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好“应用题”,等于拿下小学数学的“半壁江山”!

发布于 2021-03-29 01:58 ,所属分类:在线教育信息快讯

解答应用题一直是许多孩子做数学题的“心头大患”,因为它既要综合应用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等最基本的知识,还要具有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孩子觉得难的原因。以下是总结的小孩子数学应用题解决方法。




一、数量关系分析法




数量关系是指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之间的关系,只有搞清数量关系,才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恰当的选择算法,把数学问题转化为数学式子,通过计算进行解答。数量关系分析法分为三步:

(一)寻找题中的数量。

(二)明确各数量间的关系。

(三)解决各个产生的问题。下面以一道例题的教学从以下几方面来谈数量关系分析法的运用。

家长在家辅导孩子作业可以参考老师的引导方法教导孩子思考的角度和方法,养成孩子独立思考、快速解答的好习惯:

如题:“学校举行运动会,三年级有35人参加比赛,四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三年级3倍,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比三、四年级参加的总人数多12人,五年级参加比赛的有多少人?”

解题思路

家长:题中有几个数量呢?

孩子:三个。

家长:哪两个数量之间有直接关系呢?

孩子:三年级有35人参加比赛,四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三年级3倍。

家长:这两个数量间的关系让我们头脑中产生一个什么问题呢?

孩子:四年级有多少人参加比赛?

家长:怎样列式解答这个问题呢?

孩子:用乘法35 ×3=105(人)。

家长:现在又多了一个数量:四年级有105人参加比赛,那么哪两个数量间又存在关系呢?根据他们的关系可以产生一个怎样的问题?

孩子:三年级有35人参加比赛,四年级有105人参加比赛。

问题是:三四年级参加比赛一共有多少人?

家长:所以第二步算式怎样列呢?

孩子:105+35=140(人)。

家长:根据现在已经产生的数量,又有哪两个数量间的关系存在呢?

孩子:三、四年级参加比赛一共有多140人,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比三、四年级参加的总人数多12人。

家长:这两个数量间的关系能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呢?

孩子:五年级参加比赛的有多少人?

家长:那么解决最后问题的算式怎样列出呢?

孩子:140+12=152(人)





二、问题中心散射倒推法





所谓的“问题中心散射法”就是根据分析法这一思路模式,让孩子从最后的问题出发,不断地逆向推理,层层解决。


即从问题所要求的量开始探究,先要想一下,要知道所求的量,就必须知道的条件是什么,要使这些条件成立,又必须具备另外哪些条件,这样推究下去,直到所需要的条件都是题目中所给的已知条件时,问题就解决了。


还是以上面这一道应用题为例来谈谈吧。


解题思路


家长:这道题的问题是“五年级参加比赛的有多少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在题里面寻找那一句关键的信息提示呢?


孩子: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比三、四年级参加的总人数多12人。


家长:看来,现在要解决三、四年级参加比赛的总人数才是更关键的。那么这个问题能一下子解决吗?


孩子:不能,因为三年级参加比赛的人数知道了,可四年级参加比赛的人数不知道。


家长:那么四年级参加比赛的人数又怎么求呢?根据题中的什么数学信息呢?


孩子:三年级有35人参加比赛,四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三年级3倍。列式是35 ×3=105(人)。


家长: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接下来第二步求什么/怎样列式?


孩子:三、四年级参加比赛的总人数是多少?105+35=140(人)。


家长:接下来呢?


孩子: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是多少?140+12=152(人)

  




三、线段图示助解分析法




运用图示法解析应用题,是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图示法不仅可以形象地、直观地反映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启发孩子的解题思路,帮助孩子找到解题的途径,而且通过画图的训练,可以调动孩子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孩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答应用题时,可以先把应用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用图表示出来,然后通过图去寻找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许多方法。如列表法、比较法、方程法等,注重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使孩子能逐步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我们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思维规律,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法,做到举一反三,切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