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二 | 教师资格证笔试备考打卡

发布于 2021-08-16 10:48 ,所属分类:教师资格考试学习资料




今天也是元气满满的教资预备役

小锦为小可爱们准备了


教资笔试科目二打卡

中小幼全学段题目每日练习


赶紧叫上小伙伴们一起做题

看看你能对几个



幼儿

按照布鲁姆等人教育目标分类的观点,“了解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属于( )。

A情感目标 B认知目标

C动作技能目标 D行为目标

答案解析见文末

小学

小学数学中,学生通过比较桌面、地面、墙面、操场的面积大小,最后概括出面积就是平面图形或物体表面的大小这一面积的定义。这一学习属于( )。

A符号学习 B并列结合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

答案解析见文末


中学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句话体现了教育的( )。

A个体功能 B社会功能

C经济功能 D政治功能

答案解析见文末


#1 答案解析

根据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题干中“了解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属于认知目标,认知目标即由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及智力发展诸目标组成。故选择B。


#2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学习的分类。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组合学习。

上位学习又称为总括学习,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题干中,面积这个概念的概括水平高于桌面的面积、地面的面积等的概念,所以学生最后概括出面积的定义的学习即上位学习。

A项,符号学习,又称代表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它们代表什么。包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地理信息、词汇、图标等的学习,是一种最简单的学习,是各种复杂学习的基础。与题干不符。

B项,并列结合学习即组合学习,是指当学生的新概念或新命题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既不产生下位关系,又不产生上位关系时,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组合关系,这种只凭组合关系来理解意义的学习就是并列组合学习。与题干不符。

D项,下位学习又称为类属学习,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与题干不符。故本题答案为D。


#3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教育的功能。“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其意思为: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这体现了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即教育的个体功能。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为A。


小伙伴们做完题目后别忘了在评论区内打卡晒自己的战绩哦~~也欢迎小伙伴们给小锦提出更多意见,小锦陪大家一起进步!


每天题目太少不够做?

扫描下方ErWeiMa进刷题群刷题

每天额外再加2道题!


END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