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经验 | 2021复旦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经验漫谈
发布于 2021-06-01 09:53 ,所属分类:考研学习资料大全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是21复旦大学比较文学专业上岸学姐的备考经验,有意向考复旦大学的小朋友们赶快收藏起来~
点击原文即可跳转学姐的个人gongzhong号(@ CORNER广莫之野)。
1
考研情况
20年毕业后二战复旦大学比较文学专业,现以总成绩第一拟录取,其中初试377分(英一69分,政治64分,705综合基础117分,809中外文学与文艺理论127分)位列第二,复试93.52分位列第一。
19年大四一战,大综合翻车,遗憾落榜,后因疫情留学和找工作相继失败二战。
2
评估个人能力和依题择校
本科吉林大学,因为大一古代汉语没考好,加上英语疏于管理,计算机学不会只求及格,想本科毕业就工作给自己更多写作时间,早早无缘保研,开始在中文系离群索居、闲云野鹤、花天酒地......心态极其苏东坡。当时的想法是如果未来不从事学术相关工作就不去读研,因为始终把文学当做爱好和生活方式看待,即使从事其他工作也不会放弃阅读和思考,不太希望将自己的能力窄化(专业化在我看来就是窄化的一种),生活工作都是喜欢为主,无法仅仅为了混文凭而读书。
虽然没有读研的打算,但是因为喜欢文学,本科的大学必修课都学得很用心,很少翘课也做了很多本笔记。如果没什么重要事情处理,上课手机都会静音和关机。课后会把老师交代的书目全都看完,自己会细读文本,做大量的评论和摘抄,业余发表小说和诗歌、评论,大三时期还入门了翻译。虽然对分数不够自律,但专业上对自己要求很高,必修课成绩一直很好,大部分文学课也是一二名。四年看了很多小说,背了大量诗词,写了很多东西,彻底成为了一位于他人于学校无用的人。
这里我想要提一个学习方法就是先读文本再去看文学史,我认为如果顺序倒置会导致思考和批评上的懒惰,感受和判断会完全让位于话语体系建构。我更喜欢先读书目写一些自己的感受,再和文学史里的“正确答案”进行“切磋”。我认为阅读应该是两种精神的博弈,而不是作者对读者师生般的说教,所以我更多是解构式的,喜欢总结论述者的立场和弱点,喜欢反驳而不是接受灌输。尽量用批评家的心态去读书,而不是用专家的心态去读书,专家心态很容易被宏观知识体系PUA。写论文和回答问题道理一样,基本是产生疑问和回答问题,如果总是浸泡在答案里,自然而然就没有问题了。读书时拿出一种“对手”心态,自己的观点会成长得越来越快。
我不喜欢大学揠苗助长和学完即弃的氛围,始终认为研究生各个方向的延伸还是建立在博学和贯通的基础上的,过度强调方向反而会丢失视野。同样,过早放弃“博学意识”,很快就会丢失驾驭文学的能力。从文学理论角度来看,外国文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这种文学中心专业方向都要求最基本的文学能力,区别在于论述的主要对象和侧重不同。古代文学侧重典籍的阅读能力、史学的积累;外国文学侧重理论转化和语言能力;现当代侧重阅读量和文学敏锐度,这些能力的内驱动都是驾驭文学的能力,最终都面向当代文学现场。
中文专业培养的应该是驾驭文学的能力,这种能力最终是一种语境下的判断力、感受力、分辨和思辨能力,是指向文明建构漏洞的,为人在现代社会的精神绝对独立和自由服务的。阅读和记诵只是驾驭文学最基本的能力,驾驭文学需要复述故事和观点的能力,以及将其消化为常识并在论述中运用的能力。文学真正成为内在知识需要的是阅读和批评的平衡,如果不会运用所学,读书越多,自我反而被文本淹没得越快。语文教育里说的“听-说-读-写”实际上就是驾驭文学能力的简化,它代表了吸收、欣赏、感受、表达四个环节。如果没有培养自身驾驭文学能力的意识,那么往后读研读博就会过早丧失突破自身和原有研究的维度,出现疲软的瓶颈。
驾驭文学的能力并不仅仅依靠阅读的积累,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批评在论述上的自圆其说,二是写作在叙述上的以假乱真。文学是一种“创造诗性真实”的能力,通过想象把“不可能”变为“看似可能”的能力,在批评上是勾连各种材料来总结甚至创造逻辑来建构新的知识(学术的本质),在创作上是吸纳所见所思所想所感,虚构类真实世界的作品(写作的本质)。优秀的批评家一定是写作统治批评,任何妄图用批评校正写作的批评家都欠缺一定天资。
转折点在大三,我开始对学术产生兴趣,有了读研的打算。开始重新听本科的基础课和文艺学研究生的汇报课并加强英语,进行选校。当时是希望自己能在本科学校的基础上勇进一步,去到有文学现场(讲座、译介等最优先的)的京津和江浙985,除了语言学学硕的诸专业(包括创意写作、汉语国际教育)都考虑在内。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