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2届摄影专业本科毕业生作品展

发布于 2022-06-17 02:48 ,所属分类:在线教育信息快讯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2届摄影专业

本科毕业生作品展



本次展览中,信息艺术设计系摄影专业有6名毕业生参加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线上毕业展。毕业作品以图片摄影与短视频为主,创作题材与表现思维不拘一格,体现出摄影专业多元而开放的教学理念。为了更充分地展示同学们的毕业创作成果,摄影专业gongzhong号重新编辑了5位同学的毕业创作图片作品,做一次集体推送,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寻找张九英》

作者 | 肖筱笛
指导老师 | 冯建国

和父亲一次偶然的谈话让我惊醒:自己与奶奶长年相处,竟不知道她的名字!这引发了我想重新认识奶奶、认识“张九英”的渴望。我尝试将镜头对准奶奶,聚焦当下、寻访过去,在点滴之间找寻“张九英”平凡而日常的身影。


奶奶在梳妆镜前

奶奶今年80岁,属马。一面洗漱台正好对着奶奶的房间,她每天早上一推开房门,就得和自己打招呼了。日复一日,奶奶大概也习惯了这面梳妆镜,只是不知何时起,镜面附上了点点水痕。

清晨奶奶望着电视发呆


早晨,爷爷一般习惯看电视新闻,奶奶听不懂播音员的普通话,常常会望着电视机发呆,偶尔也会问爷爷,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

清晨奶奶在晾衣服


奶奶一米四左右的矮小身躯,好像积蓄着强大无比的力量,她总是整天忙忙碌碌,不知疲倦的照顾我们一家人的生活起居,对于奶奶忙于家务的身影,我已经习以为常。但是,当相机逼迫我重新去观看那些被忽略的、刺痛的细节的时候,我陷入了沉寂。

奶的花马甲


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看清奶奶的花马甲长什么样,此前只知道她偏爱暗调的大红大紫小碎花,而且每件衣服都差不多,换来换去也像是同一件。还真没想到,花马甲会有这样柔滑的光泽、活泼的小碎花,还有那个闪着正方形高光的扣子——不正是我丢的那颗吗!


中午奶奶坐着打盹儿

中午的时候奶奶容易犯困,又嫌脱衣服麻烦,不肯躺床上睡觉,常常是静坐一角,发呆打盹儿。

奶奶串佛珠的手


奶奶信佛,她虽然不识字,但也能念几句经文。念经时佛珠是不可少的。奶奶通常是隔几个月买一些新的佛珠,拿鱼线慢慢串。她的动作很迟缓,很久才能串上一颗。我在旁边看得着急,想帮她。但奶奶不乐意。她说:“急什么呢?慢慢来嘛,一天只串一颗也很好,总有一天能串完。佛珠一定要自己用心做,心要诚,观音菩萨才会保佑。”

奶奶的小佛堂


这个佛像是我在大一的雕塑课上做的,有些粗糙,但奶奶收到之后很高兴,还打电话来夸我。她说,这个佛像只有一点不好就是颜色太白了!我放假回家,果然看到它被奶奶用红色打扮了一番。奶奶为此十分骄傲,还拉着我说:“你看,是不是比之前好看多了!”

奶奶在做兰菇包


奶奶低头做兰菇包的时候很投入,我叫了她好几声,终于等到她抬头看我。我几乎是条件反射地按下快门,留下了这个小花猫似的奶奶。


夕阳斜照的秋裤

黄昏的时候,我上公寓楼顶找奶奶,人没见着,倒是看见一条被夕阳斜照的秋裤。裤子让落日勾了金边,因为穿得日久而磨出的毛绒球被映照得分明。边上的衣物都被收走了,只有它孤零零挂着。是被遗漏了还是无人认领?这倒是很像奶奶常干的事儿,她有时会要么落下一两件,要么把别人家的衣服收回家。这时我就要自个儿上楼顶去找衣服,顺便把别人的衣物挂回去。



奶奶出门买菜的背影


奶奶日常总是自己一个人去市场买菜,拎着大袋子,步伐依旧稳健。

奶奶坐在老家的柴灶前


记忆中,奶奶用柴灶烧火的技术很高超,随便拨弄两下就能控制火候。但老家的这个柴灶很久没人用了,台上的大锅用报纸盖着防尘,底下的干柴估计受潮得厉害,黑黢黢的。


老屋


奶奶的出生地叫“里源”,是一个很偏僻的小村子。事实上,奶奶小时候没住多久就搬离了这里,她曾经居住的老房子早已被夷为平地,倒是老邻居的房子还在。当地的村民告诉我,那个年代的房子也仅剩这一栋了。



老屋木门


轻轻推开老房子的门,木声吱呀,一股潮湿而陈旧的气息迎面扑来。屋内地面是稍稍规整过的泥巴地,还有轻微的鼓包与窝陷,又因太久无人造访而铺满了苔藓的青绿。清晨的光从两扇木门之间透进来,一种神秘难言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散,引起我遥远的幽思。


奶奶和她的儿时玩伴


奶奶见到了分别多年的儿时玩伴,亲亲热热地拉着她聊天,旁人根本插不进嘴。


奶奶笑得像个孩子


连着一个月的阴雨之后,天空终于放晴。我们一家人共同踏上奶奶的“返乡之旅”,奶奶乐得像个孩子。她说:“你有心带我回去,老天爷都在帮忙啊!”


奶奶和我的合影


老邻居家的镜子还挂在原位。我记得小时候得搬把凳子才能照见自己。而现在,我能很轻松地从后面把奶奶整个抱住,俩人难得“同框入镜”。



















《我哪也不去》

作者 | 顾文璟
指导老师 | 冯建国


在新冠疫情反复肆虐的当下,反观消费时代的浪潮,更容易体验到怀旧的本质是自我意识的寻找与对时间痕迹的感受。昨天世纪初的精致商品在今天成为了蒙尘的时代遗物。作者作为千禧一代,拍摄了童年的旧居与旧物。“漫长行程的目的就是和自我会见”。追溯人之初对于世界的认知和想象,探索怀旧情结触发的时代的集体记忆及当下自我意识的本源。


































《maginary image:叠像》

作者 | 何诗贤
指导老师 | 冯建国

我扮演成一个阳光的观光客,在经途拍照留念。背景里出现的异国风情,是我通过对原照片的联想,在图片网站上下载并且叠像到原图片中的。风景中叠加了风景,就像如今的图像之后还是图像,一种被图片构建的文化想象包围着我们,使我们模糊了现实和虚构的边界。如今,图像如同空气一样无所不在,它是获取精神食粮和生活经验的视觉信息来源,也是我们想象这个世界的思维模板。摄影将旅游景点不断地美化,同时在世界传播着,它们成为了消费主义包装下的精致模板,也承受着万千观光客对旅游地的梦幻想象。而在这些图像裹挟下的我们,又不自觉地建立起了文化想象的围城”。



假装在埃菲尔铁塔

假装在非洲长颈鹿

假装在富士山

假装在好莱坞

假装在捷克布拉格旧城广场

假装在金门大桥

假装在纪念碑谷

假装在狮身人面像

假装在威尼斯水城

假装在悉尼歌剧院

假装在薰衣草田




















《巴别塔》

作者 | 陈佰禧
指导老师 | 马森

“巴别塔”比喻言语激化的网络环境现状与网络暴力泛滥的现象。喋喋不休的争论,理性与非理性的抗争,最终化为乌有,找不到指控的证据。现实倒映在水中,看似真实,实则如海市蜃楼,迷幻而危险。每个人的身份都不确定,可能存在于现实里,也可能处于虚假的倒影之中;是受害者,也可能是加害者。































《物外》

作者 |聂子晗
指导老师 | 马森

“来往一虚舟,聊随物外游。”这是宋朝诗人苏东坡对于野境的向往之情。受此启发我借用“物外”一词,来寄予个人的对于自然的情感。
以“物外”作为主题来拍摄个人在荒野行走的所见,令我到每时每刻光影的随行,在物外之处,日光尤为重要,常常切身体会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概念。光影随时在变化,它引导着我去寻找其映照在各种自然景物上的不同的状态。相较于对客观景物瞬间的捕捉,我更想抓住个人对于自然的主观映照。在荒野,人的感知被无限地放大,对未知的恐惧、紧张、好奇伴随着我去寻找心之所向。

























编辑:顾文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摄影专业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