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优雅是种力量》二_语文阅读
发布于 2021-11-03 19:42 ,所属分类:散文阅读园地
才不是没有故事的女同学
A happylife
读书旅行,才情是女人的光芒
女人在工作之余的时间里做什么,决定了她是不是一个有趣和有品的女人。读书,让一个女人心里有底气;旅行,让一个女人心界宽广;情迷艺术,让一个女人心里有美、有柔情、有万千故事。其实,读书、旅行和艺术,也是人世最好的世外桃源。女孩长大了,伴随着她一起长大的还有生活的烟火压力。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成长压力。如果可以有一些和生活无关、和金钱无关,但又乐于花时间沉浸其中的爱好,不仅会让自己可爱很多,也会让生活可爱很多。
有缘的书,有缘的地方,有缘的一段音乐或者一幅画,可遇不可求,遇到,就不要放过。
1.读书:总有总有一种方法,让我们继续成长
大约五年前的岁末,我陷入辞旧迎新的莫名焦虑中。我不知道是不是要继续坚持做手中的事,似乎目标已达,新目标不知在何方,父母身体不好,孩子刚刚上学,周围有很多无常……朋友说,这就是典型的“中年危机”。人到中年的“危机”,和年少时很不一样。
年轻时,随时都可以向年长的人请教,总有一位长辈指教几句话,让你豁然开朗。四十岁以后,人生就是自己的一局棋,迷阵重重,解惑只能靠自己。
作为一名典型的文科生,读书,大量地阅读,曾经是我少女时代最美好的回忆之一。从少女到少妇,要忙的事情太多,总是觉得不可能再有时间“大量阅读”。人到中年,也需要继续成长。我默默给自己制订了读书计划,一年一百本。上半年不敢跟任何朋友提及,自己不太有信心完成。
为了有时间去书店找书,再有时间看书,独处的时间忽然多了起来,而且是没有电视、iPad与手机的独处。这才体会到,原来独处如此畅快,让人身心有一种自由,就像一种深呼吸,呼出去很多焦虑,吸进来很多能量。
从前听前辈说,如果一个人可以享受孤独,将是一个人长大的重要标志。
大概是的,你可以不受任何干扰地去想些事情,或者什么都不想,让沉浸在繁忙与繁华中那颗一直在旋转和飞跃的心,有了一个机会落地、静心、思考。
我坚持在书店买书,逛书店需要时间。当你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发现原来认定的不可更改的生活作息表是可以改变的。
在上海,因为没有对家的牵挂,我通常在办公室里坐到晚上十点左右,有时更晚,总觉得有干不完的事。有了逛书店的小目标,我说服自己在晚上九点前一定离开办公楼,然后步行去附近的书店,一般书店十点打烊,每天最后一个小时在书店度过,等着书店的姑娘过来小声地说:“姐姐,今天我们要下班了。”然后穿上外套,揣着一两本刚买的书,夜色里月光如水,有小小的满足与幸福。
每到一个城市出差,我再忙也会给自己留一点点逛当地书店的时间。和书香约会,非常治愈旅途的疲惫。时间依然不够。为了达到一百本的KPI,我试了很多种读书的方法。春天要过的时候,发现三本同时轮换着读,循序渐进得最快:一本哲学、宗教类书,读起来略吃力,但相当有裨益;一本自己喜欢的风花雪月的散文集和小说,轻松爽目;一本旧书复读,比如我大学时代最爱的民国作家系列,张爱玲、鲁迅、沈从文,等等。
其实看书的时候,没有人可以知道,自己会从书中得到什么,就像我们吃进肚子一盘好菜,唇舌过瘾后,并不能预测这盘菜能给予身体的哪个部分什么样的营养。日久天长,腹有诗书气自华,好书如好友,是人生最大的幸运和幸福之一。
2.旅行:我们为什么要出走?
2002年我三十二岁,三十二岁前忙得连周末都不多,忙着挣行走世界的小资格;现在一年里有三百多天忙着挣过生活的小资格,其他时间用来旅行。每一次出走,都是为了更好地回来;走得远、看得开,回来做更好的自己。作为一个资深的旅行分子,却没有很认真地思索过这个问题:为什么要出走?
或许是因为每一次收拾行李打包出门的心情都不一样。有时是想逃逸。我们平时的生活,就是上班、出差、公事、家事……利用周末喘口气,然后继续上班、加班。
公事的压力、家事的琐碎周而复始,走着走着,日子就成了一个圆圈。旅行,是这个循规蹈矩的圆圈外的一条直线,打破了既有的生活规律。在那条直线上,你真的会找到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一个新的自己。
直线没有终点,只要一直走下去,就一直可以看到从未看到过的风景,同时看到从未看到过的自己。
有时是想恋爱。夫妻两个人在一个屋檐下,日子过着过着都会有淡淡的厌倦。恋爱的感觉在各种务实的生活压力下,被挤在一个夹缝里不见天日。双双出走,好像一场甜蜜的私奔,夹缝中的爱情,会重新开出一朵花,芬芳沁脾。人到中年后,爱情常被人们说成是“奢侈品”,其实奢侈的不是爱情本身,而是两个人是否愿意像初相识那样,再在对方身上花时间与与心思,找回心跳的感觉。旅行,是少夫少妻的蜜月,是老夫老妻的温床。
有时是怀念诗意。诗和远方,总是一起被人们提及,大概是因为人在远方的时候,生活更容易呈现出诗意。
爱旅行的上海女作家陈丹燕,十年前曾经出版过一本散文集《咖啡苦不苦》,记录了她走过全世界很多城市的咖啡厅的心得。丹燕在卷首篇的这几句,读到时心有戚戚焉,是“为什么要出走”最好的答案——那是属于我自己的。有时我要长风万里,有时我要归于内心,有时我要抹去自己身上所有身份的痕迹,就渴望当一个透明的人,有时万里、十万里之外,竟然回到的是自己的内心。
END
声明:添加请注明来意,谢谢~
—— Daisy随笔——
YOU ONLY LIVE ONCE
2021.11.03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