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三星堆下的丝绸之路

发布于 2021-03-31 12:16 ,所属分类:在线教育信息快讯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时隔35年,三星堆考古再次备受瞩目。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曾这样评价三星堆:“传统的看法是,四川古属西南夷,没有什么足以称道的文化,而且蜀道艰难,与中原华夏隔绝不同,四川古史几乎为一片空白。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好像是一缕曙光,逐渐将这迷茫荒昧的黑暗照亮了”。


是啊,三星堆遗址的一次又一次的惊世发现,一步步拉近了我们与神秘古蜀的距离,让真伪莫辨的古蜀国成为真实的存在。

 

1三星堆的由来


1929年四川广汉农民燕道诚在土堆附近挖沟的时候,挖出了一坑玉器,考古人员闻此而来,发现从地图上看,三个土堆像一条线上的三颗金星,后来命名为“三星堆”。但据专家推测:三星堆原本可能是条状的城墙,晚期人类活动挖开了两个缺口,形成了三个孤堆。


2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成都平原北部沱江支流湔江(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

 


3三星堆考古时间轴


1929年

三星堆遗址发现,始于当地农民挖沟偶然发现一坑玉器

1986年7月

三星堆一号、二号两大祭祀坑相继出土

2020年9月5日

时隔34年,三星堆遗址再次启动挖掘

2020年9月8日

四川三星堆新发现6个坑


惊现丝绸

 

此次,考古人员在三星堆坑内的黑色灰烬中提取到了肉眼不可见的丝绸制品残留物,也就是说,当时的古蜀国已经有丝织品的存在。 

 


图为发现的丝绸制品残留物 拍摄自新华视点


古蜀人是如何会制作丝绸的呢?


一是有文献记载,最早发明养蚕的人叫西陵氏,也就是嫘祖。《路史·后纪五》记皇帝“命西陵氏劝蚕稼”。注:“《皇图要览》云:‘伏羲化蚕。’西陵氏始养蚕。故淮南王《蚕经》云:‘西陵氏劝蚕稼亲蚕,始此。’”西陵氏遂因劝民蚕桑而被后世奉为蚕神。而据传被奉为蚕神的嫘祖是四川盐亭人。《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器,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记载了黄帝与嫘祖联姻的事实。


二是蜀地自古就是丝绸的重要产地。《华阳国志·蜀志》记:“有蜀侯蚕丛,其纵目,始称王。”段玉裁在《荣县志》中说:“蜀以蚕为盛,故蜀曰蚕丛,蜀亦蚕也。”又扬雄《蜀王本纪》说:“蜀之先,名蚕虫,教民蚕桑。”蜀人的第一代王竟以蚕名,足以说明蜀地蚕桑业兴起时间之早。


谈到丝绸,不得不说起南方丝绸之路,又称西南丝绸之路,它是一条从成都平原出发,经由云南至缅甸、印度和东南亚、中亚、西亚的重要贸易通道。现在三星堆丝绸的考古发现,我们有理由怀疑,中国是不是在古蜀时期就已经向外域输出丝绸进行贸易?而所走的这条贸易之路是不是南方丝绸之路?


丝绸、纺织工具、编织图案和精美服饰的发现


除了这次考古发现的丝绸之外,早在1980年到1981年,三星堆遗址内就已经出土了18件陶纺轮和14件石纺轮,还出土了大量表现编织、织布的方格纹和网纹的陶器,更重要的是出土的青铜立人上衣下裳,里外共三层,衣裳繁纹满饰,纹样构图考究,对称工整,这些出土的文物处处显露出古蜀丝织业的发达。

 


海贝的发现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海贝不在少数,而海贝大多数是深海产物,尤其是环纹货贝,大小为虎斑贝的三分之一左右,中间有齿形沟槽,这种海贝只产于印度洋深海水域。而四川是内陆腹地,毫无疑问,三星堆的海贝只可能是外来输入。段渝先生在综合分析了这些来源于印度地区的海贝情况后,指出:“将这些出土海贝的地点连接起来,正是中国西南与印度地区的古代交通路线—蜀身毒道。”蜀身毒道是汉代对从四川通往古印度商贸路线的称谓,也就是文章中所提到的南方丝绸之路。

 


象牙的发现


目前新发现的6座三星堆祭祀坑中,3号坑已探明的象牙就有120多根,并且早年1、2号坑也出土了不少象牙,再者,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象牙数量更为庞大,总重量超一吨,基于此,有学者认为,虽然有如《山海经·中山经》“岷山,江水出焉……其兽多犀、象,多夔牛。”等文献记载巴蜀曾有象生活,但是否足以提供大量象牙颇令人怀疑,而且除了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外,没有一处发现大象的遗骸、遗骨。不免也让人猜测这些大批象牙可能是从印度地区引进来的,而其间的交流媒介是那些大量的海贝。

 



青铜器的发现


三星堆遗址最令人震惊的就是出土了神秘奇异的青铜雕像群和黄金制品,其中有高达3.95米的青铜神树,有高达2.62米的青铜立人像及连耳宽1.38米的青铜纵目面具,还有许多其他的青铜制品。这些青铜器的合金成分主要是锡和铅。要铸造数量庞大的青铜器肯定需要大量的合金材料,而四川地区没有铸造青铜器所需要的锡和铅,据专家检测,相关原料应当出自滇东北地区。

 




由上述可知,三星堆时期古蜀的青铜器原料,海贝,象牙都是外来输入的,我们有理由相信三星堆时期古蜀国向外输出的主要物资极大可能是蜀地盛产的丝绸。季羡林先生也很早就指出:“古代西南,特别是成都,丝业的茂盛,这一带与缅甸接壤,一向有交通,中国输入缅甸,通过缅甸又输入印度的丝的来源地不是别的地方,就正是这一带。”


那么,南方丝绸之路是不是三星堆时期古蜀国对外联系的主线呢?三星堆的文物所呈现仅仅只是古蜀王国的“冰山一角”。要想接近真实,唯有不断地探索。

 

作者简介:五七,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20年研究生,专业:材料与化工。


责任编辑:陌上

投稿邮箱:gskpxh@126.com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点击下方 关注我们!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