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中那些动人的细节描写_语文阅读

发布于 2021-11-03 19:48 ,所属分类:散文阅读园地

点击上方蓝字我哦


《项脊轩志》中那些动人的细节描写

《项脊轩志》是清代古文家归有光的一篇回忆性记事散文。一间逼仄简陋又不失雅致的书斋,见证了归氏一家三代的变迁,在震川先生的娓娓道来中我们也能睹物怀人,悼亡念存。清代姚鼐称《项脊轩志》是“太仆最胜之文”。





《项脊轩志》分两次完成,前一部分写于震川先生18岁之时,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变故后,震川先生于33岁时又为这篇散文增添了补记,可见作者用情至深。文中那些动人的细节描写,尤让人回味无穷。





作者写修葺后的阁子:“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陋室虽陋,却能与书为伴,主人或长啸或吟唱或独坐,颇有刘禹锡当年身居陋室的风范,自有一种悠然自得的喜悦。身处书斋的喜,不仅因为有书的陪伴,还因这南阁子环境幽雅:“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多么惬意的月圆之夜,明月高悬,半截矮墙安睡在如水的月光之中,桂树的影子在那半截矮墙上参差错落着;一阵风过,桂香扑鼻,花影摇曳!书香、花香、明月、微风,此景入画,此情入景。“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如此美丽可爱之景,难道不是震川先生的欣喜之源吗?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而,独处书斋的喜却难抵对亲人思念的悲。“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作者思念已故亲人的悲,同样也体现在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中。由于母亲离世过早,对于母亲,只能是乳母帮着回忆。“儿寒乎?欲食乎?”这是作者对母亲最深的记忆。这里的语言描写虽惜墨如金,却真实感人。一位关爱儿女的慈爱母亲形象已跃然纸上。《先妣事略》中写道:“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指归有光之母)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8岁,归有光就失去了母亲。8岁,还是一个不能明白生死的年纪,所以年少的他竟以为母亲是睡着了。写下这些文字时,归有光已经18岁了。光阴流转,世事变迁,“隔断阴阳音信绝,十年冷暖诉谁知”,不禁悲从中来——老妪“语未毕,余已泣”。


对于祖母的回忆,作者则选取了“束发读书轩中”的一个场景。“儿之成,则可待乎”一句话,“以手阖门”“持一象笏至”两个动作,言简意丰、细腻传神,把一位慈爱的祖母对孙儿的疼爱、赞许、期盼和勉励写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瞻顾遗迹,斯人已逝,令人长号不自禁。这“长号”中自有对祖母的深切思念之情。



15年以后,作者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变故之后,为这篇散文增添了补记。此时的他已不似年轻时会因悲伤而恸哭。写亡妻:“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寥寥数笔,我们看到的是夫妻二人和谐恩爱、琴瑟和鸣、伉俪情深。文末,作者将深深的悲痛寄寓一棵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树本无情,奈何人以情赋之。作者移情于物,将树的种植时间和妻子逝世之年联系起来,时光推移,当年的小树“今已亭亭如盖”。树长人亡,物是人非,光阴易逝,情意难忘。写亡妻无一字悲,无一处伤,可读罢,却令人潸然泪下。

亭亭如盖矣

黄宗羲曾云:“余读归震川之文为女妇者,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细事使人欲泣,盖古今事无巨细,唯此可歌泣之精神,长留天壤。”

一篇文章,两度书写、三世变迁、几多感慨,尽在一轩之间。时光流逝,岁月沧桑,作者在叙事中注重细节,抒情上自“泣”“长号”始,至望“枇杷亭亭如盖”而终。从有言到无言,从直抒胸臆到托物寄情,作者的悲情因这些恰到好处的细节描写而愈发厚重。

向阳而生 疫散花开

文字、编辑/杨洁 审稿/大王

校对/雪叶子1郁金香1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