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故事 悟道理:1.明送国宝 实取江山
发布于 2021-04-09 19:24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何老师在线➥知识点/阅读/习作/美文/积累
公元前659年夏天,晋国想要兴兵攻伐虢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国,如果虞国不让晋国的军队过境,晋国就束手无策。大家看看,这和后来的秦国实行的“远交近攻”的政策正好相反。
大臣荀息对晋献公说:“虞国的国君虞公是个爱财如命、目光短浅的小人,他见钱眼开,大王只要把我们的国宝送给他,他一定会答应借我们一条路,让我们通过虞国。”
什么国宝呢?荀息说的国宝,就是晋国马厩中原产于屈地的千里马和国库中原产于垂棘的碧玉。这是晋献公最喜爱的两件奇宝,他可舍不得,于是对苟息说:“这可是我最喜爱的宝物啊!再说虞国有宫之奇这样的贤臣,他们怎么会愚蠢到借路给我们这种地步呢?”
荀息说道:“请大王让臣下把话说完。我们把千里马和碧玉送给虞公,不过是把千里马从这个马厩牵到那个马厩中,把碧玉从这个仓库放到那个仓库里,我们灭掉了虢国,再把虞国灭了,这些马厩和仓库不就是你的了吗?宫之奇这个人虽然足智多谋,但是他不敢犯上强谏,虞公绝对不会听从他的劝告。”
经过荀息这么一说,晋献公才转过弯来,就派人把千里马和碧玉送给了虞公。虞公得了宝物,心中大喜。
晋国故意在晋、虢边境制造事端,找到了伐虢的理由。于是要求虞国借道给晋国讨伐虢国。虞公收了晋国宝物,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宫之奇再劝告也无济于事,只好借道给晋国。这下子可是哑巴吃黄连了。
晋国的军队经过虞国到达了虢国,攻占了虢国的都城,虢国迁都上阳(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南),拼死力战,晋军知难而退,撤军回国。
公元前655年,晋国聚集精兵良将,再次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宫之奇劝说虞公道:“虞和虢两国相互依存,虢国灭亡了,虞国也就会马上灭亡,正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啊!”
虞公说:“晋国和我是同宗(同为姬姓),绝对不会害我!”再次拒绝了宫之奇的劝告,借路给晋国。
宫之奇回到家中,对众人说:“晋国此次出兵,势在灭虢,他们回国途中,一定不会放过我们虞国,大家逃命去吧!”于是,带领族人逃离了虞国。
这年八月,晋国大军经过虞国攻打虢国,迅速攻克了虢国的都城上阳,灭亡了虢国。凯旋途中,晋军趁虞公毫无防备之机,一举灭亡了虞国,虞公成了俘虏,千里马和碧玉重新回到晋献公手中。
(参考文献《左传·僖公二年》、《左传·僖公五年》等)
【悟道理】这个故事中包含了两个成语:
1.假道伐虢:假道,是借路的意思。伐,是攻打的意思。虢,是春秋时的一个小国。用于军事上,其意在于先利用甲做跳板,去消灭乙,达到目的后,回过头来连甲一起消灭,或者借口向对方借道为名,行消灭对方之实。
从晋国的角度出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善于利用对方的弱点,施用小恩小惠,就能够换取大的利益(君子莫为,我们以助人为乐)。
2.唇亡齿寒:意思是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切相关。
从虞国的角度考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被小利诱惑,不要贪图别人的财物,天上不会掉馅饼;要放眼未来,励精图治、奋发图强,才不至于因小失大,误国误民。
征文启事
感谢朋友们关注《新语文大课堂》,欢迎投稿,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成长,让文字一直陪伴孩子的一生。
【投稿类型】学生校园作文、教师生活随笔、文学爱好者原创作品等
【投稿要求】必须原创,字数不限;投稿时请附作者近照1张及100字以内自我简介。投稿作者请加以便联系,号:HE15307907038。因为涉及原创保护,请注明是否付费阅读,默认为付费阅读,收入总额50%付稿费,一个月后到账。
【稿酬】文章采用后,自发布之日计,24小时内阅读数量超过200的,发基础稿费5元;每篇文章所获赞赏金,总额超过10元者70%发放给作者,不足10元者留作平台运作经费。在文章发布10天内,以转账的方式支付。作者请关注《新语文大课堂》,学生作文荣获“希望之星”发给证书和奖牌。
【投稿邮箱】heqiusheng2000@163.com
具体内容详见《征文启事》
如有好文欢迎供稿
如你喜欢欢迎关注
2021年度“希望之星”校园作文大赛征文启事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