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了,毫无疑问今天的微博又爆了。
午休完睡眼惺忪地坐在办公桌前,我开始回忆7年前的今天我已经坐在考场里考最后一场英语,
写完最后一道题,也意味着我的高中生活彻底结束了。
考完英语,从讲台旁一堆书包里找出我的背包,带着疲惫放空走出考场,抬头往前夕阳的方向,卷起讨厌的英语资料对向前方。
坐校车回到学校,没有很盛大的集体告别,教室里只有稀稀疏疏的声音,每个人都没说话,但好像又说了很多话。同学们只是各自收拾着书桌,收拾完后我看了教室最后一眼,后墙的“迎五一”主题板报穿插着“高考必胜”。我是班级里第一个离开教室的,等我走出去的时候别的班级的同学坐校车才刚回来。那天天气闷热,我独自抱着书走到校门口,短短几步路出了一身汗。我妈来接我,帮我接过书去,最后我甚至都没敢再回过头看校门口一眼。三年的高中生活就这样结束了,在2015的那个夏天。在我回忆这些的时候,推荐歌单很应景地开始播放《夜空中最亮的星》。“我祈祷拥有一颗透明的心灵,和会流泪的眼睛,给我再去相信的勇气…”我的眼眶有点酸,此刻,高考那个夏天离我似乎有一亿光年,又仿佛就在昨天。在热搜和gongzhong号铺天盖地地讨论高考试题时,我却更想关一群人特别的人——2022年的上海高考生。6月7日,考场内,是全国一千多万考生,考场外,是22年应届的上海考生。今天是上海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第八天,面临严峻的疫情形势,上海考生,以及各地其他中高风险地区的考生,都失去了一段记忆:“今年丹东的高考生真的好可怜啊,下学期就上了一个月的线下,其余时间都在线上上课,上海的考生能推迟一个月小地方的孩子就只能这样了吧。”我总觉得点不应该局限于上海考生,而应该是每一个在疫情中奋力拼搏的、错过了晚春和初夏的高考生们。汽车禁止在考区鸣笛,社会开设高考通道,给高考提供一切便利。这就是6月最重要的事。十年后,当年的温暖瞬间组成了我们对高考最难忘的记忆。也正是这些温暖而有力量的记忆,回想高三最后的那段日子,每天面临着倒计时争分夺秒,日复一日的作息让人抓狂。正是同学的陪伴,老师的激励,整理埋头的氛围让我有力气支撑下去。当今天过去,有人真正结束了这场考试,交了青春答卷,迎接假期生活,也有人要继续静心学习,排除外界干扰,继续在深夜里刷题。我们想试着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留下一些能够在此后让他们回忆起时,也会热血沸腾的美好回忆。希望可以给这些迟到的考生们,一些温暖和善意的鼓励。不管是任何社交平台,或者是你身边的迟到的高考考生,请一起给他们送上一些鼓励。初夏的风清凉,盛夏的夕阳也很美,迟到的不是考试答卷,而是偷偷帮你们把热烈的青春延长。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