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救敦煌,妻子私奔,他给自己判“无期徒刑”,如今还有多少人记得他?
发布于 2022-06-29 08:57 ,所属分类:在线教育信息快讯
“我的理想,
是将来要让全世界的人
像知道巴黎一样知道敦煌,
让全世界的人
像喜欢巴黎一样喜欢敦煌。”
痴心守敦煌
现在,
提起敦煌守护者,
很多人会瞬间想到:樊锦诗。
但这位84岁的老人
在她唯一的自传里回忆起往事,
却念念不忘两个人。
樊锦诗
其中一人便是常书鸿。
“我的记性大不如从前,
很多事情都忘记了···
但是我忘不了以常书鸿、段文杰
为代表的老一辈莫高窟人···”
常书鸿在敦煌莫高窟临摹图源:孙志军
或许是敦煌几十年风沙吹过
已渐渐模糊人们的记忆,
樊锦诗念念不忘的常书鸿,
如今还有多少人知晓?
但常书鸿获得的赞誉却很大:
樊锦诗被誉为“敦煌的女儿”
常书鸿则被称为“敦煌守护shen”
他何以在人们心中封“shen”?
看完常书鸿的故事,
或许你心中自然就有了答案。
1904年,
常书鸿生于杭州一个
满族驻防旗兵骑尉之家。
生逢晚清乱世,
常家算不上大富大贵,
但日子总还过得去。
然而很快辛亥革命,
八旗驻地被革命军攻打,
年幼的常书鸿不得已被家人藏到庙里。
没多久,清朝覆灭。
常家再也无法领受“皇恩”
只得自谋生路。
年轻时的常书鸿
彼时,
父亲长年在外为生计奔波,
常书鸿最喜欢和三叔“混”在一起。
三叔得过小儿麻痹症,
腿不能动,左手又萎缩得厉害,
但一只右手却能画出绝妙之笔。
这让书鸿非常仰慕,
他不想上学,
什么也不想干,
就想和三叔一样,天天痴迷画画。
然而父亲和外祖母
却死活不同意。
在他们眼里:
“书鸿聪慧,
长大一定会更出息的,
怎么能天天沉迷画画,
当务之急肯定要读书。”
哪怕常家典当家产、卖地
也要供他读书。
但年幼的书鸿
却一个人默默坚守,
从没放弃过画画这件事。
为此招来父亲不少“常氏家训”:
“书鸿啊,
你也不小了。
凡事要有自己的主张。
我知道你有画画的天分,
可如今不是靠画画吃饭的年代。
这么大一个杭州城,
现今没听说谁是靠画画养家糊口的。
《平地一声雷》
你报个工业学校,
毕业好寻差事。
我们这样的人家,
有职业就是正道,就是活路,
你明白了吗?
这么多年来,
你祖母把首饰一一变卖补贴家用,
才勉强维持,
如今你祖母也老了,
首饰卖完了到哪找贴补呢?
你得体谅家里的难处,
画画是消闲事,不能当饭吃。”
人的第一需要是生存,
这是书鸿在成长岁月中
领悟的人生第一要义。
1918年冬天,
遵父亲之嘱,
常书鸿考入“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电机科”。
学是考上了,
父亲也开心了。
可书鸿却似乎天生跟
数学、电机这类理工科无缘。
在画画上绝顶聪明的他,
期末拿着45分的成绩单回家了···
“妈,
下学期我要读染织科,
老师说我的图画很有基础,
将来学染织会有出息的。”
伴随着一份45分的成绩单,
还有书鸿给自己出的绝好主意。
他只想离画画近一点,
再近一点。
转入染织科的书鸿成绩突飞猛进,
以至于毕业典礼上,
校长当场宣布他作为最优秀毕业生留校任教,
这一消息让书鸿和家人都喜出望外。
毕业后没多久,
书鸿又和相恋已久的爱人芝秀成婚。
一时间,风光无两。
“喂,先生,你是不是想要这本书?”
其中包含:
现在点击下方ErWeiMa加我好友
即可领取“100减10元”优惠券购买
快来加我吧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