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二)

发布于 2021-03-29 02:20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三、化学能与电能

1.间接转化(火力发电):

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煤燃烧,释放出热量→水吸收热量转变为水蒸气→水蒸气推动涡轮机叶片旋转→涡轮机叶片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

2.直接转化(原电池):

化学能→原电池

定义

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原理

将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区域进行。

在一个区域失去电子,在另一个区域消耗电子,电子在转移的过程中定向移动产生电流。

在电子流经途中加以用电器,则可以利用电能。(注意:利用电能时,电子的数目不发生变化)

形成条件

首先需要有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其次要有相连的两电极将电子的得、失分区域进行;

最后得有“容纳”两电极反应物离子或生成物离子的环境,即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

装置



工作原理


简单原电池Ⅰ
带盐桥的原电池Ⅱ
装置图
总反应
Zn+2H+=Zn2++H2
电极
反应
锌片:Zn-2e-= Zn2+
铜片:2H++2e-=H2
电极
名称
锌片:负极(电子流出的电极)    
铜片:正极(电子流入的电极)
反应
类型
锌片:氧化反应
铜片:还原反应
电子
流向
外电路中,电子由Zn沿导线方向流向Cu
离子
移向
装置Ⅰ中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装置Ⅱ盐桥中包含KCl溶液,K+移向正极,Cl-移向负极。
两装置的比较
装置Ⅰ中部分Zn会与Cu2+直接反应,化学能和电能的转化效率低,而且反应时电极附近电解液不是呈电中性,使得电子在外电路迁移困难,电流不断减小;装置Ⅱ盐桥原电池中,电流较大,且持续时间较长。

分类

一次电池(锌锰干电池等)

二次电池(铅酸蓄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等)

燃料电池
 

附1:原电池的应用

可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原电池中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一般作负极,活动性较弱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一般作正极。 
 
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氧化还原反应形成原电池时,反应速率加快。

用于金属的防护

将需要保护的金属制品作原电池的正极而受到保护。

如要保护一个铁质的输水管道不被腐蚀,可用导线将其与一块锌块相连,锌块作原电池的负极。 

 
附2:原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程序及注意事项

根据总反应确定正、负极反应物及产物,并配平得失电子

依据电解质溶液的溶质,适当在电极反应方程式两边添加H+、OH-、H2O等,以遵循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

 
附3:原电池设计原则

 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一定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将氧化还原反应分成两个半反应。

 根据原电池的反应特点,结合两个半反应确定正、负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电极材料可选用不活泼金属Pt或石墨。

 
附4:燃料电池电极反应书写技巧

第一步:写出燃料电池反应的总反应式

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与燃料的燃烧反应一致,若产物能和电解质反应则总反应为加和后的反应。

例:甲烷燃料电池(电解质为NaOH溶液)

CH4+2O2=CO2+2H2O①
CO2+2NaOH=Na2CO3+H2O②

①式+②式得燃料电池总反应式为:

CH4+2O2+2NaOH=Na2CO3+3H2O。

第二步:写出电池的正极反应式

根据燃料电池的特点,一般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O2,随着电解质溶液的不同,其电极反应式有所不同,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况:

酸性电解质溶液环境下的电极反应式:

O2+4H++4e-=2H2O

碱性电解质溶液环境下的电极反应式:

O2+2H2O+4e-=4OH-

固体电解质(高温下能传导O2-)环境下的电极反应式:

O2+4e-=2O2-

熔融碳酸盐(如熔融K2CO3)环境下的电极反应式:

O2+2CO2+4e-=2CO32-

第三步:根据电池总反应式和正极反应式,写出负极反应式

电池反应的总反应式-电池正极反应式=电池负极反应式。因为O2不是负极反应物,因此两个反应式相减时要彻底消除O2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