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发布于 2021-07-05 22:02 ,所属分类:中考语文学习资料大全


点击上方蓝字我们


往期内容

2021中考作文题目新鲜出炉(目前共计25地区)

2021全国各地80多道中考作文题汇总

2021安徽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山东德州中考语文试卷

2021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试卷及答案

2021年威海市中考试卷及答案
2021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浙江省丽水市中考试卷及答案

2021年温州市中考全科目试卷及参考答案出炉

2021浙江绍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湖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浙江衢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2021年宁波市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2021年义乌市中考试卷及答案(5科)

2021年嘉兴市中考试卷及答案(5科)

2021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重庆A卷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1四川自贡中考语文试卷

2021四川泸州中考语文试卷

2021四川南充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试题与答案

2021年达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2021扬州中考语文试卷

2021江苏苏州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江苏连云港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遂宁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河北省中考全科真题及答案!

2021年山西中考试题与答案【七科全】

2021陕西中考全科试题及答案已出炉!

2021陕西中考全科真题及答案!

2021年宜昌市中考全科真题及答案

2021年湖北随州中考试卷及答案

2021长沙中考语文试卷

2021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1年昆明市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2021年甘肃武威市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2021年天津市中考试题与答案(五科)

2021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

2021深圳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河南中考试题与答案(五科)

2021年海南省中考试题与答案(全科)

2021年青海省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2021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2021年福建中考试题与答案(全科)

2021年齐齐哈尔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2021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2021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中考真题

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一、积累(20分)

班级开展主题为“致敬英雄”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理解英雄内涵】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dài)□、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郁达夫)

英雄就是对任何事都会力以(fù)□、自始至终、心无旁骛的人。(波德莱尔)

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黄宗羲)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2分)

会力以

2.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厉害 B.利益 C.利害

【铭记英雄历史】

对联一 斧头劈开新世界 镰刀割断旧乾坤

——1933年,四川农民何永瑞为欢迎中国工农红军而作

对联二 倭寇不除,有何颜面 国仇未报,负此头颅

——抗战时期,重庆一家理发店门上贴出此联

对联三 铁骨铮铮,身躯敢让机枪哑 红心灿灿,毅志任凭烈火烧

——人们为纪念抗美援朝英雄黄继光、邱少云而作

3.下列对三副对联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联一“劈开”“割断”形象地表现了中国工农红军革命的气势。

B.对联二构思巧妙,一语双关,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热情、民族气节。

C.对联三“敢让”“任凭”凸显了两位英雄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D.三副对联对仗工整,都运用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感受英雄风范】

(一)

吟诵古诗文名篇,感受历代志士仁人的风范。“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是为了正义不惜献身的坚定信念;“安得广厦千万间,”,是心忧天下的博大胸怀;“不畏浮云遮望眼,”是睥睨一切的非凡气度;“,西北望,射天狼”,是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长风破浪会有时,”是勇往直前的乐观和自信。

4.将上面所引名句填写完整。(6分)

(二)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张桂梅,改变山区女童命运的公益校长,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这是写给她的颁奖词;“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法,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5.“不惧碾作法,无意苦争春”化用南宋诗人《卜算子·咏梅》的句子。原句是“无意苦争春,。零落成泥碾作尘,”。(3分)

【发扬英雄精神】

这些天,同学们在阅读那篇脍炙人口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了解了朝鲜战场上战士们的英雄事迹。大家联想到近期西南边疆官兵的故事,发出向新时期最可爱的人学习的热情。抗美援朝的英雄曾激励了几代人的,今天子弟兵续写英雄的故事,继续激励着我们。

6.上面文字是同学写的学习体会,请帮助修改完善。(4分)

1)画线语句搭配不当,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2)填写在横线上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我们要崇敬英雄,更要奋发努力,成为新时代的英雄。

B.记录英雄故事的文章,常用生动的细节表现人物精神。

C.解放军总是冲在抢险救灾第一节,是和平时代的英雄。

二、阅读(54分)

(一)名著阅读(7分)

7.按要求填空。(3分)

小说中有些情节,引人发笑又耐人寻味。如猪八戒囫囵吞下人参果后又借口没尝出味道,要悟空再去摘取的情节,传神地刻画了猪八戒的特点;《格列佛游记》中“国”的人们用鞋跟高低划分阵营的情节,想象奇特,有讽刺意味;《儒林外史》中的人物在贡院一头撞向号板、满地打滚痛哭的情节,夸张地描写了士人醉心功名的丑态。

8.阅读名著,要有合适的点,如下表所列。参照示例,选择一项举例分析。(4分)

序号

作品

《朝花夕拾》

“回忆中的我”和“写作时的我”两种叙述视角表达的不同情感

《名人传》

传主的典型事例反映的精神品质

《艾青诗选》

意象的鲜明特点及其表达的情感

【示例】《昆虫记》:科普作品的科学性和文学性

如写蝉蜕壳时皮从背上裂开等内容,观察仔细,描述准确,具有科学性。蜕壳之后,蝉享受阳光和空气,语言生动,富有文学性。

(二)文学作品阅读(16分)

粮食

茹志鹃

一九四七年的冬天刚开始,就给穷人来了个下马威,冻得舌头都僵了。这里敌我双方正值“拉锯”状态,土地改革还没开始。老寿仍裹着他那件破棉袄,腰里扎了根绳子,背着个小粪筐,在外转了一天,现在天都黑净了,才跑回家来。一进门就对老伴说:“有吃的吗?给一口,肚里都结冰了。”说着就丢下粪筐,蹲到灶门前,拨着余火,烤着打战的身子。

老寿的老伴是个苦死累死不讨饶的硬女人,就是爱唠叨几句。照老寿的话说,“是个贤德的人,话多,也多在理上。”

老伴一看老寿冻成这样,心疼了:“这一整天都没吃?”

“上哪吃去?”老寿用烤热的手,使劲擦着脸。老伴急忙掀锅盖,一碗现成的红薯叶玉米糊糊坐在热水里,她又特别优待,拿下馍馍筐子,掰了一大块高梁饼子给他。一边给,一边轻轻问道:“有情况啦?”

“还乡团领着一个团的匪兵,还带了两把铡刀,已经到了镇上。”

“那快给县大队报信呀!”

“我又不傻。这不刚从老甘那里来。”老寿耸了耸眉毛,端起了碗。但还没顾上喝,又把碗放在锅台上,从怀里掏出了四条干粮袋,眼瞅着地上说道:“老甘他们决定今晚就窜到敌人后面去,让过这股锋头,再打回来。他们到新区去,吃粮怕有难处……”

老伴一看这情景就明白了,也不等他把话说完,就揭开小木柜,拎出个面口袋,摔到老寿怀里,说道:“就这点高梁面了,这天寒地冻,咱不吃,叫孩子也不吃?你看着办吧!”

“有难处,这不假啊!”老寿仍旧两眼瞅着地上。又说道:“可是我是个在党的人。再说我们冷了,饿了,在家还能烤烤火,摘把野菜。老甘他们走出这么远去,还不知睡哪里,吃什么呢!这不都是为了咱……”

“唉!装吧装吧!啰嗦个啥!我才说了两句,你就说了一大套,谁不知道革命就是为了咱穷老百姓呀!”

“对!你是个明白人,都怪我嘴碎。说实在的。这点粮还不够他们吃一顿的,不过是个心,给防个急。回头老甘要从这里过,我让他来拿的。”老寿就这么检讨着,说着,和老伴一起把高梁面装进了干粮袋。最后面袋空了,而四条干粮袋只装了三条。

“该够啊!一条干粮袋装三斤,三四一十二。”老寿捏着那只空的干粮袋,踢踏着脚,转了一个身,又眼望着地,说道:“我咋记得家里还有十五斤高梁面呢!”

“这两天没吃啊?正巧我今天又烙了饼。”

“饼!也行啊!把饼切成小条条,装进去也成啊!”说着也没敢抬头,拿起刀就切老伴优待自己的那半拉饼子。这一次,老伴没吭气,把饼筐子递过来了。老寿把饼切好,装进口袋,然后端起灶台上那碗糊糊,看了看,重又坐到锅里。用手掌抹了抹嘴,说:“留给铁栓吧!”

“你喝了它吧!”老伴眼里已转了半晌的泪,到底流了下来。

“别难过,等解放以后,那时候啊!嗨!到共产主义那更美了,吃香的,喝辣的,任挑。”老寿吹灭了灯,又在灶门前蹲了下来。一边想着将来,一边等着老甘那轻轻的叩门声。

村里的狗,叫了几声,老甘来了。老寿在黑地里递上四条干粮袋,最难受的是他不得不说明其中有一袋是饼条子。

“老寿,你放心。哪里有老百姓就饿不着咱们。你们这点心,我带去防个急用。”老甘紧紧捏了捏老寿的手就走了。

老寿看他走远了,回身进屋关门。一摸,门栓上挂着两条干粮袋,老甘只拿了一半上了远路。打仗的人,留下了一半安家的粮。老寿悄悄地用手掌抹去两眼的热泪,把门关上。

(节选自《剪辑错了的故事》,题目为编者所加)

9.梳理小说情节,将图表补充完整。(3分)


10.口味下面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的心理。(3分)

“有难处,这不假啊!”老寿仍旧两眼瞅着地上。

11.文中写老寿的老伴是个“硬女人”,你认为她是怎样的人?请结合小说内容阐述。(4分)

12.揣摩下面语句,联系全文,探究小说的主题。(6分)

①老寿在黑地里递上四条干粮袋,最难受的是他不得不说明其中一袋是饼条子。

②一摸,门栓上挂着两条干粮袋,老甘只拿了一半上了远路。

(三)非文学作品阅读(12分)

【材料一】

天问一号着陆器成功降落火星!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北京时间2021年5月15日上午7点18分,我国天问一号着陆器确认成功降落火星,着陆地点位于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着陆器上搭载的是我国“祝融①号”首辆火星车,这是我国首次实施火星着陆任务。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②2020年7月23日发射升空,历经200多天的飞行,于2021年2月10日成功进入火星轨道。在此后的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又经过多次轨道调整,对着陆区域进行了高分辨率成像,等待今天这个最佳时机实施着陆。

着陆器搭载“祝融号”降落火星后,轨道器则继续围绕火星运行,一方面为着陆器和火星车提供中继信号服务,另一方面继续进行科学探测活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注:①祝融,我国神话中的火神。②天问一号探测器由轨道器、着陆器和火星车组成。

【材料二】

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写下长诗《天问》,表达了对宇宙万物的好奇和追问。2020年7月23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向宇宙更深处探索,寻求“天问”的答案。

探索火星的愿望美好,难度却极大。火星与地球相距遥远,每隔780天左右才会合一次,会合时带来的理想探测窗口期仅一个月左右。不仅如此,由于探测器飞行线路会受到太阳系内多个天体的扰动,还有太阳风、空间辐射等的复杂影响,轨道设计的难度可想而知。

“天问一号”被火星捕获后,在环绕火星的三个月飞行中,拍摄了大量火星表面照片,由科学家们反复研究和比较分析,最终选出符合探测任务要求的着陆地点。

要完成降落火星的任务,还需要解决一系列更复杂的问题。“天问一号”从火星大气层外缘通过软着陆的方式降落到火星表面,整个降落过程大致分为“进入、减速、软着陆”三步。从开始踏上进入点的那一刻起,“天问一号”就迎来了此次探测旅程中最为凶险的“恐怖9分钟”。在这短暂的时间内,“天问一号”要从约2万千米/小时的速度降至0米/小时,与此同时还要完成一系列的复杂动作;探测器先瞄准进入火星大气层的一个狭窄的进入走廊,接着气动减速,然后火星专用降落伞展开;待降落伞完成使命后,探测器抛掉大底和背罩,露出着陆平台和火星车;大推力发动机开始工作,探测器观察地面,寻找最安全的具体着陆地点;最后着陆器的四条着陆腿稳稳降落在火星表面。这一过程,不能有丝毫差错。而且由于火星与地球距离遥远、信号微弱、通信延时等原因,地面人员没有干预的机会,完全靠“天问一号”自主完成。着陆后,“天问一号”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驶向火星地面,开始工作。

(根据《科技日报》报道编写)

【材料三】

探测火星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也关系到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生命的本质是什么,人类是否孤独,生命是否还有更多的可能。通过研究火星,人类将更详细地理解地球自身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更准确地预测地球的未来,也会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本质。

(《三闻生活周刊》)

13.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的四个新闻标题简明醒目,各有特点,表达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B.《中国青年报》新闻导语突出关键信息,将着陆器着陆火星的时间地点写得很具体。

C.火星探测难度极大,原因之一是火星与地球会合带来的理想探测窗口期相对较短。

D.从绕火星飞行、选择着陆点到成功登陆的整个过程,完全由“天问一号”自主完成。

14.“天问一号”降落过程为什么被称为“恐怖9分钟”?请根据材料二简要分析。(3分)

15.学校航天社同学正准备有关“火星探索”的演讲,下面是他的设想。请你根据材料,帮助完成任务。(6分)

设想

任务

设置互动问题:我国月球探测器名为“嫦娥号”,月球车为“玉兔号”;火星探测器名为“天问一号”,火星车为“祝融号”。这些名称有什么特点?

1)拟写问题答案

确定演讲主题:阐述“天问一号”探索火星并成功登陆的意义。

2)概括意义要点

(四)古诗文阅读(19分)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赠从弟(其二)

[东汉]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宗承,字世林,南阳安众人。承少而修德雅正,确然不群,征聘不就。闻德而至者如林。魏武弱冠,屡造其门。值宾客盈门,不能得言,乃伺承起,往要之,捉手请交。承拒而不纳。后为司空辅汉朝,乃谓承曰:“卿昔不顾吾,今可为交未?”承曰:“松柏之志犹存。”魏武不说,以其名贤,犹敬礼之。命其子修子弟礼,就家拜汉中太守。魏武犹以旧情介意,薄其位而优其礼,就家访以朝政,居宾客之右。

(《楚国先贤传》)

【注释】①确然:刚强的样子。②魏武:曹操。③司空:官名,分掌宰相职能。④其子:指曹丕。

16.阅读甲乙诗文,用诗中词语填空。(2分)

《赠从弟》中寒风“”、冰霜“”,可看作是对甲文“岁寒”的具体描写。

17.“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富有气势,请作赏析。(4分)

18.为下列句中“就”字选择恰当的解释。(3分)

1)征聘不就(

2)就家拜汉中太守(

3)蒙乃始就学(《孙权劝学》)(

A.从事B.就职、赴任C.完成D.前往

19.对丙文中画线语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闻德而至者如林。魏武弱冠,屡造其门。

理解:听闻宗世林德行而到他家(拜访)的人很多。曹操成年后,多次到他家拜访。这样写,从侧面表现了宗世林品德高尚,受人敬重。

B.魏武不说,以其名贤,犹敬礼之。

理解:曹操不高兴,但因为自己有贤德的美名,所以对宗世林还是非常尊敬。“犹”字富有意味,表现了曹操复杂的心理。

20.揣摩曹操与宗世林的对话,完成(1)(2)题。(7分)

“卿昔不顾吾,今可为交未”

“松柏之志犹存。”

1)朗读曹操问话,你觉得适合用怎样的语气?为什么?(3分)

2)借助甲乙诗文,谈谈宗世林以“松柏之志犹存”回答的妙处。(4分)

三、写作(46分)

21.请围绕“夏天”“树林”“风”三个词语,发挥想象,描写一个场景。要求语言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100字左右。(6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40分)

“这次考试我要超常发挥!”

“能正常发挥,就很不错!”

其实不只是考试,生活中很多事情,如跑步、画画,比赛、表演等,人们都希望能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可讲述经历或见闻,可发表见解,也可进行文学创作。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自定(诗歌除外);(2)字数600-800;(3)不得抄袭、套作;(4)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20分)

1.2.C3.D

4.①二者不可得兼 ②舍生而取义者也 ③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④自缘自在最高层

⑤会挽雕弓如满月 ⑥直挂云帆济沧海

5.①陆游 ②一任群芳妨 ③只有香如故

6.(1)将“发出”改为“激发” (2)A

二、阅读(54分)

(一)名著阅读(7分)

7.①贪婪 ②小人(国) ③周进

8.①示例:称呼阿长,从“回忆中的我”视角,叫她“阿长”,表达对她的厌烦;从“写作时的我”视角,称呼她为“长妈妈”,表达对她的感激和怀念。

②示例:贝多芬,在经历失聪的打击、爱情的缺失、经济的窘迫之后,仍能创作出《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等一系列不朽的杰作,反映了他直面苦难、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

③示例:诗人创造了“太阳”“火把”“光”等明朗、热烈的意象,表达驱逐黑暗、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二)文学作品阅读(16分)

9.(1)把所有粮食装成四袋 (2)发现老甘留下两袋粮食 (3)准备转移队伍

10.老寿已决定为革命献出所有的粮食,清楚这样做会给家里带来困难,因此感到愧疚,无法直面老伴。这个细节反映了他复杂的心理。

11.要点:①脾气急躁,心直口块;②个性坚强,深明大义;③体贴温柔,爱护家人。

12.略。

(三)非文学作品阅读(12分)

13.D

14.因为在9分钟内要完成降速,同时要完成一系列复杂动作,不能有丝毫差错,且整个过程完全靠“天问一号”自主完成,这样说突出了降落过程的艰难,有现场感,吸引读者。

15.1①富有中国传统文化韵味;②名称与探测对象相关;③通俗易懂,易为大众接受。

(2)①表明我国航天科技的强大;②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③引发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深入思考。

(四)古诗文阅读(16分)

16.瑟瑟惨凄

17.用“风声”之“盛”衬托“松枝”之“劲”,用两个“一何”加以咏叹,富有气势,突出对松的赞美。

18.1B2D3A

19.A

20.1)示例1:适合用自信的语气。曹操位高权重,认为宗世林应该会愿意结交。

示例2:适合用嘲讽的语气。曹操介意当初被拒,现在身居高位,借机嘲讽。

2)松柏傲雪凌霜,具有刚直的气节。宗世林借此表明自己清高自守的品性,又表达了拒绝结交的态度。

三、写作(46分)

21.

22.





免责声明:转自网络,本gongzhong号只作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回顾

1.快乐语文天地2020知识汇总

2.快乐语文天地2020中考语文复习知汇总

3.快乐语文天地2020年中考名著阅读知识汇总

4.部编版初中语文各年级上册教学资料汇总

5.部编版语文七至九年级下册 教学视频+图文讲解+知识点汇总
6.2020央视开学第一课视频高清回看

7.初中语文表现手法知识点汇编

8.写好初一语文作文5个步骤详解,附全书(1~6单元)范文,作文不愁了!

9.学会了初中散文阅读知识与技巧,答题轻松分还高!
10.初中课本全部文学常识总结,开学必备知识点!

11.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16个常考题+答题模板!收藏!

12.初中语文重点文体知识梳理(含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分析与总结)

13.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答题技巧与模板

14.七年级上册期末语文总复习阅读理解解题策略梳理

15.写作手法39讲汇总

16.九下‖《蒲柳人家》合集(12章节)

17.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知识点+图文解读 汇总

18.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教学视频 汇总

19.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合集

20.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每日一练中考真题及参考答案解析合集一(共二十六)

21.河北省中考语文必背古诗词40首

22.河北省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21篇

23.九下‖《简爱》 原文阅读合集

24.2021部编版七——九年级下册语文电子课本

25.名著导读丨七至九年级12本名著常考知识点梳理汇总

26.中考语文答题知识点及模块汇总

27.下‖《苏菲的世界》全集

28.八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全集目录+复习

29.部编初中语文七至九年级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30.部编初中语文七至九年级单元写作指导与优秀习作汇总

31.2021中考语文必背古诗词(40首)梳理

32.九下‖《儒林外史》全集(共第五十六回)

33.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点梳理汇总+思维导图(66例)

34.作文指导合集(共十七篇)

35.2021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第21篇汇总

36.【课课练】部编版语文七——九年级上下册汇总

37.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汇总

38.名著阅读‖《格列佛游记》合集






欢迎快乐语文天地


读书三境界:

书到用时方恨少

书山有路勤为径

腹有诗书气自华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