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平:中西数学教育的差异究竟何在?

发布于 2021-08-24 22:05 ,所属分类:数学资料学习库




大家好,我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杨东平,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关于数学教育。


数学教育目标差异:不仅仅是学科成就


数学教育的重要性那是不言而喻的,而且数学教育一直是中国教育的强项,我们所有的重点学校无不是以理科优秀而骄傲和自豪的。尤其是2009年的PISA测试,上海获得第一之后,中国式教学享誉海外。上海的数学教育被英国引进成为一个新闻事件。但是我们也都知道我们中小学的数学教育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给学生和家长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首先就是难度太高。我们知道中国的数学课程的难度通常超过西方国家1~2个年级,不少中国的孩子转学到美国,老师看了一下他的数学,就说你数学不用学了,可以用这个时间来自学英语。同样以PISA测试为例,PISA是面对15岁学生的,就是初三学生的数学、科学、阅读水平的测试,但上海的数学老师说,在上海这就是小学数学的水平,这就比PISA的程度要提高了三个年级。我们还知道美国到高三才开始教三角函数,这在中国是初中数学的内容。




到英国去“传经送教”的上海教师也有很多发现,他们发现和中国相比,英国的数学教学进度很慢,而且他们没有九九乘法表,计算的训练很少。小学低年级采取的都是全科教师的模式,也就是说老师一个人身兼文法、数学、科学多个学科的教学,不可能教得很深很透,而且没有统编教材,没有教研室,没有统一考试,没有集体备课,老师都是各行其是,自己组织教学。这是西方国家教学自由的传统,教师对于如何教拥有很大的自主权。


另外上海的老师发现英国的小学几乎没有作业,甚至有的学校把禁止留课后作业写进了校规。初中的作业量也很小,通常一节课约一个小时,老师会花大量的时间带领学生一起做练习,以减轻课后的负担,也就是说他们的习题、练习主要是在课内完成的。


可见中国和英国的这两种教育,它的教育价值还是很不相同的,孰优孰劣是见仁见智。英国是把儿童的自由健康、快乐视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而不仅仅是学科成就,不仅仅是分数。


高竞争性的数学教育不利于人才培养


那么中国的数学教学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高难度、高强度、竞争性的数学教育。这种数学教育对大多数的学生实际是无用的,也就是说以后再也用不到了,但对于少数的优秀学生、数学尖子,日后也并没有能够达到应有的成就。


这种高竞争性的数学教育,对不喜欢数学的学生是拦路虎,把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信心从小就打败了。特别表现为为了超前选拔,中国发育了一种特殊的数学,就是小学生奥数——它成为加剧学业负担,增加学生学业恐惧主要的推手。


许多数学家都认为奥数并不是数学,是一门技巧,一门快速解题的手艺。我们需要培养的是创造型人才,而不是计算机器,而这种过度的、严格竞争的、淘汰的数学培训,也可能是在埋没真正的数学人才。因此许多数学尖子日后的表现也并不好。


中国从80年代中期就参与高中阶段的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拥有了很多金牌得主,但是几十年过后,我们会发现很多人从数学领域消失了,而当年与他们同台获奖的其他国家的选手,有很多人已经成为数学大师。最典型的就是获得了数学菲尔兹奖的澳洲的陶哲轩。


很多北大数学系的数学尖子,最后就到海淀黄庄的培训机构当奥数教师。这个现象是非常发人深省的,我们的数学教育的目标究竟是什么?


西方典型的概念是学生需要的是学会学习,建立数学思维,而不是学习非常深的、非常多的数学知识、解题技巧。因为知识在任何需要的时候都可以学,而没有建立这种数学思维和自学的能力,学再多的知识也是没用的。


而中国式教学,它指向的是解题,是标准答案,是分数,这种教学被定义为是一种直接性教学。也就是说将学科知识拆分成很多非常小的知识点,然后通过套用公式反复训练,一遍又一遍地刷题,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所谓“一看就会,一做就对。但是这种高强度的刷题的模式直接导致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


2019年PISA测试显示上海学生每周作业的时间平均为13.8小时,高于OECD国家的平均7小时,是香港、澳门、中国台北的两倍多,是韩国、芬兰、捷克的四倍多。我们花在刷题和作业上的时间实在太多了。


这种教学的好处是我们说的基础扎实,代价就是过于功利,过于侧重机械训练,不数学内在的价值方法和美,从而败坏了人的学习动机。许多数学天才也就逐渐丧失了灵感和兴趣。


分层教学:给热爱数学的学生最高水平的教育


比较而言,美国的小学数学更为的是一种数学思维的养成和训练。什么叫数学思维?我们是不太注重这个概念的。有一个中国家长看了他的在美国学习的学生三年级的教材,他们学的是10以内的加减法,1000以内数字的读写。你光看这个简直就是太low了,在中国幼儿园的中班都已经教这个了。但是他还看到了很多他们教而我们没有教的。比如说讲10以内的数字,他们非常重视认识数字的含义,区分数字的用途——同样是数字3,它可以是3个房间,可以是第3间房间,可以是房间长3米,这么一个3有多少种含义?他们有什么不同?



另外从1数到10,再数到11,我们就是这么一直数下去,数到10数到100数到1000。但是他们数到11之后就停下了,就要开始讲什么叫进位,什么叫十进制。这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数学思维的构建,这是一个转折点,出现了一个十进制的概念。同时他们也要讲二进制、五进制,也就是说在十进制之外,还有其他的模式。


那么他们在讲数字的用途的之后要写一个小论文,比如说华盛顿的人口是3454600(举例)。这个数字究竟是精确的还是估算的?为什么?如何证明?这就是讲到数学的实用的概念了,城市人口的统计是如何产生的?


还有一些逻辑的题目,比如说类似于教授的隔壁是医生,医生喜欢蓝色,那教授喜欢什么?像这种问题我们通常是把它作为脑筋急转弯的问题来做的,但是他们并不是急转弯,而是教给你一个方法,你需要从1~10这几个数字的表格,如何把相关的条件填入表格,然后就可以得到相应的答案。


所以家长就感到美国三年级的教材,重视的是数学的基本概念,就是数学思维,而且强调逻辑思维。我们解决数学问题,特别强调的是计算,而且是心算,认为能够快速地心算,就是聪明。但是他们从小就教孩子用工具解决,也就是说建立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另外,他们比较重视分析和解析的能力,形成一种思维结构。我们长大以后看老外写的文档,事无巨细,条分缕析,非常详实和严密。其实这种思维方式是从小就逐渐建立和形成的。


我们还要理解美国的教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分层教学。一方面美国的老师表示,美国的中小学实际上没有真正开始学习,真正的学习是从高中开始的。这跟我们的概念很不一样,我们是从小学和初中就开始了高度竞争性的、高度知识性和技巧性的这种学习,人家是把它往后推的。即便是高中阶段的学习,它是分层的,概念就是——给不爱数学的学生最基础的数学教育,给热爱数学的学生最高水平的数学教育。这个概念是非常重要的,而我们中国的现实就是给所有学生提供同样的高难度的教育。


所以我们看到美国普通人的数学能力非常差的,超市里的收银员,两位数的加减法,必定要用计算器;而中国地摊上的大妈,四五种东西,连整带零用心算就分分钟就搞定。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大量最优秀的数学家同样产生在美国,这种分层教育的好处就是大多数学生不必为数学尖子陪跑,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用于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上。


那么关于给热爱数学的学生最高水平的教育,在高中阶段怎么做呢?最主要的就是给学生提供一种先修课程,他们叫AP课程,就是大学先修课程,比如说,微积分的课程,这样子就使得各得其所。你不爱数学的,学些最基本最简单的。热爱数学的,给你不断地提供挑战性、研究性的学习。后者最后就走上了学术型的道路。


高中最高级的 AP课程,叫做 BC微积分,课本如图。


所以我们再回到英国引进“中国式教学的讨论:对于究竟是否应该引进“中国式教学,在英国其实也是有很大的争论的。有人认为引进这种严格训练、重视计算的教学,丧失了英国教育的传统的价值。有一个比较公允的评论认为真正的挑战是英国教育在以“自由快乐”为荣的同时,如何来“保证成绩”?中国则是在“保证成绩”的同时,如何使教育建立“自由快乐”的价值?因为从长远来看,强迫机械竞争性的教育,无法引领学生拥有创造力、挑战性和幸福的人生







延伸阅读:「更多相关主题请点击」



  • 杨东平教育洞察Vol.01 | 为什么中国的家长这么焦虑?

  • 杨东平教育洞察Vol.02| “教育内卷化”的秘密

  • 杨东平教育洞察Vol.03|为什么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差距难以消除?

  • 杨东平教育洞察Vol.04|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有小升初吗?

  • 杨东平教育洞察Vol.05|减轻课业负担的症结何在?

  • 杨东平教育洞察Vol.06|高楼PK大山?培养普通人无关阶层和出身

  • 杨东平教育洞察Vol.07 | 全民奥数是如何兴起的?

  • 杨东平教育洞察Vol.08 | 从网红村小看今天的农村教育

  • 杨东平教育洞察Vol.09 | 浅谈中小学生自杀现象

  • 杨东平教育洞察Vol.10 | “拼命学”真的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吗?

  • 杨东平教育洞察Vol.11 | 教育真是用来社会分层的吗?

  • 杨东平教育洞察Vol.12 | 不要“鸡娃”“牛娃”,儿童的当下就是未来

  • 杨东平教育洞察Vol.13 |未完成的中国教育现代化启蒙(一)——从哥大中国中心20周年庆典说起

  • 杨东平教育洞察Vol.14 | 百年前的生活教育——未完成的中国教育现代化启蒙(二)

  • 杨东平教育洞察Vol.15 | 历史的反转——未完成的中国教育现代化启蒙(三)

  • 杨东平教育洞察Vol.16 | 我们能从40年的“神童教育”中学习到什么?

  • 杨东平教育洞察Vol.17 |谈状元,更谈其背后的成绩观

  • 杨东平教育洞察Vol.18 | “不能输的起跑线”到底是什么线?

  • 杨东平教育洞察Vol.19 | 为什么说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

  • 杨东平教育洞察Vol.20 | 别把学习当教育,也别把教育当学习

  • 杨东平教育洞察Vol.21|教育最重要的目标还是培养“一个明智的人”

  • 杨东平教育洞察Vol.22 |今天的英语教育,是否真的在面向未来?

  • 杨东平教育洞察Vol.23 |为何如今的教育让男孩缺少“阳刚之气”?

  • 杨东平教育洞察Vol.24 |为什么西部民族地区学生的学业成就很难改善?

  • 杨东平教育洞察Vol.25 |农村学生走出大山并非只有高考这一条路

  • 杨东平教育洞察Vol.26 |没有儿童友好环境,如何安心生“三胎”?

  • 杨东平教育洞察Vol.27 |谈谈女孩的教育


查看更多往期内容

请在gongzhong号后台回复「杨东平教育洞察」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