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韶阳理科工作室2021年新高一物理/化学暑期辅导简章

发布于 2021-05-15 21:41 ,所属分类:初高中物理学习资料

撰写人:陈韶阳


中考是起点,不是终点。
高中最大的特点是学习进度快且教学内容多,
高中第一年学的知识比初中三年的还多。
无论您的孩子是在重点高中还是普通高中,
如果您不希望孩子辛辛苦苦考上该校,
一开学就远远落在别人后面。
那么,初升高暑期,选择陈韶阳老师,
做好数理化衔接,无惧2024年高考!


选择陈韶阳老师的两个理由

该课程由绍兴资深独立教育工作者陈韶阳老师历经数年精心研发,独创的“举一反三”式教学方式让学习事半功倍。



课程安排(物理必修一):下表写的是物理12节课,共24小时。

实际的安排是:物理和化学在暑期衔接课程当中,视作同一门课,物理安排7节,化学安排7节,加起来是14节课,共28小时。与数学相同,数学也是14节课,28小时。

每节2小时

教学标题

课程主要内容

重难点

第1节

质点参考系空间时间

1、认识质点、参考系的概念。

2、通过实例了解。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区别和联系。并用数轴表示时刻和时间间隔,体会数轴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质点的概念,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区别和联系

第2节

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

1、理解位移的概念。

2、知道时刻与位置、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

知道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第3节

运动快慢与方向的描述----速度

1、理解物体运动速度的意义,知道速度的单位和矢量性。

2、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并用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认识有关反映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仪表。

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

第4节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 加速度

1、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的定义式和单位。

2、知道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及其区别,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含义。

加速度的概念

第5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1、通过实例,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认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变化规律。

2、认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v0at,会应用速度公式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和计算。

3、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推导方法,认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和推论公式

1、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定量关系。

6

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1、通过实验,认识空气阻力对落体运动的影响,知道自由落体的概念。

2、结合具体例子的分析,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的,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3、经历“研究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会用打点计时器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认识到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学生自己看打点计时器的说明书,培养学生独学习的能力。

7

重力与弹力

1、认识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心的概念及确定质量均匀且形状规则物体重心的方法。

2、通过实例分析,了解弹性形变的概念,知道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并正确分析弹力的方向。

3、通过探究知道胡克定律,并用其进行简单计算。

1、知道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重力G=mg

2、知道弹性形变的概念,知道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8

摩擦力

1、知道静摩擦产生的条件,知道最大静摩擦的概念,并正确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知道静摩擦产生的条件,通过实例知道滑动摩力产生的条件

9

力的合成

1、知道力的三要素在具体问题中正确画出力的图示或力的示意图。

2、理解合力和分力的概念,知道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知道力的三要素,会正确画出力的图示或力的示意图。理解合力和分力的概念。

第10

力的分解

1、知道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的关系的不同认识,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推理过程和结论,知道理想实验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掌握摩擦力的基本概念

第11

牛顿第一定律

复习初中的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概念,认真思考力与运动的关系。

第12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通过实验探究和具体实例的分析,理解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理解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2、经历实验方案的制定和实验数据处理的过程,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

阅读书本内容,体会探究过程中所用的科学方法。

课程安排(化学必修一):下表写的是化学12节课,共24小时。

实际的安排是:物理和化学在暑期衔接课程当中,视作同一门课,物理安排7节,化学安排7节,加起来是14节课,共28小时。与数学相同,数学也是14节课,28小时。

2h/节

教学标题

课程主要内容

重难点

1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反应类型

1、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并了解比较和分类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2、从不同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了解物质的转化关系

3、巩固初中所学的化学反应类型,根据物质在转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点,将化学反应分成不同的类型,以及不同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

4、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掌握反应特点;

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概念理解和应用

掌握不同反应类型的特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

2节

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概念的理解;

2、摩尔质量含义的理解;

3、初步学会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质量之间的简单计算。

知道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简单简单计算。

3节

物质的聚集状态及分散系

1、固液气三态微观结构、微利的运动方式以及宏观性质之间的对比;

2、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3、分散系的概念及分类原则,胶体的特性,常见胶体及性质;

4、电解质、非电解质、电离的概念。

用微观的角度理解三态;气体摩尔体积条件的掌握;胶体的特性及常见胶体特性;电解质相关概念的理解。

4节

物质的分离和鉴别

1、过滤、结晶、萃取和分离、蒸馏等分离提纯方法的实验原理、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2、根据混合物的性质,能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离。

3、常见的物质检验方法,以及焰色反应;

5、物质的量浓度,相关计算以及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1、不同分离提纯、方法的原理及注意事项的掌握,混合物分离方法的合理选择。

2、检验物质的方法选择;配制一定浓度溶液的操作特别是不同错误导致的后果分析以及相关计算。

5节

氯及其化合物

1、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工业制法原理(化学反应方程式)、实验装置、收集方法等;

2、氯气的性质(物理、化学),氯气和不同物质的反应,归纳氯气的化学性质。

氯气的制取,对应化学性质和反应方程式。

6节

溴、碘及氧化还原反应

1、用类比的方法掌握溴、碘的性质。

2、氧还原反应的配平。

氯气和溴碘之间的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掌握。

7节

钠及其化合物、镁的提取及离子反应

1、掌握钠在水中反应的实验现象及对应的物理化学性质;进一步掌握钠和氧气、酸等反应;

2、钠相关的盐的性质;

3、镁的提取过程及对应的反应方程式;

4、离子反应的含义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钠和水反应的过程及相应性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镁制取过程对应的方程式;离子反应的理解。

8节

铝及其化合物

1、铝的制取过程及其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铝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及对应的反应方程式和现象。

“铝三角”中的反应方程式及实验现象。

9节

铁、铜及其化合物

1、铁和铜制取方法及对应反应方程式;

2、亚铁离子、铁离子、铜离子及其对应单质之间的转化。

“铁三角”及几种离子和单质之间的反应,实验现象和方程式。

10节

硅及其化合物

1、常见的硅酸盐材料的认识;

2、工业高纯硅的制取方法及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二氧化硅的性质。

高纯硅的制取过程;二氧化硅的性质及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1节

硫及其化合物

1、酸雨的形成过程及其危害;

2、工业制硫酸的过程及装置,对应的化学反应;

3、硫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工业制硫酸的装置及对应的反应;硫及其化合物之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12节

氮及其化合物

1、氮氧化合物的产生和转化过程,典型氮氧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2、实验室制备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方法及对应方程式。

3、工业制硝酸的过程及反应;

4、实验室及工业制备氨气方法,常见铵盐的性质;

实验室制备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方法;各氮氧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工业制硝酸过程;氨气的制备方法。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