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语文试卷检测范围浅析
发布于 2021-08-20 10:17 ,所属分类:中考语文学习资料大全
只适合上海家长的教育gongzhong号

最近有好多家长都问到了中考语文、数学、英语的考试情况,大家都希望能有一个答题的套路或者模板一样的框架,可供学生借鉴使用。今天给大家简单分享一下,语文学科,供大家参考。
先看语文的考情概况分析:
上海中考,语文学科,共四大部分:
文言文部分,占40分;
现代文阅读理解,占40分;
综合题,占10分;
作文,占60分。
在这四部分里,其中:
文言文部分,的诗词鉴赏、句子翻译和主旨思想概括是难点;
现代文阅读,修辞手法赏析、划线句子作用、主旨概括归纳是难点;
作文,大家的共同性难题。
那么,这样的一个试卷设置,语文中考的整体难度比例跟其他学科一样,都是8:1:1,也就是说,整体上中考的难度客观上是不难的,80%的基础,10%的中难度考查,10% 的高难度考查。
大家平时觉得,语文好像是可学,可不学,并不像数学和英语一样感觉很让人紧张。
但是,这很明显的大家的这个感觉是个很大的误区。在实际的考试当中,语文不但是非常重要而且也是难上加难的学科,原因如下:
1、上海中考的知识性内容客观上确实不难,但是因为好的高中数量非常少(全市共249所高中,市重点仅有67所,占比约25%),而每年参加中考的人数非常多(每年约8万人),能进入市重点的高中的人数仅有15%左右,所有能上高中的人数总共也仅在50%略多,所以导致竞争异常激烈。
换言之,要想考好的高中,必须成绩非常高才可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上海中考的成绩都异常高。因为僧多粥少。
2、根据以往的考试大致规律来看,此前在分析英语学科考试规律时(【干货】中考英语从句归纳及专项训练)也提到过,上海高中,笼统可分四挡:
1档,四校八校,2档,普通市重点,
3档,各区重点,4档,普高。
上海中考语文科目,针对不同档次的高中,成绩要求分大致别是:
考4档普高,100-110分;考3档区重点,110-120分,
考2档市重点,125分左右;考1档四校八校,130分左右。
由此可见,数学和英语对于第二档及第一档的高中,要140分以上,但是语文却整体要低10分,也明显地反映出语文拿高分很不容易。这同时也就导致了语文重要而且难考的第三个原因:
3、如果把所有孩子的成绩,做一个语数英三个学科之间的横向对比,就会很容易看出:
数学和英语两个科目都好的学生,那孩子的成绩,整体上肯定在好学生的行列。
数学和英语两个科目,有一个薄弱,成绩就是中等或一般,很难进入好成绩的行列。(另外,可以直接地说:数英有一科弱,在上海中考当中,与市重点无缘。)
所以,要想考市重点的孩子,数学和英语都不弱,那么最后竞争的焦点就压在语文学科上了,常言道,得语文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语文,语文之所以难拿高分,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作文很难拿高分)所以,上海中考,高手过招拼的都是语文。
其实,语文看起来简单,大家都差不多,但是提分却不容易。而且是有很大的规律性和导向性的。
从语文的学科特点上说,重在积累,但是积累的过程中,就如记单词,学语法一样,如果没有导向性,不是建立在考试规律的把握基础之上,就会感觉无从下手,又吃力不讨好。
那么,下面看看语文的考试规律与答题套路模板。具体到每个板块:
(一)文言文部分
又分为:默写,诗词鉴赏,文言短文(一),文言短文(二)
默写是主要全考课内的,大概考查范围是50篇左右的古诗文,内容是唐宋时期居多。
诗词鉴赏,是文言文中的难点。失分点最多。一般第二问诗词赏析类的相对很难。
诗词鉴赏,考查其实是规律性很强的。其实道理很简单的:古人在诗词创作过程中,是有其创作的基本依据和遵循的手法的。那么这些基本的依据和遵循的手法,对于我们后人而言,就是解读诗歌的基本角度,也就是解题的方法论。老师的责任就在把这些梳理清楚了,用生动形象而又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讲给学生,就成了学生的考试答题技巧。古诗词这样,作文和现代文阅读理解,大致一样。
诗词鉴赏,一般是可以从三个维度去分析:
1、诗词的背景,例如李白所处的时代,和杜甫所处的时代不一样,大致会影响他们的作品内容和时代基调。
2、个别字词的作用,或者意象分析,例如常见的月亮,代表思念,柳树,代表留恋,所以平时要把这些总结归纳。
3、诗词本身的内容题材,也可以归纳,例如常见的有,乡愁,离别,时令节日,战争,闺怨亲情,田园景物,边塞,民生等等,不同的题材是有其不同的特点。
把握住这3个规律,就不会偏离大方向。具体地组织答案的语言也有套路,这里就暂不多说了。
文言短文句子翻译,比较难,但也是有踩分点的,有规律可把握。
一般,文言文句子翻译的,会设置3~4个踩分点。例如,常见的有: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
2、通假字,
3、名词动用,
4、整个句子的语义通顺。
举个例子:高其志节,累书要之。其中的考点是:
1、高,认为……高,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2、累,多次的意思。书,本意是书信,此处用作书写。
3、要,通假字,通邀,
4、整句意思翻译通顺。踩准4个点,就可以满分。
所以,这些踩分点,一方面是需要把握的大的考查规律、常见的高频考点(中考文言实词共150个,虚词共6个:之其而以何于),另一方面,就是要多读多练,也就是所谓的语文重在“积累”,只有清楚了规律的基础上去积累,才会事半功倍。并不是盲目地去积累。
这是文言文部分的常见考点和大体的一个规律。掌握了框架,条分理析,才能训练时事半功倍,考完试出了问题,也知道具体是哪一块的问题,也自然就知道怎么去提高了。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
下面跟大家简单分享一下现代文阅读理解,这个是大多数孩子的重灾区和头疼点。平时感觉老师讲的很清楚,也很简单,但是上了考场,就蒙了,不知如何下手。
因为现代文阅读理解和作文,是教考脱离最严重的。所谓的教考脱离,就是老师讲课前,会看答案,知道个大概了,才去给学生上课。从不或者很少总结和分析考试规律,直白地说,没有了答案,大多数老师也不知道怎么讲。老师只是就文章而探讨文章,与考试的规律和技巧基本不搭嘎。学生跟着老师的答案思路走,自然觉得简单,但是脱离答案的辅助,老师况且不行,更何况学生呢。这个现象公办学校尤为突出。
现代文阅读理解,从考试文章的文体上讲,主要常考:说明文,记叙文。
而知道了两大常考文体,就要基本掌握两大文体的基本特点。从根源上把控文章特点。大概总结下,两大文体的基本主要特点。先看
(一)说明文
1、说明顺序,时间、空间和逻辑。
2、说明方法,常考的有8种,例如,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做比较。而对说明方法考查的套路是:xxx部分可以换掉吗?为什么?在此处xxx有什么作用?答案的回答套路是:不能。因为(此处写说明方法的特点),要么是形象生动地,要么是准确地,说明了人物或者事物的特征,表明了作者或者文章的严谨性。【不同的说明方法是有不同的回答模板的】。
3、文章结构,常见的是:总分总。要明白这样的结构有什么作用和特点,等等。
(二)记叙文
如果考记叙文,肯定是最难的。记叙文的需要掌握的特征和基本考查点是:
1、六要素,2、叙述方式,
3、修辞手法(这一块又是记叙文中最难的),
4、记叙文中关于描写的句子(划线句子的作用常考描写类句子)
了解了两大文体,下面给大家分享下阅读理解的常见考查特点,有4种题型:
1、字词的含义及作用;
2、划线句子的作用(最难);
3、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赏析(难点);
4、文章主旨结构概括和归纳以及理解。
以上这4种考查题型,都有其回答的相应答题模板。
例如划线句子的作用答题模板,就有二种类型:
1、是句子本身的作用。一般这一类又涉及到修辞手法的解析,例如用了……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或者准确严谨)地凸显了,表达了,刻画了,渲染了……的特征或者特点。(此处多为修辞手法的鉴赏)
2、是划线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这个又可分为三种:
(1)一是句子在开头,引出主题,统领全文;
(2)二是句子在中间,主要是结构上和内容上的承上启下;
(3)三是句子在结尾,主要是总结主旨,升华主题等。
回答时,要把第1种句子本身的作用,和第2种句子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结合起来,才能得全分。
如果考查的难的话,划线句子的作用还会有第3种作用,就是这句话对整篇文章的作用,这就好比一首诗里的“诗眼”,划线句子起的就是“文眼”或者“中心句”的点题作用。
而学校里的老师,大家回头可以问问孩子,会不会这样讲。而且大多数的语文老师(也有个别好的),讲阅读理解是不是大概读读文章,念念答案,随便扯几句就完事了。
这个问题的原因是深层次的,如果对中国近代史和整个中国近代教育史、大学教育史(人才培养模式和发展历程),比较清楚的话,就会有深切体会。打个简单的比方,德国早在1880年代就实现了全民义务教育,中国官方宣称是2012年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两相对比,不言而喻,这是大背景。从大背景下,师资个人的素质方面看,所以,为什么985、211的毕业生就是受青睐,其实是很现实的。说白了,很多老师自己都不会学习,如何教孩子学习。可能说的有点过了,没忍住,扯远了,抱歉!
接着刚才的话题,现代文阅读理解中划线句子的作用,大体如此。
现代文阅读理解的第3种常见题型,就是修辞手法的作用,这个会和划线句子的作用套在一起考。常考的修辞手法有9种,例如,比喻,拟人,排比等等。每一种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具体作用。因为内容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所以,这些就是要积累的点。
始终是:明确了考试规律,再去积累。也就是:
对于学生而言:怎么考,就怎么学;
对于老师而言:1、怎么考,就怎么教,2、学生怎么学的好,就怎么教。
因为,任何考试,只要符合这三个特征:
1、国家级的(意味着有纲领),
2、制度化的(意味着长期),
3、应试性质。
它就有规律可寻,有规律了,就可以教研,就可以把握规律。
这是中考语文的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理解,大致情况,仅供大家参考,有不合适的地方,也欢迎交流指正。
(三)作文
中考作文,总分60分,是个重头戏。作文的档次,基本以立意的高低,也就是你的文章,最后落脚点,最后想表达的是什么主旨,笼统地可以分成四个档次:
自我中心:30分
社会关系:40分
社会现象:45分
文化民族:50—55分
而要达到高分的水准,平时学习和训练中,基本要求必须5各方面:
审题 选材 立意 语言 结构
简略地说,尤其以立意、语言、结构这3个方面更重要。
具体的细节性内容,在此限于篇幅,不做多解。关键还是要找个好老师,给孩子扎扎实实地辅导、训练、提高。
语文虽难,但也有规律。换句话说,只要老师牛逼,方法得当,提到高分是完全可能的。
以上内容是我们中考家长交流群里分享的内容,大家可以进群扫下方的ErWeiMa进群,群内经常会有关于中考学科知识、中考考试规律、高中校情、亲子教育类的内容分享。
------------------------------
猜你还可能喜欢:
2017年上海40所初中中考成绩&16区最牛初中排名!
【市教委】中考日程安排、自招录取流程及规则、推优表、志愿表等
四校八校自招实况,四校自招数学试卷
上海中考要参加竞赛吗?业余物理学校及重要竞赛到底是什么样?
上海中考是否值得跨区?最全详解!
中考择校的关键丨除了四校,复旦交大最青睐哪几个高中的学生?
上海那几个初中考四校最容易?
2017年各区民办初中中考升学率汇总
上海16区初高中教育资源分布汇总
2017年上海各重点高中录取通知书,你最心仪哪个?
【最全】上海市重点高中排名、自招内容、特色班、师资、一本率汇总
----------------------------
内容全部是内部干货资料,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后台,获得授权。禁止无授权转载。
更多中考干货资料领取:
2017年国庆后月考试卷资料
近2年16区一二模考试卷
近4年四校八校自招真题资料
近10年上海中考真题试卷
近15年新知杯数学竞赛真题
近20年大同杯物理竞赛资料
上海中学生必读的100本名著
添加班主任:aofupeiyou5
备注:年级+中考资料
即可领取以上所有资料
只适合上海家长的学习交流群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