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2-6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发布于 2021-04-09 09:46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小学二年级
第二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的最短的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最长的针是秒针。
2.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如:分针指着12,分针指着9,就是9时(9:00)
3.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4.时针有1大格是1小时。时针走几大格是几小时。
分针走1小格是1分。分针走几小格是几分。
秒针走1小格是1秒。秒针走几小格是几秒。
5.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正好走了一圈,是60小格,也就是60分,所以1时=60分。
分针走1小格是1分,秒针正好走了一圈,是60小格,是60秒,所以1分=60秒
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如:时针在5和6之间,走过了5,表示5时多。8时过了5分,就是8时零5分。
7.判断钟面时间:先看时针,判断是几时多,再看分针,5分5分地数,判断是多少分。
小学三年级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
知识点一:认识千米
1.千米的认识
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时,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
2.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千米=1000米,把千米换算成米,乘进率1000;把米换算成千米,除以进率1000。
知识点二:认识吨
1.认识质量单位吨
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字母“t”表示。
2.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是:1吨=1000千克。
小学四年级
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
知识点一:认识整万数和整亿数
1.万级的计数单位和整万数的读写
(1)万级的计数单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是万、十万、百万、千万,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2)整万数的读写:整万数的读法:先去掉末尾的4个“0”,前面是多少就读多少,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整万数的写法:“万”字前面是多少就写多少,再在后面添4个“0”。
(3)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个级从右到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从右到左依次是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2.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
(1)读法:读数时,万级和个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2)写法:写数时,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占位。
3.亿级的计数单位和整亿数的读写方法
(1)亿级的计数单位有:亿、十亿、百亿、千亿。
(2)写整亿数时,“亿”字前面是多少就写多少,再在后面添上8个“0”;读整亿数时,亿级上的数是多少就读多少亿。
4.认识含有亿级的数位顺序表
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作十进制计数法。
5.认识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
亿以上数的写法与亿以内数的写法相同,写数时,四位分一级,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用0占位。
知识点二:多位数的改写和比较数的大小
1.多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与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相同,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依次比较各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也可分级比较数的大小。
2.整万数的改写
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去掉个级的4个“0”的同时,加上“万”字。
3.整亿数的改写
先画分级线,将个级和万级上的8个“0”去掉,换成一个“亿”字。
知识点三:近似数
1.认识近似数
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而只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近似数。
2.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首先要找准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5,直接把尾数的各位改写成0;尾数最高位上的数等于或大于5,向前一位进1,再把尾数的各位改写成0。
3.用“万”或“亿”作单位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用“万”作单位求近似数时,把万位后面的尾数的最高位即千位上的数“四舍五入”,并把尾数用“万”字代替;用“亿”作单位求近似数时,把亿位后面的尾数的最高位即千万位上的数“四舍五入”,并把尾数用“亿”字代替。
小学五年级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知识点一:单式折线统计图
1.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的统计图就是折线统计图。
2.从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知识点二:复式折线统计图
1.复式折线统计图:在统计过程中存在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据,需要用不同颜色(或其他形式)的折线来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数量变化情况,这样的统计图就是复式折线统计图。
2.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而且便于比较各组相关的数据。
3.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基本相同,只是用不同的折线表示不同的量,并注明图例。
知识点三:蒜叶的生长
1.通过此次的实践活动,提高准确收集数据的能力,巩固所学的知识,正确绘制出折线统计图,进一步感受统计图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够准确地理解折线统计图中所呈现的各种信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六年级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
知识点一: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1.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圆柱有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圆;圆锥是由底面和侧面两个部分组成,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曲面。
2.圆柱和圆锥的高:圆柱有无数条高,所有的高都相等;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只有一条高。
知识点二:圆柱的表面积
1.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x高。用字母表示为S侧=Ch=πdh=2πrh.
2.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两个底面积。用字母表示圆柱的表面积:S表=S侧+2S底。
知识点三:圆柱的体积
1.圆柱的体积公式:圆柱的体积=圆柱的底面积x高,用字母表示为V=Sh.
2.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统一体积公式:体积=底面积x高,用字母表示为V=Sh.
3.计算圆柱体积,如果已知半径,利用公式V=πr²h计算;已知直径,利用公式V=π(d/2)²h计算;已知周长,利用公式V=π(C÷π÷2) ²h计算。
知识点四:圆锥的体积
1.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1/3
2.圆锥的体积=底面积x高x(1/3)
3.已知圆锥的底面积和高,可以利用公式V=(1/3)Sh直接代入数据计算出圆锥的体积。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