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鸭养殖业的经典“十问十答”,这些养鸭问题你有注意吗?
发布于 2021-02-16 15:40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近几年来,塘边养鸭、塘中养鸭、附近种果的三高立体农业开发,为养鸭业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的养鸭业已向着集约化、专业化、现代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肉鸭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因此小编特别为广大养殖户找到了肉鸭养殖业的经典“十问十答”,养鸭户在养鸭的过程中这些养鸭问题你有注意吗?没有注意的话是否有考虑过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这肉鸭养殖业的经典“十问十答”吧! 一、为什么雏鸭前五天死亡多? 商品肉鸭育雏前期死亡主要是指育雏第一周的死亡。肉雏鸭生命中第一周十分重要,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牵扯苗源的质量鉴定、运输责任、饲养管理计划调整、养殖效益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孵化场、养殖场都十分重视第一周的死亡率参数。搞清楚导致肉鸭前期死亡的原因在实际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苗弱:种鸭感染疾病或孵化室感染是导致苗弱的主要原因。另外种鸭缺乏营养也会导致苗弱。常见病源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鸭疫李默氏杆菌、流感病毒、呼肠孤病毒等。此类弱苗表现为:腿部发暗,腹部鼓胀发硬,黑脐,气囊炎,肠胃空虚,卵黄吸收不良等。 2、苗小:种鸭开产前期的种蛋,蛋重小,孵化出的鸭苗体重小,生活力弱,前三天死亡率高。 3、饲养管理水平低。主要是由于育雏温度低、不均衡,密度大,聚堆、挤压,缺水等原因导致的。 a.冷应激导致。死亡雏鸭皮肤皱缩,弱小,肠道后部,尤其盲肠中有水气(肠道和盲肠内物质成水状和气态)。. b.热应激导致。俗称“出汗”“闷鸭”。死亡雏鸭羽毛湿乱,嗉囊和肠道上部有水气;粪便较稀且出现粘肛现象。 c.煤气中毒。雏鸭大片均衡死亡,死鸭群中间或精神不振、频死活鸭。 二、雏鸭采食量偏低是什么原因? 肉鸭采食量的准确测定是肉鸭饲养管理工作中必须掌握的一项技术。准确掌握肉鸭每天采食量的高低快慢,便于管理者掌控鸭群,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鸭苗自身的原因。如小苗;苗源不纯等。 2、饲养管理因素。温度低,不均衡;缺水;密度大等因素导致雏鸭“老了口”,消化道发育不良,采食不旺盛,采食量低于正常数据。 3、疾病因素。“大舌病”前期感染或“大舌病”疫苗免疫不当;苗源带毒等。 4、饲料因素。杂粕多,粉料多,适口性差;霉菌毒素超标等。 三、如何减少后期大鸭的死亡? 大鸭后期死亡率高低在肉鸭整个饲养周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是检验饲养管理者前期饲管水平和肉鸭养殖效益的标志性参数。如何控制大鸭的后期死亡呢? 1、30天左右的药物设计是关键。肠炎药+感冒药。 2、感冒病的预防是重中之重。感冒病的预防不在于药物,在于饲养管理细节。 3、严禁30天后使用毒性较大的药物,如痢菌净,喹乙醇,喹烯酮,金刚烷胺等毒性较大的药物。或大剂量使用氨基糖甙类药物。 4、严格控料,防止饲料霉变。 5、多用保肝护肾的药物,减轻肝肾负担。 四、有的鸭场鸭肝炎、浆膜炎病为什么批批发生? 在长时间的肉鸭养殖服务工作中,往往见到有的养殖场肉鸭传染性肝炎,浆膜炎病批批发生,对此养殖场主亦习以为常了。但这增加了养鸭场疫病防控费用,降低了养殖效益,挫伤了养殖积极性。更严重的是,养殖场为了控制这些常见病,多方寻找一些“特效药”,“好药”来使用,而那些所谓的“特效药”往往都是一些国家明令禁止食品动物使用的违法药物。这些违禁药物的乱用无疑为冷藏厂控制无药残鸭源提高了难度,增加了食品安全的风险。因此控制这些疾病不应把希望放在“好药”上。 1、养殖环境污染,病源循环感染致病。鸭肝、浆膜炎病源能垂直、水平传播,抵抗力特别强,环境中不易清除,往往在鸭场中循环感染而致病。 2、鸭场预防技术不过关,存在侥幸心里。有的是抗体质量问题,有的是药物敏感性问题,有的是预防不彻底(药物剂量不够)问题导致的。 3、饲养管理粗放导致。温、湿、气、料、水等管理失误,应激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而激发鸭肝、浆膜炎。 4、其他疾病继发感染导致。 五、为什么我养的鸭老是感冒? 感冒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原在肉鸭呼吸道寄居,所以肉鸭随时随地都会发生。肉鸭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两种。此病是影响我们养殖业的头号疾病。感冒病的发生是有前提诱发因素的,只要控制好了诱发因素,想感冒都难。 1、鸭棚“风水”不好。鸭棚“风水”不好是指鸭棚风寒湿温不和谐,这样往往就会导致肉鸭普通感冒病的发生。另在流感疫源地建鸭棚是导致肉鸭流行性感冒发生的主要原因。沿海候鸟迁徙路线,滩涂、水源多杂之地;内陆树林河渠混杂鸟类聚集之地;饲养密集、大小混养、鸭、鹅混养、环境卫生脏乱差的小区等这些往往成为流行感冒病发生的疫源地。建造在疫源地的棚舍就会首先发病成为疫点。 2、天气变化是最主要的自然诱发因素。自然诱发因素全年均可发生。四季气候变化如冬季潮湿、夏季闷热导致鸭群抵抗力下降;每天昼夜的交替温差变化;天气突变气如风雨雷电,寒暑雪湿等都是严重的诱发因素。尤其每年11月-次年3月份冬春温度变化较大的季节最流行。夏季在大雨过后也会偶有发生。 3、饲养管理失误是最常见的人为诱发因素。转群不供暖;突然停止供暖;突然开大风口通风;通风直吹鸭群;闷棚、闷鸭,湿度大,闷鸭后突然开膜通风换气;密度过大;扩群过早过晚等等管理失误都是目前肉鸭养殖场最常见的错误做法。是导致鸭群感冒的常见人为因素。 4、防控感冒关键理念。管理精细、氧气充足、环境清洁是预防感冒的“黄金三原则”。流感病毒在阳光下直射40小时就会杀死,连续阴天雾天氧气不足就易发病。病毒粒子离开鸭子在外界存活时间一般在5分钟-2天,但隐藏在环境中污染物里的病毒可生存3个月,所以清洗消毒,保持环境卫生是重要的防控措施。饲养管理精细,减少诱发因素,提高并保持鸭群的正常抵抗力才是鸭群不患感冒病的最高原则。 六、如何降低肉鸭的料肉比? 料肉比高低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正常鸭群主要有苗、料、棚舍、管理、药物五大决定因素。这里主要说一下常见的几个因素。 1、饲料料号的使用比例是否恰当。548:549:549F多少合适? 2、是否充分发挥利用了肉鸭前期生长优势?---“二周定料比,四周定生死”意义。 3、棚舍条件“风水”如何?管理设定温度能否在20-24度。 4、饲养管理水平是决定同期饲养肉鸭料肉比的关键。控料技术,小群体饲养技术,温控技术,前期优势技术,疫病防控技术等。 5、疫病防控技术是否过关。重点预防肠炎(区别三种类型)。 6、肉鸭出栏技术。控料时机,防失重技术。 七、为什么肉鸭出栏时老是临阵出事? 经过三十多天的辛苦饲养,鸭子长大出栏在即,但就在这关键的一关,有许多养殖场由于没有掌握肉鸭出栏技术,准备不好,临阵出事,导致鸭子出栏不理想,影响了养殖效益,所以说,鸭子养的好还需走得好。 1、出栏时机的正确选择---饲料采食量,日龄,天气,公司要求等。 2、出栏前的准备工作。---料,水,抓鸭队,天气,路,场地,检疫,饲养日志等。 3、肉鸭出栏前预防失重技术措施。 4、宰杀过程跟踪。---纠偏,预警,数量等。 八、肉鸭地网成功养殖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地网,高网肉鸭养殖各有自己的优势,都能成功。关键要搞清地网,高网肉鸭养殖模式的各自优缺点,在饲养管理工程中发挥自己棚舍的优势,克服棚舍不足,扬长避短一定能取得好的饲养成绩。地网养鸭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1、温度要高,湿度要小。 2、扩群要快,地面补充。 3、高密风筒,小缓通风。 4、强化消毒,环境卫生。 5、治病要狠,预防要准。 九、好的用药程序是怎样的? 用药程序有常规但无定式。但目前以下程序用于预防用得最多。 2-4日龄,9-11日龄,17-19日龄,25-27日龄,33-35日龄。 十、如何合理使用冷藏厂提供的合同药物? 在市场服务过场中常遇到有的养殖场主说鸭病多,药物不管用,询问有没有一些所谓的“特效药”。这个问题可以说答案是一定的,没有所谓的“特效药”,假如说有特效药的话,那就是“精细的饲养管理”这一味药。精细的饲养管理,良好的棚舍条件,辅助合同药物完全能够养好鸭子,并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之所以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疑问,主要是养殖场没有能正确认识和使用合同药物。 1、合同药物完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近年来国家对养殖场兽药的使用要求越来越严。一些成份不明的所谓效果好的兽药其成份往往都是国家严格禁止的。 2、肉鸭养殖合理正确使用兽药的内涵应包括:掌握肉鸭的生理特性和肉鸭病症与兽药的适应症之间的匹配;符合兽药理化特点的投服途径;有效的使用剂量、疗程;国家规定的停药期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3、了解合同药物的主治方向。 4、哪些合同药物拌料使用好于饮水。 5、哪些合同药物饮水使用好于拌料。 另外,哪些药物适合一天一次,哪些药物适合前期,哪些药物适合后期,哪些药物疗程3天,哪些药物须用3天以上才见效,那些药物不能停水过长,哪些药物可以联合使用等等都需要考虑。所以,用药防病治病,效果不理想,不能简单的归结于“药物不行”,也可能受其他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应及时和兽医服务人员沟通,找到问题所在,调整优化方案,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