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个问题在高考志愿前想清楚,就不会有那么多迷茫的成年人了

发布于 2021-06-28 11:08 ,所属分类:高考查分帮助信息

石榴教育

把优质北美外教带回家

点击上方蓝字,我们

点击右上角「…」选择「设为星标」

转载自公号:C计划(ID:PlanC-Edu)

公号简介:C计划(C指Critical Thinking)是一家致力于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机构,旨在系统提高儿童和成人的独立思考、逻辑思维和理性思考能力。

高考出分了,专业、城市和学校排名,应该如何取舍?这成为这两天的争议话题。


网易创始人丁磊说,专业最重要,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其次是学校,城市不重要。


很多网友不同意,觉得该先选排名更好的学校,其次尽量选热门和赚钱的专业。

/ 该讨论下的热评第一 /

一刀切的决策最大的问题是: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每个个体的价值观、兴趣、性格和能力是不一样的。很多家长帮孩子选专业,并不是基于对孩子真正的了解;如果真的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帮孩子”的核心是提供信息、资源和支持,而绝不应该变成“替代孩子”、“说服孩子”或“强迫孩子”。

比如丁磊从小喜欢无线电,原来是电信工程师,后来著名的兴趣之一是养猪,这也成为网易的一个业务模块。丁磊毕业于哪所学校确实不重要,他主动性和能力强,而感兴趣是主动性的前提,能力既有先天因素,也是主动探索的结果。

多数网友的选择则更看重当下的利益:稳定、金钱或名声。优先选学校看起来是基于现实的考虑——这些当下的利益是名校和热门专业会带来的,而“丁磊们”毕竟是少数,何况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

但表面看“丁磊们”和多数网友的选择也是基于各自不同的价值观,果真如此吗?

问题是多数网友和学生或许根本没考虑过自身的特点,又缺乏预判能力,没意识到更复杂的问题:即使成不了丁磊,人也有很多共性,例如做感兴趣的事更容易激发主动性,感到快乐,有更多成就,并获得价值感和意义感,而在“内卷”和“躺平”盛行的时代这些尤为重要;选择了稳定和金钱的人,也有很多是盲目从众的结果,进了大学或人到中年时更容易迷茫和后悔。


这个选择虽不容易,但通过梳理思路,权衡利弊,全面思考,学生还是能做出相对更明智的选择。

/ TED /

该怎样思考?孩子可以问自己下面三个问题,我给出了我的决策意见,展现了我的思考过程,也试图回应一些常见的反驳,希望帮孩子提供一些思路。文末也收集了更多关于填志愿的信息,包括网站和资源,希望帮助到面临高考填志愿、考研抉择和陷入职业倦怠的人们。

这其中的关键或许是:了解自身的特点和价值观,独立思考,避免盲从;认识到自身思考的局限性,保持开放的心态和终身学习。

01
孩子有感兴趣的专业吗?

如果孩子有稍微明确一些的兴趣,我都建议他听丁磊的,优先选感兴趣的专业,其次选尽可能排名好的学校,再次是城市。我不认可只为了追求学校排名接受调剂,或选热门但自己明确很不喜欢的专业。

我并不认同“做一行,爱一行”这句老话,因为不同职业的特点会有很大差异。

美国的约翰·霍兰德提出了著名的职业类型论(Holland Codes),把职业分为六大类型,当然多数职业会同时涉及其中几个方面。

Holland Codes

■ 现实型(行动者):喜欢动手做“事”,重视发展技能,例如农业、建筑师、护士、司机、工程师等
■ 研究型(思考者):喜欢观察和思考,更倾向于独立完成工作,例如学者、精算师、程序员、律师等
■ 艺术型(创造者):喜欢创造,讨厌常规,常更加感性,例如艺术家、诗人、摄影师、某些教师等
■ 社会型(帮助者):喜欢与人交往,或关心社会问题,例如社工、客服、消防队员、律师、外交人员等
■ 企业型(说服者):喜欢领导与表达,看重声誉、金钱和权力等,例如企业家、律师、咨询师、销售员等

■ 常规型(组织者):喜欢有序和自律,看重声誉、权力和地位等,例如会计师、程序员、护士等




我大学选了会计专业,毕业后做过审计和投行分析员,这些工作的特点其实是常规性和研究性。虽然报酬丰厚,但我实在对工作提不起兴趣,内心充满纠结,我发现自己最怕的就是有序和重复,也很不喜欢和数字或程序系统打交道。


而在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考察中,我感受到过真正的热情,慢慢我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是研究社会问题,我关心弱势群体的生活,从帮助他人中获得价值感和意义感,而这对我至关重要。后来我离开投行,转行做公益,之后又专注在教育领域,创业推广批判性思维,希望促进公共理性,提高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一些同时具备社会型和研究型的工作,例如教育产品研发、学者、记者、律师等,它们和会计学的差异巨大。所以即使不锁定某一个专业,优先选择感兴趣的那一类专业,我觉得是至关重要的。


在教育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领域,有一个发现叫自我决定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简称SDT)。这个理论认为兴趣这样的内在动机比金钱这样的外部动机更持久、有效,而人天生会追求归属感,具备自主的能力,有潜能。也确实有大量研究发现,人做感兴趣的事更容易达到目标,也更容易快乐。当然,兴趣是如何产生的,这又是另一个复杂的话题。


很多家长仅仅用考试成绩为唯一评价孩子的标准,内心中对自己的孩子没信心,不相信孩子自主激发下的潜能——在我看来这是孩子发展最大的障碍之一。

人们也能提出很多理由反对我的建议,我会这样简单地回应。

反驳1:
兴趣不一定要成为职业

回应:弹钢琴这样具体的兴趣确实不一定要成为职业,但分析这些兴趣的特点,依然能更好地帮孩子了解自己的行为特点、价值观和性格,从而帮孩子了解自己对不同专业的兴趣。更何况,很多家长觉得不能成为职业的领域过多了,本质上并不是它们真不能成为职业,而是它们不是最赚钱的,例如考古学、天文学。但很赚钱的专业毕竟是少数,而做赚钱但很不喜欢的职业也要付出很多代价。

反驳2:
很多孩子不了解各专业,不确定兴趣,或者兴趣很可能会变化

回应:只要报志愿还没截止,了解专业的工作都还不算晚,这也该成为第一要务。很多学生考完就想放松休息,不明白选志愿对人生的影响有多大。我觉得哪怕几天不眠不休都应该搞清楚:这个专业解决什么社会问题?主要学习什么内容?有什么特点?毕业后主要从事哪些方面的的工作?……

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信息,帮孩子寻找更了解这些专业的人或资源,但重要的是让信息尽可能中立和准确。孩子可以试着读读这些领域的书籍,看看纪录片,尽量接触一手信息。如果听取别人的建议,也要区分哪些是关于专业的客观信息,哪些是他人的主观评价。


理想的情况是在中小学阶段就要通过各种社会活动、兴趣爱好、广泛阅读和主动探索了解自己的兴趣,但即使没做到,家长和孩子其实都掌握了很多关于孩子自身的信息,关键是要调动出来,重新梳理和分析:回顾那些曾经的心动时刻,回顾对哪些问题尤其好奇……

就算兴趣会变化,选热门但明确不喜欢的专业看似是稳妥的选择,却未必明智。选基于当下的信息会更感兴趣的那些专业,总比选明确不喜欢的专业更可能获得好的成绩,绩点高对进一步转专业往往也至关重要。如果兴趣真的转换得太快,那学生需要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态度,选不感兴趣的专业也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反驳3:
可以进大学后转专业或选辅修

回应:转专业确实是个可能的选择,那孩子需要提前了解不同学校转专业的政策,有时孩子想去的专业很热门,很难转过去,最后折腾一圈可能两个专业都没学好,弄得狼狈不堪。

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主修专业的成绩对未来深造和就业都至关重要,如果很不喜欢,更可能成绩不高,或者花了太多精力搞好成绩,很难分精力学好感兴趣的辅修专业。

/ 图源见水印 /

02
稳定和金钱
对孩子是最重要的吗?

如果孩子觉得这两者是最重要的,也确实没有什么兴趣,我建议孩子在差不多梯队的学校中,优先选相对热门(或赚钱多)且自己并不那么讨厌的专业。如果接受调剂能让学校排名明显高得多,这也是可以考虑的选择。


进入大学的第一年,别觉得经过了高考的重压刚好松口气,尽量好好学本专业的内容,了解这是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如果确实有一定兴趣,那是最好的,如果尝试过但确实很不感兴趣,就要更辛苦地多旁听其他专业的课,读不同领域的书籍,把发现自己的兴趣作为一个重要目标。了解转专业的政策,为转专业做努力。


不过父母要警惕的是:你是否默认孩子小,就必然不成熟,没有自己的价值观?你是否把自身的价值观强加在孩子身上?你是否觉得孩子的兴趣是不切实际的?你是否尽可能保持了倾听和尊重?你是否思考过高考后的孩子是成年人,应该也有能力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你为孩子做的决策,多大程度是因为对自身生活的不满?


我想分享两个我身边的例子。


我的一位朋友特别能折腾,对世界充满好奇,事业和生活都非常成功和有趣。她从小带女儿体验各种有意思、有意义的事,但到女儿10岁左右,发现女儿的性格越来越像爸爸,喜欢安稳、平淡,喜欢躲在人群中,不显眼地享受自己的小确幸,喜欢宅在家看漫画。我的朋友会帮女儿了解她自己,动用自己的资源帮女儿获得更多信息,但她充分理解自己和女儿的差异,极大地克制自己不提建议。今年高考,女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了数学专业。


另一位朋友的儿子高三前的成绩一直是班级倒数,儿子想出国,朋友电话我询问我的建议,言谈中觉得儿子不是学习的料,出国也没用。但我觉得他的儿子其实很有自己的想法,只是不适应国内应试的教育方式,换个环境或许能激发出他的潜能,我觉得主要还是看家庭在经济上有没有负担,但我们无法说孩子就真的不是学习的料。这个男孩后来出国学预科,真的变得很好学,考上澳大利亚排名前二的学校,选了喜欢的专业,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保送上研究生。我看到他现在的状态,投入、努力、自信。

/ NYT /

03
人际关系和丰富体验
对孩子是最重要的吗?

如果这两者对孩子是最重要的,我建议孩子优先选择大型城市,其次根据前两个问题确定专业或学校排名的优先级。


北上广的生活确实很丰富。我当年想转行,那时在北京的金融领域工作,利用周末听了很多人文学科教授的讲座,参加了很多文化活动。认识了很好的老师,帮我在申请人类学研究生时写过推荐信,一直也会保持联系。那些我开阔的眼界,那些基于共同价值观的人际关系,都成为我人生的一部分,深深影响我的选择。


不过也要考虑,现在通过网络能触达的社交圈比我十几年前读大学时要丰富得多。我们看到论坛上有共同兴趣和理想的网友,或许比和身边的同学更亲近,更志同道合。而大城市很高的生活成本,也是填志愿时要根据家庭经济情况综合考虑的因素。


孩子也很可能觉得上面三个提问都重要——什么都想要,往往说明孩子并没有形成稳定和清晰的价值观,这很常见,也很自然。我觉得这时家长该做的,是帮助孩子更了解他自己,而不是趁机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孩子。

这世上总有幸运而顺遂的人,但更多人都得走过这段探索和纠结,有人在中学时、在大学时,有人到中年才迷茫困惑,有人到老才后悔不迭。但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努力过、试过、承担过,这个过程本身都有意义。


总好过有一天,孩子在心里埋怨,“我的人生有太多遗憾,我对生活有太多不满,我就是不行,我的父母都不相信我”。总好过有一天,孩子在他们的孩子身上,找补自己不满的人生。

/ Giphy/

04
资源推荐

1. 测试

我们无法通过一两个测试完全掌握自己的人格,各个测试也有其局限,但可以以此为了解自己的工具。以下是两个较为著名的测试推荐。

(1)大五人格测试,即NEO人格量表,是建立在大五人格理论的基础之上。它通过五个维度来描述人的人格与个性,即: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开放性。(复制链接至浏览器可进入测试页面)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