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下中学教资笔试真题-答案
发布于 2021-11-02 22:42 ,所属分类:试题库考试资料大全
教师资格证资格证考试为全国统考,202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已经圆满结束,来看下这次的考试题目及答案,明年计划报考的同学可以参考考试题,提前复习。
中学综合素质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9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8 分)
1. 李老师带领学生到社区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及地域文化,回校后指导学生上网查阅资料,并开发了以本土文化为题材的课程资源。李老师的教育观是( )
A. 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B. 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主导
C. 教师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者
D.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2. 下课铃响了,按照教学设计还有一个教学环节没有实施,钱老师就延长了5分钟。钱老师的做法( )
A. 恰当,保证了学习的基本容量
B. 不恰当,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风格
C. 恰当,遵守了教学的基本规范
D. 不恰当,漠视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授课过程中,李老师始终坐在讲台上操作多媒体,以展示课前准备的精美课件。从教师观的角度看李老师的教学行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忽视了学生习惯的培养
B.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C. 忽视了课堂效果的提升
D. 忽视了教师的创造性
4. 吴老师将“基于现象和过程”可视化的学习原理与学情相结合,提出利用微型化学实验在“家观排识”与“微观探析”之间搭建桥梁的教学主张,并总结出指导学生展开微型实验设计与实施要注意的事项。从学生观的角度,吴老师的做法体现的是( )
A. 丰富课程资源
B. 改善师生关系
C. 优化教学策略
D. 注重学习体验
5. 小秦是某初中二年级学生。父亲稍不顺心就对他进行打骂,甚至拿烟头烫他。学校了解情况后,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 对小秦的父亲给予警告或处分
B. 对小秦的父亲给予训诫并罚款
C. 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D. 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或者诉讼
6. 为满足中小学法治教育工作的需要,某出版社策划出版了一套适合未成年人阅读的法治教育趣味丛书。对于该丛书的出版,国家应当给予( )
A. 扶持
B. 奖励
C. 保障
D. 审定
7. 12岁的杨盼因交通事故导致右腿残疾。入学时,学校工作人员看他走路一瘸拐,便对他的父母说,学校不接收身体有残疾的学生,你们带他到特殊教育学校去吧。该校工作人员的做法()
A. 不正确,杨盼能否入学应由校长决定
B. 不正确,杨盼有接受普通教育的能力
C. 正确,特殊教育学校条件更加便利
D. 正确,学校是开展普通教育的机构
8. 张某大学毕业后作为志愿者到农村地区学校任教两年。随后,张某又应聘到一所公立学校连续工作了6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张某的工龄应为()
A.10年
B. 8年
C. 7年
D. 6年
9. 教师张某因恶意透支信用卡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张某永远丧失教师资格
B. 学校可依法撤销张某的教师资格
C. 张某两年以后方可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获得教师资格
D. 张某必须再次通过教师资格考试才能获得
10. 李某想举办一所学校以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举办学校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A. 有稳定的财政投入
B. 有固定的办学场所
C. 有合格的教师
D. 有充足的生源
11. 某中学教室的天花板因地震脱落,学生小林被吓得不敢动弹。刘老师见状急忙冲上去保护小林,自己被砸伤,班上的另外两名学生也受了轻伤。对于这起事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学校应当承担过错赔偿责任
B. 学校应对教师给予适当补偿
C. 小林的监护人应承担赔偿责任
D. 学校主管人员应承担刑事责任
12. 22岁的李某在家待业。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关于李某的权利义务,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 无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B. 无需承担纳税义务
C. 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D. 有科学研究的自由
13. 多年来,谭老师精心记录了本校毕业学生的就业去向和升职情况,每当学校需要,谭老师总能非常方便地找到相关学生帮忙。谭老师所犯的错误是()
A. 权欲型错误
B. 物欲型错误
C. 名欲型错误
D. 情欲型错误
14. 上课铃响后,侯老师看到赵亮同学衣衫不整地跑进教室,就叫住他说:“快把衣服穿好,怎么不扣扣子呢?”赵亮刚想反驳,抬头看到侯老师整洁的衣着,便迅速地扣好了扣子。这体现的侯老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特点是()
A. 被动性
B. 实在性
C. 内在性
D. 中介性
15. 教师节前夕某班主任老师在班级群中组织送礼投票,要求学生集资给老师送礼,否则转班。学校核实后,拟对该教师给予降低岗位等级处分。依据《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由学校提出建议,上级人事部门决定并备案
B. 由学校提出建议,同级人事部门决定并备案
C. 由学校提出建议,学校主管部门决定并报同级人事部门备案
D. 由学校提出建议,学校主管部门决定并报上级人事部门备案
16. 某班主任告知学生,如果迟到,第一节课就不要进校门,以免被值班老师发现,影响年终考核。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学习,事后班主任会找机会给迟到未进教室听课的学生补课。该班主任违背的教育公正的原则是()
A. 保证原则
B. 补偿原则
C. 对等原则
D. 互换原则
17. 细菌是单细胞的微小原核生物,属于微生物的一大类,遍布于土壤、水、空气、有机体物质中及生物体内和体表,对自然界物质循环和全球生物平衡起着巨大作用。有些细菌能引起人和动植物的病害。下列病害中,不属于由细菌引起的是()
A. 鼠疫
B. 麻疹
C. 败血症
D. 破伤风
18. 为了防止车速违规,在高速公路上设置了许多测速摄像头。摄像头监测车速所利用的是()
A. 电磁效应
B. 光电效应
C. 康普顿效应
D. 多普勒效应
19. 严复是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他通过译述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宣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对当时我国思想界有很大影响。这部译作的名称是()
A.《原富》
B.《天演论》
C.《社会通诠》
D.《群己权界论》
20. “巢居” 与“穴居”同为中华先民最早的居住方式,后来“巢居”逐渐发展,在基址上打木桩,加铺板,再加盖,成为“干栏式建筑”。下面所列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中, 居室采用“干栏式建筑”的是()
A. 河姆渡文化遗址
B. 仰韶文化遗址
C. 大汶口文化遗址
D. 龙山文化遗址
21. 世界各地的古代文明是世界历史谱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尊重和包容不同文明及其发展历史,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准则。下列古代文明中,产生的寓言经后人加工结集为《伊索寓言》的是()
A. 古埃及文明
B. 苏美尔文明
C. 古希腊文明.
D. 古罗马文明
22. 我国的地方戏曲剧种多样、精彩纷呈,各个剧种都有自己的经典剧目,有些唱段甚至在民间广为传唱。《刘巧儿》 塑造了一个反对包办婚姻、追求恋爱自由的农村女子形象,在国民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该剧的剧种是()
A. 越剧
B. 评剧
C. 黄梅戏
D. 豫剧
2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服饰多样优美,体现了各族人民对美的追求。下列剪纸画中的民族人物服饰,属于傣族的是()
24. 近现代西方美术家因其主张、题材和风格的不同,形成了许多美术流派,每一流派都有自己的代表画家。法国画家莫奈所属的美术流派是()
A. 印象派
B. 学院派
C. 古典主义
D. 浪漫主义
25.有一组数据{68,76,89,95,100,103,107,110,112,115,122,125},它的中位数是()
A.104
B.105
C.106
D.107
26. 如下图Excel数据表所示,可计算出张志刚的总成绩的函数是()
A. SUM
B. RANK
C. COUNT
D. AVERAGE
27. 在word中,不缩进段落的第一行,而缩进其余的行,可实现这一功能的操作是()
A. 首行缩进
B. 悬挂缩进
C. 左缩进
D. 右缩进
28.下列选项中,与“医生一军人”的逻辑关系一致的是()
A. “青年”和“少年”
B. “中年”和“老年”
C. “青年”和“干部”
D. “明星”和“影星”
29. 根据所给图形的逻辑特点,下列选项中,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是()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4 分,共 42 分)
30. 材料:
童老师和王老师是师徒关系,有一次上课时,王老师发现一个细节:童老师从头到尾都拿着教科书,而且上课过程中还时不时瞄上几眼,经过观察王老师发现师傅瞄的并不是教科书本身的内容,而是她事先就粘贴在书中的小纸片。通常,童老师会在分析这篇课文的单词或句型时看一眼,在讲到有关课文的文化背景时看一眼,又或者是在讲评学生作业时看一眼,这些卡片上都记的啥呢?课后得到董老师的允许,王老师翻看了师傅所使用的教科书中的小卡片,发现这些纸片主要分为三类:绿色纸片是知识拓展类,黄色纸片是考点讲解类,蓝色纸片是错题分析类。王老师向董老师请教:“这样的小纸片密密麻麻,会不会不利于教学知识的梳理?董老师回答道:“不会呀,这是在分析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想出来的方法。其中知识拓展类纸片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知识的连贯性、整体性问题,考点讲解类纸片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知识的理解性、应用性问题,错题分析类纸片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知识的巩固性、综合性问题。所以,咱们的教学不仅仅要观察可以怎么做,还要去琢磨为什么.”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董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31. 材料:
2020年1月24日,正值大年三年,准备开车回乡下与父母团聚的王老师接到了居委会的疫情防控电话,二话没说立即报名了社区志愿服务岗位,主动承担防疫值班工作。值班期间王老师耐心细致的做好防疫宣传和小区进出人员的排查,帮助邻居订购生活物品,他还通过电话、等方式每天询问、记录、上报班上学生的动向、身体情况,并叮嘱指导他们做好防护。因为疫情学生不能正常到校上课.初次线上教学的王老师遇到了设备网络教学资源等方面的许多困难,他便就地取材,自制教学用具,布置好“直播间”,为了保证教学效果,王老师精心设计和讲解直播课,引导学生互动,他还建立了班级学习群,引导大家讨论,气氛特别活跃,王老师坚持在线批改作业,并学生们的心里状况,他调侃自己是“新晋十八线主播”,又学到了许多新技能。总结会上,王老师说:“我是党员,要起到带头作用,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对学生负责,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角度评析王老师的行为。(14分)
32. 材料:
①“礼”,这个笔画简单的字眼,解释起来却有些复杂。这世上本来没有“礼”,只是因为集体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才产生了“礼”的仪式,造出了“礼”的汉字。因此,“礼”字也是社会生态的描摹。“礼”字的繁体是“禮”,本字为“豊”,一看便知与祭祀有关。在甲骨文中,“豊”的顶部就像两串美玉,底部就像有支架的建鼓。合起来会意,就是击鼓奏乐,用美玉敬奉祖先和神灵。上升到定义,就是履行敬神祈福的仪式。这托盘状的“豆”,后来也被视作食器或祭器。在人类文明早期,食器和祭器可不是普通物件,而是很重要的符号。食器象征基本的物质寄托,祭器象征诚敬的精神寄托,融汇起来恰巧与“民以食为天”的理念相吻合。
②《礼记》有云:“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大的礼仪准则有三百,小的礼仪规范有三千,可见礼仪数量之多。于是有人说,怪不得中国人太累,是被“礼”压的。其实,这么多“礼”是根据时间、场合和对象制订的,并不需要时时、处处、人人都去掌握,你只要知道什么场合注意什么问题就可以了。外交上有个术语叫“国际惯例”,社交场合的“礼”也是约定俗成的惯例,大家都按惯例行事,就习以为常了。庄重的场合需要彬彬有礼,宽松的场合可以不拘礼数。
③在今人字典里,“礼”也分虚实两类,虚的如礼节、礼仪、礼貌、礼俗等,实的如礼品、礼金、礼服、礼花等。还包括与“礼”相关的人事和行为,如礼宾、礼遇、礼聘、礼让等。先贤把夫妻同房看作人伦之大常,文称“敦伦”,戏称“周公之礼”,委婉含蓄之至,诙谐幽默之至。由此可见,大到国家和社团,小到街邻和家庭,“礼”无处不在,所以有“礼尚往来”,所以说“来而不往非礼也”。“礼多人不怪”这句俗语,只能用在中国人身上,若用在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身上,他们会感到莫名其妙。
满桌子美味佳肴,却说“略备薄,不成礼敬”,外国人怎能不奇怪呢?钱穆先生在接见美国学者邓尔麟时曾说:中国文化的特质是“礼”,“西方语言中没有‘礼”的同义词;它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我们常说,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因为礼仪与文明是相统一的,礼仪是文明的载体,文明是礼仪的内涵,没有了礼仪,文明也就无所依附。
总之,现代的“礼”,主要体现在外交与社交领域。与现代有所不同的是,“礼”在古代还被看作是核心价值观,用来调整社会关系,具有制度属性和法律属性,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所谓“礼法”。“礼”的本意是“别尊卑,等贵贱”,其本质是对奴隶主中不同等级的人所享有不同礼遇的规定。先秦诸子都强调“礼”的作用在于维持建立在等级制度和亲属关系上的社会差异,这也正是“礼”的本质内涵。荀子说:“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
每个人都要按照自己的社会地位去选择合乎身份的“礼”,否则就是非“礼”。在《论语》中,颜渊问孔子什么是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春秋时,鲁季氏以卿的身份行天子之礼,孔子愤慨地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①鲁迅有个著名的立论叫“礼教吃人”。他所抨击的“礼教”,兴起于封建社会,其实质是封建礼法。有人把“礼教吃人”与孔子联系起来,那是记错了账。孔子曰:“敦礼教,远罪疾,则民寿矣。”孔子倡导的礼教与封建礼法有着本质的区别。封建卫道士从孔子那里取火,不是去爱人而是害人,这关孔子什么事?⑤“礼”经夏、殷、周三代沿革,到周公的时代已经比较完善。因此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遵从的就是周朝的典章礼制,这是他的政治理想。从某种意义上说,孔子是为“礼”而生并为“礼”奋斗了一生。孔子为何给儿子取名孔鲤,“鲤”者,礼也。他让儿子自小就要学诗、学礼,并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诗”和“礼”是古人教育后代最基本的功课,所以有“诗礼传家”之说,这是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传统。有的学者把文化分成观念形态、制度形态和物质形态,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是把价值观念、制度设计、物质载体统合在一起,并且包含了风俗习惯的文化形态。邹昌林先生认为,文明产生在国家之前,礼仪产生在文字之前,文化的传承不仅依靠语言、文字,还依靠礼仪。中国文化作为唯一没有间断的原生文化,是以礼为标志和根源的。
问题:(1)文章为什么说在我国“礼仪是文明的载体”?请简要概括。(4分)
(2)请根据文章简要分析,“礼”的发展进程及其存在的意义。(10分)
三、写作题(本大题 1 小题,50分)
33.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 分)
材料一:汉朝董玉云:“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期雨者时之余也,意想是多天是一年的多余时间,夜晚是一天中的多余时间,下用的田子是平时的多余时间。”
材料二:芥白石曰三余图。鱼着工之,余诗者睡之,余寿者劫之。
请以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1000字。
中学综合素质真题-答案
(滚动下滑)
对完答案后,同学们都估了多少分呢
如需了解更多报考资讯
识别下方ErWeiMa添加咨询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