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十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发布于 2021-04-15 15:49 ,所属分类:知识学习综合资讯

江西省南昌市十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世纪上半叶,现代中国革命文学(以下简称“革命文学”)在中国社会革命的历史语境中应运而生,对当时中国社会与文学的变革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历史影响。研究“革命文学”的谱系和结构,是对其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生成发展以及本体精神的考察。这一研究既是一个体现文学与思想互动张力的学术命题,又是一个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继承传统和创新发展的现实问题。
对“革命文学”谱系与结构的研究,基于“社群”视域,完整展现和合理解释了“革命文学”的存在之由、变迁之故。如在20世纪20年代的新青年社、新潮社等文学群落中,作家的革命意识和革命文学追求,都集中反映了社群场域中新旧文化的冲突、思想的激变,并推动了现代中国文学与革命的发展。而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等作家群体,追随时代的革命步履,以统一的组织形态完成了现代文学的运行机制。20世纪上半叶“革命”的阶级意识、抗战精神与“文学”的民族想象等话语之间的内在互动结构关系,凝聚出了社会革命思潮的核心价值、“革命文学”的精神内涵,成为“革命文学”演变发展的内驱力。
梳理“革命文学”作家谱系,可以在现代中国革命史与文学史相互交叉的场域,发现“革命文学”历史叙述的特质和革命文艺核心理论的形成。20世纪,大批热血青年借助文学自觉认同革命,又直面现实,于是就有了贴近现实的“革命文学”,也有了“革命文学”多元的样态。考察不同作家的革命经历、个性创作取向、特殊文化背景等,可以勾勒出他们进入“革命文学”时代书写的不同图示,捕捉到“革命文学”历史的全息投影和革命文艺核心理论丰富的构造纹理。那一时代的作家往往处于文学与革命的两难之境中,作家谱系研究特别重视这一点,从作家身上的这种矛盾去深度描摹现代中国革命文艺发展过程的斑斓色彩,揭示文学与革命通过作家主体同构的复杂精神因素。我们既要找到“革命文学”核心的思想理论,还要为“革命文学”诸多现象的发生演变找到契合时代主流的、合理存在的答案。
对“革命文学”谱系与结构的研究,是要发现“革命文学”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使命的积极影响。早期,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身上呈现了“革命文学”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同基调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关怀。20年代末30年代初,一些革命女作家在创作中表现出女性自我意识对现代中国“文学与革命”历史价值的积极重构。40年代,关乎知识分子话语与工农兵话语时空对接、交叉、重构的“延安文学”聚结了一支“革命文学”队伍,其核心正是中国革命现实“如何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文学为什么人”等问题。特殊空间的“延安”使五四以来的“革命文学”真正落地,“延安文学”已超越一般意义的地域命名的文学。
将“谱系和结构”作为研究视点和目标,就是要深度揭示“革命文学”的特殊文化意义通过什么样的相互关系被表现出来。社群结构、作家谱系、文学史阶段形态之革命实践文学和文学表现的革命内容,重构的不仅仅是“革命文学”丰富复杂的样态,更是发现现代中国文学独立叙述框架的依据和文学史典型意义之所在。任何历史研究最终指向的都是当下和未来,今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文学,与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密切关联,现代国家意识、人民意识等进一步升华,本质上正是对现代中国革命核心宗旨的坚守与弘扬,也体现了“革命文学”的内在精神传统。

(摘编自杨洪承《现代中国“革命文学”的精神传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中国文学本体精神的考察,是关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展的重要问题。

B.凝聚出社会思潮核心价值的“革命文学”,对当时社会与文学变革影响极为深远。

C.解决作家置身于文学与革命的两难之境的问题,就要梳理谱系,探寻复杂的精神因素。

D.要深度探寻“革命文学"的特殊文化意义,研究“谱系和结构"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基于时代需求,提出了“革命文学”谐系和结构研究这一学术命题。

B.文章第二段运用举例论证与对比论证,阐述了“革命文学”的演变发展。

C.文章第四段对一些革命女作家创作的论述,证明了女性自我意识的积极作用。

D.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提出观点,再分角度论述,最后阐明研究的现实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革命文学”贴近现实、样态多元,与青年自觉认同革命又直面现实不无关系。

B.梳理“革命文学”作家谱系,可以发现革命文艺核心理论的形成及其构造纹理。

C.“延安文学”超越了一般意义的地域命名的文学,使“革命文学”真正落地。

D.研究“革命文学”的内在精神传统,对当代文化建设的新使命具有积极影响。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20年12月17日凌晨,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国家航天局专家表示,“嫦娥五号”探测器在一次任务中,连续实现我国航天史上首次月面采样、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带样返回等多个重大突破,为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发展规划画上了圆满句号。同时,“嫦娥五号”任务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成功实现了多方面技术创新、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对于我国提升航天技术水平、完善探月工程体系、开展月球科学研究、组织后续月球及星际探测任务,具有承前启后、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摘编自国家航天局官网《“嫦娥五号”探测器圆满完成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

材料二:

如果将轨道器比喻为一位首次在月球轨道上成功取件的“太空快递小哥”,这位“小哥”功成名就的背后,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研制团队长达十年的辛勤付出。为了保证“小哥”在月球轨道上成功取件,研制团队为它制定了35项故障预案。
12月6日,轨道器与上升器在环月轨道上交会对接,按计划在21秒内完成,1秒捕获,10秒校正,10秒锁紧,分秒不差,此后顺利完成样品转移交接。35项故障预案,结果一项都没有用上,这就是最好的结果!
“天上一分钟,地上十年功。”从2009年至2020年,八院805所整整开展了十年的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与自动样品转移技术攻关和工程研制。他们累计开展了661次对接和518次样品转移试验。突破了轻小型弱撞击式对接技术、复杂接口自动样品转移技术、对接与转移一体化技术等关键技术;解决了轻量化设计、集成性高、对接精度高的轻小型对接技术,及在多重约束条件下实现大行程物品自动转移等关键技术难题,为我国探月三期任务实施奠定了技术基础,同时填补了我国在轻小型对接机构工程化研究领域的空白。

(摘编自新华网《“嫦娥五号”背后:三十五项故障预案一项没用到》)

材料三:

过去五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42万亿元增长到2.21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2.06%增长到2.23%,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5.3%提升到59.5%,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升至第14位……一系列数据显示,中国科技创新量质齐升,确立了全球创新领先者的地位。
这一历史性成就,首先得益于中国领导层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20年10月底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建议,更是提出要坚持创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新加坡《联合早报》评价说,中国定下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基调。
同时,中国科技创新取得累累硕果,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的护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2月发布的《世界知识产权指标》年度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专利申请数量达到140万件,继续排名全球第一。此外,中国正在着力健全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这无疑为相关创新实体吃了“定心丸”。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前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认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中国创新的重要推动力。
当然,中国重视和强调自主创新,绝不意味着把自己封闭于世界之外,而是在开放环境下的创新。事实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创新要素更具有开放性、流动性。正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所说,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成为独立的创新中心,或独享创新成果;创新成果应惠及全球,而不应成为埋在山洞里的宝藏。
12月,“嫦娥五号”带回月球样品后,中方明确表示,将与各国志同道合的机构和科学家共享月球样品,包括有关探测数据来进行科学分析,以深化全人类对太空的认知。

(摘编自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科技创新赋能中国造福世界》)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嫦娥五号”返回器完成了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发展规划,对于我国航天事业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B.35项故障预案,661次对接和518次样品转移试验,“嫦娥五号”轨道器的成功“取件”,离不开研制团队的辛勤付出。

C.中国全球创新领先者地位的确立,除了经费支出和投入强度的增长,还体现为科技进步贡献率及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的提升。

D.中国将与各国志同道合的机构和科学家共享“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品,这表明中国希望在开放的环境下与全球共享创新成果。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嫦娥五号”任务的成功完成,为我国开展月球科学研究、组织后续月球及星际探测任务提供了技术基础和宝贵经验。

B.八院805所在“嫦娥五号”探月工程对接技术和转移技术方面的突破,使得轨道器与上升器在环月轨道上的交会对接分秒不差。

C.国家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驱动,创新的推动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健全和施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对此予以肯定。

D.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创新要素更具有开放性、流动性,任何国家都不能成为独立的创新中心,也不能独享创新成果。

6.我国的航天之路如何走得更深更远?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作简要分析。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醋 栗

(俄)契诃夫

“我们兄弟两人,”他开口说,“我弟弟尼古拉从十九岁起就坐了省税务局的办公室,心里却老惦记着童年生活过的乡下。一年年过去了,他的这种思念渐渐地成为一种明确的愿望、一种理想——要在什么地方的河边或湖畔买下一座小小的田庄。
“我弟弟尼古拉坐在他的办公室里,梦想着将来有一天喝上自家的、香得满院子都闻得见的菜汤,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吃饭,在阳光下睡觉,一连几个小时坐在大门外的长凳上望着田野和树林。他喜欢看报,但只读其中的广告栏,如某地出售若干俄亩的耕地和草场,连同庄园、果园、磨坊和若干活水池塘。于是他就在脑子里描画出果园里的小径、花丛、水果、棕鸟笼、池塘里的鲫鱼,你们知道,尽是这类玩意儿。当然这些想象中的画面是各不相同的,这要根据他所看到的广告内容而定。可是不知为什么所有的画面上必定有醋栗。
“‘乡间生活自有它的乐趣,’他常常这样说,‘你可以坐在台上喝茶,水塘里有自家的小鸭子在戏水,鸟语花香,而且……而且醋栗成熟了。’”
“他绘制了自己田庄的草图,每一次图上都是同样的东西:一,主人的正房;二,仆人的下房;三,菜园;四,醋栗。他省吃俭用:经常半饥半饱,不多饮茶水,天知道他穿什么破烂,倒像叫花子,可是不断攒钱,存到银行里。他成了吝啬鬼!我看见他心里就难过,常常给他点钱,过节前也给他寄点,可是他连这个也存起来。”
“几年过去,他被调到另一个省工作,当时已年过四十,但还在读报上的广告,还在攒钱。后来我听说他结婚了。出于同样的目的,即买一座有醋果的田庄,他娶了一个年老而难看的寡妇,他对她毫无感情,只因为她手里有几个臭钱。他俩一起生活他照样很吝啬,经常让她吃个半饱,把她的钱存进银行却写在自己名下。她原先的丈夫是邮政支局局长,她过惯了吃馅饼、喝果子露酒的生活,现在在第二个丈夫家里连黑面包皮也不多见。这种生活把地弄得憔悴不堪,三年不到干脆把灵魂交给了上帝。当然,我的弟弟从来没有想到过,她的死是由他的过错造成的。”
“妻子死后,”伊凡·伊凡内奇想了半分钟接着说,“我弟弟开始物色田庄。通过代售人,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得占地一百十二俄亩的旧庄,有主人的正房,有仆人的下房,有花园,但没有果园,没有醋栗,没有活水池塘和小鸭子。倒有一条河,但河水呈咖啡色,因为田庄一侧是砖瓦厂,另一侧是烧骨场。可是我的尼古拉·伊凡内奇毫不气馁,他立即订购了二十丛醋乘,动手栽下,过起地主的生活来了。”
“去年我去看望他。我是下午到达的。天气很热。迎面来了一条毛色红褐的狗,肥得像一头猪。它想叫几声,可是又懒得张嘴。厨房里走出来一个厨娘,光着脚,胖得也像一头猪。她告诉我,老爷吃过饭正在休息。我走进屋里找弟弟,他坐在床上,膝头盖着被子。他苍老了,发胖了,皮肉松弛。他的脸频、鼻子和嘴唇都向前突出,眼看就要发出像猪那样的哼嘘声,钻进被窝里去了。”
“‘哦,你在这儿过得怎么样?’”我问他。
“他已经不是从前那个胆小怕事的可怜的小职员了,而是真正的地主老爷。他已经习惯这里的生活,过得很有滋味。他吃得很多,在澡堂里洗澡,已经跟村社和两个工厂都打过官司,遇到农民不叫他‘老爷’时他就大为恼火。他做好事,用苏打和蓖麻油给农民包治百病,每到他的命名日必定在村子里做感恩祈祷,之后摆出半桶白酒,他认为他应当这样做。尼古拉·伊凡内奇当初在税务局里甚至害怕持有个人的见解,现在呢,说的都是至理名言,而且用的是大臣的口气:‘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对平民百姓来说还为时尚早。’‘体罚一般来说是有害的,但在某种场合下又是有益的、不可替代的。’”
“‘我了解老百姓,善于对付他们,’他说,‘老百姓也喜欢我。我只消动一动手指头,他们就会替我办好我想要办的所有事情。’
“这一切,他都是面带精明而善良的微笑说出来的。他不下二十遍反反复复地说:‘我们这些贵族’,‘我,作为一名贵族……’显然已经不记得我们的祖父是个庄稼汉,父亲当过兵。我们的姓本来有点古怪,现在依他看来却响亮,显贵,十分悦耳动听。”
“傍晚,我们喝茶的时候,厨娘端来满满一盘醋栗,放在桌子上。这不是买来的,而是自家种的,自从栽下这种灌木以后,这还是头一回收摘果子。尼古拉·伊凡内奇眉开眼笑,足有一分钟默默地、泪汪汪地看着醋栗,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随后他把一枚果子放进嘴里,得意地瞧着我,那副神态就像一个小孩子终于得到了自己心爱的玩具。
“‘真好吃!’他说。
他津津有味地吃着,不断地重复道:‘嘿,真好吃! 你也尝一尝!’果子又硬又酸。”
一八九八年八月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尼古拉购到的田庄不尽如他的设想,但他“毫不气馁”,马上动手改变,“毫不气馁”一词表明哥哥被尼古拉执着于梦想的精神打动。
B.小说按照时间顺序安排故事情节,先后叙写了尼古拉梦想田庄、攒钱买田庄、生活在田庄的故事,这样安排使小说情节完整,脉络清晰。
C.小说和《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样,都是以身边人的视角讲述主人公的故事,这样既可增强小说的真实感,又可灵活地推进情节,转换场面。
D.小说中反复出现的“醋栗”象征着尼古拉一直渴求的田庄生活,而结尾说醋栗“又硬又酸”则暗示尼古拉得到的并不是真正的幸福。
8.尼古拉在获得田庄前后呈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请分别加以概括。
9.契诃夫被列夫·托尔斯泰誉为“一流的幽默作家”,这篇小说就有强烈的幽默讽刺风格,请举例说明作品在手法运用上是如何体现这种风格的。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焉。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移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徙知南昌,南昌人皆曰:“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富家大姓、黠吏恶少,惴惴焉不独以得罪于令为忧,而又以污秽善政为耻。历合州判官,事不经手,吏不敢决,虽下之,民不肯从,部使者赵抃惑于谮口,临之甚威,敦颐处之超然。通判虔州,抃守虔,熟视其所为,乃大悟,执其手曰:“吾几失君矣,今而后乃知周茂叔也。”用抃及吕公者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以疾求知南康军,因家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所居濂溪以名之。抃再镇蜀,将奏用之,未及而卒,年五十七。
博学力行,著《太极图》,明天理之根源,究万物之终始。又著《通书》四十篇,发明太极之蕴。序者谓“其言约而道大,文质而义精,得孔、孟之本源,大有功于学者也”。掾南安时,程珦通判军事,视其气貌非常人,与语,知其为学知道,因与为友,使二子颢、颐往受业焉。敦颐每令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二程之学源流乎此矣。故颢曰自再见周茂叔后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侯师圣学于程颐未悟访敦颐留对榻夜谈越三日乃还颐惊异之,曰:“非从周茂叔来耶?”其善开发人类此,嘉定十三年,赐谥曰元公。淳祐元年,封汝南伯,从祀孔子庙庭。

(节选自《宋史·周敦颐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故颢曰/自再见周茂叔后/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侯师圣学于程颐/未悟/访敦颐/留对榻夜谈/越三日乃还/

B.故颢曰/自再见周茂叔/后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侯师圣学于程颐/未悟访敦颐/留对榻夜谈/越三日乃还/

C.故颢曰/自再见周茂叔后/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侯师圣学于程颐/未悟访敦颐/留对榻/夜谈越三日/乃还/

D.故颢曰/自再见周茂叔/后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侯师圣学于程颐/未悟/访敦颐/留对榻/夜谈越三日/乃还/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手版,是大臣上朝时用以记事备忘的手持之物,《项脊轩志》中的“笏”即手版。

B.提点,文中指官名,寓提举、检点之意,掌司法、刑狱等事;现代指提醒、指点。

C.二程,即程颢和程颐,两人是宋明理学的鼻祖,后来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他们的学说。

D.开发,文中指对人进行开导、启发,现代指对某一资源进行发掘开拓并加以利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敦颐明察秋毫,深得百姓认可。任分宁主簿的时候,久未决断的案件经他审查,是非立判,人们对他交口称赞,认为周敦颐虽然年轻却老练果决。

B.周敦颐执法公正,敢于据理力争。面对执法严苛的王逵,他毫不畏惧,坚决反对将未犯死罪者处以极刑,并且斥责王逵不配为官,终使其醒悟改判。

C.周敦颐勤于政事,做事不惮劳苦。在任广东转运判官期间,对自己管辖的地区,即使是瘴气弥漫之所、险峻遥远之地,周敦颐也能够亲自巡视探察。

D.周敦颐博学力行,学说影响深远。所著《太极图》探索天理根源和万物始终,《通书》则阐发太极内涵,义理博大精深,学说上承孔孟,下启学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富家大姓、黠吏恶少,惴惴焉不独以得罪于令为忧,而又以污秽善政为耻。

(2)知其为学知道,因与为友,使二子颢、颐往受业焉。

五、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蝶恋花·海燕双来归画栋

欧阳修

海燕双来归画栋。帘影无风,花影频移动。半醉腾腾春睡重,绿鬟堆枕香云拥。

翠被双盘金缕凤。忆得前春,有个人人共。花里黄莺时一弄,日斜惊起相思梦。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风而“花影频移动”以景象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推移,生动而又含蓄。

B.“腾腾”乃悠闲慵懒之状,这与头发堆于枕边、被子未叠的情形相吻合。

C.词的末句表明主人公直到太阳西斜还在春睡,“惊”显其蓦然醒来之态。

D.本词写景有声有色,有远有近,有高有低,虚实结合,有很强的立体感。

15.这首词是怎样表达主人公的孤寂之情的?请简要分析。

六、情景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劝学》中,荀子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皆因心思浮躁,以此告诫世人学习务必专心。

(2)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自己面对群童“抱茅入竹”时的无可奈何。

(3)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自己感觉江面辽阔,仿佛在空中乘风飞行,不知将停留在何处。

七、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历史悠久,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有着的历史文献。要想深刻认识中国文化,离不开考古。那一件件出土的文物,不只是见证历史的珍品,更是滋养中国文化的甘泉。在中国文化的研究中,重大的考古发现,许多考古发现证实,中华民族自史前时期起,就是一个勤劳智慧、、勇于探索的伟大民族。今天,我们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而考古学的发展离不开考古方面的专业人才。对考古学者而言,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是探索发现、求得真知的驱动力。他们钻深山、探遗迹,一把手铲、一支毛刷,不改初心。他们通过科学的手段探索古史,以人文的笔触刻写文明,用手铲拨开千年的迷雾,在田野揭露历史的谜底。中国考古因立足中国推动世界文明历史的探索而高赡远瞩,因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规律而博大精深,让我们在考古事业的春天里砥砺奋进,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汗牛充栋层见叠出生生不息筚路蓝缕

B.汗牛充栋层出不穷生生不息风餐露宿

C.浩如烟海层出不穷自强不息风餐露宿

D.浩如烟海层见叠出自强不息筚路蓝缕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们通过科学的手段探索古史,用手铲拨开千年的迷雾,在田野揭露历史的谜底,以人文的笔触刻写文明。

B.他们通过科学的手段探索古史,用手铲拨开千年的迷雾。在田野探寻历史的谜底,以人文的笔触刻写文明。

C.他们用手铲拨开千年的迷雾,在田野揭露历史的谜底,通过科学的手段探索古史,以人文的笔触刻写文明。

D.他们用手铲拨开千年的迷雾,在田野探寻历史的谜底,通过科学的手段探索古史,以人文的笔触刻写文明。

19.下列句子中,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这陋巷中的厨房,烹煮焦虑和苦涩,端出温暖和芬芳,实在令人难忘。

B.年轻干部要争做拓荒牛,深人基层,提高实践能力,为群众解决问题。

C.“民亦劳止,艺可小康”,千百年来,小康一直是人民最朴素的愿望。

D.那两个乘客中,靠窗的“汉服”目光柔和,旁边的“西装”满面笑容。

八、语言表达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人类是唯一具备说话能力的生物,就鹦鹉而言,它们___,不是可用于交流的认知能力。换句话说,鹦鹉重复的单词对于它们而言没有意义,它们也无法交流独立的观点。_____,与一个叫鸣管的发声器官有密切关系。鹦鹉拥有独特的呼吸系统,其气管肌肉具有特殊用途。此外,鹦鹉的大脑比其他物种复杂得多。要让鹦鹉模仿人的声音,_____,首先,要让鹦鹉频繁与人接触,最好从它们小时候开始就这么做;然后,应在它们成功模仿后给予奖励。

21.李明是一位年青的上班族,储蓄不多,正在考虑是否购买一辆新能源汽车用于市区上下班和周末郊游,请你以导购的身份结合下面图表的信息提出建议及理由。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九、材料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圣哲说:“生活中,总是有毒蛇在引诱着我们。”所以你的世界一直在教你说“不”,以免那些毒蛇会来侵害你。可是渐渐地,你说“我不听”,学会了放纵;你说“我不关心”,学会了倨傲;你说“我不想跟你做朋友”,学会了无情;你说“我不想读书了”,学会了退缩……对,你可以说“不”,你有这个权力。也许你觉得这很酷,但是,孩子,你也要明白,你也有倾听、实践、承受的义务。其实生活是个大花园,连毒蛇也喜欢在花底下晒太阳。因此,我们有时候不该说“不”,说“行”反而更可贵。我多么希望你对那些建议、期待、友谊、责任、困难说“行”啊。孩子,我们谈谈吧。
这是一位妈妈写给孩子的信。假如你是这位妈妈的孩子,读了信之后,你想跟她谈些什么呢?请据此写一封回信。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以及解析


1.D

2.B

3.C

【分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对中国文学本体精神的考察”有误,非“中国文学”,应是“革命文学”,原文的表述是“研究“革命文学”的谱系和结构,是对其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生成发展以及本体精神的考察。这一研究既是一个体现文学与思想互动张力的学术命题,又是一个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继承传统和创新发展的现实问题”。

B.“凝聚出社会思潮核心价值的‘革命文学’”有误,“凝聚出……”的应是“20世纪上半叶‘革命’的阶级意识、抗战精神与‘文学’的民族想象等话语之间的内在互动结构关系,凝聚出了社会革命思潮的核心价值、‘革命文学’的精神内涵,成为‘革命文学’演变发展的内驱力”。

C.“解决作家置身于文学与革命的两难之境的问题”有误,非解决两难问题,应是从作家的两难出发去研究,原文的表述是“那一时代的作家往往处于文学与革命的两难之境中,作家谱系研究特别重视这一点,从作家身上的这种矛盾去深度描摹现代中国革命文艺发展过程的斑斓色彩,揭示文学与革命通过作家主体同构的复杂精神因素”。

故选D。

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对比论证”有误,文章第二段运用的是举例论证,分别举了20世纪20年代和三四十年代的两个例子,并没有进行对比。

故选B。

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延安文学’……使‘革命文学’真正落地”有误,使“革命文学”真正落地的是“特殊空间的‘延安’”,原文表述是“特殊空间的‘延安’使五四以来的‘革命文学’真正落地”。

故选C。

4.A

5.C

6.①科研人员要坚持探索,不断攻坚克难,不断突破关键技术,提升我国航天技术水平;②国家要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③国家要提供经费保障,持续加大投入;知识产权保护和开放创新并举。

【解析】

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概括分析相关内容的能力。

A.“完成了我国探月工程……三步走发展规划”错误。材料一第二段说“为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发展规划画上了圆满句号”,可见只是说“画上了圆满句号”,意思是圆满收官,代表着规划结束,但用“完成了”“‘绕、落、回’三步走发展规划”以偏概全。

故选A。

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相关内容概括文意的能力。

C.“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对此予以肯定”错误。选项中“此”指代“国家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驱动,创新的推动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健全和施行”,而根据材料三第三段只是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前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认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中国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可见文中只是在说明知识产权保护在中国的作用,选项偷换信息,曲解文意。

故选C。

6.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提取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

答案①“科研人员要坚持探索,不断攻坚克难,不断突破关键技术,提升我国航天技术水平”源自材料三第一段“研发投入强度从2.06%增长到2.23%,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5.3%提升到59.5%,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升至第14位”,材料三第五段“12月,‘嫦娥五号’带回月球样品后,中方明确表示,将与各国志同道合的机构和科学家共享月球样品,包括有关探测数据来进行科学分析,以深化全人类对太空的认知”。答案②“国家要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源自材料三第二段“这一历史性成就,首先得益于中国领导层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中国定下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基调”。

答案③“国家要提供经费保障,持续加大投入;知识产权保护和开放创新并举”源自材料三第一段“过去五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42万亿元增长到2.21万亿元,……一系列数据显示,中国科技创新量质齐升,确立了全球创新领先者的地位”,材料三第三段“同时,中国科技创新取得累累硕果,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的护航”。

7.A

8.之前:①贪财吝啬;②冷酷无情;③自私偏执;④胆小怕事。

之后:①慵懒无聊;②气满志骄/自命不凡/趾高气扬;③虚伪做作。

9.①比喻:如把尼古拉的狗、厨娘和他本人都比作猪,刻画了他们的可笑形象,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成为地主之后的尼古拉生活的慵懒无聊,极具讽刺性。②夸张:如反复描写尼古拉对有醋栗的田庄的执念,夸大他为买到田庄而不顾一切存钱的行为,夸大他成为地主后的肥胖骄横等,达到了幽默讽刺效果。③细节描写:如尼古拉把妻子的钱存进银行却写在自己名下的细节,突出了他的吝啬自私;尼古拉用苏打和蓖麻油给农民包治百病、摆出半桶白酒的细节,突出了他的伪善做作;尼古拉心满意足吃醋栗的细节,表现了他对平庸生活的满足。这些细节描写的运用,使人物可笑可悲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在幽默诙谐中传达出强烈的批判性。④对比:通过对尼古拉在得到田庄前后待人接物不同态度的对比,突显了他的愚蠢可笑,幽默中有冷峻的思考,直讽社会现实。⑤侧面烘托:写尼古拉的狗又胖又懒,厨娘邋遢肥胖,从侧面烘托了主人尼古拉慵懒和满足于平庸生活的形象,极具讽刺性。⑥反语:如“他做好事,用苏打和蓖麻油给农民包治百病”,正话反说,突出了他的伪善做作,极具讽刺性。

【解析】

7.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A.“哥哥被尼古拉执着于梦想的精神打动”曲解文意。从第二段“你们知道,尽是这类玩意儿”以及小说中对弟弟形象的刻画可以看出,哥哥并不认同弟弟买田庄的梦想。

故选A。

8.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

之前:

为了买田庄,“不断攒钱,存到银行里。他成了吝啬鬼……我给他点钱,过节前也给他寄点,可是他连这个也存起来”,可知其贪财吝啬;

结婚后只给妻子吃个半饱,导致妻子“憔悴不堪,三年不到干脆把灵魂交给了上帝”可以看出他的冷酷无情;

“出于同样的目的,即买一座有醋果的田庄,他娶了一个年老而难看的寡妇,他对她毫无感情,只因为她手里有几个臭钱”,为买庄园,种醋栗,几十年攒钱,可知其自私偏执;

做小职员时“害怕持有个人的见解”,可知其胆小怕事。

之后:

“我”去看他,“他坐在床上,膝头盖着被子……他的脸频、鼻子和嘴唇都向前突出,眼看就要发出像猪那样的哼嘘声,钻进被窝里去了”可知其慵懒无聊;

“遇到农民不叫他‘老爷’时他就大为恼火”给百姓做好事、祈祷后摆酒“他认为他应当这样做”,可知其气满志骄、自命不凡、趾高气扬;

“用的是大臣的口气”,曾经“害怕持有个人的见解”,而现在大谈管理与教育,可知其虚伪做作。

9.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文学作品的创作风格,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解答本题可从修辞、表现手法等角度加以赏析。

“一条毛色红褐的狗,肥得像一头猪。它想叫几声,可是又懒得张嘴。厨房里走出来一个厨娘,光着脚,胖得也像一头猪。……他眼看就要发出像猪那样的哼嘘声……”这些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尼古拉的狗、厨娘和他本人都比作猪,表现他们的可笑与慵懒无聊,极具讽刺性。

“从十九岁起……心里却老惦记着童年生活过的乡下;过节前也给他寄点,可是他连这个也存起来……已年过四十,但还在读报上的广告,还在攒钱”“发胖了,皮肉松弛。他的脸频、鼻子和嘴唇都向前突出”这些描写有夸张意味,夸大他为买到田庄而不顾一切存钱的行为,夸大他成为地主后的肥胖,有幽默讽刺效果。

“经常让她吃个半饱,把她的钱存进银行却写在自己名下”“他做好事,用苏打和蓖麻油给农民包治百病,每到他的命名日必定在村子里做感恩祈祷,之后摆出半桶白酒”“他津津有味地吃着,不断地重复道:‘嘿,真好吃!你也尝一尝!’”这些细节描写突出了他的吝啬自私、伪善做作和对平庸生活的满足。凸显人物的可笑可悲,幽默诙谐,又有强烈的批判性。

从前是个“胆小怕事的可怜的小职员”,现在遇到农民不叫他“老爷”就大为恼火;“当初在税务局里甚至害怕持有个人的见解,现在呢,说的都是至理名言,而且用的是大臣的口气”这些描述运用对比,突显了他的愚蠢可笑,幽默中有冷峻的思考,直讽社会现实。

“一条毛色红褐的狗,肥得像一头猪。它想叫几声,可是又懒得张嘴。厨房里走出来一个厨娘,光着脚,胖得也像一头猪”这些为侧面描写,烘托了主人的慵懒和满足于平庸生活的形象,极具讽刺性。

“他做好事,用苏打和蓖麻油给农民包治百病”“苏打和蓖麻油”是不可能包治百病的,所以“好事”运用反语,正话反说,突出了他的伪善做作,极具讽刺性。

10.A

11.C

12.B

13.(1)富贵人家、名门大姓、狡诈的官吏、品行恶劣的年轻人都恐惧不安,不仅担忧被县令判罪,而且把玷污清廉的政治当成耻辱。

(2)(程珦)知道他研究学问,通晓道理,就跟他交了朋友,让两个儿子程颢、程颐前去向他学习(接受教导)

【分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自……后”引领状语从句,意为“自从……之后”,所以应从“后”的后边断开,排除B、D两项;“留对榻夜谈越三日乃还”的意思是他留下来,与他对床夜谈,过了三天才回去。“对榻”是“夜谈”的方式,所以应该从“夜谈”后边断开,排除C项。

断句后,疏通语意为:所以程颢曾说:“自从再次见到周茂叔之后,在吟风弄月中返回时,就有了‘吾与点也’的心怀。”侯师圣跟程颐学习,没有明白,就去拜见周敦颐,周敦颐将他留下来,与他对床夜谈,过了三天才回去。

故选A。

11.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两人是宋明理学的鼻祖”说法错误,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鼻祖。

故选C。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

B.“并且斥责王逵不配为官”理解错误,根据原文“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分析,可知“如此尚可仕乎”是周敦颐想辞官的理由,并不是斥责王逵不配为官。

故选B。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1)句重点字词:黠,狡诈、狡黠;恶少,品行恶劣的年轻人;惴惴焉,恐惧不安的样子;得罪,获罪;污秽,动词,玷污、侮辱。

第(2)句重点字词:为学,研究学问;知道,通晓道理;因与为友,省略句,应是“因与(之)为友”;受业,学习。

参考译文: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原名叫敦实,因为避讳宋英宗赵曙的旧名而改名。担任分宁县的主簿,有件案子久而未决,周敦颐来到后,一经审讯,立刻使案情明了。城里的人都惊奇地说:“经验丰富的狱吏也不如他。”部使者推荐他,于是他调任南安军司参军。有个囚犯按照法令不该判死罪,转运使王逵想重治他。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吏,众人都不敢与他争辩,唯有周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王逵不听,于是周敦颐就丢下手版返回,打算弃官离去,说道:“这样还可以为官么!用杀人来向人献媚,我不干这种事。”王逵明白过来,囚犯幸免于死。
改任郴州桂阳县县令,治政业绩尤为显著。周敦颐调任南昌知县,南昌的老百姓都说:“这就是能辨明分宁案件的那个人,我们这下可有地方说理了。”富贵人家、名门大姓、狡诈的官吏、品行恶劣的年轻人都恐惧不安,不仅担忧被县令判罪,而且把玷污清廉的政治当成耻辱。周敦颐担任合州判官,事情不经他的手,官吏就不敢决断,即使交代下去(或“即使下达命令”),老百姓也不肯听从。部使者赵抃被谗言迷惑,对待他非常严厉,周敦颐超然处之。周敦颐通判虔州时,赵抃是虔州太守,仔细观察他的所作所为,才明白过来,赵抃握着周敦颐的手说:“我差点失去了你,从今以后我才算真正了解了周茂叔。”因为赵抃和吕公著的推荐,周敦颐被任命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清冤狱、惠泽百姓为己任。在部中巡行不辞劳苦,即使是瘴疠之气的地方,艰险遥远的地方,也要慢慢地视察。后来,他因病请求调任南康军知军。于是在庐山的莲花峰下安了家,他家前面有一条溪流与湓江汇合,他取在营道时居住的地方濂溪来命名。赵抃再次镇守蜀地的时候,打算上奏请皇帝任用他,还没有来得及上奏,周敦颐就去世了,享年五十七岁。
他学识广博并且身体力行,著有《太极图》,探明天理的根源,研究万物的始终。又写了《通书》四十篇,来阐明太极的含义。为之作序的人说“他的言语简约而道理广博,行文质朴而义蕴精深,探得孔、孟学说的本源,对于学者大有用处”。他担任南安掾吏时,程珦是军事通判,看他精神面貌不同于常人,就跟他交谈,知道他研究学问,通晓道学,就跟他交了朋友,让两个儿子程颢、程颐前去向他学习(接受教导)。周敦颐常常让他们寻找孔子、颜渊的快乐所在,(让他们知道让孔子、颜渊感到)快乐的是什么事,二程的学术就从此发源、衍变。所以程颢曾说:“自从再次见到周茂叔后,在吟风弄月中返回时,就有了‘吾与点也’的心怀。”侯师圣跟程颐学习,没有明白,就去拜见周敦颐,周敦颐将他留下来,与他对床夜谈,过了三天才回去。程颐对他的变化感到惊异,说:“您不是从周茂叔那里来吧?”周敦颐就是这样善于启发开导人。嘉定十三年,周敦颐被赐谥号为元公。淳祐元年,被封为汝南伯,在孔子庙中陪祭。

14.D

15.①对比。物与人的对比,作者将海燕之双、金缕风之双,与主人公的孤单形成对比。或昔今对比,从前有人相伴,如今无人相陪。②描写主人公的状态。主人公因为孤寂,半醉腾腾,十分慵懒。③借景抒情。写帘影无风、花影移动等,以静寂之景衬托主人公的孤寂。④虚实结合。从前有人相伴,是回忆,是虚;当今无人相陪,是实况,两相比照,更显今之孤寂。⑤借事抒情。借黄莺惊扰相思梦这件事,来表达主人公的思念、孤寂之意。

【分析】

14.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D.“本词写景有声有色,有远有近,有高有低,虚实结合”表述错误,这首词中,在写景方面,无论“海燕”“画栋”,还是“帘影”“花影”,都是实写,没有虚写,而后面的“忆得前春,有个人人共”,虽是虚写,却并不属于写景。

故选D。

15.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首先,这首词使用了对比手法。“海燕双来归画栋”“双盘金缕凤”作者将海燕之双、金缕风之双,与主人公的孤单形成对比。此外,“忆得前春,有个人人共”可以看出从前有人相伴,如今无人相陪,也形成昔今对比。

其次,进行了主人公的状态的描摹。“半醉腾腾春睡重,绿鬟堆枕香云拥”,主人公因为孤寂,半醉腾腾,十分慵懒。

再次,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帘影无风,花影频移动”,写帘影无风、花影移动等,以静寂之景衬托主人公的孤寂。

此外还有虚实结合。“忆得前春,有个人人共”,从前有人相伴,是回忆,是虚;当今无人相陪,是实况,两相比照,更显今之孤寂。

最后采用了借事抒情。“花里黄莺时一弄,日斜惊起相思梦”,借黄莺惊扰相思梦这件事,来表达主人公的思念、孤寂之意。

16.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螯”“鳝”“焦”“倚”“冯”“御”“止”。

17.C

18.D

19.B

【分析】

17.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汗牛充栋:侧重说明藏书多。浩如烟海:侧重表现文献、资料丰富。后文说的是“历史文献”,故应该选择“浩如烟海”。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层见叠出:接连不断地多次出现。“层出不穷”强调了无穷无尽,语意更强,故选用“层出不穷”更好。

生生不息:不断地生长、繁殖。自强不息: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侧重主观上的努力。根据上下文,强调的是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

风餐露宿: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筚路蓝缕:筚路指柴车,蓝缕指破衣服,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根据文意,指的是考古工作这的野外工作,故应该用“风餐露宿”。

根据以上分析,排除ABD。

故选C。

18.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语序不当,“通过他们……”,由于介词“通过”位置不当导致缺少主语,应将“通过”调至“他们”后;“揭露……谜底”搭配不当,应为“探寻”或“揭开”谜底。故A项错。

B.语序不当,“通过他们……”,由于介词“通过”位置不当导致缺少主语,应将“通过”调至“他们”后。故B项错。

C.“揭露……谜底”搭配不当,应为“探寻”或“揭开”谜底。故C项错。

故选D。

19.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文中句子运用了比喻手法,本体是“文物”,喻体是“甘泉”。

A.比拟,赋予厨房烹饪的东西以人的情感,“焦虑和苦涩”。

B.比喻,将“年轻的干部”比作“拓荒牛”,本体是“年轻干部”,喻体是“牛”。

C.引用,引用了古人的话“民亦劳止,艺可小康”。

D.借代,“汉服”“西装”是两个人的着装,用部分代整体。

所以,B项与原文的修辞手法相同。

故选B。

20.只是重复经常听到的单词鹦鹉之所以能模仿人的声音就必须创造具体的条件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前文首先指出“人类是唯一具备说话能力的生物”,但是鹦鹉也能说话,那么鹦鹉说话是怎回事呢?所以此处要求填写鹦鹉说话是怎回事。结合和下文“就鹦鹉而言,它们___,不是可用于交流的认知能力”可以推断出鹦鹉说话“只是重复经常听到的单词”。

第二空,根据下文“与一个叫鸣管的发声器官有密切关系”可推断出此处填写表示“鹦鹉之所以能模仿人的声音”或者“鹦鹉为什么能模仿人的声音”意思的句子。

第三空,首先根据前文“要让鹦鹉模仿人的声音”中“要”推断出填写句子首为“就必须”,要填写的内容是对下文“首先,要让鹦鹉频繁与人接触,最好从它们小时候开始就这么做”“然后,应在它们成功模仿后给予奖励”概括。“让鹦鹉频繁与人接触,而“最好从它们小时候开始就这么做”“应在它们成功模仿后给予奖励”是鹦鹉模仿人声音的必须具备具体条件,由此推断出此处填写表示“就必须创造具体的条件”意思的句子。

21.可以购买新能源汽车。它款式时尚新潮,适合年青人;政府有补贴,免费上牌,使用成本低,性价比高;在市区和郊外用车,路途较短,不用担心续航问题;公共充电配套设施会逐步完善。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图文转换能力。

本题作答时应将购买新能源车的好处和忧虑与李明的情况结合起来讨论。李明“年青”,根据常理推断,应该更喜欢新能源车“时尚新潮”这一特点;“储蓄不多”,所以会优先考虑性价比高的车辆,会比较在意新能源车“可享受政府补贴”“免费上牌”和“用车成本低”这些特点;购车主要“用于市区上下班和周末郊游”,路途较短,所以公众普遍担心的“续航里程不足,不方便远途出行”的问题李明就不用过分担心。根据图表,公众对新能源车最担心的还是充电问题,因此,这一问题不能不提醒李明。综合以上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22.例文:

勇于担当,勇于说“行”

亲爱的妈妈:

您好!

收到您的信,我倍感惭愧!在困难面前,我还是退缩了、害怕了,一点小挫折就能让我轻易的说“不”。
妈妈,您说的对。墙角的花,因为担当起血泪的洗礼,才会有惊叹的美丽;海燕因为担当起了海浪的拍打,才会有“天高任我飞”的雄姿;傲梅因为担当起了风雨的考验,才会有“唯有暗香来”的清高淡雅……担当,使世界充满力量;担当,让美丽多了一份铿锵。
担当是时代的呼唤,承载使命要担当。“长太息以掩涕息,哀民生之多艰”,多少次思绪飘飞到汨罗河畔去寻找屈原伟岸的身躯孑然独立,又多少次感触于《离骚》的悠悠爱国深情而无法自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范仲淹的“舍己为天下苍生”,令人尊重;鲁迅先生“血荐轩辕”的担当,赋予了他以生命做匕首、作投枪的勇气;那个站在长城一角感怀涕零吟诵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陈子昂又何尝不让人肃然起敬?“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生动刻画了历代仁人志士勇担重任的无私奉献精神;“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一代伟人的豪言壮语,淋漓尽致地勾勒了担当的力量。他们是伟大的,因为他们担当起了自己的爱国使命。因为担当,所以奉献,因为奉献,所以他们的芳名永存。学会担当,让生命放光。
担当是品质的彰显,履职尽责要担当。同龄人还在关爱下撒娇的年龄他早已长大,撑起来整个家。几十年寒窗苦读,强咽了几多泪水、几多苦涩,可他“未曾废离”,悉心照顾呆傻的父亲和一个无亲无故的妹妹,用自己弱小的肩膀接受了挑战,担当起了社会的责任,他便是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他的担当感动了全中国。二十九年穿行于西北环境最恶劣地区的送信使者王顺友,为了山区人们能与外界取得联系,奋不顾身担当起了亲情的桥梁,恶劣的天气和灾难没有被吓倒,再大的风沙也阻止不了前行的路。他用毅力诠释了责任的力量,令人可歌可泣。学会担当,让生命坚强。
担当是价值的体现,建功立业要担当。作为十大元帅之一的朱德,原本只是一位默默无闻的人,用陈毅的话说,朱德同志在南京暴动的时候,没有一官半职,大家尊重他,只不过他是个老同志罢了。后来,朱德在起义军打了打败仗的情况下,他却能够身先士卒,敢于面对失败,担当起了挽狂澜于即倒,抉大厦之将倾的重任,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把一支将溃散的队伍重振,使军队获得了光明,自己也赢得了全军的尊重。英国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女孩,从小就被父亲严格要求,无论做什么都要力争一流,即使坐公共汽车也要坐在最前面,大学时代也如此,每件事情做的都很出色在40多岁时,她就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并赢得了“铁娘子”美誉。她便是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她凭借强烈的“出位”意识,很好的担当起了她的人生和事业,赢得了世人的赞叹。
妈妈,您的殷殷话语,让我明白担当是一种品质,一种节操,一种大智慧!学会担当,生命将永葆美丽,永葆坚强!
妈妈,我将永远记住您的嘱托,勇敢的对困难说“行”!
此致

敬礼!

您的孩子

2021年3月9日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本题属于材料+任务驱动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

材料是妈妈写给孩子的信。信中例举了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的情况,总是说“不”,“不听”“不关心”“不想跟你做朋友”“不想读书”,这种现象的背后原因其实是“放纵”“倨傲”“无情”“退缩”。这对这个问题,妈妈提出了希望,要履行“倾听”“实践”“承受”的义务,并指出“我们有时候不该说‘不’,说‘行’反而更可贵”。

考生在行文时要分清处境(实际情况),谈“说‘不’是我的权利”和“说‘行’更可贵”都可以。面对生活中的丑恶的、不合理的现象,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大胆说“不”。面对理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面对他人善意的提醒和师长的教导,理应说“行”。其他立意,持之有据亦可。

材料是一段含蕴丰富,可以引发读者悠远想象的话。要想写好这篇由富有哲思的话引发出来的作文,要深层次地挖掘话语的含义。需要抓住“这就是担当”分析,语段主要讲“担当”。“面对困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败敢于承担责任”这是担当的一些表现。“是一种责任,是一种魄力,更是一种精神”主要讲“担当”的内涵。本题主要围绕“担当”审题立意。

【立意】

1.责任与担当;

2.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3.人之为人,要敢于担当;

4.担当责任是使命,是义务等。


点“”跟谢明波老师学语文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