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考试如何防止考生“作弊”?
发布于 2022-06-26 20:56 ,所属分类:在线教育信息快讯
古代考试选拔官员的形式称为“科举”。
因选拔又称选举,
又采用“分科取士”的方法,
所以叫做“科举”。
“十年寒窗苦,一卷定终身”,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科举考试难度高,名额少,
为了冲过这座独木桥,
有人用真本事,有人用歪门邪道。
自从隋朝发明了科举考试制度以来,
在此后唐、宋、明、清不断地完善。
不仅在内容方式上不断改进,
而且在防作弊手段方面也有不断提高。
古人想走歪路子往往不外乎三个途径:
贿买考官一直是唐代科举中最大的弊端。
晚唐著名诗人杜荀鹤就曾为此感叹:
“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
如果没钱和不想贿买考官,
也有人会选择当场舞弊,
在衣物、身体上,其他各式随身物品,
包括文具、食品、蜡烛、
甚至米粒上夹带经文。
当然,还有人会选择请人代考,
著名“花间词人”温庭筠,
堪称“古代最牛枪手”,
曾一场考试替八个人代考。
(古代才子并非个个人格完美,
后生们还得“择其善者而从之”啊!)
斗志斗勇是考官与学子们不断的博弈。
为了防止考生作弊,
历朝历代都采取了不少措施。
比如回避制、复试制、弥封制、
处分科场作弊者等。
若有考官的子侄等亲密关系的士子参加,
需要另派考官,在别院就试。
这种制度逐步发展,
起初只有个别考生享受到VIP级的待遇,
后来但凡稍微沾亲带故的
都能享受考试贵宾房。
为了减少贿买考官,
唐代武则天时代曾设立“糊名法”,
将考生的名字用纸黏贴遮掩,
以避免批卷者认出写卷人,
但当时并没有在科举考试中普遍使用,
这种做法在宋代以后才成为定例。
和当今的不准在密封线内答题一个路数。
但是,实行糊名考试法之后,
尚未能完全杜绝改卷中的作弊行为。
因为改卷的老师还可以通过辨认笔迹
得知试卷出自何人之手。
为了堵塞这一考试漏洞,
直到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
北宋政府又创立了誊录制度。
举子的亲笔试卷称真卷,
誉录后送归封弥官存档;
誉录的卷子称草卷,
送给考官评阅。
北宋还实施一种“锁院”的方式,
要求考官进入贡院后
“不得与臣僚相见言话”,
要在贡院内完成
出题、引试、阅卷等过程,
直到放榜后,才可以出来。
但这种锁院制也有弊端,
比如还是有考官锁院前泄漏试题。
为防止应试者夹带作弊,
唐代的科举考试已设有兵卫。
宋朝起,考试一律在贡院内进行。
例如,南京的“江南贡院”
四周就有两层围墙,
上面布满荆棘,
故世人又称贡院为“棘围”。
还设有“明远楼”
以方便考官居高临下监察考场。
考生之间用墙壁隔开,称为“号舍”。
号舍既是考试答题的地方,
也是考生夜里住宿的地方。
每舍有长4尺的两块木板,
号舍两边墙体有砖托槽,上下两道。
白天考试时,
两块木板分置上下托槽上,
搭出一副简易桌、凳
;晚上则将上层的板拆下,
与下层平拼成一张简易床铺。
由于空间太小,
民间戏称之为“鸽笼子”。
考试期间,
考生就在这样的鸽笼中度过,
吃喝拉撒俱在其间。
考试期间,
考生不可喧哗、离场,以防止传卷或传话。
明清时,考场保安十分严格,
要求达到“片纸只字皆不得带入考场”。
清乾隆年间,
朝廷下诏,
详细限定考生带入考场各式物品规格,
例如砚台、木炭、糕点的大小厚度,
水壶、烛台的用料,
以致毛笔、篮子的款式都有明确限制。
考生在进场前由兵卫仔细搜查,
对此规定也十分精细:
“考生入场前,要排成一行,
鱼贯而入以利搜身。
考生帽子不准用双层,
皮衣去面,毡衣去里,
衫袍都用单层,袜用单毡,鞋用薄底”;
一门、二门各搜一次,
若二门搜出“怀挟”者,
一门之搜检人员要予以处治。
考生进入号房后,立即上锁,
再不得出入号房和传递茶汤等。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总之,
严格的考试制度
是历代“考生”公平竞争的保障。
现代各种大型考试
更是动用了各种高科技来维护考场规则秩序,
国家也有相应法律法规来捍卫教育公平。
但最终,还是要让更多学子懂得
“堂堂正正做人”
在任何时候都应当排在首位。
毕竟考试这场大雨,
不足以颠覆冗长的人生,
它只是人生雨季里的一滴水,
滋养着我们跋山涉水的前程。
考试只是一种途径,
人生的长卷才刚刚展开,
荀子云:“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一个高尚的人格才能让我们站得更高,
走得更远!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