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体会】遂昌小学科学工作室新锐班3.15研修体会
发布于 2021-03-24 15:49 ,所属分类:在线教育信息快讯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SPRING EQUINOX
《指向大概念的教材设计与解读》
本月研修主题是《指向大概念的教材设计与解读》。基于大概念的小学科学教学,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学生发展的需要。大概念的教材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建构和组织头脑中的知识,促进学生对概念的深入理解与运用。
2021 · SPRING EQUINOX
娄立新《指向大概念的教材设计与解读》培训感受
遂昌县梅溪小学 曾美娟
今日聆听了娄立新老师关于《指向大概念的教材设计与解读》的讲座,娄老师给大家解读了新教材的设计意图,我受益匪浅。
现在的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学生的理解层次不够深,遗忘率比较高,应用率低,在情境下,学生很难用科学知识解释现象。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学生获取的科学知识没有结构化。作为科学老师应该为了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而进行设计教学,帮助学生围绕大概念进行学习。大概念是山顶,我们是朝着大概念发展的,主要概念、从属概念、小概念就是我们走向大概念的台阶。
娄老师给我们解读了新教材四年级《岩石和土壤》单元的编排意图,新的设计减少容量,降低难度,在岩石的基础上增加了土壤内容,将岩石和土壤建立联系,通过一些实践活动,顺应了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这个单元来看,设计者将零散的知识点置于学生概念框架中,促进概念不断建构。单元之间重视低、高学段的关联,推进概念理解与持续发展。《地球表面的变化》安排在五年级,这个单元也是延续之前的编写模式,以总-分总的模式展开。娄老师指出这个单元的主要学习方法是基于问题的预测,引导学生通过图文资料和模拟实验进行搜集证据,通过交流探讨,建构概念获得解释。
我们每个科学老师的目标不是去获得一堆用事实和理论堆砌的知识,而应是实现一个趋向于核心概念的进展过程,这样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021
·
SPRING
EQUINOX
“大概念”的认识
西畈小学 柴元娇
今天听了娄立新老师的“指向大概念的教材设计与解读”的讲座,可谓是受益匪浅。什么叫大概念,在我的理解中应该是:对生活常识的一个整体的感知,一些常见现象的正确认识;对自然界中简单的事实的了解。娄老师指出:学习科学是围绕重要概念或“大观点”来联系和组织课程内容,这样做有助于学生理解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事实和现象,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并为未来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据观察,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时,只会学习课本的知识,并不能联系我们的生活。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在上《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时,在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时,发现有一小部分学生“根”与“茎”分不清楚。在我的潜意识中认为:这是很简单的问题,只要有点常识的人都是能区分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所以我带领学生去参观学校里的植物,这时学生的反应都很好,能够正确的说出“根”、“茎”“叶”等植物各部分的名字。最后我想通过练习去了解他们掌握的情况,居然还有一位同学会出错,我真的惊讶了。或许这就是他们对大概念的不理解,书本知识只是书本的上的理论知识,并不能与生活相联系。
例如《岩石与土壤》这一单元,在之前的教材版本中,每次上课我问五年级的同学,你们知道土壤是怎么来的吗?大部分同学都不知道,脑海里没有一点概念。而现在新教材把岩石与土壤合并为一个单元,学习之后学生就能够知道它们俩之间的关系了。真正做到把科学知识与实际的生产生活相联系。虽然认识岩石很难,但是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能够知道这样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最大的收获。同时在辨认岩石时,学生有很浓厚的兴趣,利用周末时间去收集各类岩石。可是我真的很惭愧,不能告诉他们岩石的名称,对这方面的知识储备真是少之又少。但最后罗老师鼓励我们说寻求结果的这个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给我这一线教师增加了很多的信心。
新教材的改编是更利用学生理解与教师授课的一个编排,“总-分-总”的模式让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不断探究,也让教师授课变得更循序渐进。
2021
·
SPRING
EQUINOX
《指向大概念的教材设计与解读》培训感悟
新路湾小学 陈方红
感谢每月研修这个栏目,让我们乡村一线教师也能聆听到最前沿的培训,这个月每月研修是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娄老师的关于《指向大概念的教材与解读》的讲座,她给我们分享了大概念的相关内容及大概念下的教材设计与解读两个方面,受益颇多。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对大概念小学科学教学进行了强调,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科学大概念,应在横向拓展中建构知识体系,在纵向深入中建构科学方法,在螺旋递进中建构层级概念,以帮助学生广泛、系统地吸纳知识,快速有效地运用知识,建立一个完整的世界理解与认知,初步形成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理解科学精神,构建出一个健康、协调发展的基础。
大概念的教学每一个层级的攀爬都是在前一个层级的基础上进行的,相较于前一个层级,相互之间既有重叠也有独立,所以大概念是在一种螺旋递进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层级的建构的。
总而言之,基于大概念理念下的科学教学,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过程,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概念背后的学科本质,获得更多的体验感悟。这将有助于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对世界的理解与认知,初步形成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理解科学精神,构建出一个健康、协调发展的基础。
娄老师重点分享了四年级《岩石和土壤》和五年级《地球表面的变化》这两个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单元。她从单元目标和多元方法,以及单元组成以及编写思路,最后介绍了主要的方法。基于大概念的教学理念,我觉得接下来,我该从以下方面努力。1、多读课程标准和教材,理解科学有关的大概念。2、多参考一些教师有关大概念教学实践成果,让自己快速在自己教学实践中应用上。3、从学生感兴趣的课题出发,结合整单元大概念设计,然后进行课堂教学。4、结合娄老师介绍的整个单元的大概念的设计,注重把握整个单元的设计。5、结合娄老师介绍的主要方法,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多多融入。
2021
·
SPRING
EQUINOX
《指向大概念的教材设计与解读》培训体会
遂昌县梅溪小学 朱巧英
为了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新教材编写基于大概念构建框架组织内容进行课程设计,作为教师围绕大概念开展教学活动是需要进行理解实践的,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娄老师结合四年级《岩石和土壤》单元和五年级《地球表面的变化》为例讲解教材编写是如何围绕大概念进行教学设计的。
娄老师讲到大概念是抽象的,以地球系统的概念进阶出发,认识大概念和小概念的联结及概念的进阶,将大概念细化成小概念直至科学概念目标。四年级《岩石与土壤》单元是老教材《岩石和矿物》与《地球表面及其变化》的整合,重新整合设计后研究既有代表性的常见岩石,了解矿物,因为岩石方面的内容本身就是有很大难度的,平时接触较少,这样的设计减少了容量,降低了难度,适当增加了土壤方面的内容,建立岩石和土壤之间的联系。对于岩石、矿物、土壤的研究都需要细致的观察和准确的描述,结合阅读和写作等多种方法进行。整个单元将零散的知识组建成概念框架,在观察实践中增强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持续发展。五年级《地球表面的变化》以总分总的逻辑线索进行单元组成,认识地球的表面过渡到地球的结构,然后对地球内外部因素展开探究活动,最后总结反思提升认识。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学习基于问题的预测下收集证据,在课堂内外进行模拟实验和图文资料来丰富认知,在论证过程中建构概念,验证猜想获得解释。
科学学习的方式方法多样,对于中高段的学生来说应该注重对归纳推理分析能力的培养,在探究活动中提升科学素养。对于科学教师来说认真研读教参,正确把握教材,理解教材编写者的真正意图才能上好科学课。
编辑|刘莹
审核|蓝智俊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