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高频考点--教育目的

发布于 2021-08-16 14:49 ,所属分类:教师资格考试学习资料






资料领取

后台回复【教资】☛领取教资往年考题及解析
后台回复【刷题】☛领取教师招聘刷题礼包
后台回复【入编】☛领取教师入编礼包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科目二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第二章教育目的

都是重点哦~



1.教育目的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①国家的教育目的

②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③学科的课程目标

④教师的教学目标


3.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培养目标

(1)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总的教育方向。教育方针的结构应当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教育性质和教育方向;教育目的;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和根本原则。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国家总体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4.教育目的的功能

导向功能;选择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调控功能。


5.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1)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主要根据);

(2)人的自身发展特点与需要(重要依据);

(3)教育目的制定者的教育理想与价值观。


6.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1)社会本位论

观点:教育应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的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指标。

代表人物有孔子、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孔德等。

(2)个人本位论

观点:教育应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进个体自我实现。

代表人物有卢梭、裴斯泰洛齐、帕克、马斯洛、罗杰斯、福禄贝尔等。

(3)教育无目的论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就是社会生活本身,是个人经验的不断扩大积累,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

(五)教育目的的辩证统一论

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准确地揭示了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的辩证关系及其对教育目的的意义,克服了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片面性。


7.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1)强调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指明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人才培养的政治导向。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说明了国家对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指明了我国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


8.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阐述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协调发展,也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9.素质教育观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全体性);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性);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发展性);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创新性)。


10.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

(1)德育(灵魂和统帅,方向性的保证)

(2)智育(前提和支持作用,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智育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3)体育(物质基础)

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体育课。学校体育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相比,突出的特点在于教育性和基础性。

(4)美育(动力作用)

美育的最高任务是创造美。在我国,首次把美育作为教育方针一部分提出来的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

(5)劳动技术教育(综合其他各育)

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



教师资格证

教师资格证又快到报名的时候了
早学一定比晚学好
但贵的不一定比实惠的好
教师资格证全程精讲班正式上线,39元

查看详情


学习卡


五大项目,六大考试,八套网课
华图学习卡,0元领取

回复“学习卡”参与活动




襄汾县公开招聘教师145名,专科有岗,8月7日开始报名

稷山县招聘教师150人,全额事业编,8月7日开始报名

公立学校招聘初中、幼儿教师,无笔试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