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大考小考,数学成绩高分关键只在这一步!
发布于 2021-03-25 07:10 ,所属分类:在线教育信息快讯
审题能力
良好的审题习惯是做对题目的开端,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努力把一些审题中出现的不好的审题习惯扼制住。
审题能力是一种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
这种能力的获得是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
审题不准原因
1、教师原因
教师只讲备课时准备的内容,把课堂教学当作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审题习惯培养不够重视。
课后练习教师代替学生分析、讲解,学生失去了思考的积极性和习惯。
2、学生原因
(1)不良的审题习惯很多学生做题只用眼睛扫一遍,就动笔了。
(2)消极的思维定势做题时学生往往没把题目看完,或看完了不加思索,以为是平时做过的,这就是“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
(3)懒惰的心理因素学生由于平时有依赖性,一遇到需要动脑思考的题目,便主动放弃,希望依靠别人。不去思考,内心主动把它归为不会做的题目。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1)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2)长期指导和训练,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习惯
(3)联系实际,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
(4)循循善诱,培养学生独立做作业的习惯
(5)热情鼓励,培养学生勤学善思、质疑问难的习惯
(6)多加引导,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具体表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呢?
应用题
应用题是由情节和数量关系两个部分交织在一起组成的。
审题时要审清题目的情节内容和数量关系,知道这道题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并能找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使题目的条件、问题及其关系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完整的印象,为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1“读”
读,就是认真读题,初步了解题意。
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要培养学生反复、仔细、边读边想的读题习惯。
一年级教师要进行范读、领读。读题时要训练学生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断句。
二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独立朗读、逐步过渡到轻声读、默读,养成自觉通过默读理解题意的习惯。
2“敲”
敲就是仔细推敲字、词、句,准确理解题意,语言文字是应用题各种关系的纽带,也是解题的拦路虎。
因此,审题教学要像语文教学一样,让学生理解应用题中每个字、词、句的意义,培养学生书面语言的阅读能力。
首先,对应用题表述中的数学术语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如“倍数”应用题“倍”的含义、行程问题“相向而行”、“ 相背而行”的行走情景,学生对这些术语没有正确的理解,就无法理解题意,进而妨碍数量关系的确立。
其次,对应用题中揭示数量关系的关键句要反复推敲,理解它的真实含义,为正确解题铺平道路。
3“述”
述,就是复述题意,进入情境,用自己的话复述题意,能促进学生进一步分析清楚应用题的情节,使题目内容转化为鲜明的表象,让学生真正进入角色。
复述题意能准确地反映出学生对题意的理解程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审题能力。
4“拟”
拟,就是模拟情景,展示数量关系,有些题目可通过指导学生列表、画图等方法模拟应用题的情景,使应用题的情节、数量关系直观全面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进而扫除理解题意的障碍。
此外,在教给审题方法的基础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审题训练,以培养他们认真审题的习惯和提高审题的能力。
计算题
四则混合运算是计算教学中的难点内容,也是学生出错率最高的题型之一。
因此,四则混合运算的审题教学,要求学生必须做到:
1“看”
先看一看题目里有几个什么数,会有几种运算符号;再看一看运算符号和数据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
2“定”
“定”,就是对题目整体观察后,确定运算顺序。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算什么。可采用画线标序的方法。
3“想”
“想”,就是分析题中的数值特征和运算间的联系,联想到有关运算定律、运算性质,然后进行运算。
计算题的审题教学,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计算题算得正确、迅速。
文字题
文字题是介于计算题与应用题之间的一种题型,是计算题的语言表达形式,是应用题数量之间关系的概括,是沟通式题与应用题的桥梁。
加强文字题的教学,可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数学术语的理解,牢固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为解答应用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但有些文字题数量关系复杂,不仅层次多,而且一些表达运算顺序的名词术语往往容易混淆和被忽视,致使学生经常造成解题差错。
因此要强化文字题的审题教学,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审题方法和技巧,提高解题的正确性。
1“扣”
“扣”就是紧扣关键词。
文字题中的数量关系,往往是由题中的一些关键词决定的。
常用的关键词有“乘”、“乘以”、“ 被...乘”、“...去乘”、“除”、“除以”、“被...除”、“用...去除”等等。
2“缩”
“缩”就是抓主干缩句,即把题目骨架用关键词表示出来,再列式计算。
3“分”
“分”就是抓关键分层次。
即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分清层次,把整道文字题分解为几个小部分,就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4“索
“索”就是执果索因。
如果文字题的问句中,直接指出了最后求的是什么,就可以从问题入手,执“问题”这个“果”去索取解决问题的“因”。
审题能力的培养,也可以通过对学生的错题进行分析,以增强学生对审题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帮助学生积累有关审题方面的经验。
更多数学工具
点击下方卡片,开始使用
▼
更多数学工具
点击下方卡片,开始使用
▼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