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道法一轮复习教学设计八年级汇总
发布于 2021-04-11 20:05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八上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复习课教学设计
八上第二单元遵守规则复习课教学设计
八上第三单元责任、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复习课教学设计
八上第四单元国家利益复习课教学设计
八下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复习课教学设计
八下第二单元权利与义务复习课教学设计
3-23更新八下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复习课教学设计
八下第四单元崇尚法治复习课教学设计
重要知识整理一
(2)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3)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促进全面发展。
(4)有利于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提升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利于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获得良好感觉。
(6)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2.规则有道德、纪律、法律等,其中道德与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则。
3.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1)自由与规则是不可分的。
(2)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3)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4)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4.规则的作用?
答:(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规则是具体的,秩序是概括的)
5.几个重要观点(尊重他人、平等待人、诚实守信、文明有礼)
(1)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
(2)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3)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尊重是维系人际交往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4)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5)文明有礼是一个立身处世的前提。
(6)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6.维护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7.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
8.国家利益 ﹥ 国家安全
9.维护国家利益(安全)是公民的义务。
重要知识整理二
1.违法行为的类别:
(1)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
(2)根据社会危害性分,违法行为可以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
2.民事违法行为(1)例子:如欠债不还、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侵犯肖像权、侵犯著作权、侵犯名誉权。
(2)民事责任:赔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3.行政违法行为:(1)例子:扰乱社会治安、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冲红灯;(危害公共安全)
(2)责任: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
4.刑法: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法律)
5.刑罚:(1)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
(2)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3)特点:主刑的特点:只能独立使用,不能附加并用;附加刑的特点:与主刑同时适用;独立适用。
(区分:刑法是一部法律,刑罚是法律后果或处罚方式)
6.刑事责任的年龄规定:
①不满 14 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
②已满 14周岁不满16 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强奸、抢劫、放火、贩卖毒品、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③已满 16 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重要知识整理三
1.区分:一般违法与犯罪
(1)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有严格的法律(明显)的界限,但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2)区别:社会危害程度不同、触犯的法律不同、受到的处罚不同。
(3)相同点: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4)违法不一定是犯罪,犯罪一定是违法。
(5)吸毒是一般违法,贩毒是犯罪;酒驾是一般违法,醉驾是犯罪。
2.不良行为有:旷课、夜不归宿、辱骂他人、强行索要财物、打架、赌博、偷窃。
3.严重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上述不良行为屡教不改,多次出现,吸食毒品。
4.未成年人有不良行为变成少年犯的经历让我们得到什么启示?(说明什么道理)
①有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人,如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有可能走向犯罪。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②从不良行为到犯罪是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我们要杜绝不良行为,预防犯罪。
4.我们应该怎样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
(1)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3)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4)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5.未成年人走上犯罪的原因是什么?
个人:①法治观念淡薄,不能依法自律。
②交友不慎,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弱。
③不能抵制不良诱惑,没有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
④不能正确对待老师和家长的教育。
家庭:疏于监管,教育方法不当,家庭成员不良影响。
学校:忽视对学生思想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
社会:社会保护不到位,存在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因素。
6.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途径:
(1)非诉讼手段(如有关部门反映、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提醒:非诉讼是最常用的方法。
(2)诉讼手段(即到法院打官司,是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注: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又叫“民告官”)
7.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经济困难)
8.刑事违法行为(犯罪)
★(1)犯罪的三个特征:(区分法律的特征)
①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首要特征)
②刑事违法性:犯罪的法律标志
③应受刑罚处罚性:必然法律后果。
(三个特征的联系:犯罪的三个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
(2)例子:盗窃罪,抢劫罪,贩毒,醉驾,xx罪-----
(3)犯罪的法律后果:应受刑罚处罚。
道德与法治微课gongzhong号,欢迎关注,提意见。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