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优秀作文:“标准”话题作文【附范文8篇
发布于 2021-03-28 03:32 ,所属分类:在线教育信息快讯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题记
我们深记郑人买履的可笑,宁愿相信手中的尺子也不相信自己的脚;我们曾经嘲笑那个卖矛人的尴尬,矛是不能把盾作为标准的;我们听说过质地悬殊的瓷碗相碰,参照物变了,一切都变了。
不同的标准,不同的人生。邯郸学步,一会儿学楚国人走路的样子,一会儿学赵国人走路的样子,结果忘记和自己原来走路的样子。也许这就是螃蟹走路很古怪原因的真实写照。我们记得那个掩耳盗铃的人,他以为自己听不见铃声就可以了,他哪想到别人能够听得到呢?他把自己作为标准,才留下千古的笑料。
唐太宗以古为镜,才使唐朝屹立在历史繁华的殿堂上,才有了贞观之治,才有了我们引以为傲的唐代文化和外国人眼里永恒的“唐人街”。
远古的神话,唱出了天籁般的音乐,演绎着夸父追日的果敢,流泻着精卫填海的执著,表达着愚公移山的不懈。因为他们心中都有一个神圣的标准,并为之坚持不懈地奋斗着,才铸造了他们不灭的灵魂。
龟兔赛跑,掀开了龟族不朽的篇章。乌龟把兔子当作自己奔跑追逐的对象,一步一步移动着自己努力的脚步,终于成就了一个让人不可思议的奇迹。选好自己的标准并为之奋斗,一切皆有可能。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同的标准,不同的结果。你对着镜子微笑,字也对你微笑,你对它哭泣,它也对你哭泣。
瀑布选择了悬崖,它便跌宕成了一首奔腾的歌;种子选择泥土,它才成就了一片蓬勃的绿;雨水选择了大地,它才迸溅出一簇美丽的水花;风筝选择了天空,它才放飞了一颗飞翔的心。
让我们以信心为船,以标准为帆,带上快乐,唱起希望,在茫茫大海中寻找一份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大千世界,万物有灵,有了标准,使这个世界显得精彩纷呈,多姿多彩。
鹰以蓝天为标准,它向着蓝天奋力冲击。蓝天下,看那剽悍的雄姿,便有了一幅鹰击长空的画卷。
小鱼以小溪为标准,它在溪底自由轻快的游动。溪底里,看那自由轻快的穿梭,珊珊可爱,于是便有了鱼翔浅底的诗意。
梅以傲寒为标准,它在冬天顶雪怒放。雪地里,闻着那幽幽的花香,于是便有了一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的赞赏。
有了标准,便有了规则,有了限制。你超越了它,或许得不到重用。看中国历代坚守自己心中信念的诗人不都是这样吗?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当然有它的标准,那就是你必须为我所用,为我的利益着想,否则我就不重用你,贬谪你,让你怀才不遇。但许多文人却不墨守成规,超越了这个限度。陶渊明,坚持不为五斗米折腰,他只得吟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李白超越了标准,他只得高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壮诗句飘游山河。苏东坡超越了标准,怀才不遇,被贬黄州,他只得面对赤壁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来抒发心中的愤愤不平。当然,标准并不是只有坏处,相反,正是由于这标准才使中国历史上有那么多的优秀诗人,诗篇里才有那么多令人久久回味的优美诗句。
标准使人使物彰显个性,使世界丰富多彩。但如果你与这样的标准相违,那么你很可能会陷入困境。这不,刚才还听到几名同学由于考试作弊,超越了标准而受到惩罚。
标准使世界更加精彩。一山一水,一花一木,按照标准,为大地增添缕缕芬芳,丝丝绿意。有了标准,按照时令,鸟儿给你带来了鸣叫,牡丹给你带来了花香,使你的生活更加丰盈而充实。
生活因标准而丰盈充实,世界因丰富多样的标准而精彩纷呈。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几度斗转星移,几度沧海桑田。昔日羲之兰亭集会传佳作,今日众文豪重返人间,再行流觞曲水之乐。
是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千里逢迎,群贤如云。
司马迁首先发话:“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吾尝闻历代文士论花之魁者,至今众说纷纭。今日吾等,何不流觞曲水论花魁?”
“妙极!妙极!”众名士颔首赞许。
司马迁斟了一杯酒,轻轻置于溪中。潺潺的流水托起酒杯,待酒杯流至渊明前停下,只见他从溪中取出酒杯,摇着蒲扇曰:“今者之论,愚以为菊当之无愧!菊,隐逸,高洁,花中隐士者也。若非菊卓尔不群,吾何以怡然自安,宁静致远,遗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句?菊,真吾知己也!若定菊为花魁,实至名归。”说罢,酒杯早已放入溪中。
流至敦颐前,只见他一手取出酒杯,一手捋着胡须道:“五柳先生之言甚善,然余疑之。余以为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莲正直而超凡逸俗,若论花魁者,莲当仁不让!”说罢便笑着把酒杯放入溪中。
“吾不与二位先生也。吾以为当推梅为花魁:君不闻‘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君不闻‘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君不闻‘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古往今来,梅乃清高与劲节之象征,又常为文人画士笔下之物——”
未及放翁说完,渊明一改往日与世无争的作风,急道:“若以此论,有词曰:‘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敦颐打断道:“余亦有《爱莲说》流传于世——”
“勿言,勿言!”司马迁说道,“各位皆为一代文豪,何必为此而争乎?今日来此,权为流觞曲水,何至于斯!”
溪水晶莹透亮,酒杯静静飘至东坡面前。他取出酒杯,一饮而尽,道:“妙哉!吾无花可荐,视诸位各有定论,请恕吾冒昧一言: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诸位言之皆有理,然择取标准相异,故结论各异。今日之事,尚不可定论矣!”
司马迁惊道:“东坡居士,吾知之矣,吾知之矣!众位心有所爱,标准亦为所求。五柳先生推菊,乃以隐逸高洁为标准;濂溪先生荐莲,乃以正直脱俗为标准;至于务观兄赞梅,则以清高劲节为标准。由此观之,故无定论。”
东坡曰:“太史公‘西汉文章一司马’之名果不虚传。既各位心中有花,标准各异,与其争论不已,何不守住心中花魁、胸中所求?”
“居士所见甚是,吾等甘拜下风。吾其还也!”众人齐道。
高考已经进行了二十分钟,我绞尽脑汁使自己的答卷接近那唯一的标准答案。这时,我看见了这道作文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没错!这个世界之所以美丽,就在于它每时每刻的不确定性,没有人希望自己的生活是一出已排好的戏剧,正是标准的多样性,答案的千变万化才构成了我们真实而不可预知的生活。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而与我们最密切的莫过于二十余年前关于“改革”的决策了。那时,文革制造的混乱局面还未得以控制,人们又面对着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我们该以怎样的方式生活下去?”答案似乎显而易见:“像以前一样”。正是这种答案的唯一性使人们茫然。恰在这时,改革的风潮掀起了,这个正确决策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多么迅速的发展了生产力,更重要的是它给予了封闭的国家换一个角度思考的机会,它还给了人民提出另一个答案的权利,从这个角度讲,答案的丰富就意味着思想的多样性,社会的开放性以及人们的自由与权利。
答案是丰富的,那么标准的存在还有价值吗?这样的疑问听上去蛮有道理,但细细推敲,漏洞便显而易见了,试问,失去了衡量行为的对错的标准——法律,秩序二字从何谈起?失去衡量人性善恶的标准——道德,我们的精神家园又该到何处寻觅?不可否认,这个社会的标准有着太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标准的保守与思想的开放、答案多样之间的矛盾压抑了太多创新的想法,甚至阻碍了社会前行的道路,然而解决这样的矛盾,我们需要做的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断地完善标准,丰富标准,对标准在深度上广度上加以拓宽,使之与社会的开放相吻合,而决不是为了迎合答案的丰富便“砍”去标准,使每一种答案都成了正确答案,过分的自由对于社会而言,才是致命的伤害。
其实,改革“标准”,允许更多的“答案”出现对于未来中国的意义不亚于保持8%的经济增长速度。改革的步伐或许该从现在开始迈起,当我们正在经历的高考可以多一些宽容,不再用一份标准答案来限制所有思想的时候,那艰难的第一步便已迈出。
标准,是接近完美的的后者,但在人们眼中,标准,却是遥不可及的。其实我想说,熟能生巧,熟练后,人人都标准了,那标准也不再是登天般困难了。
就拿开学初的军训来说好了。对于住在宿舍中的军训的新手来讲,叠被子便不再是在日常中几下皱折就能完成的。于是,我们见到了传闻中的“豆腐块”。
“同学们,睁大你们的眼睛看清楚了!”教官一个半蹲,便开始把手中那张被子进行了神速而又精湛的“雕琢”,“再来一次,看好了!”竹席犹如盘子,上面便是那方方正正的被子“豆腐块”,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响起,有的惊讶,有的赞叹。“从今天开始,这就是你们叠被的标准。”话音刚落,同学们却以鸦雀无声回应了教官。有人害怕,双手交织在一起;有的讨厌,用不情愿的眼光看向那“豆腐块”;还有的紧张,面对似乎十分艰巨的任务的紧张而流汗……一句“标准”便改变了同学们。
但,没试过,谁知道难不难呢?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面对着被子无数被扣分,同学们的势气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更是坚定了自己内心的执着。“谁说我们比不上‘标准’的!”我们宿舍的几个舍友就靠着这个口号,打败了“标准”。几个人一起,总是对着一张被子“雕刻”,若是不成功,盯着那张被子,总能思考出几个步骤的错误,或是技巧的运用不到位。
就这样,不成功,挑不足,挑出了不足,又一起把它练熟,若再有不足,就再补……尽管有着困难,但从来没有阻止我们对达到标准并超过标准的步伐,终于,我们成功了。
当家长上到宿舍来接孩子时,更让她们惊喜的是,无论哪一张床,都是收拾的整整齐齐,一块块犹如“豆腐块”的被子叠放在床上。不论哪一个人,她都做到了,教官最后一次的检查,每个人都被打上了大红勾。
这是天分吗?标准遥不可及吗?这是很难达到的吗,又或者是达不到?不是,标准并不是神圣的,它也是认为创造出来的。什么事不需努力就能达标呢?没有一件事,只有你的努力,你的勤奋练习,熟便能生巧,而标准也就顺其自然的达到了。
据说,判定瓷器的优劣可以用两个瓷器轻轻相撞,发出清脆声音的是好瓷,结果,有人用这种方法,使用一劣质瓷为标准,所有的瓷碗被检测到有问题。你的标准变了,你的生活也就变了。——材料中如是说。
有个牧民养了一大群马,其中有一匹马食量很大,“一食或尽粟一石”。此牧民以为这匹马食量大,力气也大,便让它拉磨。可谁知,这匹马脾气也很大,任你怎样鞭抽,就是不上磨道。一日,来了一个叫伯乐的人,一眼看出此马不寻常,似有满肚委屈,拉出去一试,果然一日能驰骋千里,人称“千里马”。一时在马世界里名声大振。
若不是伯乐的标准与常人不同,恐怕这匹马也只能空有满身绝技,也只能“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罢了。
贾平凹的《丑石》中说,村外有一块石头,说方不方,说圆不圆,既不能用来砌墙,也不能用来下棋,村里人叫它丑石,每当有小孩子爬上去,人们都说“这石头丑死了”。一日来了某天文学家,说这是天上落下的陨石,于是被运往博物馆,身价成千上万地涨。
有一中学生,上课不是睡觉,就是看课外书,期末考试还有几门挂红灯,是老师眼中的“差生”,可是,他参加了“新概念作文大赛”,便得了一等奖,复赛迟到要补赛的他,一挥而就写了《杯中窥人》,令评委们拍案叫绝,后来弃学从事写作。----韩寒的遭遇如是说。
马还是那匹马,石头还是那块石头,韩寒还是那个韩寒,但为何前后竟有如此大的差别呢?那是因为他们的参照物变了,他们的价值也就变了,在不同的标准下,“材”与“非材”的价值判断是不同的,只要放开你的标准,人人皆能成才。——你的标准变了,你眼中的世界也就变了。
合适的标准犹如一面旗帜,在人生旅途上引领着我们前行。因此,给自己一个合适的标准,我们才能赢得人生。
合适的标准就是做事的准则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了解自己,也了解他人,不虚妄,不菲薄。
人们把蛋白质含量极其丰富而又十分廉价的大豆,用盐卤点制豆浆的标准发明了豆腐,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豆腐有利于人体对大豆蛋白的吸收和利用,并适应了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和喜好。有了这样的标准,普通的大豆就得到了升华。
可见,合适的标准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在重庆凤凰山古圣寺创办了一所育才学校,收容抗战烽火下的难童。为了不受国民党的控制,他不要政府的经费,组织师生四处募捐。他宣布一条纪律,募捐所得点滴归公,任何人不得借故暂借或挪用。一次,他到很远的地方募捐,收获颇丰,此时他已经饥肠轱辘、体力不支,但他也不肯动用一分公款,而是连夜赶回了古寺。面对责任,他一点也不含糊,坚持践行自己的准则,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教育理想。也正因如此,他赢得了后人的景仰。
合适的标准是正确定位人生的尺度。一个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当他攀到8000米时就返回了。下山后,很多人非常惋惜地对他说:“你应该继续攀登,因为你离顶峰只有800多米的距离,这样放弃真是遗憾!”但这个运动员说:“我知道我自己,我的能力只能达到8000米。”8000米,就是这个运动员的标准啊!试想,若他继续攀登,面临的结果有两种:一是突破极限,到达山顶;二是在低温低压下永埋冰雪之中,前功尽弃。成功的标准有很多种,但试想,如果离开了生命的存在来谈标准,意义何在?我们不得不对这位运动员肃然起敬,“我知道我自己”“只能达到8000米”,他用适合自己的标准来定位人生,最终找到自我价值,同样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勤奋、谦虚与坚持是我认为成功最重要的三个标准。
高尔基曾经说过:“天才出于勤奋。”所以勤奋是不可否认的标准之一,而谦虚却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我想,这一点也是不可否认的。民间流传着一句谚语:“坚持就是胜利。”一个人,无论有多么聪明,无论有多少的天才,勤奋是不缺少的重要部分,然而,这个人如果没有谦虚这种美德和坚持到底的毅力,那么,我说成功对于他(她)来说,只是一个奢侈的心愿或梦想而已。
成功如同在迷雾森林中感到迷茫,但只有勤奋才能洗涤这迷茫。晋朝的大书法家王羲之有个儿子,名叫王献之。有一天,献之认为自己的“大”字已写得出神入化,便让父亲评论,王羲之没有说话,在“大”上加了一点,献之又去给母亲看,母亲说,只有那一点写得像你父亲,献之听了很惭愧,就在自家院子里放了八缸水,不论春夏秋冬,每天练习,在他练完第八缸水时,他终于成为了继他父亲之后,晋代又一位大书法家。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勤奋是成功较为重要的一个标准。如果,你向往成功,如果,你喜欢胜利,那么请你记住,勤奋!
成功如同面对一个充满霸气的人,要用你的谦虚来克服他的霸气,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孔子就是一个谦虚的人,他曾经亲自请教一个七八岁的孩童,这就是有名的不耻下问。我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这个故事,孔子成为儒家的重要代表,要重要的来源于他的谦虚,圣人尚且能做到谦虚,而我们为什么不能呢?记住,骄兵必败,只有谦虚、踏实的人才能看到自己成就的巅峰。
成功,如何征服高山,只有坚持,才能站上最高峰。关于这一点,令我映象至深的是这么一个故事: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日:“欲作针。”太白深感其意,还卒山。这是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李白之所以仍返回读书,是因为他被那位老媪感动了,从中他也明白了,贵在坚持,我想,他会成功成为一位名垂青史的人,也正是因为他悟了这一点,坚持又是成功的关键标准之一,不是吗?
我认为,每一位成功的人,他们必然有勤奋、谦虚与坚持这三点集于一身,懒惰、骄傲、气馁的人是不会达到成功的彼岸的。
立即加星标
每天看好文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