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与写作马工程教材笔记及课后习题(九)

发布于 2021-08-29 21:51 ,所属分类:试题库考试资料大全

第九章 采访的实施——访问

9.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访问的特质 ★★★

作为在人际传播情境中进行的一项对话活动访问既表现了社会交往的意义又蕴含了个体交往的特性。访问并非仅仅满足个人沟通与对话的需要而是为了实现信息向社会更大范围的传播所以在进行访问活动时记者要注意满足公共信息需求。了解访问的特性准确把握与受访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记者顺利开展访问活动。


1 访问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活动

访问同一般社会交往有区别具有明显的公共性、主控性和代表性的特征。


1公共性

访问的公共性特征是指访问的目的是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是一项公共而非个体因素驱动的交往行为。新闻采访是为了挖掘与发现社会中公众应知、须知而未知的信息事件或人物具有被报道和的新闻价值是进行访问活动的原因。记者的访问应该引起社会公众的兴趣和普遍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访问的公共性特征还要求访问的过程和结果公开保证信息传播的真实透明、访问成果共享。通常记者的访问应表明目的和身份还要注意避免诱导式采访和对事件的过度介入。


2代表性

访问的代表性特征是指记者代表了公众和所在媒体其访问是一种职业行为。这一特征要求其在访问中需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少说、多听少断言、多提问即使记者被要求发表看法也要努力将话题转回受访者以防止角色错位将自己变成了访谈的中心。


3主控性

访问的主控性特征是指控制访问和记者主导的全过程。能否获得需要的信息是衡量访问活动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因此记者既要注意控制访问的进程同时也要精心选择采访者、确定访谈主题。


2 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关系见表9-1

表9-1 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关系

考点二、访问的氛围 ★★

访问过程中访问对象的身份经历、性格心理、兴趣爱好等都有可能影响访问氛围因此记者应该通过前期准备和现场观察分析访问对象的行为心理并借助采访技巧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化解访问中遇到的障碍营造融洽的访问氛围。

具体见表9-2。

表9-2 访问的氛围

考点三、提问的类型和方法 ★★★

记者应该了解并掌握提问的基本类型与方法以保证访问顺利进行。

1提问的基本类型见表9-3

表9-3 提问的基本类型

2提问的一般要求

见表9-4表9-4

提问的一般要求

3 提问的主要方法

提问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在采访中一般都是使用综合运用多种提问方法而非孤立地使用某种提问方法。


1正问法

正问法又称开门见山法是指记者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是一种简单明了的提问方法。


2侧问法

侧问法又称迂回法是指记者不直接从正面提出问题而是绕个弯子或从侧面入手提些表面看来与访问内容无关但可以引发受访者讲出真实情况的问题。


3激将法激将法又称反问法或故意错问法是指有意误解对方的意思或者从相反方面提出问题以刺激、激化其情绪使其不吐不快以获得真实的情况。其具体表现有


① 用错误事实刺激。此方法又称错问法是指记者故意用明显错误的事实或者说“反话”来刺激受访者应答。


② 用敏感问题刺激。敏感问题首先基于记者对受访者的了解知道什么问题对受访者来说是重要、关键、不能回避的。


4假借法

假借法是指记者通过假设环境或借用他人的表述作为依据进行提问的方法。假借法的具体表现有


① 记者借助设置虚拟情景、提出设想等方式进行假设提问。


② 借用受访者的话在受访者曾经公开讲述的话语或公开发表的文字中寻找提问的素材。


③ 借第三者的话或者记者虚构一个“第三方”来提一些不方便直接发问的问题以避免双方的对立和冲突。


5盘问法

盘问法是指围绕着某一问题进行连续追问或不断变换发问角度是调查性报道中记者经常使用的方法。盘问法的具体表现有


① 一环扣一环接连发问避免给对方回避问题或者编造答案的时间。


② 针对某个问题反复变换角度向受访者提问以核实事实、去伪存真。


【考点拓展】重点访问

重点访问是访问法中无结构访问法的一种是指集中于某一经验及其影响的访问由美国社会学家默顿等创造。重点访问的“重点”是指访问所侧重的内容具体做法为先将访问对象置于一定的情景当中如看一部电影、参与一场政治集会等然后再请被访问者自由说明他在这一情景中的主观经验即个人对情景的认识。


9.2 课后习题详解

1 什么是采访氛围?在访问中记者如何调节采访氛围?

答:采访氛围即记者在进行访问时所营造出的心理场。在有限的时间里营造出有利于访问的氛围是记者的一项基本功。访问过程中,访问对象的身份经历、性格心理、兴趣爱好等都可以成为调动现场氛围的元素。为此,记者应该通过前期准备和现场观察分析访问对象的行为心理,并借助各种技巧,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化解访问中遇到的障碍,营造融洽的访问氛围。根据库尔特·卢因的心理场概念,记者要把握访问的心理场,预判受访者可能的行为和态度,同样也可以从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着手,为营造氛围,使访问顺利进行做好准备。


(1)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

记者要根据受访者的生活习惯,选择合适的访问时间。一般来说,在受访者时间充足、精神放松的时候去访问,受访者往往会有谈话的兴致,回答问题会更加积极、思路会更开阔,访问的时间选择,要尊重受访者的意见,与其协商确定。此外,访问地点的选择也很重要。理想的访问场所能让受访者放松心情、减少干扰,甚至还能让受访者触景生情,唤起回忆。一般而言,人们更喜欢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下与陌生人交流。


(2)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是增进双方了解、信任的重要因素。首因效应告诉我们第一印象的好坏关系到双方能否迅速而融洽地开始交流,因此,记者在面对陌生的受访者时应当注意首因效应的影响,要注意自己在行为举止和言语方面的细节,尽量给受访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① 遵约守时

与受访者约好了时间,记者应该准时赴约,宁可早到一小时也不要迟到一分钟。万一遇到特殊情况不能准时到达,记者也应与受访者及时沟通,获得其谅解。


② 称呼恰当

记者与受访者见面之初要注意选择正确、恰当的称呼。除了根据年龄特征来称呼外,面对政府管理者可以称呼其职务。如果双方关系好,比较熟悉,则可以直呼其姓名,或以“小×”“老×”称之,以示亲切。


③ 举止得体

记者与受访者交谈时的距离、目光和动作等也会对“第一印象”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初次见面时,彼此的间距应在1.5米左右,相熟之后则可在1米左右。如果站立交谈,记者应该和受访者在一个水平面,避免仰视或俯视。记者的视线应该停留在受访者的眼睛周围,一是可以对受访者的神色、表情进行观察,二是有目光交流表示尊重。如果是坐着交谈,双方座位的距离不能太远,可根据具体环境相邻或对坐都行;切忌不要跷二郎腿。还要注意,交谈时随意吐痰、乱扔垃圾,或者不经许可便抽烟等细节,都可能损害记者在受访者心目中的形象。


(3)寻找相似或接近元素在访问的开始阶段,要进行一个与受访者接近、熟悉的“搭桥”过程。所谓“搭桥”就是建立起记者与受访者之间的某种链接,这种链接可能是共同的出生地、共同的熟人或者共同的兴趣爱好。通过这些相近或相似的特征和经历,找到共同语言,拉近双方的距离。


2 运用本章所学知识,对一位你不熟悉的同学或者老师,进行一次人物访谈。

答:采访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某一毕业年级学姐。

先与对方通过QQ或者联系,表明身份来意,注意礼貌,询问对方空余时间,约定采访方式和时间、地点(最好是当面采访),准时赴约,打扮得体。


(1)采访目的及采访主题:发扬榜样力量,让同学们向优秀人物看齐。


(2)整理线索形成采访的主要内容。


(3)被采访人相关资料搜集(如获奖情况等)。


(4)设计问题:

① 你认为大学几年里最大的收益是什么,友谊,知识还是(举例说明)?


② 你觉得你的大学生活改变了你吗?可以说说你几年来的变化吗,过去的你、现在的你、将来的你,分别是怎样的?③ 你有没有一些特别的学习方法和大家分享,你如何评价你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如果用三个词总结你的大学生活,你会用哪三个?


④ 你认为是什么让你脱颖而出,成为国奖获得者?


⑤ 你的大学生活有没有低谷期,你认为在低谷期应该做些什么,如何调整心态?


⑥ 在工作或学习上,是否曾遇到很棘手的问题,可以为我们举一个例子吗?你是怎样去解决的?


⑦ 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事肯定会有冲突的时候,你是怎样去协调的,为什么会选择这样做?


⑧ 毕业在即,有心仪的实习岗位或者企业吗?可以说说你所做的计划和准备吗?


⑨ 可以分别针对学习、生活、工作三个方面给师弟师妹们提点建议吗?


3 在学校围绕某一事件或主题,进行一次实地采访,设计和使用各种提问方式和技巧。

答:事件:学生在食堂窗口吃出虫子。

(1)提问的基本类型


① 封闭式提问

如:访当事学生:同学你是在哪个食堂窗口吃到了虫子?

② 开放式提问

如:采访当事学生:吃到虫子当时什么感觉?


(2)提问的主要方法

① 正问法

如:采访窗口经营者:为什么菜里有虫子?是食材不新鲜?还是清洁没做到位?采访后勤保障部老师:这次后厨卫生问题,是否说明后勤保障部工作没做到位?


② 侧问法

如:采访后勤保障部老师:后勤部上一次食堂的定期卫生检查有发现什么问题吗?随机采访吃饭的学生:对于食堂餐饮的卫生问题,其他同学都有些什么看法?


③ 假借

如采访后勤保障部老师:之前某老师在新生开学讲话时曾说过,“你们(学生)管好学习,我们(后勤)保障你们的身体。”此次食堂窗口出现吃出虫子的行为,后勤保障部接下来打算怎样进行整改?早在某同学之前,不少学生反映食堂饭菜里吃出头发,餐具未清洗干净,后勤保障部定期的检查中有发现此类情况吗?


④ 激将法法如采访食堂窗口经营者:有很多学生反映您家的饭菜不干净,以后都不来吃了,您有什么想说的吗?


⑤ 盘问法

a.连续追问

如采访食堂窗口经营者:有学生反映在您家吃饭吃出虫子,这是真的吗?吃出虫子是否说明您家的确食品卫生问题?后厨是否戴口罩和帽子?青菜清洗几遍?生熟是否分开?后厨的卫生工作是否是严格按照国家和学校规定进行的?


b.一题多问

如采访学校后勤保障部老师:学校是否设置定期检查食堂后厨卫生问题?在此次事件发生前,后勤保障部的卫生检查有检查出相关问题吗?这次后厨卫生问题,是否说明后勤保障部工作没做到位?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