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7+3+2套练(1)

发布于 2021-03-31 09:14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7+3+2套练(1)

1.《木草纲目》中石碱条目下写道:采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水淋汁,久则凝淀如石,浣衣发面,亦去垢发面。这里的石碱是指(  )

A.KOH        B.KAl(SO4)2

C.KHCO3       D.K2CO3

解析:选D。采蒿蓼之属,晒干烧灰,说明石碱成分来自植物烧成的灰中的成分,以水淋汁,该成分易溶于水,久则凝淀如石,亦去垢,能洗去油污,发面,能作为发酵剂,排除KOH、KAl(SO4)2,植物烧成的灰中的成分主要为碳酸盐,所以碳酸钾符合,故选D。

2.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入了1 mol Cl2的新制氯水中,HClO、Cl、ClO粒子数之和为2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NH3和HCl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NA

C.常温下,pH=2的H2SO4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0.02 NA

D.高温下,0.3 mol Fe与足量的水蒸气完全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8NA

解析:选D。A.氯气通入水中,部分氯气和水反应,则通入了1 mol Cl2的新制氯水中,HClO、Cl、ClO粒子数之和小于2NA,A错误;B.标准状况下,22.4 L NH3和HCl的混合气体反应生成固体氯化铵,不能计算中含有的分子总数,B错误;C.常温下,pH=2的H2SO4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0.01 mol/L,不能计算含有的H数目,C错误;D.高温下,0.3 mol Fe与足量的水蒸气完全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失去的电子数为0.8 NA,D正确。

3.有机物甲、乙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都能发生取代、加成和水解反应

B.甲、乙互为同分异构体

C.甲的一种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

D.等物质的量的甲和乙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等

解析:选A。A.甲中含有羧基和碳碳双键,能够发生酯化反应和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水解反应,A错误;B.甲、乙的化学式相同,都是C4H6O2,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B正确;C.甲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可以是OHCCH2CH2CHO,能发生银镜反应,C正确;D.1 mol的甲和乙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D正确。

4.短周期元素X、Y、Z、W、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X与Y是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W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r(Y)>r(Z)>r(W)>r(M)

B.Z的气态氢化物比W的气态氢化物更稳定

C.分子式为Y5X12的物质只有3种

D.由三种元素X、Z、W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而无离子键

解析:选C。X与Y是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应为烃类物质,则X为H元素,Y为C原子,W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应为O元素,则Z为N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可知M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8-1-4-5-6=2,应为Mg元素,A.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大小顺序:r(M)>r(Y)>r(Z)>r(W),A错误;B.非金属性O>N,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B错误;C.分子式为C5H12的物质为戊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C正确;D.由三种元素X、Z、W形成的化合物可为铵盐,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D错误。

5.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A

向KI溶液中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

液体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碘易溶于CCl4,难溶于水

B

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体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红色变浅

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C

FeCl3和BaCl2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SO2

溶液变为浅绿色且有白色沉淀生成

沉淀为BaSO3

D

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NaI溶液

出现黄色沉淀

Ksp(AgCl)<< span="">Ksp(AgI)

解析:选B。A.KI溶液与CCl4分层,下层为无色的有机层,现象、结论均不合理,A错误;B.加入少量BaCl2固体,生成碳酸钡沉淀,水解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红色变浅,B正确;C.SO2被铁离子氧化为硫酸,进而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C错误;D.氯化银的溶度积常数大于碘化银,D错误。

6.现在污水治理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可以通过膜电池除去废水中的乙酸钠和对氯苯酚(),同时利用此装置的电能在铁上镀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铁电极应与Y相连接

B.反应过程中甲中右边区域溶液pH逐渐升高

D.当外电路中有0.2 mol e转移时,A极区增加的H的个数为0.1NA

解析:选B。A.A为原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在铁上镀铜时铁电极应与Y相连接,A正确;B.B电极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H3COO-8e+9OH===2HCO-3+5H2O,所以反应过程中甲中右边区域溶液pH逐渐降低,B错误;C.A为正极,正极有氢离子参与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7.将一定量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加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H2COONH4(s) 2NH3(g)+CO2(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负对数(-lg K)值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点对应状态的平衡常数K(C)=10-3.638

B.该反应的ΔH>0

C.NH3的体积分数不变时,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D.30 时,B点对应状态的v(正)<v(逆)

解析:选C。A.C点对应平衡常数的负对数(-lg K)=3.638,所以C点对应状态的平衡常数K(C)=10-3.638,A正确;B.温度升高平衡常数的负对数(-lg K)减小,即温度越高K值越大,所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ΔH>0,B正确;C.体系中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始终不变,所以NH3的体积分数不变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C错误;D.30时,B点未平衡,最终要达平衡状态,平衡常数的负对数要变大,所以此时的(-lg QC)<(-lg K),所以QC>K,因此B点对应状态的v(正)<< span="">v(逆),D正确。

8.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俗名大苏打,又称为海波。它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加热、遇酸均易分解。某实验室模拟工业硫化碱法制取硫代硫酸钠,其反应装置及所需试剂如下图:

实验具体操作步骤为

开启分液漏斗,使硫酸慢慢滴下,适当调节分液的滴速,使反应产生的SO2气体较均匀地通入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同时开启电动搅拌器搅动,水浴加热,微沸。

直至析出的浑浊不再消失,并控制溶液的pH接近7时,停止通入SO2气体。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

(2)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不能让溶液pH<7,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spa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三颈烧瓶B中制取Na2S2O3,反应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上述生成物混合液中获得较高产率Na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