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记2021(56)|我和我们的独家记忆
发布于 2021-11-06 21:25 ,所属分类:数学资料学习库
“
渐渐地,我才发现,我离开了生活14年的初中校园,而拼搏了三年的高中——襄阳四中也在我离开后搬离了东街三十五号......
Graduation
尹若旭
湖北省襄阳人
毕业于湖北省襄阳四中
现为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0级本科生
#01
初中
一场引以为傲的豪赌
从小在校园里长大,初中留给我的记忆更像是家中回忆的一部分,索性将此次初中回忆当做上篇家乡记的续集吧。除了操场的幸运草、墙边的烤红薯,初中校园发生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教室离家不过百米,每日上学、放学,三分钟的距离串联起我两点一线的生活。从小学到初中,这应当是我人生的一大转折点了,因为,从未想过的跳级生涯就像一场豪赌一般,就此开始。
第一年,10岁,我“空降”在教室,“听说七一班来了一个跳级生”,没错,这仿佛成为了我的标签,此后始终伴随着我。第一个同桌竟然是我哥哥,我哥哥大我三岁,但是跟我同班了,或许当时应当问问他的内心阴影面积有多大呢。
记得开学第一周,班主任拿了毕业班复习题来当做我们的测试题,七十分的成绩赫然显现在我的卷面上,对于一百二十分的总分来说,这甚至没有及格,从未有过的巨大落差感袭来,压得我喘不过气,我回到家,坐在窗前,开始哭,开始怀疑自己,认为妈妈和我都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好在妈妈非常理解我当时的心情,给我鼓励、帮我分析,向我解释了这次试卷的难度,并告诉我:“跳级是一个很有勇气的决定,也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事情,这应当成为我新征程的助推器,而不是身上的锁链,束缚住自己,让自己丧失了向前冲的动力,可就得不偿失了,现在,这条道路才刚刚开始,万事开头难,或许再往前走一走,可能会有新的体验呀!况且,你比其他的同学多了一条道路的选择,这是多么好的机会呀。”于我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定心丸,能让我放下所有顾虑向前冲。
周五放学后的八百米练习 教室晚自习
第二年,丰富多彩的一年,各项活动和表演是这一年的大事记,那一年,学校举办五四文艺汇演,八一班包揽一等奖,很荣幸都能有我的参与,一场脱口秀在台前重复演了近二十遍,从校内到校外,从校内一等奖到“桃花岛杯”冠军,舞蹈、钢琴、绕口令全线出击;一首《明天会更好》排练上百遍,初选、复试、决赛直通,伴奏自出,舞蹈自排。每个课间,每次排练,九加一组合外带上老师的“小蜜蜂”音响设备,操场、篮球场、小树林,围成一圈,完全不在乎周围人的目光,更是不知“社恐”为何物。说来惭愧,现在的我竟然会羡慕小时候自己的那份勇气,羡慕无所畏惧、一次又一次参加演讲比赛、文艺汇演、朗诵比赛的自己,这份勇气不知道从何时起,正被渐渐消磨。
戒网联盟行动 百日誓师大会上我正在领誓
在校园里,看着我长大的叔叔阿姨们成为了我的老师,课下的“九九”“小九”俨然增添了不少的熟悉感。记忆中的语文老师,紫罗兰张老师总是很受欢迎的,瘦瘦的身材、小小的个头,却总是有无穷的巧思。炎炎夏日时,教室闷得像蒸笼一般,每到晚读时间,由于过分燥热,只听得教室外阵阵蝉鸣而不闻教室里朗朗书声,于是紫罗兰老师让我们搬上凳子、拿上书本“奔赴”楼下小树林,每人“占领”一棵树的位置,于是,书声朗朗,响彻校园,我们的学习效率大为提升,而树下读书的场景也成为夏日校园的一道风景线。
还有那独一份的戒网联盟,大家在联盟倡议书上自愿写上自己的名字,在戒网期间不可以使用娱乐设备,或是娱乐APP,如若使用,便自觉划掉自己的名字,最终评出成功的联盟成员。十分神奇的是,那次行动并无严格的监督机制,考验的是我们的忍耐力和诚信度,但对于我们来说,正因联盟充满了仪式感,最后,倡议书上签下名字的所有人都做到了诚实守信,未能坚持的都自觉划去了自己的名字。
于我而言,跳级后的艰辛是意料之中的过程,但跳级后的美好回忆是意料之外的收获,我又额外收获了一批好朋友,毕竟,到了八年级的时候,楼上的七年级班级里也迎来了曾经的小伙伴,于是,在课间我穿梭于楼上与楼下,这双倍的友谊或许就是翻倍的惊喜吧。
#02
高中
一段感恩与梦想并肩起飞的时光
不是所有樱花都叫四中樱花
不是所有回忆都是独家记忆
曾经的湖北省襄阳四中,位于东街35号,这里承载着我全部的高中记忆。如果说曾经初中时跳级的标签,令人艳羡的成绩为我带来了光环,那么东街三十五号的故事则是新的开始,虽然没有通过自主招生,但或许是自主招生时留下的缘分,中考后我还是来到了襄阳四中,这里大佬云集,是历年来高考状元产出热门之地。在这样的学校,几乎所有人都为着自己的目标拼搏,下课铃响后老师被团团围住的景象屡见不鲜。俗话说“进了四中如同进了保险箱”,此话虽夸张,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在这样的氛围里,努力是常态,但三年过去,脑海中留下的却不只是成绩和学习,还有每个四中人骨子里的归属感、忙里偷闲时光记忆里的满足感。
樱花节开幕式
·不是所有樱花都叫四中樱花·
樱花,是学校的名片之一。如果用一种花来形容三月,那一定是樱花,因为三月是樱花的主场。而在襄阳,若提及樱花,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一定是襄阳四中的樱花大道。
四中的樱花,或散落成星,或聚落成火,点缀着整个春天。有一种约定,叫去四中看樱花,每年三、四月,伴随着樱花盛放的浪漫气息,樱花艺术节开幕,市民、校友、国际友人纷至沓来。
高一的时候,我第一次做了志愿者在樱花大道上进行引导,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作为四中人的归属感。每当穿上“追求卓越”的校服,走出校门,总会下意识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觉得自己代表了四中学子的形象,这种归属感已经深深刻在了我们的骨子里。
“
樱花怒放,紫藤满亭,艺术节里,辩论赛、诗朗诵、书画展、诗词大会轮番举行。记得辩论赛上,小韩和郭郭都成功进入决赛,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她们两个却分别去到了正反方三辩,我们坐在台下,没有立场,心情复杂,只能两边共同加油;
还记得我和小曲为了自己稚嫩的书法作品努力练习,又跑去书画展上找寻自己的作品,这种小小的参与感对这场盛大的艺术节而言,显然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却一直埋藏在我心底。
四中樱花路
/
书法参赛
/
·汇聚四方灵气之地·
校园地势极低,据说汇聚四方之灵气,然而夏季“洪灾”历届学生却无一幸免,襄阳多雨,积水常有,记得高三时遇上连续好几天的大暴雨,这直接导致半个学校被“淹”,暴雨那天晚上教室刚好没有关窗,于是靠内窗一侧的所有书桌都被淋湿,第二天早上语文早读时,半数人在读书,半数人在“救水”的奇观就此产生;
到了吃饭时间,身为“干饭人”的同学们用书桌和凳子架起一座桥,一人出教室,十人不挨饿,因为敢于涉水的同学提了好几份饭回到教室;而到了晚上,学校临时搭建了一座独木桥,并提前一小时放学。教室在二楼的我从教室到独木桥竟花了半小时才走完,最令人难过的是,独木桥走到尽头后,发现前方仍然是“小河”,于是大家啼笑皆非,还是湿着鞋回了家。
我想,作为一个四中人,应当有一双能踩水的鞋和一条能淌水的裤子,这可比独木桥管用多了。
·走过八十华里 走过坎坷失意·
“
八十华里,应当是每个四中人最痛苦又美好的回忆了吧,从东街35号到古隆中,全程徒步,早上六点出发,晚上五点归来,武警护航随行,筋疲力竭却又成就感满满。徒步前行途中,周虫虫不停地问我们能不能坚持,虽然走到最后已经只能靠着意志力迈开腿,但大部分人都成功往返。我和Rabbit一路上共用一个耳机,靠着玺子哥“续命”,暗中观察帅帅的特警小哥哥。
依稀记得在古隆中里呆了一个多小时,阿柳和阿颖给我们拍了很多照片,照片里我们都笑得很开心,我的手里还拿了一根在景区里买的烤肠。我们的出行总是“浩浩荡荡”,特警开道、随行,近两千人,排着长队出发,沿途引来路人驻足、拍照,更有家长开着车随行,虽然我们极力地“赶”他们走,但奈何不了家长们同样激动的心。毕竟,如此浩大的出行场面也是整个襄阳市各所学校独一份儿的了。
我们很幸运地赶在疫情来临之前完成了高一春游踏青,高二八十华里,还额外拥有了襄阳马拉松助力。每次出行,激动之心溢于言表,毕竟,能够“放风”的日子少之又少,因而即便每次外出归来双腿如同历经“重塑”一般,酸痛无比,我们仍然乐此不疲,并在日后作为向他人炫耀的“资本”。
到达古隆中后短暂休息
·岁月流动 与你同路 ·
滑动查看更多
梦迪同学,我叫她rabbit,因为长得很像小兔子,性格也和小兔子一样,傻傻的、乖乖的,经常因为觉得自己干了傻事儿偷偷哭泣,日常多愁善感,但转而便能因为好吃的甜食、小小的赞许雨过天晴,是十足的乐天派,每一天的好心情半数都来自于时而傻里傻气的她。从高一到高三,我们都是同班,像上天注定的缘分,历经文理分科、分班我们都还在一起。永远都忘不了高一结束文理分科后分班的那个晚上,Rabbit因为不舍、担忧等等各种情绪哭成了个“泪人儿”。
分班情况贴在明德楼中厅里,记得她当时没有下楼去看,广播里按照班级顺序一个又一个叫号,我内心里紧张又期待,当看到201703003和201703009出现在高二(3)班的名单里时,我飞奔上楼,那一刻,仿佛所有的不安烟消云散,这或许就是特别的缘分。
我们相识于高一(21)班,相熟于那场共同完成的“秋之韵”朗诵比赛,获得了同一份荣誉,自那以后,我们逐渐发现了更多共同的话题、更多灵魂上的契合点。自此,两个口味完全不同的人每天一起奔向食堂,时常因为终于找到同时符合我们口味的食物而开心大笑,每周都会有几个早上,我们飞奔向新食堂,赶着吃牛肉面或是馅饼和皮蛋瘦肉粥,还有凭运气才能吃到的四中特色“醋泡蛋”;有时也会因为玺子哥的归属问题吵吵嚷嚷,走在路上“目中无人”地放肆大笑,仿佛在那一刻,周遭一切都与我们无关。
我和Rabbit的成绩可谓是“旗鼓相当”,共同进退,根本不存在优势互补,因为我们的短板学科总是重合的,但是我们好像从没有想过大学能够继续在一起,因为我想出省,她想离家近,我们心知肚明,却并未担忧,也许只是因为我们始终坚信,距离不能阻断高中三年最为纯粹的友谊,直到现在,我们也都是在上日常“哈哈哈哈”的“网友”罢了。
黄方方的美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黄方方同学,强输出型选手,也是我的夜路伙伴和被蹭饭担当,只要和她一起,耳朵便不能闲下来。她时常在各个文科课堂上与老师展开“辩论”,强势输出观点。这样的强输出型选手也是学习上的大佬,考试比我多上三十分更是常有的事。
我们的友谊始于从学校回到集锦巷的夜路上,每个放学的中午、晚上,结伴而行已经成为习惯,伴着校门口薄冰羊肉粉、步步高点读机的魔性洗脑广告语奔赴回家之路。一路上,这样的强输出型选手能够在我耳边从天南扯到海北,“今天阿柳的男朋友来办公室找她了,他们俩身高差好好玩呀”“那个小姐姐真好看呀”“我们学校怎么没有帅哥呀”“黄景瑜太帅了吧”,走路喜欢走我的左边,据她所说,这样方便路上戳我的酒窝。
她生气的时候十分好笑,假装生气的时候更是沙雕,如同炸了毛的猫,散发着“生人勿扰”气息的同时还有着小孩儿一般的执拗和稚气,怎么哄都哄不好的那种。据她的回忆,有几次我放学跟买买一起走,她的内心受到了创伤,吃醋不理我,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周六,唯一一个周假,我们两个学习狂魔(自诩)还要待在教室自习,下午放学后,我们一起回家吃饭,我吃饭总是很慢,她吃完之后跑来催我,一边扶额一边吐槽,之后再拽着我去教室,晚上九点多再回来。
每周体育课,我们都会在至善楼旋转楼梯旁的空地上打羽毛球,两个人的球技可谓是半斤八两,每捡一个球都会各执己见地“分析”是谁的原因,一节课结束,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而作为被蹭饭担当,正是得益于同住在集锦巷,这也为我去她家蹭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还有每天早餐时间的蹭饭,早上班里很多人都会从家里带饭,用保温饭盒装着,下了课,一起站在教室外的走廊上,你吃一口我的,我吃一口你的,记得黄方方妈妈的炒饭总是很受欢迎,以至于我时而担心她早上根本吃不饱。有时候我也感到奇怪,奇怪为什么两个完全不同的人会建立深厚的友谊,或许就像某种磁场或者引力吧,性格的互补使得这段友谊值得被好好珍惜。
·博学的理想笃行的信仰 ·
高中三年,有幸遇见十六位老师,四中的老师,高学历且高情商,各个都有自己的特色。高一时班主任是老张,人称化勇爷爷,脸上总是似笑非笑,捉摸不透,手上永远拿着一根木棍,所谓“棍不离身”,教着数学,每节上课必有粉笔板书,从左到右,手动分区,每区一题,一节课结束,黑板写满,课下再看之时,过程明晰。
记得数学课总是赶上早晨第一节,这节课上大家总是昏昏欲睡,老张总是善于运用自己音调的起伏和木棍的恐吓来将我们从游离当中“拽”回来。如果坐在第一排,那真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因为你一定要强撑着睁开双眼,警惕着时刻会落在两手之间的木棍。
每周最为期待的就是周五的班会,因为班会上总能听得到老张关于“社会的光辉与人性的黑暗”的小型讲座,每到这时,大家总是憋着笑却又不敢笑,但又期待着他接下来更加惊为天人的观点。
高一二十一班的门口总是站满了人,宿舍通报,早读迟到,都要站在走廊上一天,于是,每当第二天小黑板上有写上我们之中谁的名字,或是哪一个宿舍,我们就自觉地站在门外,于是就有了各大“站”神的出现。
高一的时候,我的成绩并不突出,分班以后,老张也不再当班主任了,我以为老张会渐渐将我淡忘,但在后来高二时举行的的学校优秀班主任颁奖典礼上,我有幸作为原高一二十一班学生代表为老张颁奖,那天抬头与他对视时,他眼中一闪而过的惊喜、感动和最后那一抹略带欣慰的笑意,深深地,留在我心底。
高一春游
/
高二文理分科后,遇到了周成成老师,人如其名,年轻有为、“英年早婚”,北师大毕业,不到三十就当上了年级副主任,也是我们的班主任,用略带湖北十堰口音的普通话讲着地理,能将所有的后鼻音读成前鼻音,锋(fen)面雨带、春(chong)天、讲话时经常引用的名言“狭路相逢(fen)勇(yun)者胜”也日渐在我们当中流传开来。
周虫虫在的日子里,高二三班仿佛总有许多“特权”。因为发现我们的教室与教师办公室共用一条线路后,夏天可以提前开空调,空调可以从早开到晚,今日播报的记者会来我们班里拍摄,会和年级主任陈琰争取和高一的学弟学妹们一起参加马拉松助力,会在体育课上和我们班的男生一起打篮球,还会利用教室在一楼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从绿化带一侧的小窗上暗中观察我们。
记得那一年,亚莉老师也还在教我们,她从诸葛亮人文实验班来教我们班数学,课堂永远可可爱爱,字母k永远读成拼音ke,并能把我们班所有人带偏;还有永远在课上介绍自己光辉事迹的校长“御用撰稿人”德平老师,温温柔柔、生气也永远笑着的谢锋华,风风火火、加班到半夜的阿柳;还有总是一本正经装严肃的李颖小可爱,这一年,真的很开心。
至善楼前 明德楼教室
高考那天老陈与1号线公交车 雨后篮球场
高二三班最终还是被重组,这发生在高二结束、高三开始,在这个节骨眼上,突如其来的班级老师大调整却发生在我们班,原来的六个老师只留下两个,只剩下温温柔柔的谢老师和风风火火的阿柳。这于我们而言无疑是沉重一击,那段时间大家都很压抑。
老陈来的时候也是笑眯眯的,或许是察觉到我们低沉的情绪,班会上,他向我们介绍新老师,给我们吃下定心丸,我们从开始的被迫接受到后来的默契配合,短短几周,重新焕发生机。我们的班集体迎来了霸气的周国红、日常美丽燕梦琪、还有对我抱有高期望的张衡老师。那一年我迷迷糊糊地被馨洁拉过去当语文课代表,自此开始成为张衡老师为期一年的小助手。
可能仗着这十几年来培养的语感,对于我们大部分人而言,语文是高三甚至是整个高中都在心里排不上号的一科。然而,因为张衡老师,我“被迫”对于语文格外重视,每周周测结束后,去领取成绩单的路上,内心总是忐忑的,因为我可以成为先看到成绩的人之一,每周例行找老师分析试卷、分析错题,高三那年,发挥正常的情况下,我的语文也能时而成为我的优势学科。张衡老师似乎也很放心地将任务通过我转达,自习课上,门外一个招手,我便走出教室,或是转达任务、或是领取试题。她很细心,记得有天早读,因为前一次周考成绩而略带忧郁气息的我被张衡老师捕捉,当她与我谈心的那刻,我的内心放下所有戒备,在高频考试和重重压力之下的情绪得到了释放。时而玩笑,时而袒露内心,很庆幸能够借此便利享受到特殊的关爱,她的次次鼓励也成为我前行的动力。
高三那年,不知道有过多少次的谈心,走廊上周国红分析试题,办公室里老陈面对面谈心,楼道里谢锋华的突然关心,地理从前三突降倒数时梦琪老师的哭笑不得,还有高考那天早晨得知我突发感冒没吃早饭时,老陈从兜里掏出的士力架,那袋士力架被我留到了高考结束后直接融化,我为此痛心疾首。这些事情都是我的独家记忆,一桩桩、一件件全都留在我的心底。
何其有幸,能够遇到这样一群人,一起走夜路的张圆圆、买买、黄方方、张涵涵、婷姐,前后桌好久的朱圆润、童姐、罗雪雪、源哥、温总、阿飞、李晨熙,千年修得左右桌的陈姐、陈小涵,安安,颜颜、小徐,还有三年同班的Rabbit、顾婷婷、廖邦邦,日常小可爱馨洁,日常犯迷糊的丝描、圣禾。很怀念一起站在走廊里吃饭的日子,很怀念下午有李晨熙妈妈甜品投喂和余总零食投喂的日子,还怀念着或许只有襄阳四中才有的,边走路边吃面的奇观。
因为疫情,又身处湖北,我们这一届是特殊的。高考延迟一个月,高中三年换了三次教学楼,从明德到至善,再从至善到逸夫,最后回到至善楼,并从那里出发,坐着襄阳四中独有的一号线公交车奔赴高考考场。
碎片一般的回忆一点点拼凑,东街三十五号的日子若是全都落笔写下,或许远不止现在的七千字长文,怀念的东西太多,以至于感到无从落笔。当所有记忆一瞬间涌入脑海,眼泪夺眶而出,又想起此时襄阳四中已经搬离,东街三十五号的日子没有续集,以后的四中学子也没有北街的回忆,再次回到校园,我就像是一个参观者。但四中在发展,少年也在成长,我们只能将这美好回忆埋藏心底,再出发。
同学评语
//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细数时光,步入大学已经一年了,这一年的时光里我时常怀恋过去的日子,今日看到尹若旭小朋友的这篇文章更是让我思绪万千。十二年的苦读让我们为了梦想各奔东西,结果不一定尽如人意,但在她的笔下让我看到了这十二年的过程总是充满乐趣。有幸与尹若旭小朋友在高中同窗,现在回想那段同窗时光,有的全是欢乐的笑声。轻快活泼的笔触,让回忆变得如此生动,读罢,不觉间嘴角已微微上扬;闭眼,满是那熟悉的面庞。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经济犯罪侦查大队2020级本科生余启源
//
首先我骄傲地承认,我就是懒狗,听闻旭旭文章里写了我,我飞过来查看,然后愉快地只看了自己那一部分,非常开心,看的时候全程嘴角没有下来过。通过她的文字,那些有趣的别扭的又飞速和好的回忆逐渐鲜活起来,那些人那些事好像就在昨天,回过神来,恍惚间才又意识到自己已切实毕业一年多。说不感伤是假的,偶尔在自己下面看见高中同学评论会非常惊喜,就好像物理距离永远不会成为我们的阻碍。让我最记忆深刻的不是我们上一次的见面,而是我去年借问卷之名,在班群内开的一个小小的群体视频,很开心,看见大家都在成为更好的自己,我相信我们终会在更高处相见。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2020级本科生黄一帆
//
这篇《中学记》行文流畅,思路清晰,以时间为线索,全面地介绍了自己两个阶段的中学生活。词句拿捏得当,刻画的人物,性格鲜明,有血有肉。语言生动幽默,贴近生活。内容丰富详实,向我们展现了作者非同一般的青春。表达的情感真实,令人动容。不论是豪赌的初中还是逐梦的高中,作者都感觉收获满满,留恋不舍,怀念曾经的美好时光,但同时也期待珍藏美好回忆继续成长的自己。岁月说,回忆最美。未来说,最好的一天还未上演。作者所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但是,这篇文章也有不足之处,作者写的中学的事情过多过杂,虽具体,但过于琐碎,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认为在介绍人物时,可以描写与她发生的一件印象最深的事,再写一下事后的感受,把一件事写深写厚,效果会比现在更好。其次,我觉得还可以多加一些环境描写,比如,把樱花盛开的场景描写更详细一些,表现四中樱花之美。整体来说,这篇文章写得情真意切,内容丰富,如果能减少一些罗列的事件,把几件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写深写厚会更好。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20级本科生任舒颜
//
读到小九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唯有少年心”这句词。流年似水匆匆而逝,再回首时我已身处大学篇章之中。那些日子灰暗又明亮,离我很近,又像是很远很远。追忆三年来在四中度过的日子,那些美好的、难忘的、汗泪交织的、依依不舍的时光,它们如诗、如飞鸿,镌刻进发着光的少年时代,成为我们与四中的独家记忆。2020年的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疫情下的四中所赋予我们的,迷茫苦恼和继续的勇气。过去就像一道光,未来可期的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我们的原乡,而那个夏天也永不落幕。
——云南大学法学院2020级本科生张璟瑀
//
小九的中学记是从初中开始的,看下来,我是羡慕的,因为她的初中是那样不同,以跳级的姿态,摘得优异的成绩,当然这其中的努力又是不为人知的,这中间,她遇见了很多人,很多事,而她也在不断成长。转眼,来到了她的高中时代,襄阳四中,她的母校,在一桩桩一件件事情的描写中,我能看到若旭对高中的深厚感情,学校的樱花,累而有意义的八十华里,可爱活泼的挚友,风格多样但都认真负责的老师,这所有的一切构成了小九难忘的高中三年,在她的娓娓道来中,我看到了一个小女孩是如何从十岁一路成长,到今天的名校学生的。文笔朴实,不似白描,也不堆砌辞藻,所有的一切都是真情流露,正如她真实而带些奇幻色彩的人生。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0级本科生朱梦洁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