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gongzhong号所提供的每日一练,主要针对历年考试真题中精选产出,部分题做了改动以适应新的考情,如有发现与之前所做题目相同的,属于循环记忆做题方式,请大家认真做好每天的题目,祝大家早日上岸。
1 、 (单选题) 小王认为自己考试失利是因为复习的内容都没有考到,他是将失败归于( )。
A.能力
B.努力
C.运气
D.难度
正确答案:C 【解析】小王觉得自己运气不好,自己复习的内容都没有考到,因而导致了考试失利。故选C。 A项:能力在韦纳的归因理论中是稳定的、不可控的、内在的因素。与题干表述无关,故不选。 B项:努力在韦纳的归因理论中是不稳定的、可控的、内在的因素。与题干表述无关,故不选。 D项:难度在韦纳的归因理论中是稳定的、不可控的、外在的因素。与题干表述无关,故不选。 拓展在韦纳的归因理论中努力是不稳定的、可控的、内在的因素,学生把自己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努力最有利于日后的学习。
2 、 (单选题) 小明因为英语老师讲课生动,把枯燥的单词变得活灵活现,容易理解和记忆,所以英语成绩很好,换了老师之后,觉得老师讲的没意思,因此不怎么用心,成绩下降很多。这里支配小明学习的动机是( )。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近景的直接动机
D.远景的间接动机
正确答案:C 【解析】近景的直接动机作用效果比较明显,但是稳定性较差,容易受到环境或偶然因素的影响。小明因为老师的授课方式和风格发生变化而学习态度也发生了变化,是受到近景的直接动机的支配。故选C。 A项:认知内驱力学习的动机指向知识本身,源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与题干表述的情境不符,故不选。 B项:附属内驱力是为了获得长者的认可和赞许而努力学习,与题干表述的情境不符,故不选。 D项:远景的间接动机强调学习的社会意义或是与个人的前途相关联,与题干表述的情境不符,故不选。 拓展常考的远景的间接动机的事例,如周恩来先生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 、 (单选题) 以下问题属于结构不良问题的是( )。
A.从北京乘火车到成都,最好的路线应该怎么走
B.求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
C.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的长度分别是3厘米、4厘米,求第三边
D.让大学生考查本校学生的心理状况,写一篇论文
正确答案:D 【解析】结构不良的问题是指问题没有明确的结构或解决途径。让大学生考查本校学生的心理状况,写一篇论文,问题没有明确的解决途径,每个学生的论文内容也带有各自的主观色彩。符合结构不良的问题的概念,故选D。 ABC项:问题的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和操作都是具体明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固定,均是结构良好的问题。故排除。 拓展每个问题必然包括三个成分: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4 、 (单选题)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1+2+3+4+5+…+10000=?如果采用连加的方法,最终能解决问题,但是非常繁琐。这里所采取的问题解决的方式是( )。
A.算法
B.启发法
C.手段—目的分析
D.爬山法

↓
↓ ↓ 正确答案:A 【解析】算法策略就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进行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虽然能够确保找到问题解决的途径,但是需要花费较大的精力和较多的时间。题干中数字积累求和采用连加的方法,可以解决问题,但是费时费力,符合算法的概念,故选A。 B项:启发式策略是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与题干的表述不相符,故不选。 C项:手段—目的分析,就是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而最终达到总目标。与题干的表述不相符,故不选。 D项:爬山法是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与题干的表述不相符,故不选。 拓展启发法包括手段目的分析、爬山法、逆推法等问题解决的方法。
5 、 (单选题) 教学中所采用的题海战术,把改进心理官能作为教学目标,忽略学习的内容,其依据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
B.相同要素说
C.概括化理论
D.关系转换说

↓
↓ ↓ 正确答案:A 【解析】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进行官能训练时,关键不在于训练的内容,而在于心理官能的形式。与题干的表述“改进心理官能”一致,故选A。 B项:相同要素说强调两种情境中相同要素越多,迁移的量也就越大。与题干表述无关,故不选。 C项:概括化理论强调一个人只要对自己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与题干表述无关,故不选。 D项:关系转换说认为迁移是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关系的结果,是对情境中各种关系的理解和顿悟。与题干表述无关,故不选。 拓展贾德通过“水下打靶”实验得出了概括化理论;格式塔学派通过“小鸡觅食”实验得出了关系转换说。
6 、 (单选题)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这是( )职业道德的要求。
A.爱国守法
B.爱岗敬业
C.教书育人
D.为人师表

↓
↓ ↓ 正确答案:B 【解析】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故选B。 A项:爱国守法要求教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与题干表述无关,故不选。 C项: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与题干表述无关,故不选。 D项: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与题干表述无关,故不选。
7 、 (单选题)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规定了教师道德行为总的方向和性质,贯穿于教师道德发展的全过程和教师道德活动的各个领域。这体现了师德的( )作用。
A.指导
B.统帅
C.裁决
D.评价

↓
↓ ↓ 正确答案:A 【解析】指导作用体现在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决定着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发展方向,在整个教师道德规范体系中占主导地位。故选A。 B项:统帅作用是指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教师调整个人与他人以及社会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起统帅、灵魂作用,对教师的职业责任、职业态度、职业情感、职业行为品质、职业情操、职业形象等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与题干表述无关,故不选。 C项:裁决作用是指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对整个教师体系中的一切具体规范和范畴都具有约束力,是评价教师道德行为的最高道德准则。与题干表述无关,故不选。 D项: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没有评价作用,为干扰选项,故不选。 拓展在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占有最突出的地位。
8 、 (单选题) 1995年,发布的《教师资格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其制定主体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教育部

↓
↓ ↓ 正确答案:C 【解析】《教师资格条例》作为教育行政法规,制定的主体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故选C。 A项:教育基本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我国的教育基本法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故不选。 B项:教育单行法律一般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我国目前公布实施的教育单行法有六部:《学位条例》、《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 D项:教育部是国务院下设的教育行政部门,与题干表述无关,故不选。 拓展《教师资格条例》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制定的。
9 、 (单选题)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这是( )对于禁用童工的法律规定。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正确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四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故选B。 拓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10 、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未成年学生(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A.独立思考能力
B.社会责任感
C.吃苦耐劳精神
D.想象力

↓
↓ ↓ 正确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七条规定: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未成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未成年学生全面发展。故选A。 拓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六条规定:教育应当坚持立德树人,对受教育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1、 (单选题)对同样的试卷组织两次评分,评分结果相差不大,这表明测验的( )。
A.可信度高
B.效度较高
C.难度高
D.区分度较好

↓
↓ ↓ 正确答案:A【解析】考查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题干中评分结果相差不大说 明稳定性好,为信度高。B 项效度强调能否测出想要的内容。C 项一般难度在 0.5 效果最佳。D 项所有的招聘考试都要有区分度,比如今天的模考大赛,要能够体 现出裸考的人和复习两个月的人的区别。
12、 (单选题)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与这句话所体现的教学原则 是相同的。
A.不陵节而施
B.盈科而后进
C.学而时习之
D.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 ↓
13、 (单选题)《史记》中记载董仲舒被拜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属于( )。
A.班级授课制
B.个别教学制
C.导生制
D.分组教学

↓
↓ ↓ 正确答案:C【解析】考查教学组织形式。题干说董仲舒很出名,很多人跟着董仲舒学习,但是人数太多,有的人没有见过老师,只是通过学习好的弟子传给其他弟 子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符合导生制的观点。A 项班级授课制是我国现在一般的 授课模式。
14、 (单选题)教师招聘考试属于一种( )。
A.个体内差异评价
B.绝对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
↓ ↓ 正确答案:D【解析】教师招聘考试属于相对性评价,注重和别人比,重名次。B 项 强调不考虑名次,只强调对课程标准有没有掌握,比如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会 考,达标就可以。A 项强调自己和自己比,比如某学生每次模考结束都晒成绩, 自己和自己比,查看进步。C 项一般在教学之前进行,比如摸底考试。
15、 (单选题)教学过程由四个阶段组成:提出问题阶段、提出假设阶段、形成概念阶 段、运用概念阶段。这种教学模式属于( )。
A.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B.发现教学模式
C.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D.范例教学模式

↓
↓ ↓ 正确答案:B【解析】B 项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A 项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强调以人为本,培养人,以人为 中心。C 项代表人物是布卢姆,口诀:“姆有掌握,纳来结构,瓦根找范例”。D 项代表人物是瓦根舍因,给你一个范例进行学习。
1.“我们的儿童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公民,也是世界的公民,他们将创造历史”这句话体现了对教育目的所持有的观点是( )。
【答案】A。社会本位论是从社会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
2.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班主任把班会课、自习课等能利用的时间平均分配给了这三科教师用于补课。这种做法( )。
【答案】D。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题目中班主任只了语文、数学等主科课程的学习,而忽视了其他学科及课外活动的发展,没有认识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是不正确的,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
3.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这说明教育目的受( )的制约。
【答案】B。本题考查了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生产方式的变革,受社会生产方式的影响,教育目的也发生了变化。
【答案】B。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有荀子、洛克、华生等。
【答案】D。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6.( )的成熟学说,认为生理成熟程序制约着个体心理发展的顺序性。
【答案】D。格赛尔的成熟学说,认为生理成熟程序制约着个体心理发展的顺序性。
7.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会导致( )。
【答案】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反映了遗传的作用。【答案】D。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一)主观依据:从主观方面来看,教育目的首先是教育活动中人的价值选择。人们在考虑教育目的时往往会受其哲学观念、人性假设和理想人格等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影响。
(二)客观依据: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D选项属于主观依据,所以排除。
10.( )强调教育应该着眼于每一个人的发展需求,而不单纯是社会的需求。

↓
↓ ↓【答案】A。全民教育所倡导的是给每一个人都提供享受最基本教育的机会,或者每个人都有均等的机会接受符合其能力发展的教育。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