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新教材的情境化意蕴

发布于 2021-04-12 15:24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吧

摘要:教材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载体,充分研究、理解、挖掘高中生物新教材资源的价值以便更优质地服务于教育教学之中。新教材的情境化是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和方法,从学生实际出发、有人文关怀、立意深远的情境,更加突显了弥足珍贵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高中生物、新教材、情境化

依照新课标,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新教材)进行了修订,教师应当充分挖掘新教材资源的价值,认真钻研教材的内容、重点难点、文化内涵和知识体系,深刻理解其设计意图和活动策略,以便优质地服务于教育教学之中。

一、情境化蕴含育人价值

教材是系统地反映学科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载体,是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根本途径和学业评价的重要依据,因此要将教材-教学-学生整合,而高中生物学的研究范畴有其特殊性,很多内容深奥且抽象,寓内容于情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囡波湾生物

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也应是教育教学的理想与追求,生物学是很美的学科,我们理应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高尚的生活情操和审美价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高中生物的诸多知识可融入生活情景之中,如讲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时,就利用废旧生活物品包裹中药丸的球形蜡质盒制作生物膜模型,形象美观,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讲授酶的内容后引人了酶为生活添姿彩,紧贴生活实际,所学知识与生活有机整合。

当代中学生应懂得对学习和未来负责,正如施一公院士对高中学生所言:做一个有梦想、有定力、有益于社会的人",要学会理性思考,应用所学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材引入施一公、袁隆平、许智宏、方精云、杨焕明五位院士的“科学家访谈”,他们分别是分子生物、杂交育种、植物生理学、生态学、基因组科学研究领域的杰出代表,他们具有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科学向往的共同属性,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们身体力行划响时代的最强音,是这个时代的标杆,正所谓“引据大义,正之经典”,青少年们应引以为榜样。

高中生物教材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教材从不同角度将谚语、格言、古诗词以及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等有机融成教学情境,自然轻松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既获得知识又传承文化与智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当代中学生应当树立的责任与担当意识。科技成果彰显自信力量,教材有“生物科技进展”的情境,如: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的塞罕坝今昔”反映了我国生态建设成就;必修1《分子与细胞》在讲授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问题探讨引入了我国研制的新一代c919大型客机,形象地理解细胞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一项又一项傲人的成果生动地彰显了我国科技自信。当今世界格局的竞争也正是科技的竞争,青少年理应崇尚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进一步提高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力。

二、情境化培养学科能力

中学生物学科能力是生物学课程的重要构成要素,包括学习理解能力、应用实践能力、迁移创新能力。理解能力是学习的最基本能力;应用实践能力是基于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应用生物概念、情境而发展的能力;迁移创新能力是能运用跨学科的科学概念、情境系统地解决复杂的问题或提出研究方案,是最高的能力表现与水平。囡波湾生物

高中生物要引导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培养学科能力,在教学内容方面主要是结合概念建构、探究活动等来进行。概念建构过程中,提供科学事实,引导学生以事实为证据,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概括、演绎推理等过程建立认识。科学探究过程实际上是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并基于证据和逻辑得出结论的过程。探究过程更需要用来自生产、生活的真实背景营造情境,反映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在情境中提出可探究的生物学问题,如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4章第1节的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利用实验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提升探究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认知能力也处于不同层次,随着知识的储备、实践的增多,认知水平会不断提高。部分初中学生受制于思维方式的固化、思想观念的滞后、研究实践的被动,进入高中生物的学习后出现了诸多的困难与不适,而教材是联系教与学的媒体,又是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教材的情境化遵循让学生易于接受知识的原则,学生在阅读与理解教材过程中,能对教材的内容产生心理上的共鸣,从而能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情境化发展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核心素养的四个观念是概括、抽象的概念,仅有语言文本的描述是没有力量的、是干涸的,很难塑造出学生的精神素养,而素养也应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积累。教材通过创设学习情境来发展素养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生命观念是人们对生命现象解释的意识、观念或方法,实则是对一些生物学概念的抽象化,如基于对必修1课程的学习,认识到生命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以物质作为基础的,且生命系统中的结构大多是动态的、变化的,教材借助一系列复杂的情境认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发挥功能对结构的影响,如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对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的成分更新,对培育学生的思辩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

稳态与平衡是从微观(细胞)到宏观(生物圈)的不同生命系统的普遍特点。稳态的重要意义在于使系统各组分处于适宜的环境,保证各种生理生化反应正常发生;而平衡则是动态的,是通过调节实现的,也强调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教材通过情境化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摇铃研究狗的条件反射等现象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或原理,也理解了生命世界的美妙。透过现象情境学习稳态的机制,如人的体温调节、水盐平衡、免疫调节等,森林生态系统中有虫不成灾的调节,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分析相关现象建立情境模型,形成稳态与平衡观。

“科学家的故事”栏目结合社会生活中与本节学习有关的内容,以此作为学习背景;到社会中去"从社会中来”引导学生的学习紧扣社会生活题材。如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课后引入“染色体遗传理论的奠基人摩尔根”,分享摩尔根的故事,渗透了运用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演绎与推理的方法探讨、阐释生物学现象及规律,生物学现象能通过实验设计与实施得出结论。摩尔根最终受益于科学素养的积累,发现了基因的连锁互换定律,还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科学家的成长就是科学素养的升华过程。

教学过程应注重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即让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和动脑的活动,加深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提升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方能探讨或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在这些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方法。教材联系现实生活,在创设探究的情境中进入实验,如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章的探究实践“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在建构细胞的真实情境中也真正学习、体会模型的科学方法与作用。囡波湾生物

情境化教学是育人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和途径,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寓教学内容于情境之中,利用好教材中的情境,有效地促进教学相长,教学的过程就是要想方设法唤醒学生、激发学生、升华学生的过程。当然,生物学教学方法是可以多样化的,也不是所有知识、概念、探究都适合情境化教学,不同学生的经验、认知、情绪、动机状态不同,对同一情境的感悟也不同,情境化教学效果也会不尽相同,但从学生实际出发、有人文关怀、立意深远的情境应用于教学会收到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云南省宣威市第一中学

本文发表于《教学与管理》2021年1月1日


如果您感觉我提供的资源还不错,请点击一下文末的“点赞”、“在看”,或者将“囡波湾生物”gongzhong号加,如果转发请注明来源,感谢您的支持!

囡波湾生物

扫码加入我们

点赞即为支持

觉得不错就给我个“赞”和"在看"!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