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社会学考研考情分析

发布于 2021-08-05 18:29 ,所属分类:考研学习资料大全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专业介绍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设立社会学课程的高校之一(1910年),作为北京大学前身之一的燕京大学是国内最早成立社会学系的高校之一(1922年),现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是改革开放后国内最早恢复重建和最早设立硕士、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社会学系之一(1980年恢复专业,1982年成立社会学系,同年设立硕士点,1985年设立博士点,1986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


社会学系的硕士研究生分为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两大类。其中学术硕士包括社会学(含女性学方向)、人类学、社会保障三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专业硕士为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






一、2021复试人数与录取情况





2021年社会学复试名单


【默默提示】北大社会学进面考生中,英语最低分为76分,最高为83分。(不含单项计划)

2021年社会学拟录取名单

2021年北大社会系(社会学方向)初试一共12人通过,录取8人(包含少干计划一人,士兵计划一人),复试比为1:1.5,总成绩包括两部分,即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

初试成绩占总成绩70%,复试成绩占30%,具体计算方式为“总成绩=(初试4门总成绩/5*70%)+(复试成绩*30%)。其中,复试成绩采用百分制(或换算成百分制)记分,60分为合格,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因为疫情,复试变为线上面试,包括英语问答与专业知识考察(包括专业问题和学术经历两部分),民间有流传的题库。

虽然北大社会学系初试占比高,但由于复试更侧重对综合能力的考察,所以一定不能松懈,往年也出现过初试第一结果被调剂的事件,或者初试踩线靠复试“逆风翻盘”者,因此平时的积累阅读非常重要。



二、培养方式





北大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实施导师指导制度,获得录取资格的硕士研究生在入学后,将通过一个师生双向选择的机制,按照当年度的导师确定规则,从给定的导师名录内选取一名导师。社会学系将定期公布每一年度的导师确定规则和相应的各个专业和方向的导师名录。


目前北大社会学系官网尚未公布20年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根据19年三年制硕士研究生教学计划,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需要完成总分40学分的课程,其中必修课20学分(包括英语2学分、政治理论课3学分,社会学专业必修课15学分),限选课10学分,任选课10学分,毕业论文不计入学分。



三、参考书目及学习策略





社会学理论


北大社会学理论考题以范围广、题目活为特点,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考试范围,基本每年都会出现1-2个之前没有考过的社会学家,名词解释也可能以英文的形式出现,因此需要在确保透彻地理解必读书目所涉及内容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当年的学术热点。

1、必读书目(占比100分)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五版)

杨善华、谢立中,《西方社会学理论》(上下册)

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第三版)

这四本书的内容是需要背下来的,尤其是王思斌的《社会学教程》,里面涉及很多名词解释和社会学常识性知识。

2、选读:

乔治.瑞泽尔 《古典社会学理论》(第6版)
这本书主要是辅助理解,其中关于凡勃伦、曼海姆的章节需要看一下,因为往年有考

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第二版)
这本书前三章导言,以及丹尼尔.贝尔、利奥塔、马尔库塞以及卡斯特的章节可以重点看一下。这本书和《西方社会学理论》(下册)很多重合的地方,我因为时间关系没来得及看,而且刘少杰写书的思路和杨、谢主编的那本很不同,感觉匆匆看一遍可能会干扰原有理解。

李培林、谢立中,《社会学名著导读》
有时间可以看,辅助理解。

3、社会学理论分支(占比50分)

《人口社会学》,佟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劳动社会学》,刘艾玉,北京大学出版社;

《群体过程》,Rupert Brown,方文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城市社会学》,郑也夫,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农村社会学》,很多版本,不知哪本好,随便看看。

社会学分支并没有固定的教材,重点还是老师的论文和历年的真题,教材看完一遍做笔记,做到有印象就好了。



社会研究方法和分支学科研究方法



这一门考试主要包括统计和方法论两部分,北大的统计题目相对比较简单,主要是卢淑华《社会统计学》那本书里的公式和计算方法,不过此处需要特别提醒,不能只是会计算,对结果的解释也非常重要。

方法论部分主要参考袁方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巴比的书可以作为补充和巩固。时间充裕的话,可以选择看邱泽奇老师的“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系列课程。此外,方法论部分和理论一样,出题范围很广,需要当年的热点方法论。

1、社会学研究方法(90分左右)


袁方《社会学研究方法教程》

需要整本背诵,16章之后的章节难度大且分值少,如果时间不足可以不看。

艾尔·巴比,《社会学研究方法》

需要看完,重在理解,可以对照袁方那本书查漏补缺。

2、社会统计学(60分左右)


卢淑华,《社会统计学》

保证至少看三遍以上,书上例题全部掌握(选读部分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精读)。


郭志刚,《社会调查研究的量化方法》

难度高于卢淑华的社会统计学,不需要全部看,重点学习17、18章。





四、试卷结构与往年真题





试卷结构





社会学理论(150分)
名词解释20分:5题*4分(可能出现英文名词)
简答题50分:5题*10分(每个分支各一道小题)
论述题80分:4题*20分







社会研究方法和分支学科研究方法(150分)
因为该考试题型与分值每年都有变化,因此仅列出题型。
名词解释(一般为5题*4分,共20分)
单选题
判断题
简答题(一般为2题*10分,共20分)
论述题(一般为1题,共20分)
统计分析题(一般为2题,共30分)





21年社会学理论真题


真题分析:21年的题目总体来说是比较常规的,比较生僻的题目主要是名词解释中的“历史个人主义”和“governmentality”,以及论述题中“家乡社会学”。


“历史个人主义”在中文学术文章中比较少见,仅在18年北大田耕老师发表的“从‘价值自由’到‘历史个体’———对韦伯社会科学学说的初步讨论”中有提到“历史个体”出现了类似的表述。笔者考试时并未读过这篇文章,但直觉其应该和韦伯的社会学方法论思想有关,便回答了相关内容,从得分来看这题应该是正确的。


“governmentality”翻译为“治理术”或者“政府性”,是福柯所提的概念,可以定义为一种具有特定目的的政府形式(一个幸福和稳定的社会),意味着达到这些目的的过程,并具有特定类型的知识以实现这些目的,从中世纪的司法状态演变为具有复杂官僚机构的现代行政国家。因为完全没有看懂这题,笔者在考试时直接放弃,稳住心态后选择继续往下做。


“家乡社会学”这一题中所提到的两本书《江村经济》和《金翼》都是中国社会学研究的必读书目,即使没有看过原著,也需要确保对其大致内容有所了解。具体到这一题,“家乡社会学”和“社会学本土化”这一主题密切相关,可以从这一角度进行作答。




一、名词解释(4*5)

1、地位相悖

2、初级群体

3、符号互动论

4、历史个人主义

5、governmentality

二、简答(分支社会学)(10*5)

1、村庄对于高速发展的当代中国的意义

2、结合你在城市生活的体验,谈谈城市生活对人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3、互联网技术发展衍生了许多新的劳动形式,结合一种谈谈其劳动过程

4、人口老龄化趋势对我国城乡发展、退休保障体系有哪些影响

5、谈谈社会认同对政治权的意义

三、论述题(20*4)

1、风险社会与工业社会的风险存在哪些差异,谈谈其对于治理的影响/意义

2、费孝通《江村经济》、林耀华《金翼》这一类型的“家乡社会学”,请对其理论意义进行评述

3、结合两位社会学理论家的论述谈谈学术研究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差异及关系

4、独生子女的社会化有何特征,对其性格的形成有什么影响?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