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考语文总复习 || 快来“抱佛脚”
发布于 2022-06-10 23:43 ,所属分类:在线教育信息快讯
收录于话题
#中考语文#作文#阅读#中考#答题模板
2022中考语文总复习 || 快来“抱佛脚”
by 王晓老师
阅读题
关于阅读题,我们先从最简单的说明文阅读开始。
说明文阅读
王老师不止一次在课堂上说,说明文阅读就是语文考试里的送分题,真的全都是套路题啊。各位少年,请努力做到不失分,毕竟到了高中就没有这么简单的阅读题可以做了,请且做且珍惜。
常考题型答题公式如下:
1、说明方法作用题:
说明文阅读必考的题型,出题形式为: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简要说明它的作用?
答题公式:本句话运用了××的说明方法, 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
常考说明方法:
(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 影响等)。
2、说明文语言准确性题:
××词语能否删去或者赏析××词语(多为程度副词)
对策:(1)表态不能删。(2)代入文中。该词是在说明什么。(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结合文章内容谈xx 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3、说明顺序:
空间顺序 时间顺序 逻辑顺序
4、概括题:
条理全面即可,尽量多用文中词。
5、最近说明文阅读常考一些原来在记叙文阅读中的题目
但是考察的难度相对比要简单些。比如标题作用题和开头作用题。
(1)说明文中的标题作用题:
点出(引出)说明对象,表明说明对象的特征 /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使用了一语双关/比喻/拟人等手法。
(2)说明文中的结构作用题多考:
首段:点明/引出写作对象,引出后文说明内容,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中间段:承上启下(过渡),引出后文说明内容
其他段落:做铺垫,呼应,对比等。
6.说明文中的选择题:
今年的新增题型,三模题坐下来,整体难度不大,考得都是小细节,一个做题小贴士奉上:要小心句子中“绝对化”(最、完全、所有……)的表达,常在此设置错误选项。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题的常规步骤是:“阅读文章”——“审题思考”——“结合原文”——“条理作答”。
先看文章还是先看题,个人认为无需纠结,按照自己平时的习惯来就好。
阅读文章时随手圈画重点词句(点名主旨的语句,总结性的句子,过渡句,有深层含义的句子),加点或者划线的词句,后面一定有题,定要多读一遍。
审题思考:一定要动脑读题,琢磨一下作者这篇文章/这个句子写了什么?出题人在这出题是问什么?为什么?然后再想怎么答。
做到三位一体:读者、作者、出题人,三者的换位思考。
一般而言,现代文阅读题往往从两方面出:一、作者写了什么?二、作者怎么写的?
“作者写了什么”,旨在考察考生们是否读懂文章要表达什么,可以出:内容概括、文章中心思想、作者情感、重点词句理解等方面的题目。
“作者怎么写的”,主要考察考生是否懂得赏析文章,看懂作者的谋篇布局、行文思路,可以出:文章构思和写作方法、重点词句的赏析、段落作用、标题作用、记叙顺序等方面的题目。
审题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出题人的方向,琢磨一下该题目的得分点有哪些。
结合原文:审题审出得分点之后,千万不能把阅读题当简答来做。“阅读题”,顾名思义,阅读文章,方可答题,不结合文章,一定得不了全分。举例:某篇文章前后对比,千万不要高冷地就答“对比”二字,一定结合原文回答前后是怎样形成对比的。
条理作答:简言之就是要有条有理,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答题要尽量分条,让阅卷老师能轻松get到你的得分点。请相信一个经常批试卷的语文老师,批语文试卷真是个体力活,没有老师有耐心寻你的答案“千百度”,也不会在批完你的试卷后还能“蓦然回首”复查一下;“有理”是指你写下的答案一定是个完整,逻辑清楚的句子,千万不要给阅卷老师出病句题。
以上是阅读题总的做题原则,稍后王晓老师会把一部分常考题型的答题公式分享给大家。但还想再嘱咐一句:千万不要光想着公式,一定要结合题目和文章仔细琢磨。
以前发阅读答题公式的时候,总会有同行善意提醒,不要整理得这么全面,这样全盘托出,孩子和家长看了就不会来上课了。讲真的,个人并没有太多这方面的忧虑,因为一直相信:公式是死的,题是活的。跟一个人背熟了菜谱也不一定能做出好菜是一个道理。阅读是一种能力,需要培养,而培养的途径很明显不是背公式,生搬硬套。尤其是最近几年,山东的考生开始考全国卷,全国卷阅读题相较比之前最大的特点是“活”,不再像初中那样,常考题型类型化那么固定,经常会有新的题目出现,而且很难去归类、总结公式。所以等以后高考了就知道了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了。
根据记叙文阅读的常考题型,总结答题公式如下:
1、赏析题:这是济南中考考得最多、最稳定的题型,每次都要考6—8分的分值,一个是赏析句子,一个是赏析字词。
(1)句子赏析题,句子多为描写性句子:
人物描写:①通过对某某的貌动语心神描写②生动传神地写出了……人物(做的事情)或(状态)③表现/表达……。
修辞手法:①本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②生动传神地写出了……③表现/表达了……。
注:特例,有的句子会同时包含修辞手法及人物描写;没有使用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句子,可从环境描写或者侧面描写的角度入手。
(2)词语赏析题:
①词语本身义+在文中的含义
②具体分析这些词语分别体现了人或事物的什么特点或状(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点、状态、心情。
③表达了/表现了……
注:如词语有特殊方法的使用以定要单独点出,比如拟人修辞手法的使用,比如叠词等。
2、构思和写作方法题:
即整篇文章怎样的谋篇布局,济南卷常考答题点:插叙、倒叙、对比、虚实结合、正侧面描写结合、叙议结合、呼应、欲扬先抑、设置悬念、夹叙夹议、以小见大、线索、象征等。
这个题中插叙是考频较高的,插叙的作用:
①交代故事背景,补充情节,丰富文章内容。
②丰富人物性格,突出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关系。
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埋伏笔做铺垫,设置悬念, 使文章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④点明深化主旨
3、句子理解题:
这个题是最近几年难度升级较高的一个题型,以前只是单纯考含义,最近几年各个区的模拟题中,句子理解题的考察范围更广了,不仅考含义,还会涉及到这个句子在文章中的结构作用、所使用的手法、表达情感。所以如果考到句子理解题,怕答不全,可以从如下角度回答:
(1)先“翻译”一下句子,把抒情、描写性语言进行提炼,总结概括出句子的主要内容,简言之:表层内容+深层内容,根据句子随机应变概括即可。
(2)结构上的作用。(常考考点: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深化主旨,升华情感。其他段落结构作用: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出下文,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为下文做铺垫,上下文呼应/对比,首尾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等)。
(3)有手法要点出:点明手法+手法作用,一般是修辞和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对比,衬托等)。
(4)表达的情感:作者的、文章主人公的、文章主旨的
4、环境作用题: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作用:
找自身:①交代……背景②渲染……的气氛
看人物:③烘托了……的心情④反映……人物形象
析情节:⑤推动后文……情节的发展⑥为下文……内容做铺垫或埋伏笔⑦前后文的照应/对比
扣主旨:⑧深化主旨or表现了...的主题,留下深思空间。
社会环境描写作用: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
在此王老师要稍微提醒各位同学一下,做环境作用题时要考虑这段话所处的文章结构(开头OR结尾),结合作答。
5、标题作用题:
内容(①概括文章内容 ②概括人物形象)
结构(③充当线索、使文章紧凑、浑然一体)
手法(④具有象征意义⑤一语双关⑥使用修辞手法)
主旨(点明文章 xxxx 的主旨)
特殊(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具体原因:a使用修辞,文辞新颖,例如:拟人、比喻、化用诗句歌词俗语、引用典故、双关等b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6、情节作用题: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让故事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为下文做铺垫,塑造人物形象,体现文章主旨,前后呼应或对比。
7、语言特色题:
关于形容语言特色的词汇(生动形象、朴实自然、幽默风趣、清新隽永),句式(长句、短句、长短句结合,有节奏感,朗朗上口),修辞手法的使用等。
8、线索作用:
本文以……为线索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特殊情况:双线并行,明暗线交织。
9、人物形象特点题:
一事件一性格,一描写一特点,一定要全面概括,尽量从原文中找关键词句。
10、开放性试题:
也就是我们经常会在最后一个题目中看到的“谈谈你的想法题”,各位亲爱的同学,请答应老师一定不要很傻很天真地胡思乱想,一定要围绕围绕文章主题,三观正确地发表意见,这是党组织给你送分的题目,您可一定要拿好啊,当然您要刻意和高分保持距离,王晓老师也没有办法啊。
11、段落作用:
思路:①结构作用——确定段落位置
②内容作用——分析段落内容
③主旨作用——结合全文主旨
开头:①开篇点题②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③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④营造氛围⑤交代了时间地点等要素。
中间:①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②前后照应/对比③为下文埋伏笔做铺垫。
结尾:①总结全文,点明中心②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③深化主旨,升华情感④引人深思,留下想象的空间。
作文
面对作文,大小朋友都难免焦虑。毕竟是最高分之所在,满分60谁都想考50+,可写作这事儿不是一日之功,想考到50+并非易事,如果现在才意识到作文渣,这里的建议是:看开点,高中继续努力。
考到临头了,想随便背几篇别人写的范文去“套瓷”是越来越难拿高分了,尤其是本身没有培养起写作能力的小朋友,为了跟考场题目套近乎都不是“碰瓷”了,简直是“硬撞”,结果就是考场上套路文横行。
许是出题人和阅卷老师实在不想再看生硬的套路文了,把这几年的考试题目出得愈发不好套,比如2017年的《醒来》,2019年的《走向深处》2021年的《希望,就这样生长》,使很多有”背“而来的同学泪洒考场。
那又朋友说了:老师你不让我们准备作文,是想让我们现场创作吗?
首先,此言差矣,要知此”备“非彼”背“;再者,”现场创作“也并没有那么可怕。
作文是要”备“而不是”背“。
要”备“的是生活中的观察:印象深刻的人、事、悟。
要”备“的是文字的训练:遣词造句、文章结构、想象力、对文字的敏感……(可以搜索一下本公号的”晓说语文“系列专栏)
当然,又有朋友说了:老师,道理都懂,这不马上上考场了嘛,我们来不及再准备了,怎么办啊?
这里建议:咳咳咳……把字儿写好。
哎哎哎……别打,这是非常认真的建议,要想考场作文不拉分,首要之事就是好好写字。不要求写多好,但不能有大面积涂改,要清晰明了不连笔,让阅卷老师看清楚。讲真,大型批卷现场,极度费眼,字儿写得差,即使是锦绣文章也不会有老师有耐心去品读。
其次,考场不是不让大家”套作文“,而是不让大家”生搬硬套“作文。就像生活中”套瓷“一样,也得和人家打声招呼,稍作了解才能跟人家套近乎吧。很多同学作文题目还没分析明白就”硬“写,自然不可能有佳作。
窃以为近年的作文题目就为了防止有些孩子来到考场,哐哐哐地默写背好的作文才做出的改变。毕竟太容易”套“的作文题目实在是考察不出写作水平,拉不开差距,对于平时认真阅读、写作的孩子不公平。
平时课上最常说的一句话: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是两面一体的。
其实这两个板块在考试中都是结合着考的。比如为什么做阅读题时,很多孩子会反映文章读懂了却得不了分呢,原因就是没有将理解进行精准到位的表达,本质上就是——写作能力的问题;在作文题中,首要考察的就是深度阅读的能力——你有没有对作文题目进行深入的解读。
比如17年的作文题目《醒来》,如果仅是将其定位为表层含义——早上起床醒来,那就必然难写难出彩。要想写好这个题目,首先考生要思考“醒来”除了表示睡醒了还可以指什么?如果考生能将延伸至”精神上的觉醒“,就会发现有太多素材可以写了。从什么样的状态中醒来,醒来了有什么样的领悟,分析到这一步,就会发现中学阶段很多孩子写过的“成长类”“感悟类”“亲情类”的素材是可以可应对上的。
所以,看完作文题目之后,别急着直接套自己”背“得最熟的文,先分析题目,把主题确定了,再想想自己之前的那些素材是符合主题的,梳理完脉络框架后再动笔。
鉴于大部分同学都是拿着准备好的素材去套考场的题目,那如何让阅卷老师觉得你这不是套题,而是专为本次考试而写的呢,这就需要不断地点题,个人建议至少至少三次以上的点题,比如开头、中间、结尾。
很多同学在点题的过程中特别的呆板,直接拿原题目硬生生地点,比如《共度好时光》,直接写“这就是我们共同度过的好时光啊!”,《醒来》则是“我终于醒来了”,既生硬又无文采。在这里王晓老师给大家分享一个点题的方法——近义词扩展法。
何谓“近义词扩展法”,简言之就是把题目中的部分词用近义词进行替换(可保留部分关键词),然后再把句子扩展起来。比如《共度好时光》,可这样点题“任时光匆匆而过,我依然记得那个你我共同度过的下午,温柔的阳光,拂过身旁的微风,你我的笑靥”(真不愿意讲这种雕虫小技,但,不过确实挺实用的)。
再次,谈一下”现场创作“,很多同学面对稍微出得难一些的题目,心态一慌就乱,以至于胡写一气。心理素质不行啊小朋友,要多锻炼啊,否则高考咋办。
关于”现写“这事儿,首先心态一定要放平。别慌,稳住,来,大家一起念:放心,出题人老师一定不会出让大家无话可写的题目的。
如果到时候看到考题,发现之前准备的任何素材都不沾边,那就别硬套了(硬套不上更崩溃),深呼吸,仔细想想关于这个题目你真正想说的话。排除掉消极负能量不能给阅卷老师看的,理一下逻辑,真实真诚地表达吧少年。
相信我孩子,真实朴素的表达,比矫情、华而不实的文字好太多,你说不定能写出你初中三年最真情实感、最优秀的文字呢。要知道一个中考阅卷老师能看到一篇真实走心的考场作文有多难,物以稀为贵,赢的就是稀缺性有没有。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我们现行的作文教学了,很多时候孩子不敢写真话,不愿意写作文,真的不能全赖孩子,就是我们的作文教学出了问题!
让孩子误以为要写那样的、有”内味儿“的作文才算好作文,结果经常出现全校同学复制粘贴一堆虚张声势(虚情假意)的所谓考场范文(没有内涵哪所学校的意思哈),造成的后果就是孩子越来越不愿意动脑,越来越不愿意写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都想着如何快速拼接成范文的样子。真是太祸害孩子作文学习的积极性了。后续努力整个阅读写作训练营,让小朋友们不再头疼作文,让孩子能够get到写作的乐趣(欢迎感兴趣的大朋友小朋友一起交流)。
给大家分享一段,很喜欢的作家潘向黎写下的文字:
”我爱干净,很知道爱惜衣服,一般不会弄脏,脏了就很难受,一回家就马上换下来洗。我的衣服保持得都很完好,后来留给妹妹穿时大多数都还七八成新。只有一个例外。有一次妈妈给我新做了一条蓝色的裤子,是用海外亲戚送的衣服改的,料子厚厚软软的很舒服,第一天穿了去上学,回家时不小心在坡道上摔了一跤,把膝盖处磨破了。我难过极了,回家时都不知道怎么对妈妈说。但是妈妈却问我膝盖破了没有,我说没有。妈妈看了看,说:“咱们老家有句话,叫‘皮破裤不破,裤破皮不破’,你看是真的。”她这样说时笑微微的,因为我没有受伤而很欣慰的样子。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条早已不知去向的蓝色裤子,记得穿上它时感觉到的快乐和温暖,还有它破了的时候感到的深深的母爱。“
你看是不是没有啥华丽的辞藻,但依然能够打动人心啊。所以小朋友如果到了考场上实在套不上,就大胆写真情实感吧。
回归到考场上来,简单总结几个阅卷老师在批作文的时候会注意到的加分项:
(1)要有景物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我们在现代文阅读答题模板中背过,阅读写作不分家啊朋友,把那些作用用起来。比如用它来交代故事发生背景,比如渲染气氛,比如借景抒情啥的。此处有个小提示:不要只是单纯地去写看到的景物:“我看到……”,可以调动感官去写景,你看到的,你听到的,你嗅到的,多角度、立体地去写景。
(2)要有人物描写。中考作文什么最能凸显同学写作水平的什么?当然是描写啊,说得描写者得天下也不夸张啊。想想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为何如此动人,当然是那段脍炙人口的动作描写啊,假如换成了“父亲爬过栅栏给我买橘子”还会有那样感动人心的力量吗?所以人物描写,肖像,语言,心里,神态,动作描写一定要记得用啊。但“我的父亲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这样烂大街的话就千万别写了。
(3)要用修辞。很多同学都很惆怅,怎么才能让文章有文采啊?答案很简单,用修辞。其实简单的比喻和拟人就可以写出特别加分的句子。
举作家迟子建笔下一段写风的例子:
“风不是一股,而是很多。在我眼里,它们有粗有细,有强有弱。菜园的风,就是细弱的风,它们吹拂着肥瘦不均的菜叶时,阔大的叶片只是微微动着,摇摆得并不热闹。所以白菜叶上的黑瓢虫不至于被晃得落下来,在豆角花上嬉戏的蝴蝶更是安然无恙。而瘦的菜叶,也不过耸着身子晃悠几下。可是你看半空的那些风,它们可就强大得多。乌云被吹得一抖一抖的,脸色越来越青。狂风还使乌云的脸出现许多裂纹,它分明就要哭泣的样子。那些义无返顾撞向墙角的风,由于被碰了头,觉得没了面子,便不再回头,干脆忍气吞声地自消自散了。至于那些奔跑着的花花绿绿的鸡,你看它们羽毛上的风吧,它是那么的柔和、轻易,那羽毛被风掀得一瓣一瓣地张开,仿佛花儿伸着舌头在说话。”
如果让咱们同学写,顶多就写个“刮风了”,可是迟子建却把刮风写得如此具体、形象、有画面感。为何如此?答案很简单,就是大幅度使用修辞。所以如果在阅卷过程中,你的文章能有这样句子出现,那么一定会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睛,你的作文分数还用担心吗?试着把你作文中的句子升级加工一下吧。
再分享一段特别喜欢的作家陈春成的一段文字:
“可乐和鸡翅的搭配是如此的浑然天成,在可乐发明前的几千万年里,鸡翅从未遇到过完美的配偶,它只是含泪将就着,将就着;在找到鸡翅之前,可乐的灵魂——二氧化碳,在天上漫无目的地飘,可乐的躯体——水,在湖海里了无生趣地流,遗憾的是,一只鸡既不会飞也不会游,因此,它们错过了太久太久。直到这个时代,它们终于成了国民情侣,在阳光下牵手,像啤酒和鸭子那样爱得天下知闻。当我一手拎着一袋鸡翅,一手拿着可乐从超市里飞奔出来时,我所经过的每一个人每一棵树每一条狗都知道:他要做可乐鸡翅了。”
是不是立马把平平无奇的可乐鸡翅变得幽默诱人(奇怪的形容词又增加了很多)了呢。以上例子虽然主要是人家作家的想象力太牛了,但不得不承认修辞手法的使用也是功不可没的。
(4)要多点题:不要只是开头结尾点题,这样很容易被阅卷老师判为是套作,尽量在文章中多次点题,花式点题用起来。
关于作文字数问题:中考作文稿纸会有600,800,1000字数提示,各位同学请尽量将作文字数控制在700字到800字左右,过少过多都不好。
一直有很多大朋友、小朋友担心家国情怀作文的问题,像是“疫情”相关的作文。前几年一直风传会出此类作文,但纵观近几年的作文题目,个人觉得不要惶恐。
中考作文直接硬生生地考“爱国爱党爱人民”的作文题目不太可能(但是现代文阅读考这种主题价值观的文章可能性较大),毕竟受众群年纪在这儿摆着,真要考这种作文绝对满场都是喊口号、流于形式的同款文。出现“疫情”相关的题目材料倒是有可能,但直接写疫情作文的话,很多同学都会写成类似新闻报道汇总,不太容易有区分度,最多是提一下疫情作为背景。
真考到了,也别慌,用“以小见大”这个思路,写小事情、小细节,写小家(自己和亲人的感受),不要写大家(喊口号),努力写真,别那么假大空就好。
最后,让我们一起愉快地押一下今年的中考作文题吧,欢迎留言区留下您关于今年中考作文题目的猜想。王晓老师也参与下,想到的是:生活中的你我(偏记录生活的人和事)、与爱同行(感受到的美好和爱意)。
古诗文阅读题
诗歌阅读一般两个题,第一个题改成了选择题,根据模拟题得出的结论就是:错误选项特别明显,排除法即可。
第二个为问答题,往往关于本诗的手法、情感主旨。
诗歌阅读题整体考察的就是对于诗歌画面+手法+情感的把握,实在不会就按照这三点答:描绘画面、点明手法、分析情感,至少一半以上的分可以保证。
1、画面题:
(1)连词成句、翻译句子。
(2)联想想象:人时地事
(3)修饰语言:修辞+修饰词
(4)描绘了一幅......画面:四字词+时间地点图
(清新明丽、萧瑟凄凉、闲适平和、雄辉壮阔)
eg:描绘了一幅清新明丽的城东早春图
2.常见诗歌手法(有的手法也可以适用于现代文阅读):
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联想想象、设问、反问、用典、对偶、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欲扬先抑、衬托、白描、直抒胸臆
3、炼字题:
解词(有手法分析手法比如有修辞手法的)+描绘诗句画面+效果/情感
4、情感主旨题:
描绘画面+点手法+感情
常考情感类型,王晓老师简单粗暴地总结为如下几种类型:
苦恼派:简言之就是孤独寂寞冷,具体概括为如下词:
孤独寂寞,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无奈,被贬的痛苦,人在羁旅的愁苦,思念故乡,思念亲人。
热爱大自然派(好山好水好有趣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1)对....风光赞美喜爱;对...生活的眷恋。
(2)淡泊名利清者自清的高洁品质,隐逸情怀。
(3)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轻松闲适的心境。
离别诗: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及祝福,偏冷门会考到离别后自己的孤独寂寞。
边塞诗:保家卫国,奋勇杀敌,思念家乡亲人,边塞恶劣的环境,呼唤和平,厌恶战争。
接下来,大型押题现场来了,欢迎竞猜本次中考所考诗人、诗歌。
个人非常希望这次能考到我们济南才子辛弃疾吧,中考的经常是考著名诗人的非著名作品,非著名诗人的高水准作品,但还一直没有考我们幼安大人呢,每年模拟题都考,中考不给我们稼轩居士一个C位出道的机会吗?
但是如果考到了,各位小朋友可要小心,毕竟辛弃疾老师是出了名的“掉书袋”(用典)专家,阅读理解有难度,读的时候需要耐心分析。
课内文言文阅读
三个题:实词题、虚词题、文章理解题。
实词题——考点集中在对字词的解释上。考察词义一般是考察文言用法和现代用法的区别,所以在这里给大家一个小贴士,如果实在判断不出来,可以考虑所给出的四组意思哪一个与现代汉语意思最接近,一般就是错的(历年来都如此,但是如果有极特殊现象的话那就是......出题老师任性了) 。
2、虚词:虚词题的出题形式一般是:请选出下列四组选项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济南中考考频比较高的虚词有:之、而、以、为、其、于、则、乃、乎、虽、焉等。
解析几个常考的虚词(以各学校比较有共识的答案为例,有争议的按照你们学校讲的来):
之,最常考的是其取独,“的”,作代词,定语后置,宾语前置,语气助词,动词这几个意项。其中最高危的是“取独”这一项,经常会被误判,尤其是和“的”一起并列出现时,杀伤率翻倍。以下几个句子请作重点记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4)丈夫之冠也。女子之嫁也。《孟子二章》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6)汝心之固,固不可彻。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7)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之行》
(8)当余之从师也,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再加上《唐雎不辱使命》里的“夫专诸之刺王僚也......”一长串,《庄子》里的好几句。
以上皆为“之”的取独用法,要作为重点记忆。
再稍微提几个特例:
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词例句:何陋之有。《陋室铭》
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词例句:(1)马之千里者。《马说》(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之作动词,可译为“到......去”、“往”:
(1)辍耕之垄上。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2)往送之门。往之女家。《孟子二章》
(3)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
之为音节助词,无实义:
(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3)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其他的皆为代词和“的”,很好判断,而且例子太多就不展开讲了。
而,最常考的是表转折,并列,修饰,顺承,这几种关系的区分。转折相当于“但是”“却”,并列前后互换不影响,修饰表示前后同时进行,顺承表示一个结束一个开始。只要记住这几点就很好判断了,例子太多,但都不难就不罗列了。
其,常考的是代词这一项,很好判断,比较特例的是“其”表语气的几种类型:表祈使,反问,揣测语气。
1、表祈使,“可要”、“一定”。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
(1)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2)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3)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1)其真无马邪?《马说》
(2)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特例: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表示选择。
以,常考介词中表把拿用,凭借、依靠,原因,目的,以为,结果等意。
一些典型常考例句:
1.把拿用:
(1)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
(2)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
(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2.表“凭借”、“依靠”等。如:
(1)以君之力。以残年余力。《愚公移山》
(2)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二则》
(3)何以战?《曹刿论战》
(4)以我酌油知之。公亦以此自矜。《卖油翁》
(5)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唐雎不辱使命》
3.表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4)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6)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4.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
(1)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2)以光先帝遗德。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诚直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
(3)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4)《诫子书》中的大部分“以”。
5.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2)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6.“以”和“为”连用表示认为,以为: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
虽然“以”有很多意项,但是一般都会是两个选项。一读就能读出来不一样的意思来,所以不要有压力,肯定能读出来的。
为,常考作为介词,表对象、目的、原因、时间。一般翻译为“给,替”,“由于,为了”“跟,同”,这类型一般都能读出来。
常考特例给大家列举一下:
1.表被动。
(1)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
(2)天子为动,改容式车。《周亚夫军细柳》
2.作动词,有“做”“作为”“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1)可以为师矣。 为:当,成为。《论语》
(2)为坛而盟。为:建造。《陈涉世家》
(3)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为:做,这里指雕刻。《核舟记》
4、表判断,译为“是”。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若为用耕。《陈涉世家》
于,于当介词,一般常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表示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常译为“在”“从”“跟”“同”“对”“向”“因为”等。中考常考表比较,翻译成“比”,这一意项。
常考例句: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于:比。《孟子二章》
(2)皆以美于徐公。于:比。《邹忌讽齐王纳谏》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于:因为。《孟子二章》
(4)达于汉阴:到。《愚公移山》
(5)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于:到。《庄子二则》
乃,常考“竟然”“于是,就”“才”这三项。
常考例句: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不论魏晋。乃:竟然《桃花源记》
(2)乃重修岳阳楼。乃:于是,就。《岳阳楼记》
(3)久而乃和。乃:才。《送东阳马生序》
则,比较常见的是表承接。相当于“就”“便”“那么”,有如下几个特例需做重点记忆。
表假设,如果,假如。
(1)入则无法家拂士。则:如果《孟子二章》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则:如果。《鱼我所欲也》
用于加强判断,相当于“即”,译为“是”。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则心不若余之专耳:是。《送东阳马生序》
表转折: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则:却。《送东阳马生序》
焉常考例句:
昰焉得为大丈夫乎。焉:怎么,哪里。《孟子二章》
且焉置土石。焉:哪里。《愚公移山》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焉:语气词。《愚公移山》
二石兽并沉焉。焉:兼词,在这里。《河中石兽》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兼词,在这里。《论语》
者常考两项:一是......的人,比如:同予者何人。《爱莲说》
二是用于判断句,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以上为王晓老师推送以来整理得最详细的一个版本了,无论是中考还是平时的考试,基本在范围之内。文言文虚词一向是知识点琐碎繁多且难记忆,各位同学可以梳理分类,到时候进行判断即可,别怕。
文章理解题,要小心句子中出现“先后”“详略”“正反”“运用了”这几个关键词的句子,可能会设埋伏。
评论区欢迎竞猜一下本次的课内文言文。
个人比较支持《送东阳马生序》《邹忌讽齐王纳谏》《陈涉世家》《出师表》《曹刿论战》这几篇。继续呼唤希望阅卷老师看到《送东阳马生序》,PICK它一下吧,多适合考中考啊,请给作者宋濂老师一个面子。如果真考到的,请注意以下实词:
(1)持汤沃灌:拿了热水来洗濯。汤:热水。沃:浇。
(2)寓逆旅,主人日再食。逆旅:旅店。日:每天。再:两次。食:供养,给......吃。
(3)同舍生皆披绮绣。被:同“披”。
(4)腰白玉之环。腰:用作动词,在腰间佩戴。
课外文言文阅读
课外文言文是最近几年难度逐渐攀升的一个题型,个人认为这主要是因为高考文言文太难了,之前中考文言文考得太简单,出题人在有意地缩小中高考的难度差距,所以近两年的题出得有些难度(但请放心,中考题一般比模拟题简单)。
如果考得文章难,两个做题原则送给大家:
1.拿课内文章的字词去开课外的锁。课外文言文中的字词一定能从我们学过的课内文言文中进行挖掘,别慌,稳住。
2.综合文意,耐心、大胆地推导。主要是因为它是古文写成的文章,所以看上去有些难,但古文写的也是人之常情,耐心读,大胆综合推理,你肯定能读懂。
命题形式一般为划分句子节奏、翻译句子、文章理解题各一个。
1、断句:
一般情况:A断一处:主谓之间断句
B断两处:主谓之间、谓宾之间各一处。
坦白讲,没啥诀窍,读懂句子自然会断句,说到底还是实词、虚词的掌握情况。
2.翻译:关乎整个句意理解的关键实词要翻译准确,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句子完整——补全主谓宾
②句子通顺——注意符合现代人说话的习惯,注重句式翻译,尤其是一些固定句式。
3、文章理解题:往往考概括人物性格特点或者事件道理,要尽量全面,不要放过文章中给出的中心关键词句,小提示:可以从人物身份角度去思考。
古诗默写题
没啥好说的,把字儿写好,别连笔(适用所有题型),格外留意下新版教材改过来的一些诗句,比如:荡胸生曾云的“曾”;《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整首诗: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中的“政”和“错喜欢”;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中的“自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是“辨别”的“辨”;“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的“羞”和“直”;“塞上燕脂凝夜紫”的“燕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婵娟”等。
《论语》和《诗经》里的句子也建议再多看几遍,以上为个人觉得考频较高的诗句,太大路边,太简单的就不一一列举了,欢迎各位竞猜今年会考的诗句,盲猜易安居士的《渔家傲》会出。
名著阅读题
名著阅读题近两年改成主观题了,只能说读过自然会做,没读过……那就加油!好好编,把字儿写好点吧
(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非中考年级的小朋友提醒ta这个暑假赶紧读名著阅读的必读书目)
名著阅读梳理:
七上:《朝花夕拾》《西游记》
七下:《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
八上:《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
八下:《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九上:《艾青诗选》《水浒传》
九下:《儒林外史》《简爱》
一般会考察某一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相关的事迹,欢迎大家猜一下是哪部名著。
基础知识题
建议先翻阅之前写的基础知识推送→备战中考语文 || 稳定心神抓基础
临考之前比较真诚的建议是——看课本。
一是看课本课文、基础字词,二是看注释,助力今年新增题型人文常识题。
如果觉得考前不知道复习啥了,比较浮躁,那就拿出语文课本来,一本一本地看,一个字一个字的看,特别有用。
单独说一下文学文化常识选择题,看上去有些选项比较难比较繁杂,但是错误选项都会设置的特别简单好判断。比如古代阴阳的方位,谦辞、敬辞,不同性别、年龄段的称呼,纪传体、编年体的判断,科举、官场上的一些称呼、二十四节气……
再说句让大家放宽心的实在不行用排除法,肯定不会让人一筹莫展的,不放心就看语文课本,百分之九十会从课下注释里出。
字音字形题
前两个题字音字形题往往是让你选全对的一组,先给小朋友吃个定心丸,中考的基础知识题都比模拟题考得简单,正常水平用一下排除法都能做对。
关于字音题,建议把常考的多音字再看一遍,比如“载”什么时候读三声,什么时候读四声,“模样”的“模”是读mu音还是mo音,“人才济济”中的“济”读几声,“果实累累”和“罪行累累”分别怎样读,“煞风景”的“煞”是几声,“字帖”“服帖”“熨帖”“请帖”能确定不,“弧线”“矩形”分别读啥,“蜷伏”不要念成“卷福”,虐待的注音要看清楚,nüè ,中间的是ü有两点,不是u,“坍塌”中的“坍”不念“丹”,“溯”和“朔”能区分吗,潜伏”的“潜”记成为了“钱”去“潜伏”,“潜”发“钱”音是不是就很好记了,“卑鄙”的“鄙”念 bǐ,三声,不要被语文不及格的电视剧里演员给带歪了。总之读不对的赶紧抄几遍或者自己想个梗记住它。
再提醒一下字形题,字形题中特别坑人的是那些本来就长得特别像,印刷体后更像的形近字,比如崇和祟,罄和磐,赢和羸,还有那些错得特别“合情合理”的成语,比如再接再厉,一定要记得后面是厉害的厉,不是鼓励的励;相辅相成,你就记是相互辅助走向成功,不是承;以逸待劳,是等待的待,不是代替的代;风云变幻是幻想的幻,不是交换的换;关怀备至的备是刘备的备,不是倍数的倍,这个词前面有关公后面有刘备,记住了吗;因地制宜和置之不理的“zhi”要知道咋写;只有趋之若鹜是鸟,其他的好高骛远、心无旁骛下面都是马,还有一些常见的一考就混的字词:安详、端详、震撼、震耳欲聋、振聋发聩、振奋人心、人迹罕至、枯燥、烦躁、暴躁、一泻千里、水泄不通、荧屏、萤火虫、佝偻、伛偻、缅怀、沉湎、堕落、下坠、文绉绉、胡诌、诀别、抉择、荟萃、精粹......三字词也整理了好多在文档中,建议临考前让爸妈再提问默写下。
成语题
历年来难度都不大,很少会出现古怪的成语,判断时一定要把成语放到语境中,常见错误类型如下:
1、望文生义。指不了解成语的意思,仅从字面意思来推测,则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比如特别常考的“首当其冲”,是指最先遭到灾难而不是最先冲过来,类似成语还有:差强人意、望其项背、明日黄花、不刊之论、文不加点、大方之家、惨淡经营、万人空巷、浮光掠影、拍手称快、汗牛充栋、浩如烟海、耳提面命、正襟危坐、味同嚼蜡等也需要多多留意。
在这里王晓老师给各位一个小提示:成语题中,如果这个成语你不认识,但是这个成语从句子的字面意思看能讲得通,那么它有很大的可能性是“望文生义”。
2、褒贬误用:很多成语是有感情色彩的,在使用的过程中,就要分辨出这些成语的褒贬色彩,否则就会误用,高危选项:寻章摘句、外强中干、前倨后恭、炙手可热、趋之若鹜、始作俑者、无所不为、叹为观止、雨后春笋、死灰复燃、蠢蠢欲动、一丘之貉、见风使舵、指手画脚、随声附和、罄竹难书、越俎代庖、蔚然成风等。以上哪些为褒义哪些为贬义要区分清楚。
3、使用对象范围不当:有些成语是有固定的使用对象和范围,如果不顾成语使用的对象和使用范围就乱用成语,就很容易造成“牛头不对马嘴”的后果。比如“美轮美奂”是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不能用在其他方面;“间不容发”是指两事物之间不能用来形容人群之间(同时要注意这个成语的发音);“巧夺天工”是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不能用来形容自然风景。
高危选项:鳞次栉比、栉风沐雨、天伦之乐、妙手回春、破镜重圆、绘声绘色、栩栩如生、川流不息、络绎不绝、巧夺天工、不耻下问、天衣无缝、脍炙人口、一气呵成、戛然而止、短小精悍。
4、语意重复:成语本身的含义和句子有重复现象,比如“当务之急”本身就是指当前紧急的事儿了,前面不能再加“目前”,“历历在目”本义就是指看得很清楚,就不能说“清楚地历历在目”了;“责无旁贷”本身就是形容责任,不能再说“责无旁贷的责任了”;“莘莘学子”本身就指很多学生,前面就不能加“很多了”。这一设定如果不在成语题中考察也可能会在病句题中考察,要引起重视,一定要结合语境做判断。
高危选项:忍俊不禁、津津乐道、难言之隐、无动于衷、遍体鳞伤、三令五申、安居乐业、生灵涂炭、分道扬镳、孑然一身、驻足观望、恍然大悟等。
5、形近混淆:有些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在使用上出现混淆问题。
比如:很多司机都知道“酒后驾车,害人害己”,但却不以为然,知法犯法。在这里应该用“不以为意”,意为不放在心上,而不是“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类似成语还有:骇人听闻、耸人听闻、鱼目混珠、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不孚众望、不负众望、事倍功半、事半功倍、望其项背、望尘莫及、一孔之见、一文不名、侃侃而谈、夸夸其谈等。
6、谦敬误用:有些成语是谦辞,只能用于自己;有些成语是敬辞只能用于他人。比如“蓬荜生辉”这个词一定是我们说别人来到我们家,让我们家蓬荜生辉,而不能自恋地说我们去别人家让别人家蓬荜生辉。
类似选项有:鼎力相助、不情之请、抛砖引玉、姑妄言之、洗耳恭听、绵薄之力、敝帚自珍、忝列门墙等。
病句题
在考场上的时候,病句题可以使用“类型法”进行排除,当出现下文类型例句时要谨慎些,但同时也要注意出题人老师的“反套路”,不要一看一些关键词就进行排除(比如介词、两面词、否定词),一定要通读句子再做判断。中考的病句题难度都不大,稳住做,逐一分析,都能做对。
病句题常见病因:
1、句首使用介词,吞没主语,造成主语缺失:
如: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什么“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主语应该是“这次学习”,“通过”在句首造成主语缺失,所以可判断本句为病句。
常见在句首的介词有:“通过”“经过”“在”“根据”“关于”“对于”“由于”等,但一定要结合后半句来看,判断一下句子是否存在主语,有的句子前面虽有“通过”,但后面没有“使”,这时候就要小心了。
2、成分残缺:表现为句子不够完整,缺主语(严格意义上来说第一条借此吞没主语也算是成分残缺的一种,由于考频较高,我们作为特例单独列出),缺宾语,缺谓语,这种句子,只要划分一下主谓宾,如有残缺,那一定是病了。
如:随着三峡大坝主体过程的完工,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提前两年发挥防洪、发电和航运。
这个句子缺少宾语,“发挥”了什么,不完整,句末应加上“的作用”。这类病句有个特点,句子虽长,但是却缺成分,一定要耐下心来拆分主谓宾,看看是否是完整的。
3、搭配不当:具体又可分为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谓宾搭配不当,顺序不当,歧义等。
如:五月的济南,是繁花似锦、气候宜人的季节。
解析:主语是济南,宾语是季节,济南不能是季节,这属于主宾搭配不当。
如:最近,交警部门将全面整治并排查道路设施安全隐患。
解析:应该是先“排查”后“整治”,逻辑顺序不当
如:他是一位复兴中学的优秀的擅长教课的体育老师。
解析:定语顺序不当,定语顺序原则:领数动形名(领属词、数量词、动词短语、形容词、名词),所以应该是:他是复兴中学一位擅长教课的优秀的体育老师。(例子仅供排序使用,一般不会这么多定语的)。
如:三个学校的领导参加座谈。
这“三个领导”是一个学校的还是三个学校的,这里就有歧义。
4、句式杂糅:把两种不同的句法结构混杂在一个表达式中。最通俗易懂的解释就是:红烧鱼是道菜,红烧肉也是道菜,但是红烧鱼和红烧肉掺和在一起不是道菜。
中考最常考的两种句式杂揉,一种是原因类,一种是结构类。
如: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纠正,其根本原因是不正之风造成的。
解析:可以是“原因是.....”或者“.....造成的”,但是这两个句式结构不可以掺杂在一起使用。
如:止咳片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
解析:可以是“主要成分是…….”或者“由.....配制而成”。
其他杂糅句式(以下都为错误形式,出现的时候请注意,正确的形式请同学们手动翻课堂笔记):
本着……为原则;是为了……为目的;大多以......为主;围绕......为核心;关键在于......决定性作用;大约......左右(这一组经常和数量词结合在一起考)。
5、特殊标志词出现时要小心该句是否为病句。
否定词,遇到多重否定,先要判断下是表肯定还是否定,常见否定词:避免、以免、防止、切忌(表否定)、切记(表肯定)
数量词:减少不能用倍数;约、余、达、至多/至少、最高/最低、以上/以下后需要加准确数字;概数不要重复,以下为错误搭配:大约……左右;多达……之多。
两面性词语:是否、能否、好坏、成败、得失、优劣、大小、多少等
6、语意重复:成语题中已经讲过,此处略。
病句题做题原则:根据病句类型进行排除剩下的就是正确答案,做完了不要研究正确的为什么对,只要确定了错误选项的病因剩下的就是对的,千万不要闲的没事儿干纠结拧巴!
语言应用题
也是近两年的新增题型,难度不大,往往就是排序题、语言得体与否、上下衔接等,耐心做,认真分析,都能得分。
好了,2022年的中考语文临时抱佛脚终于写完了,一人赶工,精力有限,若有纰漏,您海涵。
之前六册语文课本的串讲视频在bilibi“王老师在路上”已上传,如果考前心乱可以跟着王晓老师一起翻语文课本。
最后想说的是:放轻松,认真备考,中考语文真的不难的——毕竟高考语文比中考难多了哈哈哈
最后的最后,作为一直教语文的王晓老师为大家加持下,携锦鲤祝大家都能考到理想的分数,等待你们的好消息。
ps:考后能整到中考真题的亲们求分享~
予你锦鲤
一切顺利
中考志愿填报参考||看各大高中的真实测评 pick你的理想学校
备战中考语文 || 稳定心神抓基础
济南中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汇总2020版及考前建议
2020冬春书单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019暑假书单 || 阅读者得静
晓书单 || 那些年推荐过的书单
中考语文的考前嘱咐
转发分享是最大的鼓励和支持
为了能及时收到推送,请点击“在看”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