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冬牧场》:最后的荒野主人
发布于 2021-11-29 19:52 ,所属分类:散文阅读园地
李娟,散文作家,诗人。
1979年生于新疆。高中毕业后一度跟随家庭进入阿尔泰深山牧场,经营一家杂货店和裁缝铺,与逐水草而居的哈萨克牧民共同生活。1999年开始写作。
出版有散文集《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请放声歌唱》,在读者中产生巨大回响,被誉为文坛清新之风,来自阿勒泰的精灵吟唱。
今天要推荐的,是一本和冬日有关的宁静治愈之书,李娟《冬牧场》。
这是一个汉族女孩在冬日的新疆牧场里,与一家熟识的哈萨克牧民度过的时光记录。
然而这个冬天,我终于要像模像样地做一件作家才做的事了—我要跟着迁徙的羊群进入乌伦古河南面广阔的荒野深处,观察并记录牧民最悄寂深暗的冬季生活。于是我妈赶紧四处散播这个消息,并进一步宣扬我的不同凡响。然而如何让牧民们理解我这一行为呢?她只能作如下解释:“她要写。把你们的,这样的,那样的,事嘛,全写出来!”
牧民们便“噢”地恍然大悟状,又低声交头接耳:“那有什么可写的!”
无论如何,一个汉族姑娘要进“冬窝子”的消息还是很快就传遍了喀吾图乡的几个牧业队。我妈开始挑选愿意带我同行的家庭。
才开始,我雄心勃勃,要跟一户路程在四百公里以上、骑十几天马才能到达驻地的人家,想把游牧生活最艰辛之处遍尝一遍。可是,路程超过十天的人家都不肯捎我,怕我添麻烦。更重要的是,我的雄心壮志随着转场日期的一天天来临,也一点点消融—想想看:半个月的时间,夜夜睡雪地,休息不足四个钟头;天天凌晨起身,摸黑出发;顶着寒流赶羊追马,管理驼队,拾掇小牛……我这八十来斤的体格,还是别逞那个强了。于是对路程的要求降低为一个礼拜……终于,在临行前一个星期,又降至四天以下……
在经过我们阿克哈拉村的牧民中,行程三四天的牧民家庭多半是喀吾图乡牧业三队的。亲爱的扎克拜妈妈家就在三队,我曾和他们一家生活过一个夏天。照说,继续跟着他们生活再好不过。可自从那年在扎克拜妈妈家住了几个月后,牧民间四处传言我是她儿子斯马胡力的“汉族对象”,令我很生气。斯马胡力的老婆沙拉特更生气。一段时间里,她一见到我就把脸垮得长长的,一直垮到地上。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扎克拜妈妈一家都不会说汉语,我们之间的交流困难而蹊跷,误会重重。
所谓“冬窝子”,不是指具体的某一个地方,而是游牧民族所有的冬季放牧区。从乌伦古河以南广阔的南戈壁,一直到天山北部的沙漠边缘,冬窝子无处不在。那些地方地势开阔,风大,较之北部地区气候相对暖和稳定,降雪量也小,羊群能够用蹄子扒开薄薄的积雪寻食下面的枯草,而适当的降雪量又不会影响牧民们的生活用水和牲畜的饮用水。
冬牧场远比夏牧场干涸、贫瘠,每家每户的牧地因此非常阔大,一家远离一家,交通甚为不便,甚至可算是“与世隔绝”。
进入冬窝子的牧民们,在大地起伏之处寻找最合适的背风处的洼陷地,挖一个一两米深的坑,坑上搭几根木头,铺上干草束,算做顶子,再修一条倾斜的通道通向坑里,装扇简陋的木门,便成了冬天的房子:地窝子。于是,在无数个冬天里,一家人便有了挡风避寒之处。地窝子都不会很大,顶多十来个平方,一面长长的大床榻加一只炉子,一个小小的厨房角落,便抵得满满当当。人们在其中生活,摩肩促膝,实在没什么私密性可言……
总之,去冬窝子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可选择的范围小之又小。
就这样,最终选择了居麻一家。
作者的经历可能是我们一生都不会有的经历。新疆阿勒泰草原冬季温度基本都在零下二三十度以下,李娟拿的最低能测到零下35℃的温度计,曾一度停在最低点很长时间,不知道比零下35℃还要低多少。
就是这样恶劣的天气,牧民每天都要去放羊,每天要去赶牛,找骆驼。最近的邻居骑马都要一两个小时,放眼望去一片苍茫。冬牧场农民都住在地窝子里,一个朝地下挖的大坑,由于草场就是沙漠,很好挖。但是墙壁很容易坍塌,于是用结块的羊粪砌在墙壁上,再贴上花毡。房顶上与地面平齐,支上木头椽子,上面覆盖的依然是羊粪块,淘气的狗呀猫的,有时候也有小牛犊踩上去,地窝子里就会悉悉索索的落羊粪渣。牧民离不开羊粪,不仅住的用羊粪,取暖、做饭烧的也是羊粪。
这些还都不是最困难的,最困难的是水。一个冬天都靠雪提供用水。雪下得太大不利于放牧,雪下的太小,人畜都缺水。李娟在冬牧场不仅参与赶小牛,还有个任务是找雪、背雪。雪放在一个大锡锅里熬化,底下沉淀的就会有羊粪、沙子,甚至还有大块马粪。这样的水主要用于食用,而洗涮就太奢侈了。
牧人早出晚归,艰难的游牧生活却只换来了少的可怜的牧草,以及羊儿喂不饱的肚子,被农作物的春耕秋收所束缚,被游牧转场的羊群所束缚……在艰辛之余,这里的人们乐观开朗,会给生活找些乐趣。小花猫,大狼狗,各种手工,还有远方邻居不时的串门嘘寒问暖。热情好客的原因有一部分是游牧生活的孤独寂寞,冬窝子里多一个人就多了许多好时光。老一辈的已经接受了在牧场的流转中过完一生的事实。小一辈的想通过读书来逃离这种枯燥乏味、一成不变的生活,憧憬着外面的世界,却不得不继续父母的生活,是这本书最难忘的地方。
整本书,若非要有所取舍,我最喜欢第二章:荒野主人。这一章主要写人,而写人是李娟最出彩的地方,在之前的的作品里,我们都领略过了她是如何写她的妈妈和那些赊账不还的牧民的。
她不从高处俯视下来,她和她要写的人贴的很近。就像我们小时候上语文课老师讲的那样,写人要写事,李娟就是这么做的,把具体的事件、场景、话语、动作用文字呈现出来,人物的性格自己凸显。而李娟会像写小说一样串联这些事件,调节语言的节奏和对话的口吻。最重要的,她幽默。
作品评价
《新京报》:《冬牧场》是李娟对一种行将消失的生活方式的记录。在牧民定居工程的推进下,曾经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正在慢慢消失。在一声“是不是太快了”的质疑下,她跟随熟识的牧民,进入新疆阿勒泰地区南部的沙漠。在那里,她体验到哈萨克游牧民族的冬季牧场生活,并写就自己的首部长篇纪实散文《冬牧场》。
《京华时报》:李娟用她的真诚为我们呈现了游牧民族最真实的一面,居麻、嫂子、加玛、扎达、胡尔马西……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他们并不完美,却深刻地展现了哈萨克游牧人民生活里的那份安然自若,即使面对大自然最严苛的考验,他们依然努力地活着。
与李娟之前的散文集子相比,《冬牧场》是一部完整的作品,一定会让热爱李娟的人得到极大的满足。——李敬泽
有些人的文字你看一百遍也记不住,有些人的文字看一遍就难以忘怀。——王安忆
我只能简单的讲,我没办法用太多的评语去评论她,大家只能自己去读。——梁文道(《开卷八分钟》)
愿有缘读到《冬牧场》的读者,能为这种延续了千年的古老游牧生活驻足片刻,体会到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温暖幸福的追逐,世界大同,为此,更珍重我们物质丰足、来之不易的现实生活。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