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小学科目二丨心理健康教育
发布于 2021-08-16 14:19 ,所属分类:教师资格考试学习资料

选择/辨析
▎知识讲解
课后练习
例题1:学生张亮在课堂上出现怪异行为时,老师和同学都不理睬。他的这种行为便逐渐减少了,这种行为矫正法称为( )
A. 强化法
B. 脱敏法
C. 消退法
D. 惩罚法
「答案」:C
「解析」:消退是有机体在做出某一行为反应后,不再有强化物伴随,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概率会降低,称之为消退。老师对学生怪异的行为不予理睬,学生这种怪异行为逐渐减少属于行为矫正中的消退。强化是促进某种行为的增加,与题干不符,惩罚是给予个体一个他厌恶的刺激,与题干不符。脱敏法也是行为矫正的一种方法,但是它针对的是心理精神性问题,而不是一般行为问题。
选择/辨析
▎知识讲解
课后练习
例题1:对于不敢真实表达自己真实感情想法的学生,有效地行为改变方法是( )
A. 肯定性训练
B. 全身松弛训练
C. 系统脱敏法
D. 改变认识法
「答案」:A
「解析」:全身松弛训练主要是用在学生压力较大需要放松时;系统脱敏的含义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其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对表达想法和感情需要鼓励,因此是需要对学生进行肯定性训练即可,所以选A。
选择/辨析
▎知识讲解
课后练习
例题1:小华最近遇到了一些困难,心理辅导老师引导他梳理错误观念,他便形成了正确的认识,解决了问题。小华所接受的这种心理辅导方法是( )
A. 行为分析法
B. 合理情绪疗法
C. 系统脱敏法
D. 来访者中心疗法
「答案」:B
「解析」:A项行为分析法是将目标任务(即教学的知识、技能、行为、习惯等)按照一定的方式和顺序分解成一系列的较小的或者相互相对独立的步骤,然后采用适当的强化方法,按照任务分解确定的顺序逐步训练每一小步骤,直到儿童掌握所有步骤,最终可以独立完成任务,并且在其他场合下能够应用其所学会的知识、技能。B项合理情绪疗法是艾里斯提出的,他认为心理问题的原因并非是问题本身引起的,而是个人对于问题的不合理的信念引起的。C项系统脱敏法是指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D项来访者中心疗法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创立的一种心理咨询疗法,它强调以来访者为中心,建立人际关系,帮助来访者成长。因此,结合题干,本题选择B。
选择
▎知识讲解
课后练习
例题1:接受心理辅导后,小欣非常信仰和依赖刘老师,内心里已把她当成妈妈。这属于( )。
A. 移情
B. 共情
C. 同情
D. 反移情
「答案」:A
「解析」:移情是指来访者以往的生活经历和人际关系对咨询者形成的心理反应倾向,即来访者把对父母或对过去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态度和属性转移到咨询者身上,并对咨询者作出反应的过程。经典的精神分析法认为,反移情是咨询者对被分析者的感情转移,是患者在咨询者心中所发动的全部情绪。共情指的是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故本题选A。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