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 |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预测每日一练(8.10)
发布于 2021-08-16 14:22 ,所属分类:教师资格考试学习资料
本gongzhong号所提供的每日一练,主要针对历年考试真题中精选产出,部分题做了改动以适应新的考情,如有发现与之前所做题目相同的,属于循环记忆做题方式,请大家认真做好每天的题目,祝大家早日上岸。

↓ ↓
【答案】C。本题考查班级管理的模式。班级管理的模式包括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和目标管理。其中,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法。题干中,薛老师管理班集体采用的是民主管理模式。C项正确。
A项: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平行管理的提出者为马卡连柯。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2.李老师在班级设立了“生日祝福墙“,每当有学生过生日时,同学们纷纷在祝福墙上留下祝福的话语,还相互赠送自制小卡片。李老师的做法( )。

↓ ↓
【答案】C。本题考查班主任工作的相关内容。班主任职责与任务的规定包括学生思想教育、班级日常管理。其中,班级日常管理包括:
(1)维护班级秩序,培养集体氛围;(2)组织班级活动;(3)指导班委会和团队工作。题干中,李老师设立“生日祝福墙”的这个做法是恰当的,同时每当有学生过生日,大家纷纷在祝福墙留下祝福话语,相互赠送自制小卡片,这能够维护班级秩序,培养集体氛围,让学生感受班级温暖。C项正确。A、B两项:题干中,李老师设立“生日祝福墙”的这个做法未有不恰当之处,同时同学们纷纷在祝福墙留下祝福话语,这并未加重学生的负担,而相互赠送自制小卡片,没有花费学生大量的金钱,也不会助长物质攀比之风。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题干中,李老师设立“生日祝福墙”的这个做法是恰当的,但学生之间相互赠送的都是自制小卡片,并不会让学生提高消费意识。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 ↓
【答案】A。本题考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的内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主要包括: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其中,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关爱学生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A项正确。
B项: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为人师表要求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书育人是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教书育人要求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爱岗敬业要求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与题干不符,排除。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4.下列选项中,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是( )。

↓↓

↓ ↓
6.社会是变化发展的,德育不仅传授给学生固定的价值观点,要教会学生如何分析正确的道德价值,这反映的德育模式是( )。

↓ ↓
【答案】D。本题考查对德育模式中价值澄清模式的理解情况。价值澄清模式的代表人物为美国的拉斯、哈明等人,认为人们在选择时都依据自己的价值观,但人们常常不清楚所持的价值观到底是什么。因此,要创造条件,利用一切有效途径和方法帮助青少年澄清他们选择时所依据的内心价值观。题干所述反映的德育模式就是价值澄清模式。D项正确。
A项:体谅模式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集体教育模式的典型代表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社会学习模式由美国的班杜拉创立,主张建立在替代基础上的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是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7.中小学教师参加研究时最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方法是( )。

↓ ↓
8.“活到老,学到老”,要求教师坚持( )的职业道德规范。

↓ ↓
9.下列关于班级说法错误的是( )。

↓ ↓
【答案】D。本题考查班级的基本概念。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单位,并非只按照年龄来划分。
因此,D项表述错误,为正确选项。A项: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设立的基本教育单位。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班级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与题干不符,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
↓ ↓
【答案】C。本题考查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1)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其中,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是指德育过程具有一系列复杂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斗争、转化与发展推动了德育过程的进展,推动了青少年学生品德的发展。因此,既要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也要协调影响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矛盾。题干中,有些学生表现为“有错不知错”。这是由于学生缺乏道德知识、经验而呈现出认识上的差距或产生的错误思想。
解决这种矛盾,需要教师向他们反复讲解道德规范,提高他们的理论修养、认识水平,促进其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这说明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C项正确。A项: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指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德育过程要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的和谐统一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与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德育过程是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德育过程的长期、反复、渐进性特点要求教育者必须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思想行为的反复,善于反复抓,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与题干不符。故正确答案为C。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