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竹青:老伴(散文)_语文阅读

发布于 2021-09-05 15:59 ,所属分类:散文阅读园地

【第051期】



作品欣赏



老 伴

■马竹青

老伴,老伴,少年夫妻老来伴。

外婆于前夜过世,按农村的风俗,必定要请道士念经做法事的。儿孙跪在堂下,唯不见外公堂前走动。表弟说外公觉得累了,就到楼上睡去了。堂轩内锣鼓喧天,世人眼中的热闹,把寂寞留给了外公。也许此刻,他只想静静地睡着,眯着眼,冥想那些和外婆有关的日子,那些与外婆有关的印记。

忙碌了一天一夜,人们要将外婆送上山,这之前,道士允许人们打开棺材,让亲人们再看一眼外婆。对于外公来说,那将是此生最后一次和妻子的告别,外公挤过人群,被扶着趴在棺材上,深情地看着他生病过世的老伴,一时间他老泪纵横,从此阴阳两隔。

看着外公满眼的失落和伤感,我似乎听见了他心底的诉说:“从此,你在那孤冷的山头,任风吹,任雨打,任野草疯长你的坟头,淹没山间的繁花;而我,只剩一头白发,看星辰,看流沙,看守儿孙满堂的家,再看不见你盛世的芳华。”

夫妻本是同林鸟,没有大难临头各自飞,已是庆幸。生死,总有先来后到。不记得在哪里听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日,老夫妻两人吵架,老婆婆这样骂:“你个老不死的,跟你一辈子了,没吃过好的,没穿过好的,没过过一天好日子。”老爹爹这样回:“老婆子哎,你莫讲那样话。哪一天我真死了,你也没好日子过的哦,说不定,你死在我前面……”“你这老不死的死了,我定有好日子过……”。

真的是这样吗?老夫妻的争吵,听起来好笑,年纪一大把,还互不饶人,各不相让。细细品味老夫妻的话,却有种说不出来的酸楚。生死有命,只是先离开的那个人少遭受人世间的苦难,还活着的那个人要多承受一些孤单。这样想来,老婆婆可能是说:“我想你先死,那样你就不会感到孤单。”老爹爹可能是说:“如果我先死了,就没有人给你做伴了。”也许外公和外婆也这样争吵过。

“只是此时,放下了过往,放开了天和地,放不下的是心上的那个你。芳华几许,青衫布衣将你娶。你将青丝挽成白发,勾勒了我的天下。也许哪一天,我就是你旁边多出的那个坟头吧。”外公站在屋前,弯着腰弓着背,看着送丧的队伍,隐没在山间的小路。许久,又从小路上回来,只是再也不见那个伴着他走过一生的人。

我想应该有很多很多次,外公就是这样弯着腰弓着背,站在屋前等外婆的。他一定等过刚从菜园里提回一篮菜的外婆;也一定等过才从女儿家匆匆归来的外婆;他肯定这样对外婆说过:“你这个老婆子,也不早归,天天要我在这里等。”只是此刻,他默默的站在屋前,看他人散场。

这让我想起了《项脊轩志》里归有光说:“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归有光一定经常站在庭院,看着庭中枇杷树,思念自己的老伴。以前,很难懂这一句在原文中的用意,如今却懂了,就如白居易所说“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一样。人老了,慢慢地就忘记一些人一些事,也许明天外公就忘记了外婆去世这回事。可是一旦有什么东西触及心灵,就会想起曾经有个人陪伴走过高山河流,走过岁月里的冷暖。哦,那个人是那个样子,她曾经年轻美丽过,她可以与之同甘共苦,她就是老伴呀!

我突然觉得“老伴”这个词意好深,不仅是夫妻间的一个代名词,而是含有一种难舍的感情,比爱情更重,比亲情更暖。年轻时相遇是缘分,而一生的相守却十分不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多么美的誓言,但愿如此,然后以“老伴”相称!


作者简介:

马竹青,女,安徽岳西人。现供职于岳西县中洲小学。曾在《岳西》杂志发表散文《桃花》和《伞》,岳西周刊上发表过《稻穗》等。





编辑:王芳


责编:刘腊华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