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九年级)核心知识归纳

发布于 2021-03-29 20:38 ,所属分类:在线教育信息快讯

思政课大学
我们可以由读书搜集知识,但必须利用思考把糠和麦子分开。——富斯德
1篇原创内容
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核心考点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核心知识归纳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改革开放
1.坚持改革开放的原因(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1)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抉择),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3)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2.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共享发展
1.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
4.党和政府如何保障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2)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创新
1.创新的重要性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的地位)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创新的地位)
(3)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为人类带来巨大财富,推动社会取得长足进步。
(4)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5)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6)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2.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1)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4)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5)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

3.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原因和做法
(1)原因: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2)做法:坚持自主创新,自强奋斗、敢于突破,掌握核心技术。

4.青少年应怎样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
  (1)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
(2)在学习中要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培养敢为人先的精神,多维度思考问题,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善
(4)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活动,从小培养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创新意识。

教育、知识产权
1.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2.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新型民主
1.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
(1)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就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3)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4)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5)社会主义民主使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反映,人民的合理要求得到充分实现,人民的合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人民的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
(6)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2.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形式:选举民主、协商民主。
3.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4.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1)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2)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全面依法治国
1.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2.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要求: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3.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4.厉行法治的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5.厉行法治的做法
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1)各级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2)社会: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3)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6.法治与德治(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1)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2)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3)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
3.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4.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5.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做法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传统美德
1.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及内容
   (1)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2)内容:①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③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④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⑤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⑥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
2.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3.青少年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要求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