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最新命题预测
发布于 2022-06-01 01:11 ,所属分类:中高考押题学习资料
【试卷套数】
继续维持去年的格局,全国新高考卷分I卷、Ⅱ卷
【整体趋势】
凸显综合性和创新性
一、2022年:高考命题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优化试题呈现方式,加强对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各地要加强国家教育考试工作队伍建设,完善工作激励保障机制.提升国家教育考试队伍能力和水平。
二、2022年高考命题应注意哪些热点问题
1、迎接“二十大”,开启新征程主题。要铭记历史,开启伟大的新征程。
2、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崛起——共同富裕的规划等标志性历史事件等。
3、习总书记总结的“伟大建党精神”。在中国建党100周年过程中体现的中国价值、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4、2022年北京冬奥会
5、十三号载人飞船任务圆满完成
6、教育“双减”“双新”“双增”“五育”“五项管理”政策
三、疫情会不会入题
应该会考的,只是考查的角度与前两年有所变化:
2020年主要考——防
2021年主要考——治
2022年主要考——在疫情背景下,如何更好的体现“四个自信”,以及中国所呈现的价值观、世界观。尤其表现出不同的角度对“动态清零”的看法。
四、考向
考向1:语文高考就考两项最核心的素养-阅读素养和表达素养。
阅读素养,就是在接受性、理解性阅读的基础上,既可多角度、多层面地阅读,又能创造性、批判性地阅读,最终成为积极主动的阅读者。
阅读题想提高正确率,首先阅读思维要合理。所谓的“合理”,指的是:命题者遵循了作者写诗写文所遵循的规律.从而提出问题;作为阅读者,也应该遵循同样的规律去思考相关问题,方能得出准确的回答。
表达素养,就是基于表达目的或表达要求,充分考虑语境因素,使自己的表达目标清晰、对象明确、话题集中,充实而简明、鲜明又生动。
考向2:语文高考要求考生必须背诵记忆的知识有三类:
一是语言文字知识,如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字词句法相关知识。
二是文学审美知识,如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作品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此外,还包括最新《语文课程标准》设计的文学作品和背诵篇目等相关知识。
三是中外文化常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常识。
考向3:语文高考的所有命题素材都离不开三个情境
个人体验情境、学科认知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尤其是生活情境包括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
考向4:现代文阅读的论述性文本和实用性文本
主要考查信息性阅读能力。信息性阅读能力的得分要点是:把握文本主要概念、观点、方法等关键信息,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关系,能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考向5:现代文阅读的文学性文本主要考查文学性阅读能力
得分要点是:对作者的倾向和意图、作品语言与形式,读者立场、阅读取向、欣赏角度、评价标准等,具有一定的认识。
五、注意新变化
1.会出现新题型、新考法
一方面,在八省适应性测试中呈现的新题型、新考法将在2022年高考中有所体现。如:
另一方面,在2022年1月——5月份以来出现的新题型,新考法,会得到吸收借鉴。如:
这道文言断句题,选项信息量大,思维量加大,干扰信息增加,要花费时间、经历,要有细致、缜密的思维品质分析每一个选项。传统的在某处断点,运用排除的套路方式失效了。
2.增强试题的灵活性
会进一步在开放性试题,如结构不良等试题。
3.加大反押题的力度,优化试题呈现方式,加强对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
第一眼,感觉·良好——和老师讲的差不多
第二眼,答案·傻眼——对答案的不确定性
第三眼,迷茫·怀疑——与个人预期有差距
表面看试题是“繁、难、偏、怪”。
实际是试题新颖,有水准,有区分度能够很好的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
信息性阅读:
非连续性文本的形式不变,侧重议论。设问落点明晰。依次考查内容理解、论据、推断能力、论证思路、信息概括。选择的话题不避热点。可“冬奥会”“疫情下的心理调节”“传统文化”等。
【例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人们一直认为,中国有“四大发明”,但二十四节气曾被国际气象界确定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什么是节气?节气是用来指导一年农事的时节、气候的补充历法。二十四节气就是把一年二十四整分,大约每隔十五天就有一个节气,如立春、惊蛰、芒种、夏至、小暑等。
二十四节气是远古先民观天察地,根据星月的变化、植物的枯荣,总结出来的一套时间体系。先民按照相关时间点上出现的天文、物候、气象、农事现象变化,将一个太阳周年结合农时周期进行二十四段的划分。某个节气要做什么事情,都安排得很具体也很精致。
上海人说“吃时鲜”“踏地气”,看似一种生活俗语,其实是顺应节气变化的体现。“吃时鲜”,就是不要总是吃反季节的蔬菜,要顺着季节生长进食,这显然有益于身体健康。同时,“都市森林”中的人大多数住在高高的楼房里,老人家常常提醒年轻人要注意“踏地气”,不能总是宅在房间,而要多下楼走一走。一些人觉得这是一种迷信,其实不然。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球是一个磁场,人类只有多接触大地,两个磁场才平衡;老是住在空中,人的磁场被切割了,对人体是不利的。
现在大家有钱了,一到夏天就往冷的地方跑,一到冬天就往热的地方跑。实际上,这对身体也是不利的。人体在自然中生存,每个季节人体的收缩、舒展形成了特定的规律。改变这个规律,难免会加重身体调适的负担。这些都是二十四节气蕴含的大智慧。
也许有人会问,节气尚未形成之前,古人的生产生活依靠什么呢?主要看的是物候。物候的出现早于节气,是形成二十四节气的先河,也是结合天文、气象、物状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雏形。
什么叫物候?它是自然界在天气变化时出现的各式自然现象。大家在幼儿园或小学的时候可能都唱过儿歌《小燕子》,小燕子来了,春花开了,这就是物候。秋天到了,庄稼熟了,芦苇开花,大雁南飞,这也是物候。总之,飞禽走兽迁徙或者一些天气现象的发生、动植物方面的变化,都可归纳为物候。
具体来看,它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物物候,既包括植物的,也包括动物的;另一类是自然现象,如东风解冻、水始涸、地始冻等。当然,由于某个年份的气候突变或观察错误,可能会导致有些物候的发生、描述不是那么准确,甚至不符合科学事实,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物候实实在在地发挥着作用。
古书记载: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六气为一时,四时为一岁;北魏《正光历》还将“七十二候”正式载入历书。全球许多国家都有一年四季的划分,但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以及七十二物候的说法,是中国独有的。
(节编自陈勤建《二十四节气为何获赞“第五大发明”》,《精神文明导刊》2018年12期)
材料二:
二十四节气系统在传统中国人的社会生产与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二十四节气具有极为重要的实际应用与指导价值,这也是二十四节气在传统时代最基础、最基本的功能与价值。传统中国一直是一个以农为本的国度,农业生产一直是国民经济的最主要部门与民众衣食生活的最主要来源,因此上至皇帝下至普通平民百姓,都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视。农业生产由一系列工作环节所组成,如耕地、播种、灌溉、施肥、收获等。一年之中,从农作的播种到收获,各工作环节必须要顺应农时而依次展开。而所谓农时,通俗来讲,也就是进行农事活动的恰到好处的时节。只有把握好了农时,才能获得农业的丰收,有吃不完的粮食,所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于是“不违农时”、符合“时宜”也就成为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要求之一。那么农时应该如何去具体把握呢?答案就是二十四节气。
其次,二十四节气亦是传统时代民众日常社会生活的重要时间节点,而这一点又是由农业社会的本性所决定的。一年之中,受自然节律的影响,农业生产活动从种植到收获也会表现出一定的节律性特征,也即农事节律。与此相适应,乡村社会生活也会表现出一定的节奏性,从年初到年末,各种活动各有其时。农业生产活动有涨有落,于是乡村社会生活诸活动也必然会随之起起落落,一年四季各有其时,各种活动也就会巧妙配合而又有序地分布于时间与空间之中。
再次,二十四节气不仅仅只是一种时间制度,还具有异常丰富的民俗内涵,是民众多彩生活的重要体现与组成部分之一。一是节气与节日具有紧密的联系。在远古的观象授时时代,农事周期就是庆典周期,节气也就是节日,只是后来由于阴阳合历历法制度的创立与推行,节气与节日才发生了分离。二是几乎每个节气都有丰富多彩的节气习俗活动。这些习俗活动可概况为如下几个方面:奉祀神灵,以应天时;崇宗敬祖,维护亲情;除凶祛恶,以求平安;休闲娱乐,放松心情。三是围绕二十四节气,产生了数量众多的民间故事、传说以及诗词歌赋等,集中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情感与精神寄托。
(节编自王加华《节点性与生活化:作为民俗系统的二十四节气》,《文化遗产》2017年第20172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五日为一候,一年有七十二物候,七十二物候早在北魏时期就已经出现,曾被国际气象界确定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B.二十四节气是远古先民们观天察地的经验总结,先民们按照相关时间节点上出现的天文、物候、气象等变化现象以安排农业生产。
C.受自然节律的影响,农业生产活动从种植到收获也会表现出一定的节律性特征。上海人说的“吃时鲜”“踏地气”就是这种节律性的体现。
D.人体生存在于自然界中,其收缩与舒展有特定的规律,这与二十四节气有关,故一到夏天就往冷的地方跑,一到冬天就往热的地方跑。
答案:B(A项,“早在北魏时期就已经出现”错误,应该早于北魏时期;另外,被国际气象界确定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也不是七十二物候二是二十四节气。C项,“上海人说的‘吃时鲜’‘踏地气’就是这种规律的体现”错误,上海人的这种观点体现的是人要顺应节气变化,与农业生产没有关系。D项,“一到夏天就往冷的地方跑,一到冬天就往热的地方跑”错误,原文是“现在大家有钱了,……这对身体也是不利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人在节气形成之前,是靠观察各种自然现象来进行生产生活的,所以说物候的出现早于节气。
B.飞禽走兽的迁徙或者一些天气现象的发生、动植物方面的变化等,都可归纳为物候,如大雁南飞。
C.二十四节气不仅是一种时间制度,也是传统时代民众日常生活的时间节点,各种活动各有其时。
D.二十四节气是民众多彩生活的重要体现与组成部分之一,因此产生出众多民间故事、传说、诗词歌赋等。
答案:D(强拉因果)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物候”范畴的一项是(3分)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C.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D.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答案:B(此诗句写的是劳动场面,不属于物候)
4.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物候与二十四节气的异同。(4分)
参考答案:异:物候出现较早,属于自然现象。二十四节气稍后出现,可用来指导一年农事的时节、气候的补充历法,属于时间体系。(2分)同:两者都是古代先民根据自然现象总结出来的、并且与一年的时间相对应。(2分)
【解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比对和概括。首先要对点定区域。找到物候和二十四节气相关介绍的段落,再将重要信息进行归类。比如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最后分点作答。
5.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行文论证特色。(6分)
【答案】①总分式结构、层次清晰。先总述二十四节气系统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价值作用,再分别论述三个价值作用。②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手法。材料二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因果论证等多种手法,使说理更充分。③预言精准、论证严密。材料二大量使用了如“在传统时代最基础、最基本的”“几乎”“重要体现与组成部分之一”等限制性和修饰性词语,使论证更加精准、严密。(每点2分)
【解题分析】题干要求简要说明文章的论证特点,作答本题要掌握论证特色的答题角度(论证结构、论证方法、论证语言、论据等),然后从文中找出文句加以说明。
文学性阅读:小说和散文都会考。文本的融合力度加大,不排除群文阅读的模式。选材会兼顾名家作品和新锐力作。一定会创新简答题的设问方式,注重鉴赏理论的渗透。依文设题,探究力度加大。
【例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七月十五盂兰会,呼兰河上放河灯了。
河灯有白菜灯、西瓜灯,还有莲花灯。
和尚、道士吹着笙、管、笛、箫,穿着拼金大红缎子的褊衫。在河沿上打起场子来在做道场。那乐器的声音离开河沿二里路就听到了。
小街大巷,那怕终年不出门的人,也要随着人群奔到河沿去。姑娘、媳妇,三个一群,两个一伙,一出了大门,不用问,到哪里去。
就都是看河灯去。
黄昏时候的七月,火烧云刚刚落下去,街道上发着显微的白光,嘁嘁喳喳,把往日的寂静都冲散了,个个街道都活了起来,好像这城里发生了大火,人们都赶去救火的样子。非常忙迫,踢踢踏踏地向前跑。
先跑到了河沿的就蹲在那里,后跑到的,也就挤上去蹲在那里。
大家一齐等候着,等候着月亮高起来,河灯就要从水上放下来。七月十五日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脱生,缠绵在地狱里边是非常苦的,想脱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每个鬼托着一个河灯,就可得以脱生。大概从阴间到阳间的这一条路,非常之黑,若没有灯是看不见路的。所以放河灯这件事情是件善举。可见活着的正人君子们,对着那些已死的冤魂怨鬼还没有忘记。
当河灯一放下来的时候,和尚为着庆祝鬼们更生,打着鼓,念着经。念完了经,就吹笙管笛箫,那声音实在好听,远近皆闻。
这灯一下来的时候,金呼呼的,亮通通的,又加上有千万人的观众,这举动实在是不小的。河灯之多,有数不过来的数目,大概是几千百只。两岸上的孩子们,拍手叫绝,跳脚欢迎。大人则都看出了神了,一声不响,陶醉在灯光河色之中。
河灯从几里路长的上流,流了很久很久才流过来了。再流了很久很久才流过去了。在这过程中,有的流到半路就灭了。有的被冲到了岸边,在岸边生了野草的地方就被挂住了。还有每当河灯一流到了下流,就有些孩子拿着竿子去抓它,有些渔船也顺手取了一两只。到后来河灯越来越稀疏了。
到往下流去,就显出荒凉孤寂的样子来了。因为越流越少了。看河灯的人们,内心里无由地来了空虚。
“那河灯,到底是要漂到哪里去呢?”
多半的人们,看到了这样的景况,就抬起身来离开了河沿回家去了。
于是不但河里冷落,岸上也冷落了起来。
打过了三更,河沿上一个人也没有了,河里边一个灯也没有了。
河的南岸,尽是柳条丛,河的北岸就是呼兰河城。
那看河灯回去的人们,也许都睡着了。不过月亮还是在河上照着。
(摘编自萧红《呼兰河传》)
文本二:
也许有人会觉得《呼兰河传》不是一部小说。
他们也许会这样说,没有贯串全书的线索,故事和人物都是零零碎碎,都是片段的,不是整个的有机体。也许又有人觉得《呼兰河传》好像是自传,却又不完全像自传。但是我却觉得正因其不完全像自传,所以更好,更有意义。而且我们不也可以说: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于它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也许你要说《呼兰河传》没有一个人物是积极性的。都是些甘愿做传统思想的奴隶而又自怨自艾的可怜虫,而作者对于他们的态度也不是单纯的。她不留情地鞭答他们,可是她又同情他们:她给我们看,这些屈服于传统的人多么愚蠢而顽固——有的甚至于残忍,然而他们的本质是良善的,他们不欺诈,不虚伪,他们也不好吃懒做,他们极容易满足。有二伯,老厨子,老胡家的一家子,漏粉的那一群,都是这样的人物。他们都像最低级的植物似的,只要极少的水份,土壤,阳光——甚至没有阳光,就能够生存了,磨倌冯歪嘴子是他们中间生命力最强的一个——强的使人不禁想赞美他。然而在冯歪嘴子身上也找不出什么特别的东西。除了生命力特别顽强,而这是原始性的顽强。如果让我们在《呼兰河传》找作者思想的弱点,那么,问题恐怕不在于作者所写的人物都缺乏积极性,而在于作者写这些人物的梦魔似的生活时给人们以这样一个印象:除了因为愚昧保守而自食其果,这些人物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乐,在这里,我们看不见封建的剥削和压迫,也看不见日本帝国主义那种血腥的侵略。而这两重的铁枷,在呼兰河人民生活的比重上,该也不会轻于他们自身的愚昧保守罢?
(摘编自矛盾《呼兰河传》序)
6.下列对文本一的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七月十五盂兰会,呼兰河上放河灯了”总领全篇,既写出故事发生的背景也透露出了作者内心的欢愉。
B.作者认为放河灯这件事情是件善举,因为每个鬼托着一个河灯,就可得以脱生,这里充斥着作者对旧思想的赞同。
C.小说始终围绕“河灯”行文,写了河灯的形制、大小、数量,还写到了与河灯相关的和尚、道士以及市民的举动。
D.作者流畅、详细地写了呼兰河上放河灯的情形,真实再现了呼兰河边的人们琐碎平凡的实际生活,充满烟火气。
6.D(A“透露出了作者内心的欢愉”于文无据。B“充斥着作者对旧思想的赞同”错,作者只是客观叙述,并不能表示其对旧思想的赞同。C并未写到河灯的大小)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我"的视觉来摄取人生的百态,不着意于人物的精细刻画,而侧重抒写作家的感受,力求创造深度的意境。
B.放河灯是呼兰河人日常生活中的大事件,作者描写这一精神盛举的在于揭示这一群体的愚昧、迷信的精神状态。
C.作者用简笔勾画出小城的风情。如“河的南岸,尽是柳条丛,河的北岸就是呼兰河城”,体现了作家的审美情趣。
D.文本一在语言上整体呈现的是“淳朴风”,但文中也有些雅语,比如:"看河灯的人们,内心里无由地来了空虚。"
7.D(“看河灯的人们,内心里无由地来了空虚”算不上雅语,本节选部分中并未体现这一特点)
8.文本一中多次提到和尚、道士的行为有何作用?请作简要分析。(4分)
8.(1)和尚、道士的行为能再现放河灯的具体情形,营造一种可感的氛围,增强文本的可读性。(2)凸显呼兰河人的迷信、愚昧的生活气息,便于揭示人们真实的生存状态,深化文章的主旨。(每点2分)
9.文本二中,茅盾认为《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认为其价值更在于“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6分)
9.文本一没有在小说典型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上浓墨重彩,因此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但其价值依然存在。
(1)它是一篇叙事诗。作品淡化了情节,也没有竭力刻画核心人物,作者只是在随意、自然的笔触中梳理过往回忆,并通过日常细节的描摹去表达对一地一时一群人的生存状态的感悟。(2)作品近似一副多彩的风土画。作品中有风土人情、有世俗百态、有呼兰河边上一群人的嬉笑与冷寂,很好地表现了这一方水土的独特文化。(3)作品吟诵了一首凄婉的歌谣。作者通过对呼兰河边上“放河灯”这一行为集中展现了这一地域人群的愚昧、封闭、迷信甚至寂寞的文化氛围,字里行间透露哀婉、凄迷的情感基调。(每点2分)
文言文:超越在二十四史选材,不回避热点人物。可能会扩大到文人史论。注重人物品质的价值引领。题型稳定之中或许会有微创新。
诗歌:唐宋诗歌为主,基本不会选取词和曲。不为难考生,重在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默写:规定篇目内的考查,兼顾初中、高中。开放性设题模式将会继续出现,且难度和灵活度加大。
语言运用题:情境式、依文设题,注意考点的轮换;融合性增强,注重考查考生的思维含量,不太可能考查开放性的试题。注意一下“活动任务型”的语用题。
【例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小寒三候:一曰雁北乡,二曰鹊始巢,三曰雉始鸲。
在这个星球上,鸟类先于人类生存繁衍。它们的翅膀在风里穿过,它们的身体从雨雪里掠过,对于节候的变迁,它们有着比人类更敏锐的感知。
那些大雁,依时令南来北往。在头年的立秋之后,它们排成整齐的雁阵,或为“人”字,或为“一”字,一切唯领头雁是瞻。在秋日的晴空里,留下美丽的流动诗行。
留在北方的喜鹊,见惯了冬日肃穆的表情,寒山瘦水,炎凉凄苦,但更改不了的是一颗热爱生活的心。筑巢便是它们为生命找寻温暖的开始。还有什么比“家”这个字眼更温暖?燕归巢,雀栖枝,百物相融,万情相通。
小寒十日之后,野鸡捕捉到寒意里阳气萌动的节律,在枯黄的茅草间发出了爱的信号。它们在呼唤生命的另一半,也在呼唤春天。
21.下列选项中最能表现画横线句子意境的一项是(3分)
A.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B.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C.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D.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21.B(A、D写相思之苦,C不能体现“晴空”)
22.请简要赏析画波浪线部分的表达效果。(6分)
22.画线部分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见惯”“热爱生活”等形容北方的喜鹊。用“肃穆的表情”形容冬日,用“寒”“瘦”“炎凉凄苦”等形容山水。将自然之物赋予人的情态,生动地写出了喜鹊热爱生活的情形,同时语言凝练、古朴,极具感染力。
写作:依然坚持“贴近社会、贴近考生、贴近生活”的原则,高举“立德树人”的旗帜。引领考生思考社会,认识国情。不回避热点,考生备考时一定要“中国元素”,也即感悟、体会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等。写作会持续加强对思辨性与批判性的考查。写作任务会更加多元、明确。
【中国风】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一比喻深刻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中国共产党风雨兼程走过百年,带领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不断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交出了一份份值得称赞的“历史答卷”。
从执政中国的赶考,到发展中国的赶考,再到民族复兴的赶考,继承“赶考”精神,秉承“赶考”初心,我们永远砥砺前行在“赶考”路上!
请你联系现实,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或感悟,以‘赶考’新说”为副标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材料的核心概念为“赶考”,“赶考”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专有名词,“赶考”精神的内涵包含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信念坚定等。继承和发扬“赶考”的精神就是继承初心,勇往直前。写作任务要求以‘赶考’新说”为副标题,考生可以从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的角度进行立意。
从个人成长角度:
(1)做时代赶考人,交人生完美答卷。
(2)青春“赶考”,装点人生。
(3)“赶考”人生,勇闯佳绩。
从国家发展角度:
(1)回首来时路,砥砺赶考心。
(2)“赶考”,要带着初心和恒心。
【思辨类】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东京残奥会女子50米蝶泳S5级决赛中,中国选手卢冬成功摘金并打破世界纪录。在领奖台上,看到亚军和季军坐着轮椅,卢冬主动单腿下蹲与她们合影。卢冬的举动赢得大家的一致赞扬,有网友说:“这一蹲体现中国人骨子里的温儒良善”。生活里的卢冬虽然没有双臂,但化妆、弹琴、书法、做饭……都不在话下,而游泳让她变得更加积极乐观。卢冬说:“我也爱吃、爱玩、爱闹,可以自嘲,可以开玩笑。请大家把我看作一个普通的女孩。”卢冬凭借着不懈的努力让自己站成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蹲得下去”和“站得起来”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想成为一个既能“蹲下去”又能“站起来”的人并不容易。在现实生活中,就有不少青年既“蹲不下去”,又“站不起来”。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首先要在材料的限定中理解“蹲下去”“站起来”两个概念。“蹲下去”对应的内容是“卢冬主动单腿下蹲与她们合影”、“中国人骨子里的温儒良善”,可以引申为放低身段、体贴他人、谦卑低调、平等待人等品格;而“站起来”对应的内容是“虽然没有双臂”却生活自立、“爱吃、爱玩、爱闹,可以自嘲,可以开玩笑”,可以引申为自立自强、战胜软弱、阳光开朗、乐观自信等品格。可见,真正可怕的不是身体残缺而是精神和修养的残缺。“蹲得下去”需要内心有良好的修养,才能够谦恭待人;“站得起来”首先是精神和意识上的觉醒,然后努力奔跑,积极追寻自己的梦想的生活状态。二者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这值得那些“蹲不下去”又“站不起来”的青年,甚至每一个不思进取、思想落后不修德行的人深沉的思考,应该既修养身心,做到能“蹲下去”,又要积极进取,在生活和事业上“站起来”,争做一个德才兼修的人,活出光辉的自己,成为顶天立地的人。想成为一个既能“蹲下去”又能“站起来”的人并不容易,需要坚持不懈,不断提升自己。可立意:“蹲下去”是一种修养,“站起来”是一种生活姿态;青年人应告别消极和佛系,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等等。
转载:安徽省升学指南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