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1~6单元检测题,替孩子收藏!

发布于 2021-04-09 10:13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提优检测卷


提优主题百花园(40)

一、主题达标。(24)

1读拼音,写词语。(9)

腊八这天,吃着nóng chóu( )的làbā zhōu

( ),嚼上几口腊八蒜,怎么吃也不nìwei( )。大年初一,男人们去qīn qi( )家拜年,小孩子们去逛庙会,看赛jiào chē(   )、赛luòtuo(   )。yuán xiāo(   )节更热闹,人们rán fàng(   )biān pào(   ),看花灯,分外开心。

2.找出下面每组词语中不同类的一个,画上横线。(4)

(1)花生胶枣榛子栗子青菜

(2)放鞭炮贴对联吃团圆饭穿新衣买杂拌儿

(3)清明节 中秋节七夕节妇女节重阳节

(4)藏戏川剧黄梅戏京剧戏剧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3)

4.读一读,连一连。(3)


寒食节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穿针乞巧


七夕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赏月,吃月饼


中秋节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禁烟火,吃冷食


5.读一读下面的诗句,把相应节日的字母填入括号里。(5)


(1)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4)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

二、主题探究。(12分)

1.填空。(5)

(1)看年画,猜寓意,写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过年时,碗摔碎了,要马上说:“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年了,吃年糕,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5)
(1)《北京的春节》一文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其他的日子则一笔带过。()
(2)《腊八粥》一文的作者是沈从文,文章详写等粥和喝粥这两件事情,略写准备材料这件事。()
(3)《藏戏》这篇文章重点写了藏戏的特点和藏戏的形成过程,略写了藏戏的舞台搭建。( )
(4)《寒食》这首诗主要写了寒食节的来历。( )
(5)《十五夜望月》这首诗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 )
3.课外我也积累了很多思乡的古诗,我能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上两句。(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主题讨论。(4分)
近年来,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观点。你赞同哪一种?请简述理由。
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应该保护。
时过境迁,某些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被淘汰也很正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优阅读大舞台(35)
四、课文片段阅读。(15分)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1.选文所描写的老北京过腊八节的两个习俗是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对它们进行了________(详写 略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
2.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1)这句话把腊八粥比作____________,写出了熬腊八粥的材料__________(3)
(2)透过腊八粥可以看出这是一个( )年。(3)
A.团圆喜庆B.福寿满堂
C.五谷丰登 D.财运亨通
3.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写出了大人们为过春节而准备的东西极为丰富。
B.“万象更新”写出人们筹备这些东西的主要目的是要在新年时显出新的气象。
C.这句话详写了大人们过春节的准备,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大人们忙碌的身影。
D.这句话通过写大人们过春节的准备,说明了人们对新的一年寄予了美好的愿望。
4.对文中的“京味儿”语言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A.“杂拌儿”指外形不规则的干果。
B.“零七八碎儿”指干果零散不全。
C.“玩意儿”指玩具。
五、提优课外阅读拓展。(20分)
端午日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    )、手脚(    )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的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的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
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兵士把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船和船的竞赛,人和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1.从下面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4)
结实健康伶俐灵敏
2.短文写了端午日的穿新衣、用雄黄酒写王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民俗,其中详写的是____________(3)
3.短文中,作者写龙舟竞赛时插入“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一句,有何作用?在正确说法后面打“√”。(4)
(1)侧面烘托龙舟竞赛的盛况。()
(2)正面描写龙舟竞赛的盛况。()
(3)留有“空白”,把那“种种情形”留给读者去想象。()
(4)留有“空白”,看读者是否知晓梁红玉水战擂鼓的故事。()
4.短文通过描写龙舟竞赛的盛况,展示了当地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3)
A.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民族精神。   
B.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
C.不怕困难、积极乐观的民族精神。
D.辛勤劳动、崇尚科学的民族精神。
5.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请结合你对端午节的了解完成下列各题。(6)
(1)请你说说“端午节”的来历。(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你认为这样做有何意义?(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优习作新视角(25)
六、习作展示。
一年里,我们会度过许多美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你最喜欢哪一个传统节日呢?这个传统节日你是怎么度过的呢?请结合家乡的节日风俗写一写。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条理清楚,详略得当。③4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浓稠 腊八粥 腻味 亲戚 轿车 骆驼

元宵 燃放 鞭炮

2(1)青菜 (2)买杂拌儿 (3)妇女节 (4)戏剧

3示例:甜甜 香气四溢 好吃

随心所欲 优哉游哉 尽情

4寒食节——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禁烟火,吃冷食

七夕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穿针乞巧

中秋节——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赏月,吃月饼

5(1)E(2)A(3)B(4)C(5)D

二、1.(1)喜上眉梢 连年有余 喜从天降

(2)()()平安

(3)万事如意年年高

2(1)√ (2)× (3)× (4)× (5)

3示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三、示例:我赞同观点①,因为像元宵节闹花灯、中秋节赏月等传统节日活动,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精神的发扬,应该大力保护。

四、1.熬腊八粥 泡腊八蒜 详写

2(1)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丰富多样

(2)C

3C4.C

五、1.结实 伶俐

2龙舟竞赛 捉鸭子竞赛 龙舟竞赛

3(1)√ (3)

4B

5示例:(1)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遭保守派贵族谗言攻击,最终被放逐。屈原因理想无从实现,自投汨罗江而亡,这天正是农历五月初五。后人在每年的这一天举行一系列活动纪念屈原,于是形成了端午节。

(2)有助于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六、思路点拨:首先选取一个你最喜欢的传统节日,然后结合家乡过节的风俗写一写你是怎样度过这个传统节日的。写作时,要注意运用详略得当的方法。 例文略。


六年级


答案:

一、1.bó√ huàng√ g√ chā√ miǎo√ ō√

2.C3.蒸融 消逝 惆怅 惊惶 叹息 徘徊

4.(1)示例:一瞬间 一眨眼 刹那间

(2)示例: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 白驹过隙

(3)渴望 盼望 希望 失望

5.(1)示例:日子像一阵轻烟似的过去了。

(2)示例:春姑娘给柳树穿上了嫩绿的新装。

(3)每个学生都应该端正学习态度。

(4)示例:我背着书包走在上学的路上。路旁的花儿好像在对我微笑,小树向我招手,鸟儿对我歌唱。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二、6.(1)示例:百闻不如一见 百思不得其解 真金不怕火炼

(2)A

7.示例:现在学校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我不能只学书本知识了,学习做菜也是对我能力的提升。

三、8.(1)千门万户 徘徊 匆匆

示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时间 焦急兴奋 焦急无奈 失望委屈

四、(一)9.B

10.示例:本品不适宜存放碳酸饮料

11.示例:妈妈,说明书上说90℃的水两个小时后水温还能达到55℃,维C泡腾片必须用40℃以下的水冲泡,所以现在还不能泡

(二)12.(1)游荡成性,不好劳动。

(2)馋得口水要流下来,形容十分贪吃。

13.表示解释说明

14.(1)他浪费了一天的时间,什么事也没做

(2)示例:不敢直视父亲的眼睛 我没有完成昨天的家庭作业

15.示例:时间一去不复返,虚度的光阴是无法弥补的,就像佩佳那样,游手好闲地度过了一天,失去了栽树、读书的机会。这句话告诫我们,要懂得珍惜时间。

16.示例:把握好每一天,好好利用闲暇时间,去做一些有价值的事,不要虚度光阴。

五、17.思路点拨:先回顾事情的经过,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感受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如果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感受有所变化,要把其变化也写清楚。 例文略。






答案

一、1.示例:

坚劲使劲 燕子 燕山削皮剥削

2.示例:

僻静避让传说 砖瓦 堆砌彻底秦岭 泰山 洛阳 经络 揪出瞅一眼

3.魔鬼 焚烧 军阀 迁移 压迫 牺牲 抽屉 泰山

4.(1)严肃 严峻 严厉 

(2)严格

5.锤 简 其 聚 碎 湖

(1)处所,地方 示例:邱少云 杨靖宇

(2)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3)示例:全神贯注 心不在焉

(4)全国各地

6.示例:(1)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2) 略

(3)那是他的妻子,他指着母亲说。

二、7.示例:70多年前,一位叫张思德的普通战士,为人民的利益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为后人留下了一种崇高的精神:为人民服务。

三、8.(1)任尔东西南北风

(2)良药苦口利于病

(3)事非经过不知难

(4)人民利益 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

9.(1)× (2)√ (3)× (4)√

四、(一)10.丝绸之路经济带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11.张骞 郑和 习近平主席

12.铁路 公路 航运

(二)13., : “ , ? ” : “ 。 ”

, 。

14.外貌、神态 人物的坚贞不屈

15.(1)C(2)B

16.示例:说明男孩继承了爸爸的事业,走上了革命道路,与敌人斗争,不怕牺牲。

17.示例:因为雨花石象征着革命者面对敌人时的坚贞不屈的精神。

五、18.思路点拨:想想自己的心愿是什么,这个心愿是与自己有关,还是与他人有关,或是与社会有关,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然后选取一种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倾吐自己的心声。 例文略。






参考答案

一、1.yù√ jì√ lú√ jī√ bǔ√ qí√ zhuàn√ juǎn√

2.(1)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3.(1)迟缓的样子 又 (2)田野间的小路 都

(3)尽情歌唱 指春天

(4)大概,表示猜测 轻轻地敲

(5)不要 感慨时光的流逝

4.(1)A E(2)D(3)A(4)B(5)C

5. 《闻军官收河南河北》——杜甫——漫卷诗书喜欲狂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绝胜烟柳满皇都

《江上渔者》——范仲淹——出没风波里

《泊船瓜洲》——王安石——明月何时照我还

《游园不值》——叶绍翁——一枝红杏出墙来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逝东》——王观——眉眼盈盈处

《清平乐》——黄庭坚——寂寞无行路

6.(1)回头看妻子和儿女,忧愁不知哪里去了,我胡乱地把诗书一卷,高兴得将要发狂。

(2)谁说人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门前的流水还能向西流呢!不要在年老的时候,感慨时光的流逝。

(3)春风又一次吹绿了长江南岸,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我的家乡啊。

二、7.(1)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2)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3)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4)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5)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8.示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多读古诗词,不仅可以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还能够陶冶情操。更重要的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古诗词可以无形中影响一个人的谈吐和气质,令你在学习与生活中获益匪浅。

三、9.(1)√ (2)× (3)√ (4)× (5)×

10.(1)松间沙路净无泥 (2)若到江南赶上春

(3)出没风波里   (4)便下襄阳向洛阳

四、(一)11.律诗 李杜

12.B

13.A14.感伤时事,看见花开就想落泪,怅恨别离,听到鸟鸣反而惊心。

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感情。

(二)16.冰霜少 绿参差 便觉 春意盎然的景象

五、17.思路点拨:理解整首词的意思后,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自己当作词人苏轼,想象他在什么时候、什么季节来游蕲水清泉寺,心情怎样,在游览时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发现了什么因而触发了写这首词的灵感……把苏轼创作这首词的过程想象出来。例文略。



参考答案

一、yù√ zài√ jī√ jiàn√ zhuàn√ fēi√

二、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三、1.从前,指出征时。 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2.田野间的小路。 都。

3.尽情饮酒。 指春天。

4.时。 远远胜过。

四、1.A2.C3.A4.B5.A6.D7.C

五、1.比喻、对偶 2.比喻、设问 3.对偶 4.拟人

5.夸张

六、1.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2.春色满园关不住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3.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4.示例: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5.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6.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7.死亦为鬼雄 留取丹心照汗青

七、1.× 2.√ 3.√ 4.√ 5.×

八、示例: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②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九、1.(1)往,去。(2)想要。 山水交汇的地方。

2.(1)美人流动的眼波 美人蹙起的眉毛 B

(2)春天 幸福的生活

3.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十、1.经历的所有磨难 毫不畏惧的态度

2.(1)B(2)D(3)C(4)A

3.赞美了竹笑对困难、洒脱乐观的生活态度。

十一、略。


篇幅有限,完整版添加严老师免费领取!!!

zi

liao

ling

qu

特别注明:一到六年级的电子版资料都有的哦

需要电子版的家长联系严老师,免费索取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小学的同学和家长,可以添加:xdjy579提前预习 学习

严老师会每天和你分享关于小学语文的学习资料,考试资料,扫描图片即可关注哦!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