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卓教育】速看!万卓深度解析2021新高考数学,提前掌握2022备考方向!
发布于 2021-06-11 18:41 ,所属分类:数学资料学习库
6月7日下午
2021年高考数学考试结束
#高考数学#迅速登上热搜
引爆话题
作为最能拉开分数差距的科目之一,
数学一直都是大家的焦点。
万卓数学教研团队在第一时间,
从新高考视野、命题角度、
做题角度、未来的备考方向,
为同学们带来全维度独家解析!
快来一起看看吧!
2021年高考数学全国统一卷B
一、新高考视野下
与旧高考相比,考点考纲和题型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01
NEWS
考点和考纲的变化
02
NEWS
题型的变化
与旧高考相比,新高考中新增了4道多选题,填空题多了一个题目是需要填写2个空,第一个空比较简单,第二个空稍难一点。目前的题型和对应的分值分布如下:
二、命题角度
新高考试卷取消文理,难度折中,整体而言是以过去的文科试卷开头,以理科试卷结尾,所以入门容易出门难。
比如第2题、第3题考察了对基本的数学符号、数学概念的熟悉程度,以往的理科生不一定重视,新高考需要尤其重视此类符号和概念,做到基础题能少丢分乃至不丢分。
与此同时,第21题第(2)问、第22题第(2)问均有一定的难度。前者考察了考生对圆锥曲线、平面向量、解含参方程等知识点综合运用的能力,后者考察了考生对构造函数灵活运用的能力。考生在平时应注意同类型题目解题规律的总结和归纳。
此外,新高考数学考卷融入中国艺术文化、热点时事等元素,考生在平时如果能做到学科知识全面发展、实时动态,在考场中遇到看似与数学无关的陌生字眼时,能够减少紧张感,做到保持平常心答题。
三、做题角度
01
NEWS
选择题
选择题一共12题(8题单选+4题多选),时间控制在25分钟内解决,不能拖延太久,选择题答案就在选项里面,你的目的是把它选出来,不是做出来,所以一定要充分发挥好选择题的特点,通过数形结合法(第4题)、特殊值代入法(第6题)、观察法、排除法、列举推理的方法等等,只要把正确选项找出来就可以,千万不要每个题目都按部就班去计算,那样会耽误很多时间,多选题先把拿得准的写上,拿不准的宁可不选也不要贸然选上,宁要2分不要得0分。
02
NEWS
填空题
填空题就4题,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一般来说有2题是比较简单的,只要细心去计算都不会丢分,剩下两题或者最后一题会有难度,结合自己的情况,量力而行,不要为了一个填空题耽误太久的时间是最起码的策略。注意填空题是把答案具体做出来,千万要考虑全面,不要漏解,不要漏单位等等。
03
NEWS
解答题
解答题与填空题比较,同属主观型试题,但也有本质的区别。
首先,解答题应答时,考生不仅要提供出最后的结论,还得写出或说出解答过程的主要步骤,提供合理、合法的说明,填空题则无此要求,只要填写结果,省略过程,而且所填结果应力求简练、概括的准确;
其次,试题内涵解答题比起填空题要丰富得多,解答题的考点相对较多,综合性强,难度较高,解答题成绩的评定不仅看最后的结论,还要看其推演和论证过程,分情况判定分数,用以反映其差别,因而解答题命题的自由度较之填空题大得多。
评分办法:
数学高考阅卷评分实行懂多少知识给多少分的评分办法,叫做“分段评分”。而考生“分段得分”的基本策略是:会做的题目力求不失分,部分理解的题目力争多得分。会做的题目若不注意准确表达和规范书写,常常会被分段扣分”,有阅卷经验的老师告诉我们,解答立体几何题时,用向量方法处理的往往扣分少。解答题阅卷的评分原则一般是:第一问,错或未做,而第二问对,则第二问得分全给前面错引起后面方法用对但结果出错,则后面给一半分。
数列题把通项公式的方法牢记于心,几类方法平时要反复运用熟练,然后再找出求和办法,这个题目计算会多一点,做题时要细心一点,不要计算上出错。
最后一题是函数与导数的综合题,这个题型想拿到满分确实很难,所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做题时间,第一问往往难度不是特别大,拿到4分左右还是可以的,后面的分数想要拿到,既要保证时间充足还要保证计算化简的正确性,其中的解题技巧和方法相对也是比较高难度的,如果是学霸的可以来挑战下这个题目,分数不到130分的同学,还是把前面题目做好为宜。
04
NEWS
压轴题部分
前文中提到的第21题第(2)问、第22题第(2)问均属于压轴题类型,对于这一类考题,我们建议不同水平的考生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对于基础薄弱或者一般的考生来说,建议在解答题压轴题部分尽可能地多写一些步骤,保证拿一部分步骤分;对于基本功扎实的优秀考生,可以根据平时总结的解题规律,步步为营,直至算出最终结果。
四、2022高考备考方向
万卓数学在主打数学科目的同时,考生全科目的均衡发展。
其实,不管以后新高考怎么变化,都属于“万变不离其宗”,最基本的便是高考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基本上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这么多年来都在学的基本知识点,没道理会发生“大”转折。新高考的到来,关键在于对所学知识是否能够灵活运用。考生们不能只是沉迷于书本上的知识,也要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联想到所学知识,能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新高考增加了学生选择和考试的机会,同时,不仅看考分,考生个人综合素质的优劣也成为影响录取的一个因素,打破了过去“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但与此同时,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注意的地方比改革前更多。实际上从某种角度讲,考生面临更大的挑战。
在新模式下的考生可能会更累,在短期内要同时备考更多科目,这时家长帮忙取舍是门艺术。选考科目的出现,学校多会采用走班制和分层教学,这一块怎么引导孩子尽快适应是个关键。
看到这里,很多家长难免为自家孩子的未来担忧:
高中的学习进度那么快,也不知道孩子到时候能不能跟上?
孩子的自学能力不行,到时候上了高中老师讲得太快,怎么办?
有危机感是好事,家长可以趁着孩子还没参加高考,让孩子尽早做出一些相应的改变和调整:
1、让孩子尽量做到各科平衡,保持良好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发展孩子的优势科目(可以作为未来高考的选考科目)。
2、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高中的课程进度快,有些知识点在课堂上没法详细解释,所以孩子一定要学会在课后能够自主学习,不然知识点漏洞越来越大,再想补就难了。
3、引导孩子重视学考。现在的高考模式不再适合考前几个月“临时抱佛脚”的方法了,因为高二的学考等级会影响高考录取,所以家长要督促孩子从高一开始就要及时把知识点掌握、摸透,不能等高三再努力。
新高考“3+2+1”的模式让孩子可以选择自己喜欢、擅长的科目去学习,家长可以从这个点入手,引导孩子自主学习,早早为孩子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家长也要让孩子平衡好各科之间的关系,尽量都保持在中等以上的水平,以免影响高考的录取。
今天关于新高考改革后数学的介绍就到这里了,如果各位学生和家长们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知识,请万卓数学!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