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语文·淑亚专栏】《让课堂说话》一席谈
发布于 2021-03-19 06:09 ,所属分类:在线教育信息快讯
去年年底,我校举行了教师读书交流会,我和工作室几位年轻的同事以座谈的形式分享了阅读朱煜老师《让课堂说话》一书的感受。下面是我们座谈的实录——
淑亚: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年7月13日,暑假正式假期的第一天,我带领工作室三位年轻的老师开启了我们的研修计划——共读、共写。共读的书目是朱煜老师的《让课堂说话》,共写分两项,练字和写随笔,随笔可以写自己读《让课堂说话》的体会,可以联系自己的课堂教学写反思,也可以写写对朱煜老师课例的赏析。练字和随笔每天在微信群打卡。我们坚持了一个月。一个月研修结束时,我说,结合阅读《让课堂说话》的阅读心得,大家每个人要设计出一节自己的代表课,要让我们自己的课堂说话。机缘巧合,这学期,我们四个还真就每人上了一节课。淑杰讲了《鸟的天堂》,文文讲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和富升同课异构,讲了清少纳言的《四季之美》,这些课,都谈不上是各自的代表课,甚至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些课中都融入了我们对《让课堂说话》这本书的思考。
我们思考的第一个话题是“阅读课,教内容还是教表达形式?”淑杰先说说看。
话题一:阅读教学,教内容还是教表达形式?
淑杰:朱煜老师《让课堂说话》这本书每一篇都是满满的干货,值得反复去读。比如,他提出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要着力发展学生的语言素养。朱老师在教学《狼和鹿》这一课时,并没有从课文内容进行教学,而是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表达形式,让学生理解作者写了什么之外,还要懂得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并逐步将这些“理解”和“懂得”变成自己的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淑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淑杰,你能结合《鸟的天堂》的备课过程说说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吗?
淑杰:好的!这学期开学之初,我接到了一个讲课任务,于是就精心挑选了《鸟的天堂》一课,这节课究竟试讲了多少遍,我也记不清楚了,但我却清楚地记着我每一次的备课内容。第一次备课我从课文内容出发,指导并引领学生体会大榕树的美和鸟多,试讲结束后,我发现预计让学生学习描写事物的静态和动态的方法这一教学目标,学生并没有掌握住。第二次备课我把课堂重心放在“读”上,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来体会大榕树的美和鸟多,其实我这次仍是从课文内容进行设计。第三次备完课,我把教案拿给陶校长看,校长只说了一句,“这节课没怎么改动吧?”这一句话,便把我一天辛苦查找资料备课的努力给否定了。看来之前的备课模式是行不通了,一定要有突破和改变。到底这节课该怎样上?迷惘之际我又一次拿起了《让课堂说话》这本书,读到“关注表达形式,指导语言实践”这一小节时,我读了又读,越读越有感触。朱老师在书中谈到小学课本中课文内容并不深奥,学生读完即可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所以不能再从内容出发进行教学,而要从作者如何写的角度解读文本。读到这里我豁然开朗!在朱老师的启发和阅读组各位领导老师的帮助下,我对这节课重新设计,把课堂重心从关注课文内容变成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用这两个问题引领学生学习,我发现之前讲课阅读和写作两张皮的问题,慢慢地得到了改善,后来我又尝试着用这种方式上了几节课,发现课堂上越来越多的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分享,写作的能力也有不同层次的提升。
淑亚:是的,读书和借鉴名师经验是教师成长的不二法门,我在阅读《让课堂说话》这本书的时候,是把前后两部分对照着读的。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呈现的是朱煜老师对语文教学的思考,我们姑且称之为理论部分,第三部分是朱老师的课堂实录,这是实操部分,把两部分对照着读有什么好处呢?一句话,理论联系实际。这样以来,理论不再是空的,从实录里也能看出理论的影子。等我们把理论和实践融会贯通了,教学就不再是一件难事,上好课就不再是一件难事。
淑亚:我们看朱煜老师的课例,往往会有一种感觉,他的课堂真实朴实扎实,由关注表达形式出发,学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语言文字训练。同时,他的课很有设计感,总会有一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环节,每每给学生和听课老师带来惊喜,让大家产生“他怎么想到这些,我怎么没想到”的惊叹。那么,他是怎样解读教材的?如何发掘教材的教学价值,让自己的教学充满设计感的?这个问题,谁来说说?
富升:我来说吧!
话题二:如何发掘文本的教学价值,让自己的教学充满设计感?
富升:《让课堂说话》一书精选了朱煜老师从教以来对阅读教学策略与实践的思考,每个课例附有朱老师的教学设想和详细的教学流程,阅读教学课例篇篇堪称典范之作。
读完这本书后,朱老师的一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老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把教材中“隐形”的内容发掘出来;老师要有一种能力,解读文本,并结合文本设计教学,达到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目标。这句话,就把教材解读、教学设计、教学策略的实施之间的关系说清楚了。
淑亚:是的,朱老师经常说自己眼光很“毒”的,他总能发现教材中我们一般老师发现不了的东西。
富升:老师要有一又慧眼,善于把教材中“隐形”的内容发掘出来。这其实说的是老师对教材的解读能力。只有老师善于解读教材,善于把教材中的“隐形内容”发掘出来、提炼出来,才会有后面精彩的教学设计,精彩的课堂呈现。
淑杰:解读教材,找到“教学点”是备课的前提与基础。
富升:老师要有一种能力,解读文本,并结合文本设计教学的能力。老师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把文本中的“原生价值”,结合年段目标、单元语文要素提炼出来,锻造成“教学价值”,以此为内容,设计课堂教学,落实教学目标,达到训练学生学习、运用语言的目的。
文文:朱老师的课堂之所以精彩纷呈,跟他这样务实的教学理念是分不开的。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富升: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母鸡》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朱老师有这样一个环节:
(1)母鸡听到什么东西响了一声,立刻警戒起来,咕咕地警告鸡雏,好像在说:“______。”
(2)当母鸡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好像在说:“______。”
朱老师创设两种情境,请学生来想象补充,可以从两句话中任选一句来说。想象的时侯要联系上下文,还可以想一想自己的爸爸妈妈有了好吃的东西会怎么说怎么做。
朱老师把课文中隐形的内容给挖掘了出来,变成了运用语言的训练场,并让同学们联系生活“想一想你的爸爸妈妈有了好吃的会怎么说怎么做?”打通了课本与生活的联系,移花接木,把生活中的情景乾坤大挪移到了课堂上,走近了孩子们的最近发展区,落实了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教学目标。真是绝妙!
淑亚:学习要经历入乎其内、化乎其中、出乎其外的过程。富升,你能结合刚刚讲授的《四季之美》来谈谈吗?
富升: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也尽量在自己的课堂中运用朱老师的教学理念,用心解读教材,努力挖掘课文的“教学价值”,让自己的课堂充满设计感。怎么把文章的“原生价值”变成“教学价值”呢?结合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我把教学目标设定在了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和体会文中的动态描写上。
依据这个目标,这设计了这节课的教学环节。一、由背诵四季的古诗导入教学,感受我国经典诗词中的四季美景;二、走近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的四季之美,发现文章的结构特点;三、品读春天黎明之美,夏天夜晚之美;四、重点感悟夏天夜晚的美,体会动态描写的方法;五、品读“明亮的月夜”“漆黑的暗夜”“蒙蒙的雨夜”不同的美,抓住“固然”“也有”“即使”“着实”,几个重点词语,从不同的画面,不一样的描写,体会语言的美、画面的美,作者描写的匠心独运;六、由扶到放,运用学习1.2段的方法,自读品悟秋天黄昏的美,冬天早晨的美;七、回到课前背诵的四季的古诗,用中心句的方法改写;八、运用课堂上学到的动态描写的方法,写一处景物。
淑杰:富升这节课设计得很好,闭环的设计与暗合了文章的结构,有圆融之美。
富升:呵呵,过奖了。我上完了这一课,自我感觉教学环节的设计,重难点的把握,语文要素的渗透,首尾前后的呼应,的确充满了设计感。但现在回过头来看,我对课文“隐形”资源的挖掘还不够,还没有真正走到文本中去,依据课文的语言文字,来引发同学们思考,联系他们的生活,把课堂变成“语言的训练场”,让同学们说起来,让课堂说话。这需要我慢慢修炼。
淑亚:善于反思才能不断进步。几年前,朱老师就提出了一个观点,单元整合教学。即以单元为结构形式,整合教材、课外选文等教学资源,利用精读、略读、练习、综合、作文等课型,有效达成单元目标。这样可以改变只注重单篇教学零打碎敲的倾向,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这与我们学校的阅读课题不谋而合,作为课题组成员,文文,你能否针对这个课题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话题三:如何进行单元整合教学?
文文:好的。2020年暑假,在淑亚姐的带领下,工作室的伙伴们共同研读朱煜老师的《让课堂说话》这本书,虽说是囫囵吞枣,但当时我就对朱煜老师“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的理念特别感兴趣。
开学以后,从拿到四年级语文教材的那一刻起,我就在思考,从哪一个单元着手尝试落实。后来在淑亚姐的指导和点拨下,最终确立了以第七单元尝试单元整合。四年级重在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第七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家国情怀,语文要素正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一周5节课,加上周四下午的两节习作课,我们学完了第7单元的全部课文,并且课外拓展两篇关于抗日名将吉鸿昌的故事,比正常教学节约出了3个课时,多出来的时间里我们开展课外阅读,进行读书交流,评选演说家、故事大王。
就像陶校长谆谆教导的,用这样的方式教语文,教学目标明晰,一个单元一个训练点,在学习此单元的一周或两周内,一直在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讲授巩固和操练,直到学生熟练掌握。
淑亚:谢谢各位的分享!最后以朱煜老师的话结束今天的分享:“语文是生活的语文,是成长的语文,是为人生幸福奠基的语文。不管何种途径,通往阅读最深处的,一定是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培护和养育诗意的生命,最终诗意栖居大地!”感谢各位老师的聆听!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潘淑亚,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实验小学教师,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语文湿地栖居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全国百佳语文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骨干教师。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