科技文化的不良风气;推动科研领域取得重大成就,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解析】2)影响,由材料“造成了轻视科学与文化知识的社会风气”、“号召全国青少年奋发努力,学政治、学文化,树立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风气”得出实现科技领域拨乱反正,扭转轻视科技文化的不良风气;由材料“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成立,从宏观、战略方面统领全国科技工作,统筹安排全国科技规划,组织管理全国科技队伍,协调各部门工作”得出推动科研领域取得重大成就,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26.(2018全国III卷·46节选)

材料 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后,欧洲紧张局势不断加剧,英法两国酝酿对德实行经济封锁。英国成立经济作战部,开始从陆地到海洋,从武器、军备到石油、机械甚至牲畜,对德全面经济封锁。1939年11月,英法成立经济协调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共同派代表团到海外进行采购军火和战略原料的谈判,试图以优惠购买政策阻止战略物资流入德国。英法两国海军对中立国港口向德国转运的货物进行检查,扣留数百艘德国在海外的商船。为了切断对方和保护自己的经济供应线,敌对双方在北海和北大西洋多次展开海战。截止1940年4月,英法击沉德国潜艇及其他舰只多艘。经济封锁使德国的进口额下降到战前的43%。

——摘编自(英)利德尔·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法对德采取经济封锁的作用。(6分)

【答案】(2)作用:减少了德国的战略资源供应;消灭了德国部分海军力量。

【解析】2)英法对德采取经济封锁的作用,据材料“英法击沉德国潜艇及其他舰只多艘”,可得出消灭了德国部分海军力量;据材料“经济封锁使德国的进口额下降到战前的43%”,可得出减少了德国的战略资源供应。

27.(2018江苏卷22)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在经济上经历了从为全国的抗日战争作准备向建立战时经济体制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5年前后,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四川、云贵等地区的主要工业资源的调查和开发,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并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改善设备,统一制式,增加生产。政府还进一步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1936年通过的1937年度军费预算,在普通军费预算4.12亿元的基础上,增加了国防建设专款2.22亿元,使整个国防预算达到6.34亿元。总之,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的全国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

材料二 全国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开始实行平时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从1938年起,国民政府对庞杂的经济行政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整,把所有经济机构都定位于为战争服务,逐步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与此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截止1938年底,迁到大后方的工厂达304家。这一大规模的内迁被誉为中国实业界的壮举。

——以上材料摘编自支绍曾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采取的经济举措所带来的影响。(5分)

【答案】3)影响:提供了长期抗战的经济支持;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改变了全国工业的布局;造成了官僚资本的膨胀;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3影响,据材料一中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的全国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得出提供了长期抗战的经济支持,据材料一中“加强了对四川、云贵等地区的主要工业资源的调查和开发”得出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据材料二“迁到大后方的工厂达304家。这一大规模的内迁”得出改变了全国工业的布局,结合所学得出造成了官僚资本的膨胀,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注意从该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等角度辩证回答。

28.(2018江苏卷23)美国最高法院建立于1790年,它在政治体制的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经济危机为罗斯福扩充总统权力扫清了障碍。为了制止危机,此时的国会对总统要求的立法都一一应允。根据司法审查权的原则,一个法律是否合乎宪法是由最高法院来作最终的裁决,而新政的政治理想没有得到最高法院的支持。从1935年开始,最高法院相继将《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宣布为违宪。罗斯福决定改组最高法院,用增加法官人数的办法将支持他的人安排进最高法院,但他的改组计划在国会遭到挫折。

——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材料二 在公共教育领域美国一直存在种族隔离。南方各州中小学实行黑人、白人学生分校。1896年最高法院判决的普莱西案确立了“隔离但平等”的原则,确认种族隔离制合法。二战期间,大批黑人从军参战,投身于国防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平等意识提高。战后他们纷纷投入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黑人牧师布朗向最高法院上诉,要求结束黑白分校状况。1951年最高法院受理了布朗案。1954年最高法院判决,隔离使黑人学童“痛感社会地位低贱,进而摧折其身心至于无法弥补”,因此公共教育事业决不容许“隔离但平等”原则存在。布朗案吹响了结束种族隔离制度的号角。

——摘编自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

完成下列要求: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最高法院在美国政治运行中的作用。(3分)

【答案】3)作用:完善分权与制衡的机制;有利于社会稳定;有时也有碍民主公正。

【解析】(3作用,据材料一中“一个法律是否合乎宪法是由最高法院来作最终的裁决” 结合所学得出完善分权与制衡的机制,据材料二“布朗案吹响了结束种族隔离制度的号角”得出有利于社会稳定,据材料二 “普莱西案确立了隔离但平等的原则,确认种族隔离制合法”得出有时也有碍民主公正。

29.(2018海南卷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 20世纪自由贸易的发展演变

时间

事件

1918年

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建立战后世界和平的纲领,其中包括取消一切贸易壁垒、国际贸易计划均等。

1941年

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宣布所有国家都应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贸易。后该原则被26个国家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确认。

1946~1948年

美国向联合国提议,成立一个以自由贸易为原则的国际贸易组织。23个国家参加的关贸总协定生效,重要目标是削减关税和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等。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其宗旨和原则与关贸总协定基本一致。

——据金卫星《从“门户开放”到世界贸易组织》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自由贸易在20世纪的

作用。

【答案】2)作用:①消除贸易壁垒,促进世界贸易发展,推动全球化(任答两点3分);②促进各国经济增长(2分).

【解析】(2)作用,据材料“重要目标是削减关税和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等”,可得出消除贸易壁垒,促进世界贸易发展,推动全球化,同时也促进各国经济增长。

30.(2018海南卷24)

材料 710年,唐睿宗李旦登基,改年号为“景云”。其时,吐蕃、突厥、契丹等与唐关系紧张,以前采取的临时任命将领率兵出征的办法,已难以应对边境危机。景云二年,唐朝派出河西节度使,募集军队,驻守河西走廊,“自此始有节度之号”。同年,改变以前朝廷临时遣使分“道”巡察地方的办法,设置十三道按察使,驻地相对固定,大多由所在地行政长官兼任,代表朝廷纠举、处理所在道的州、县官员违法乱纪行为,“风俗一变”。712年,唐玄宗正式即位,随后十余年间,节度使制度在边境地区广泛推行,十三道增为十五道。这些制度成为“开元盛世”的重要保证,也给唐玄宗晚年的政治动荡埋下了隐患。

——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影响。(9分)

【答案】2)影响:形成新的边防体制(3分);监察体制完善(3分);促成“开元盛世”,节度使掌握兵权成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原因(3分)。

【解析】(2)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影响,据材料“派出河西节度使,募集军队,驻守河西走廊”,改变 “以前采取的临时任命将领率兵出征的办法”,可得出形成新的边防体制;据材料“改变以前朝廷临时遣使分‘道’巡察地方的办法,设置十三道按察使,驻地相对固定,大多由所在地行政长官兼任”,可得出促进监察体制完善;据材料“这些制度成为‘开元盛世’的重要保证”,可得出促成“开元盛世”;据材料“也给唐玄宗晚年的政治动荡埋下了隐患”,可得出节度使掌握兵权成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原因。

31.(2018浙江选考31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瓜分危机加速了这场已经积蓄了十年动力的运动的到来,自1885年中国在中法战争失败后,有限现代化的弱点已很明显,1894年的那场大败更“成中国之巨祸”,无可否认地证明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学者、官员基至是皇帝和皇太后,都认为需要一场更彻底的变革,尽管他们对变革的性质、范围和领导权的问题存有分歧。中国思想界认识到,只有一场激进的改革,甚或革命,才可拯救中国。进步人士倡导体制重组;激进人士则主张革命,以中华民国代替清王朝。在战后中国,政治运动主要由这两股潮流构成。

——据徐中《中国近代史》等整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试论维新变法思想的历史作用。(5分)

【答案】2)爱国进步启蒙。直接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解析】2)维新变法思想直接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材料“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32.(2018浙江选考32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欧洲的铁路修建达到高潮。人们通过铁路把大量的炭、原材料运往城市,还能把城市的手工制品输送到其他地方。铁路运输首次实现大规模、低成本、高速度的陆上货物配送,深入大陆与国家的偏远内地。19世纪晚期,铁路衔接上以蒸汽为动力的海运路线,跨洲的大宗货运走陆路和海路从此一样容易,贸易的流动不再受大自然左右。

——据(美)里奇《现代欧洲史》等整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概括欧洲的铁路建设对市场形成的重要意义。(4分)

【答案】2)意义大幅度提升商贸数量和流通速度有助于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密切联系拓宽市场;助推世界一体化进程。

【解析】2)材料二“铁路运输首次实现大规模、低成本、高速度的陆上货物配送”,大幅度提升商贸数量和流通速度;结合所学知识,从推动各地经济联系加强和世界市场形成等方面分析。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


国庆节的意义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

声明本文由高中历史教学编辑整理自历史论文悦读分享!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资料分享,后,发送:资料领取

好资料,让朋友知道你“在看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