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2届摄影专业本科毕业生作品展
发布于 2022-06-17 02:48 ,所属分类:在线教育信息快讯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2届摄影专业
本科毕业生作品展
本次展览中,信息艺术设计系摄影专业有6名毕业生参加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线上毕业展。毕业作品以图片摄影与短视频为主,创作题材与表现思维不拘一格,体现出摄影专业多元而开放的教学理念。为了更充分地展示同学们的毕业创作成果,摄影专业gongzhong号重新编辑了5位同学的毕业创作图片作品,做一次集体推送,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在和父亲一次偶然的谈话让我惊醒:自己与奶奶长年相处,竟不知道她的名字!这引发了我想重新认识奶奶、认识“张九英”的渴望。我尝试将镜头对准奶奶,聚焦当下、寻访过去,在点滴之间找寻“张九英”平凡而日常的身影。
清晨奶奶望着电视发呆
清晨奶奶在晾衣服
奶奶的花马甲
奶奶串佛珠的手
奶奶的小佛堂
奶奶在做兰菇包
奶奶出门买菜的背影
奶奶坐在老家的柴灶前
奶奶的出生地叫“里源”,是一个很偏僻的小村子。事实上,奶奶小时候没住多久就搬离了这里,她曾经居住的老房子早已被夷为平地,倒是老邻居的房子还在。当地的村民告诉我,那个年代的房子也仅剩这一栋了。
老屋木门
轻轻推开老房子的门,木声吱呀,一股潮湿而陈旧的气息迎面扑来。屋内地面是稍稍规整过的泥巴地,还有轻微的鼓包与窝陷,又因太久无人造访而铺满了苔藓的青绿。清晨的光从两扇木门之间透进来,一种神秘难言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散,引起我遥远的幽思。
奶奶和她的儿时玩伴
奶奶笑得像个孩子
连着一个月的阴雨之后,天空终于放晴。我们一家人共同踏上奶奶的“返乡之旅”,奶奶乐得像个孩子。她说:“你有心带我回去,老天爷都在帮忙啊!”
奶奶和我的合影
老邻居家的镜子还挂在原位。我记得小时候得搬把凳子才能照见自己。而现在,我能很轻松地从后面把奶奶整个抱住,俩人难得“同框入镜”。
我扮演成一个阳光的观光客,在经途拍照留念。背景里出现的异国风情,是我通过对原照片的联想,在图片网站上下载并且叠像到原图片中的。风景中叠加了风景,就像如今的图像之后还是图像,一种被图片构建的文化想象包围着我们,使我们模糊了现实和虚构的边界。如今,图像如同空气一样无所不在,它是获取精神食粮和生活经验的视觉信息来源,也是我们想象这个世界的思维模板。摄影将旅游景点不断地美化,同时在世界传播着,它们成为了消费主义包装下的精致模板,也承受着万千观光客对旅游地的梦幻想象。而在这些图像裹挟下的我们,又不自觉地建立起了文化想象的“围城”。
假装在埃菲尔铁塔
假装在非洲长颈鹿
假装在富士山
假装在好莱坞
假装在捷克布拉格旧城广场
假装在金门大桥
假装在纪念碑谷
假装在狮身人面像
假装在威尼斯水城
假装在悉尼歌剧院
假装在薰衣草田
“巴别塔”比喻言语激化的网络环境现状与网络暴力泛滥的现象。喋喋不休的争论,理性与非理性的抗争,最终化为乌有,找不到指控的证据。现实倒映在水中,看似真实,实则如海市蜃楼,迷幻而危险。每个人的身份都不确定,可能存在于现实里,也可能处于虚假的倒影之中;是受害者,也可能是加害者。
以“物外”作为主题来拍摄个人在荒野行走的所见,令我到每时每刻光影的随行,在物外之处,日光尤为重要,常常切身体会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概念。光影随时在变化,它引导着我去寻找其映照在各种自然景物上的不同的状态。相较于对客观景物瞬间的捕捉,我更想抓住个人对于自然的主观映照。在荒野,人的感知被无限地放大,对未知的恐惧、紧张、好奇伴随着我去寻找心之所向。
编辑:顾文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摄影专业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