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笔试!每日一练!8.4
发布于 2021-08-10 17:31 ,所属分类:教师资格考试学习资料
1.【答案】D。说教师解析:本题考查德育的方法。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品德评价法通常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方式。奖励有赞许、表扬、奖赏。题干中将本周乐于助人的同学照片张贴在光荣栏上属于赞许、表扬。故此题选D。A选项,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说服教育的方式主要有语言说服和事实说服。B选项,实践指导法是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练和考验,以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C选项,陶冶教育法又称情感陶冶法,它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陶冶教育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A、B、C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此题选D。
2.【答案】C。说教师解析:此题主要考查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指一个人遵照道德规范所采取的言论和行动,它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道德行为是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因此,衡量学生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要素是道德行为。A选项,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B选项,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D选项,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媒介,是促使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强大推动力。小学阶段是儿童道德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此题选C。
3.【答案】C。说教师解析:本题考查德育的基本规律。个体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意志、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四个部分构成。选项A,性格缺陷是指不健康的特殊性格,如好猜疑、不合群、易发怒、情绪忽冷忽热、不好社交、爱生气、多愁善感等。选项B,道德认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品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选项C,道德意志,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选项D,道德情感,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做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题干中,小明知道“偷东西不对”但是最终还是将玩具偷回了家,说明小明意志薄弱,无法克服诱惑,缺乏道德意志。选项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择C。
4.【答案】C。说教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共有4个阶段:前道德阶段(1~2岁)、他律道德阶段(2~8岁)、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12岁)、公正道德阶段(11、12岁以后)。A选项,自律阶段(8~11、12岁),该阶段是道德自律阶段的开始,儿童开始根据自己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可以修改的。题干未体现公正,故排除。B选项,前习俗阶段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三水平六阶段)中的第一水平,属干扰项。故排除。C选项,他律道德阶段(2~8岁),在该阶段,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表现出对外界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这个阶段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根据客观结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题干中认为打碎的杯子数量多的行为比打碎杯子数量少的行为更应该受到惩罚,依据数量的多少去判断行为的道德与否。因此,C选项正确。D选项,公正道德阶段(11、12岁以后):这一阶段儿童开始出现利他主义。倾向于主持公道、平等,体验到公正、平等应该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题干中,儿童并没有从公平、平等角度考虑打碎杯子应得的处罚。故排除。故此题应选C。
5.【答案】B。说教师解析:本题考查德育方法。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品德评价法通常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方式。奖励有赞许、表扬、奖赏。B项奖励助人为乐的学生,惩罚违反纪律的学生有明显的关键词“奖励”和“惩罚”,体现的是品德评价法,故选B。选项A,价值辨析是指人的价值观刚开始不能被个体清醒地意识到,必须经过一步步的辨别和分析,才能形成清晰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在价值观辨析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鼓励他们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选项A组织学生进行论辩属于价值辨析的方法,不符合题干品德评价法的要求,故错误。选项C,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用来示范的榜样主要有家长和教师、同学、英雄人物、革命领袖、历史伟人和文艺形象。C选项鼓励学生向“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学习的描述,给学生树立了榜样,用的是榜样示范法的方法,不符合题干品德评价法的要求,故错误。选项D,说服教育法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说服教育的方式主要有语言说服和事实说服。事实说服法是组织学生接触社会实际,用各种生动具体的事实来说服学生,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形成正确的认识的方法。主要包括参观、访问、调查等形式。D选项带领学生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属于事实说服法,不符合题干品德评价法的要求,故错误。ACD三项均与题干不符,故此题选B。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