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丨高频考点第29天--学生学习心理3

发布于 2021-08-10 17:34 ,所属分类:教师资格考试学习资料

回复【密卷】0元领45套密卷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科目二

学生学习心理

第二章学习动机

都是重点哦~



1.学习动机的分类

(1)高尚的学习动机和低级的学习动机

分类依据:社会意义

高尚的学习动机:从对社会或者集体的利益出发;低级的学习动机:只来源于自己的利益。

(2)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分类依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

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很具体且不稳定。远景的间接性动机: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志向相连的。

(3)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分类依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

内部学习动机:指诱因来自于学习者本身的内在因素;外部学习动机:指诱因来自于学习内容以外,如为了获得他人认可。

(4)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指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属于内部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或威望的需要,属于外部动机;附属内驱力:是为了获得长者(家长、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属于外部动机,儿童早期最为突出。


2.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

(1)高度强烈的学习动机和过低强度的学习动机一样降低学习效率;

(2)最佳动机水平与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有关。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动机强度;

(3)任务难度越高,最佳动机水平越低;反之任务难度低,最佳动机水平越高;

(4)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呈“倒U型曲线”。


3.学习动机的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七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最基本)、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又称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又称自尊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最高级)。其中,前四种需要被称为缺失需要;后三种需要是成长需要。

(2)成就动机理论

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力求成功的动机、避免失败的动机。持有力求成功的动机,成就动机水平较高,倾向于选择难度适中的目标和课题。持有避免失败的动机,成就动机水平较低,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目标和课题。

(3)成败归因理论(韦纳)

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不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六个因素:能力、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又称机遇)、身心状态、外界环境。

①能力:内部、稳定、不可控因素;

②努力程度:内部、不稳定、可控因素;

③任务难度:外部、稳定、不可控因素;

④运气: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因素。

(4)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观点:人的行为受行为的先行因素与结果因素与的影响。行为的先行因素即期待,包括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结果期待:是人对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客观推测;效能期待:是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主观推测或判断。

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成败经验(最主要)、对他人的观察、言语劝说、情绪和生理状态。


4.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1)学习动机的培养

①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

②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③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④培养学生努力获得成功的归因观。

(2)学习动机的激发

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维持好奇心;

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③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④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21年下教师资格考试

9月2日起报名!

不知道怎么备考?

图图给你准备了

2021年国家教师资格证教材+试卷

为你的成师之路助力!

乘华图翅膀,圆教师梦想~









优选图书 助力上岸

(滑动图片查看更多)

【成】热门招聘,点这里>>

【功】你关心的,看这里>>

【上】教资干货,学起来>>

【岸】教招锦囊,快收藏>>

小哥哥 小姐姐好内容快转发给身边的人哦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