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深州市长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居环境泛指人类集聚或居住的生存环境,特别是指建筑、城市、风景园林等人为建成的环境。人居环境建设就是对人类居住环境的合理性设计,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以人为中心的人类聚居活动与以生存环境为中心的生物圈相联系,加以研究进行的规划。是对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建筑学的综合应用。其实,二战以后,人居环境建设这样的概念是提出了,但是它远没有到普及或者被人们广泛接受或者认可的程度。对于人居环境的追求和思考,我国也是近几年才有的事。随着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越发开始对居住环境有所要求,与此同时,人地矛盾的日益突出,也使得对人居环境的研究变得火热。人居环境包括与居民相关的人文状况和物质建设的所有“软”“硬”环境。人居硬环境即人居物质环境,主要由居住条件、生态环境质量、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水平组成。人居软环境是居民在利用和发挥硬环境系统功能中形成的生活方式、舒适程度、交流沟通、社会秩序。安全和归属感等非物质形态事物的总和。人居硬环境是软环境的载体,而软环境的可居性是硬环境的价值取向。人居软环境与硬环境的协调程度是衡量人居环境优劣和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统一程度的主要标态。居住区环境设计应该以人为本,这个人不是物理或者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而是一个社会的人,是处在特定文化环境中的人。居住环境是与人类居住行为密切相关的生活空间环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也是居住环境设计的必然和根本。规划设计是居住区建设的灵魂,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是居住区开发建设的第一步。新时期的居住区设计应该是一个对人的行为包括生活方式等进行深入理性思考而获得的结果,应该为社会公众提供合理的人性的“建筑空间”,并赋予其现代精神、人性化、个性化的生活方式与价值。居住区在总体规划的空间构思上,要体现文化的、地区的设计理念,总体布局应能与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和谐统一,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整体空间应能突出街区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为个性化与多样化的创作留出一定空间。现今流行的自由灵活的布局以及体现现代风格的弧墙曲顶、简约明快的线条色彩都在迎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体现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在生态、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等方面差异较大,其城市发展建设各有特色,人居环境建设在城市中的应用要注意立足于各地区实际,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实事求是地发展地方城市规划体系,如此才可能得到较满意的结果。(摘编自徐宝月《人居环境建设》)
材料二:
当前,关注人居环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个潮流,成为各国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一个好的人居环境,应当体现三个方面:一、具备优良的生态条件。无论是室内环境还是室外环境(公共环境),都要达到生态结构健全、生态系统平衡、生态链条完整的要求。就室内环境来说,各项建筑规划设计的规范指标,例如节能、节水,以及通风、日照、温度、隔音等等的指标,实际都是必须达到的生态指标。就室外环境来说,首先要保证“原生环境”因素,例如土壤、岩石、水、空气等的清洁无染。原生环境解决好了,“次生环境”因素,例如植物、动物、微生物就有了生存的依托,就会保持蓬勃的、多样性的发展。二、贯彻节约型社会的原则。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综合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等等,既是生态问题,也是经济问题。无论零个档次的商品住宅,都要讲究经济性。居住环境的档次拉得太大,反差太大,会产生许多负面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就对建筑设计提出过“经济、适用、美观”的方针。其排列顺序首先是经济,第二是适用,第三是美观。这个排序不但是过去有指导意义,现在虽然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按照节约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我们仍需借鉴。三、要传承乡土文化。一个好的人居环境必然要传承文脉和乡土文化,同时具有高度的环境艺术水平。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环境艺术的物质构成(包括技术、材料等)和精神需求(包括心理、伦理和审美各个层次的需求)是不同的。就建筑造型而言,巴山蜀水之间的“吊脚楼”民居就与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式住宅和拱券住宅、北京的四合院住宅、江南地区的粉墙黛瓦马头墙住宅以及福建、广东、广西的客家土楼住宅大相异趣。因此,我们要把各地的建筑文化艺术优秀传统很好地加以继承发扬。目前城市住宅造型出现了某种千城一面的“趋同”现象,这正是要通过提倡环境艺术来加以解决的问题。(摘编自张元端《人居环境三要素缺一不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二战以后,虽然有一些人对人居环境有了关注,但是人们对人居环境理念的接受或者认可的程度确实不高。
B.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人地之间的尖锐矛盾,而且这两者无论怎样进行调和,都达不到有机的和谐。
C.人居环境有“软”“硬”环境之分,虽然后者的地位大于前者,但两者不可分割,协调一致方为上策。
D.人们认为“吊脚楼”民居和北京四合院住宅呈现出各自异趣,这说明现代人与古代人的审美情趣相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以前对于人居环境没有过多的思考与认识,主要的原因是出于对当时国际大环境和社会现实情况的综合考量。
B.居住区在总体规划上要以人为本,这是基于“人”不仅是物理或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更是一个社会意义上的人。
C.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情况差异较大,如果采取一刀切的方式,那么人居环境建设难以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
D.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建筑设计提出的“经济、适用、美观”方针对于当下的节约型社会建设仍有现实意义。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居环境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
A.对建筑、城市、风景园林等人为建成的环境研究
B.对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建筑学的综合应用研究
C.对人类居住环境的合理性设计的研究
D.对居住地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研究
4.请结合材料内容,概括人居环境建设在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上要注意哪些方面?
5.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及其效果。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流年
朱以撒
①早晨跑步回来,会绕一大圈,穿过一个露天的自由市场。每天清晨三四点钟,运货的车子随人到达,开始卸货、整理,只一会儿就满目青绿了。在送货上门的今日,有的人已不上商店。离这儿不远也有两个大超市,好几个便利店,原以为人们都奔那里去,其实不是。还是有很多人乐意到自由市场,尽管下雨了泥泞得很,水打湿了裤脚,兴致还是很高。②道途几乎被人流塞满了,使得送货的车小心翼翼地进退。买菜的人四处观望,比较产品的形态和质量。这些菜都是清晨拔出的,闪动着露珠的光泽和汁水的莹润,萝卜根须上的泥屑,也证明它们离开土地未久,新鲜得令人称道。香葱那么细小,碧玉簪一般,葱管上还有少许白霜,没有人不带上一把。卖猪肉的此时正大刀阔斧地肢解,肉块在颤抖,闪动油亮的光泽。在海产品摊上,几十个盆子一字摆开。尤其是一些贝类,柔韧白晳的软体,此时从壳缝中伸出,似乎要融化于水。在一些人眼里,这样的市场是和土地连在一起的。人有认为它不如超市灯火通明排列有序,冬日有暖气,夏日有冷气,但它更像是生活中最基础的那部分,有过寻常日子的气息,在熙熙攘攘中,嘈杂声响中,这里维持着朴素的甚至有一些粗糙的时光。③一些人总是会到某一个摊点买某一种产品,所谓老主顾。因为买和卖而相识、信任,买者不讨价,也不看秤,卖者绝不会诳熟、杀熟,从而维持一种简单持久而相互信任的关系。由于质量、分量的可信,他们会在每个清晨相逢。摊位是固定的,购买的人是流动的。一个摊位要让买者记住,肯定在上好质量的同时还要有自己的特色。譬如那几家卤味店,品种繁多,凡肉类蛋类豆制品皆可一卤了之,经过卤汁烹饪的鸭肝、鸡蛋、豆腐,冒着热气摆在盆子里,都呈现着古铜色的沉酣,卤汁把它们浓缩了,渗透到内部,使之有味且具有弹性。起始,买者不知哪一家风味独到,时日久了,就倾向于某一家,摊位上总是挤满了人。早市结束前,有的摊位已经卖得将尽,主人正悠闲地坐下来抽烟,而有的还一大半留存——这肯定是有缘由的,不是人的问题,就是物的问题。④自由市场的自由,来自各自的营生。不管摊主,还是顾客,都乐在其中。一个人尽可以自夸产品,却不会妨害他人。和邻居的关系,密切得如同家人,相互照应着。自由也使人爱经营什么就经营什么,选择自己以为拿手的,而不趋风追求新异。摊位虽然固定,却可以摆出一些新意,使人路过,觉得主人的用心。⑤大雨来临,每家一把巨伞撑开,正好遮盖了自己的所有产品。这里永远没有写字楼的办公味道。而泥土味、蔬笋味却常有,摊位上混浊不清的,如同他们腰间的围裙。一个人觉得这种谋生方式适宜自己,也就延此路数继续下来,不会想到更换,只是想如何做得更好,从而生活得更好。许多超市的出现,并没让他们感觉生存受到了挑战,在宇宙飞船的时代,路上还是有马车在行驶的。在一些人被超市吸引时,还有一些人依然和他们的自由市场同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人的情性从一些细小的分歧里就可以看出如此不同。生活方式是不是要随时代改变,或者随着人群的改变而改变,弃旧而迎新,我觉得还是要看是否自适。⑥很明显的是,对于孩童来说,他们乐意前往超市,那里是一个敞亮洁净的乐园。任何物品都井然有序,就是一把葱、一袋土豆,都已去除根须、泥屑。而那大量的静止之物都已包装,纤尘不染,价格分明。整个购物过程全然无声也不必出声。这使孩童在超市里能够待比较长的时间,不会像在自由市场那般仓皇,闻不惯各种混杂的气味,还有泥泞中的烂菜帮子,让人难以抬脚。⑦乡村离我们越发远了,只能在这样的一些市场里,看到远去乡村的一些影子,那些从土壤里拔出的青菜还带着土腥味未被清洗,搬运的人们挽着裤脚,手上都是泥泥水水。他们从郊外的田园来到城市,这些菜也在离开乡村的土地不久,从自由市场上被城里人买走,进入千家的烹调程序。生活每一天都在变,那是指速度,还有形态,但念头大抵是不变的、固定的。就像这自由市场,当每一天朝阳升起时,它依然以一种比较老旧的方式,吸引着与之相适应的人们。(选自2019年1月11日《光明日报》)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将超市与自由市场进行对比,道出了人们乐意去自由市场的原因,哪怕下雨来去不方便,但仍兴致不减。
B.第二自然段“这里维持着朴素的甚至有一些粗糙的时光”一句点出了自由市场中人们未经修饰的日常生活的真面貌。
C.文章写了自由市场摊主之间有一定的竞争,那些质量、分量可信,菜品风味独到的摊主自然会赢得客人们的喜爱。
D.超市……冬日有暖气,夏日有冷气,环境很好,所以孩子们愿意去。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黄,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标题“流年”意即“流逝的岁月”,十分简洁,深刻醒目,而且意味深长。令读者自然想起时间流逝对生活的影响。
B.第二自然段对自由市场上的菜品进行了详写,而对超市的状况则略写,意在突出自由市场是人们生活的基础部分。
C.第五自然段细致描绘了摊主们想改变自我而又坚定原生活的心理状态,得出自适是生活方式改变的关键的结论。
D.文章将叙述、描写、议论与抒情融于一体,表达很流畅自然,线索清晰;议论很有力度,从而强化了作者的思考。
8.人们为什么对自由市场情有独钟?请简要分析。
9.文章的结尾富有深意,请结合全文内容进行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佺期,弘农华阴人,汉太尉震之后也。自云门户承籍,江表莫比,有以其门地比王珣者,犹恚恨,而时人以其晚过江,婚宦失类,每排抑之,恒慷慨切齿,欲因事际以逞其志。佺期少仕军府。咸康中,领众屯成固。苻坚将窦冲率众攻平阳太守张元熙于皇天坞,佺期击走之。佺期自湖城入潼关,累战皆捷,斩获千计,降九百余家,归于洛阳,进号龙骧将军。初,桓玄未奉诏,欲自为雍州,乃以佺期为广州。时,郗恢为广州。恢惧玄之来,问于众,咸曰:“佺期来者,谁不戮力!若桓玄来,恐难与为敌。”既知佺期代己,乃谋于南阳太守闾丘羡,称兵距守。佺期虑事不济,乃声言玄来入沔,而佺期为前驱。恢众信之,无复固志。恢军散请降,佺期入府斩闾丘羡,放恢还都,抚将士,恤百姓,缮修城池,简练甲卒,甚得人情。佺期、仲堪与桓玄素不穆,佺期屡欲相攻,仲堪每抑止之。玄以是告执政,求广其所统。佺期内怀忿惧,欲与仲堪袭玄。仲堪虽外结佺期,内疑其心,苦止之;佺期势不独举,乃解兵。隆安三年,桓玄遂举兵讨佺期,先攻仲堪。初,仲堪得玄书,急召佺期。佺期曰:“江陵无食,当何以待敌?可来见就,共守襄阳。”仲堪自以保境全军,无缘弃城逆走,忧佺期不赴,乃绐之曰:“比来收集,已有储矣。”佺期信之,乃率众赴焉。既至,仲堪唯以饭饷其军。佺期大怒曰:“今兹败矣!”乃不见仲堪。时玄在零口佺期乃率其麾下数十舰径向玄船俄而回击郭铨殆获铨会玄诸军至佺期退走余众尽没单马奔襄阳。玄追军至,佺期与兄广俱死之。(选自《晋书·列传第五十四章》)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玄在零口/佺期乃率其麾下/数十舰径向玄船/俄而回击郭铨/殆获铨/会玄诸军至/佺期退走/余众尽没单/马奔襄阳
B.时玄在零口/佺期乃率其麾下数十舰/径向玄船/俄而回击郭铨/殆获铨/会玄诸军至/佺期退走/余众尽没/单马奔襄阳
C.时玄在零口/佺期乃率其麾下/数十舰径向玄船/俄而回击郭铨/殆获铨会玄/诸军至/佺期退走/余众尽没/单马奔襄阳
D.时玄在零口/佺期乃率其麾下数十舰/径向玄船/俄而回击郭铨/殆获铨会玄/诸军至/佺期退走/余众尽没单/马奔襄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表,“江”指长江,“表”即外之意。长江以南地区即长江以外,故称为“江表”。
B.咸康,是年号纪年法。除此,古代还有天干地支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等。
C.诏,帝王文书命令。它与“敕”“谕”“表”“疏”等文书性质一致,文体完全相同。
D.太守,为一郡最高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官史。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佺期擅长作战,取得巨大战果。咸康年间,他从湖城一路打到了潼关,斩获敌人以千计,捕获俘虏九百多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B.杨佺期巧施计谋,破除敌人士。他利用郗恢害怕桓玄的心理,大造舆论,说自己只是桓玄的前驱,令其士气大跌,实现了自己愿望。
C.杨佺期善于治政,采取多项措施。他击败郗恢后就抚慰将土,救济百姓,修缮城池,选练士卒,将雍州地区治理得井井有条,很得人心。
D.杨佺期十分直率,全然不顾掩饰。当得知同一阵线的殷仲堪欺骗他时,他不仅大怒,直接说要大败了,还不见殷仲堪,毫不掩饰其情绪。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苻坚将窦冲率众攻平阳太守张元熙于皇天坞,佺期击走之。
(2)佺期、仲堪与桓玄素不穆,佺期屡欲相攻,仲堪每抑止之。
14.在结盟这件事上,杨佺期、殷仲堪各自是怎样做的?请简要说明。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喜赦
沈佺期
去岁投荒客,今春肆眚①归。律通幽谷暖,盆举太阳辉。
喜气迎冤气,青衣报白衣②。还将合浦叶③,俱向洛城飞。
注:①肆眚:宽赦罪人。②青衣:指报赦的官吏。唐代八、九品官员服青色。白衣:旧指受处分官员的身份。这里是诗人自指。③合浦叶:古时传说合浦县有种大树叶,人坐其上能随风飞翔。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明流放、遇赦的时间、地点,字里行间饱含辛酸和赦免后悲喜交加的情感。
B.颔联紧承上联直抒胸臆,通过比喻手法,生动细腻地刻画了诗人瞬间的兴奋心理。
C.颈联的“青衣”对“白衣”,表明了诗人身份境遇,又从色彩上渲染出凄清的韵味。
D.本诗风格苍凉深沉,情感真挚,抑扬顿挫,一气流转,浑然成章,是记事述怀佳作。
16.本诗尾联富有特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从古到今,确定婚期有一定讲究,《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所写的做法与《孔雀东南飞》中的“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相似。
(2)屈原在《离骚》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自己比喻成一个美丽女子被人嫉妒中伤,表达了自己遭君王弃用的不满。
(3)姚鼐在《登泰山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比喻句,写出了登顶泰山后远望夕阳映照下的泰安城和泰山的美丽景色。
六、选择 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不同寻常的色彩。这色彩,来自对美和诗意的追寻。寻找并分享生活中的美和诗意是人的天性。诗和艺术不是从生活中抽离出来的高高在上的奢侈品,而是流动着的生命长河的一部分。这种美和诗意稍纵即逝,只有通过文字或者其他形式的记录才可以将其定格,既为自己的记忆留下备份,又可以分享给更多人。过去,人们的诗情多半默默地在放心底;今天,普通人的诗情可借助智能手机等被生成、被传播、被欣赏。当下,短视频的出现,带来了艺术和美学的范式变革:传统意义上纯粹学术性与欣赏性的美学,正在转化为普通人的实践美学。短视频的内容有个性、有趣味,易于生成、便于转发和传播,让人们在创造和分享中获得愉悦的精神享受。用户生产内容这种模式更是不断为——大众创造+大众传播提供新的可能性,让更多人在参与中欣赏、在参与中创造。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短视频平台上的内容良莠不齐,一些产品存在低俗、恶搞、做作、浮夸的问题。未来,我们需要进步提升内容的品质,塑造人文雅趣,帮助人们成为“生活艺术家”,助力塑造美的心灵。1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通过文字或者其他形式的记录才可以将其定格,既为自己的记忆留下备份,又可以分享给更多人。
B.短视频的出现,带来了艺术和美学的范式变革;传统意义上纯粹学术性与欣赏性的美学,正在转化为普通人的实践美学。
C.用户生产内容这种模式更是不断为——大众创造+大众传播提供新的可能性,让更多人在参与中欣赏、在参与中创造。
D.我们需要进一步提升内容的品质,塑造人文雅趣,帮助人们成为“生活艺术家”,助力塑造美的心灵。
19.对比是把具有相反或相对性的事物放在一起对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对比进行简要分析。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易于生成、便于转发和传播的短视频内容让人们在创造和分享中获得愉悦的精神享受,有个性、有趣味。”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七、语言表达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十五年前初入FAST团队时,FAST对于他的认知还相对模糊。②现在,他成长为FAST团队专家。③这次,为了监测FAST整体施工情况,他爬上200多米高的大窝凼山包安装摄像头。④结果没过几天,一个雷打下来,⑤摄像头不仅用不成,工地的笔记本电脑、施工机械等还损坏了不少。⑥大窝凼属于喀斯特山区,每年有近4000多次雷击。⑦经过几个月的摸索,他制定了具体的保护等级。⑧在FAST观察站建成的那一刻,他无法抑制内心,⑨眼里溢出了泪花。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9月2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深化“护苗2020”专项行动推进会活动在北京举行。会上总结了今年以来“护苗”工作的不俗成就,截至目前,共查办刑事案件7起、涉少儿非法出版物行政案件16起,累计受理涉青少年专项举报675万件;推进会安排了多项“护苗”宣传内容:剖析了涉未成年人违规网络文化产品典型案例,宣讲“护苗”法律政策,普及青少年网络安全有关知识。会议讨论认为,今后将积极发挥思政课老师作用,在思政课教学中有机融入“护苗”知识,更好引导中小学生健康安全成长。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①一百多年前,“五四运动”爆发。广大青年学生冲破反动军警的阻挠,集会演讲后举行游行示威,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同时要求惩办亲日派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人。这无疑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爱国史诗。②2020年初春,新冠疫情爆发,无数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阅读材料后,作为站在新时代前沿的青年人,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又该如何走好自己的青春人生路?班上准备以“走好自己的青春路”为主题举行讨论会,请你写一篇发言稿,谈谈这个话题,以体现自己的认识与思考。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自定立意,角度自选,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A
2.A
3.D
4.(1)人地关系方面,要协调好人地矛盾,实现和谐。(2)主要标态方面,关注人居软环境与硬环境的协调程度。(3)设计方法要做到科学而合理地规划。(4)要有总体布局,追求自然与城市环境和谐统一,体现个性和多样性的设计理念和现代风格。(5)实际的应用方面要注意立足于各地区实际,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实事求是。(6)效果方面力求体现以下三点:具备优良的生态条件、贯彻节约型社会的原则、要传承乡土文化。
5.材料二先总说,后分说。按照总分的逻辑思路,每段又有平行并列的分论点,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多角度多侧面论证,论证充分。
【分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而且这两者无论怎样进行调和,都达不到有机的和谐”错误,原文材料一第一段结尾说“随着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越发开始对居住环境有所要求,与此同时,人地矛盾的日益突出,也使得对人居环境的研究变得火热”,可见并没有说“达不到有机的和谐”,根据文本内容和现实生活看,只要用心研究并努力实践是可以实现有机和谐的。
C.“虽然后者的地位大于前者”错误,材料一第二段内容是“人居软环境是居民在利用和发挥硬环境系统功能中形成的生活方式、舒适程度、交流沟通、社会秩序、安全和归属感等非物质形态事物的总和。人居硬环境是软环境的载体,而软环境的可居性是硬环境的价值取向。人居软环境与硬环境的协调程度是衡量人居环境优劣和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统一程度的主要标态”,可见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地位不分轻重大小。
D.“人们认为……各自异趣,这说明现代人与古代人的审美情趣相同”错误,原文材料二最后一段说“因此,我们要把各地的建筑文化艺术优秀传统很好地加以继承发扬。目前城市住宅造型出现了某种千城一面的‘趋同”现象,这正是要通过提倡环境艺术来加以解决的问题”,可见选项逻辑关系错误,“现代人与古代人的审美情趣相同”结论推断绝对,曲解文意。
故选A。
2.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提取信息进行理解分析的能力。
A.“主要的原因是出于对当时国际大环境和社会现实情况的综合考量”错误。原文材料一第一段说“其实,二战以后,人居环境建设这样的概念是提出了,但是它远没有到普及或者被人们广泛接受或者认可的程度。对于人居环境的追求和思考,我国也是近几年才有的事。随着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越发开始对居住环境有所要求,与此同时,人地矛盾的日益突出,也使得对人居环境的研究变得火热”,可见是意识问题、重视不够,选项原因概括有误,曲解文意。
故选A。
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念内涵、分析文章论点和论据的能力。
根据文本内容ABC均属于人居环境研究范畴。
D.“对居住地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研究”不属于人居环境研究范畴,结合材料一第二段“人居软环境与硬环境的协调程度是衡量人居环境优劣和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统一程度的主要标态”可见。
故选D。
4.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
相关信息在材料一中的四段文字内。
结合材料一第一段“二战以后,人居环境建设这样的概念是提出了,但是它远没有到普及或者被人们广泛接受或者认可的程度。对于人居环境的追求和思考,我国也是近几年才有的事。随着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越发开始对居住环境有所要求,与此同时,人地矛盾的日益突出,也使得对人居环境的研究变得火热”得出答案(1)。
结合材料一第二段“人居软环境与硬环境的协调程度是衡量人居环境优劣和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统一程度的主要标态。居住区环境设计应该以人为本,这个人不是物理或者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而是一个社会的人,是处在特定文化环境中的人”得出答案(2)。
结合材料一第三段“居住环境是与人类居住行为密切相关的生活空间环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也是居住环境设计的必然和根本。规划设计是居住区建设的灵魂,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是居住区开发建设的第一步。新时期的居住区设计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