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命题的8大真相和高考阅卷的四大内幕,附历年高考地理评分细则,非选择题评分标准

发布于 2022-06-01 00:41 ,所属分类:中高考押题学习资料


粉丝福利:本号后在后台回复 高中地理 即可获取高中地理全部电子课本。回复:国家地理,可获取2021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电子版1-12期。

有一些同学模拟考试成绩不错,但在真实的高考中,成绩水平却有所下降,甚至觉得高考出题“有点歪”,这是因为模考题大多是高中老师出题,与大学教师的命题思路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考生很难把握准大学教师的命题特点。高考题目变脸快,难易程度有波动,千变万化抓核心。现在就让小编为同学们揭示八大真相,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一、高考命题的8大真相


【真相一】

高考题主要是大学老师出的。


【真相二】

高考题紧扣《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但是通常各地的“模拟卷”基本上押不到真题,因为高考命题组有“反押题”措施。


【真相三】

高考题原则上不出怪题、偏题,更不回避“必考点”,但却在命题角度、方法、题型上下功夫。


【真相四】

高考题通过“攻击”学生群体性“软肋”来突出“选拔性”。换句话说就是那些让大多数学生感到为难的题恰恰抓住了多数学生在某一知识点上的短处,而其目的正是让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


【真相五】

高考题主要是由大学教师、在读博士、硕士和一部分中学老师阅卷。


【真相六】

高考试卷评分细则主要是由大学教师制定。


【真相七】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目的是把考生按成绩分层,便于高校挑选。平时的测验或模拟基本上是测试性考试,目的是检测掌握知识的程度,查缺补漏。因此,没有深刻领悟、精做与高考平行的选拔性试卷,就常常会在高考中丢“不该丢”的分。


【真相八】

高考一张卷就能定乾坤,为国家选拔出合格的人才,关键就在于它通过“必考点”和“易考点”的综合选择来命题,能比较准确地考出学生的真实能力。



高考,是为高校选拔人才,不是从高一升到高二那么简单。选拔,就要分出层次,而大学老师命题一定会突出能力、突出运用、突出思维的创新、突出方法和效率。从这个角度上说,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学生越是盲目地、大量地做“垃圾题”,越是心里没底。


为什么真正的高考命题研究专家敢说某某点必考,不但因为是考纲上的重点,考试说明上的要点,而且它是容易抓住考生“软肋”的实用点。比如数学中函数性质、导数、概率一定考,为什么?这些知识和能力为升入大学后进一步研究可能性问题,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提供了基础。


平时的测验、练习、模拟,常常以知识点为基础命题,而高考则是以“能力立意”命题。所以,即使是个“填空题”,实际上也包含着一个能力的问题。所以平时复习与练习要注重和大学知识的衔接,源于教材大纲,高于教材大纲,体现创新能力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高考阅卷的四大内幕


内幕一:阅卷往往只盯住答对部分


由于评卷人员的注意力集中在关键词上,所以往往只注意答对部分,对于答偏答错部分常常无暇顾及。“答对得分,答错不失分”的现象非常普遍。而除了要点之外,改卷老师在改卷时还看答题的基本结构是否正确,句子表达是否准确。如果结构清晰、句子准确、表达流畅,一般都能得到比较高的分数。


内幕二:作文不约而同都往平均分上靠


虽然不是每个老师都凭感觉打分,但给老师一个好印象却肯定是很重要的,特别是作文,一个漂亮的开头可能就奠定了高分的基础。高考改卷电脑会将每份卷子同时发给两位老师改,如果两人的评分误差在规定范围内,改完的这份卷子就是有效卷。而每位老师所改的卷子中有多少是有效卷,电脑会即时体现。因此,在改卷过程中,不少老师为求稳,不由自主会往某个分数段上打。如果发现自己的有效率低了,就会慢慢往平均分上靠。出现这种情况的大多是文科的答题,特别是作文,因此,思路就要尽量地与众不同,有创意,这样才能吸引改卷老师的眼球,才能得高分。



内幕三:抓评分点成为阅卷关键


高考时,每小题的答案都会依题意设置若干个评分点,只有按规定的评分细则的采分点答题才给分。因此,阅卷过程中,许多老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对评分点的寻找上,实际上就是对某几个关键词进行扫描,而忽略了句子的质量。所以,答题时,不论答多答少,首先要把答案的关键部分、关键词写出来,第二步才考虑句子的质量。这样,不论你怎么答,都不用担心失分。


内幕四:老师喜欢条理分明的卷子


据近几年参加高考阅卷的老师透露,高考评卷速度要求非常快,很多时候,改一道题平均只用几秒或几十秒时间,一个老师一天平均要改数百份甚至数千份卷子(只改其中一题)。


每天要改数百份、甚至数千份的卷子,光是翻看页面,点击鼠标都已经十分辛苦,因此,在繁重枯燥的评卷过程中,条理分明,字迹清晰的试卷无疑给阅卷人员平添一份好感,都尽量给分。


相信各位面临高考的同学们,了解到高考的有关“内幕”后就能有针对的加强自身能力,弥补不足,就能在高考中占得一份先机,少丢一些分,取得好的成绩!


高考地理评分规则


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考适应性测试地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苹果喜温凉,是我国北方代表性水果。盐源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段,隶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年均温12.1℃,年降水量855.2mm,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被称为“中国南方苹果之乡”。该县苹果主产区位于盐源盆地内的河流阶地和大型洪积扇。下图示意盐源县苹果主产区及其周边位置。

(1)分析盐源县成为“中国南方苹果之乡”的自然条件(8分)。

自然条件:海拔高(2分),气候温凉(2分);

昼夜温差大 ,利于糖分积累(2分);

盆地地形平坦,坡度适宜(2分)。

(2)分析盐源县发展苹果产业的限制性因素(6分)。

限制性因素:多高山峡谷,土地资源有限(2分);

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2分);

位置偏远,远离市场(2分)。

(3)从脱贫致富的角度考虑,请给盐源县苹果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建议(6分)。

建议:采用公司+农户模式,发展订单生产,确保销量稳定(2分);

改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苹果的品质,提升市场竞争力(2分);

发展苹果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2分)。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历史上黄河的每一次大改道都会对河口三角洲(包括陆上和水下三角洲)及附近海岸线造成深刻的影响。改道后,原黄河河道被称为废黄河,原河口被称为废黄河口。黄河最后一次大的改道,是由江苏盐城改到山东东营,此次改道给山东人民带来重大的灾难。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黄河实施了一系列工程治理,使黄河水害得到有效控制。下图示意不同年份废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迁。

(1)读图,描述自497年以来不同年份间废黄河三角洲的海岸线位置总体变化过程。(4分)

总体变化过程:

497~1582年,自西南向东北向海洋推进(1分);

1582~1855年,自西南向东北继续向海洋推进(1分);

1855~1921年,自东北向西南向陆地退缩(1分);

1921年以来,自东北向西南,继续向陆地退缩(1分)。

(2)推测黄河最后一次大改道图片年份,并说明推测依据(6分)。


年份:1855年(2分);

推测依据:黄河最后一次大改造前,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入海,在河口附近沉积,导致海岸线不断向海洋推进(2分);

改道后,废黄河三角洲由沉积为主变为被海浪侵蚀为主,海岸线后退(2分)。

(3)调查发现,现今废黄河口附近的水下三角洲面积在增加。请分析其原因(6分)。


原因:废黄河口泥沙淤积深厚,不断遭受海浪侵蚀,搬运,泥沙不断向海堆积,扩大了水下三角洲面积(4分);

废河道仍有径流携带少量泥沙入海,使得水下三角洲部分继续向海洋推进(2分)。

(4)江苏盐城有较长的海岸线,但是没有大港口。请分析主要原因(6分)。


主要原因:江苏盐城沿海为淤泥质海岸,海水较浅,开挖港口易淤积(2分);

没有大河入海口,缺少内河深水航道连通海洋(2分);

经济腹地小,运输需求量少(2分)。


2020年高考地理阅卷评分细则

一、地理主观题评分细则

(一)国家标准答案(国标)与省评分细则(省标)

36.(1)当地采用顺坡垄种植葡萄,据此分析该地的降水特点。(8分)

【国标】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灌溉不便)。(2分)因此,该地区降水应具有以下特点:降水频率高(经常降雨)(2分),强度小(少暴雨或每次降雨量较小)(2分),降水量季节分配较均匀(2分)。

【省标】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灌溉不便;利于排水,任一种说法均可的2分。

因此,该地区降水应具有以下特点:降水频率高;降水次数多;常年降雨;降水量大,以上任一种说法均可得2分。(注意:降水大不给分)

强度小;每次降雨小,任一种说法得2分。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降水时间分配均匀,降水分配均匀,任一种说法可得2分,但“降水分布均匀”不给分。

36.(2)指出该地种植葡萄宜选择的坡向,并分析与梯田相比,顺坡垄利用光照的优势。(8分)

【国标】葡萄喜光。种植葡萄宜选择向阳坡(或用方位表示的阳坡,如南坡)。(2分)该地纬度高,太阳低(正午太阳高度小)(2分)。与梯田相比,顺坡垄接受阳光照射的角度较大(2分),植株和垄接受光照的面积较大(2分)。

【省标】种植葡萄宜选择阳坡、南坡、偏南坡、坐北朝南,任一种说法均可得2分,但写出西南坡或东南坡不得分。

原因:①该地纬度高(必答)太阳低(或太阳高度小),可得2分。

②与梯田相比,顺坡垄接受阳光照射角度大,可得2分。

③植株和垄接受光照面积(范围)较大,得2分。但有同学写成种植面积较大不得分。

36.(3)说明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耕作不宜采用顺坡垄的理由。(6分)

【国标】温带半干旱地区偶有暴雨(2分),种植作物需要灌溉(2分),而坡地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2分)。

【省标】答出偶有暴雨;降水集中;有暴雨,均可给2分,但答出降水分配不均或多暴雨,均不给分。

需要灌溉,可得2分,但这一点在阅卷中发现,无一人答出。

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或答出灌溉不便,都可得2分。

37.(1)指出玄武岩台地形成以来因流水侵蚀而发生的变化。(6分)

【国标】台地被流水侵蚀、切割,起伏加大(3分),面积变小。(3分)

【省标】本小题共2个采分点,1个得分点,共6分。

台地被流水侵蚀、切割,起伏较大(趋于陡峭或相对高差增大)。(3分)

面积变小(变得破碎或数量增多)。(3分)

37.(2)根据侵蚀程度,指出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判断理由。(12分)

【国标】形成的先后次序: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台地的玄武岩。(4分)

理由: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岩石暴露时间越长(2分),形成时间越早(2分)。台地受侵蚀轻,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台地的部分特征,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晚;尖顶山已经没有台地的特征,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早(4分)。

【省标】本小题4个采分点,1个得分点,共12分。

形成的先后次序: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台地的玄武岩。(4分)

理由: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岩石暴露(出露或裸露)时间越长,(2分)形成时间越早。(2分)

注意:以上两点从反面叙述也可以,但不与前面重复给分。表述如下:地貌侵蚀程度越轻微,说明岩石裸露(出露或裸露)时间越短(2分),形成时间越晚(2分)。

台地受侵蚀轻(侵蚀时间短),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台地的部分特征(平顶山与台地部分相似或平顶山顶部平坦),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晚;尖顶山已经没有台地的特征(尖顶山顶部尖),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早(4分)。

37.(3)说明玄武岩台地上有平顶山、尖顶山分布的原因。(6分)

【国标】早中期喷出的岩浆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后,大部分被侵蚀,残留的部分为山体(3分)。最新(晚)一期喷出的岩浆未能完全覆盖残留山体,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其上仍保留了原有山体。(3分)

【省标】本小题共2个采分点,1个得分点,共6分。

早中期喷出的岩浆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后,大部分被侵蚀,残留的部分为山体(3分)。只要体现“侵蚀形成山体”即可得3分。

最新(晚)一期喷出的岩浆未能完全覆盖残留山体,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其上仍保留了原有山体。(或新形成的台地较低)(3分)只要体现“原有山体未被覆盖”即可得3分。

43.旅游地理

简述举办“景泰蓝文化体验之旅”活动的旅游价值。(10分)

【国标】通过延长旅游活动时间,充分挖掘旅游项目与旅游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加旅游业收入;带动交通、餐饮、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丰富市民与游客的夜间文化生活;增强市民与游客对景泰蓝技艺的了解,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技艺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省标】本小题共4个给分点,分数分布为3、2、2、3。

通过延长旅游活动时间,充分挖掘旅游项目与旅游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加旅游业收入。以上划线部分任答出一点得3分。

带动交通、餐饮、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即可得2分。但提到“提供岗位”或“带动周边发展”不给分。

丰富市民与游客的夜间文化生活(增加旅游体验价值或增加旅游体验,增加体验感)即可得2分。但答出增加参与感,或增加感受,则不给分。

增强市民与游客对景泰蓝技艺的了解,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技艺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有利于景泰蓝文化的宣传或提高景泰蓝的历史文化价值),得3分。

44.环境保护

分析高原鼠兔密度对高山草甸退化的影响,并提出防控高原鼠兔的策略。(10分)

【国标】合适的高原鼠兔密度,能够维系土壤肥力,促进高山草甸生长,使之不易退化;(2分)

密度过大时,大量啃食植被,土壤肥力下降,引起高山草甸退化;(2分)

密度过小时,高原鼠兔对维持高山草甸的氮循环贡献小,土壤肥力较低,高山草甸易退化。(2分)

策略:把高原鼠免数量(密度)控制在合适范围之内,而不是全面灭杀。(4分)

【省标】本小题共8个给分点,1个得分点,共10分。

合适的高原鼠兔密度,能够维系土壤肥力(或促进高山草甸生长或提高土壤全氮含量或有利于植物生长)(2分),使之不易退化。(1分)

密度过大时,大量啃食植被(或土壤肥力下降或植被破坏或植被减少)(1分),引起高山草甸退化。(1分)

密度过小时,高原鼠兔对维持高山草甸的氮循环贡献小(或土壤肥力较低或生物循环弱)(2分),高山草甸易退化。(1分)

策略:把高原鼠免数量(密度)控制在合适范围之内,(或使鼠兔密度趋于合理),可得2分。

而不是全面灭杀,(或不大量捕杀或不赶尽杀绝或实施合理捕杀),任一种说法都可得2分。

(二)国标与省标的区别与联系

简单来说,省标是在国标的基础上,细化了相关的采分点,并增加了多种表述,并没有新的采分点。阅卷中针对同一意思同学们存在不同的表述,省标的制定就是在题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不同的表述形式,对学生所答的答案更负责的评阅。


2018年全国卷地理

“参考答案”与“阅卷评分细则”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集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运输、销售于一体,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俄罗斯为该项目配建了港口。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即将生产线和相关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模块体积大,重量大,最大的模块重量与艾菲尔铁塔相当。该项目以中国、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中方企业全方位参与设计和建造,数十家企业承揽了85%模块的建造。该项目超过60%的模块和零部件经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运至项目施工地。图9示意该项目位置。

(1)简述俄罗斯配建港口对项目及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8分)

【答案】对本项目的经济价值:(该项目)运输量巨大,保证该项目建设和运营,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收益。

对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为俄罗斯北冰洋沿岸地区及北冰洋上的经济活动提供基地;促进鄂毕河沿岸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为鄂毕河出海航运提供中转服务。

【评分细则】对本项目的经济价值:(该项目)运输量巨大,保证该项目建设(2分)和运营(2分),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收益。(只答运输量大或保证运输、改善运输、交通便利、提高运输效益、减轻运输成本得2分)(如果答运输量大,保证项目建设或只答运输量大,保证项目运营只给2分)

对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为俄罗斯北冰洋沿岸地区及北冰洋上的经济活动提供基地(2分);促进鄂毕河沿岸地区对外贸易(进出口贸易或对外经贸)的发展,为鄂毕河出海航行(或河海联运)提供中转服务(2分)。

(2)说明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对该项目建设的益处。(6分)

【答案】(该项目)工程量巨大,设计成不同模块,可以由不同地区的工厂同时生产,缩短工期;模块运至现场拼装,减少现场(恶劣自然条件下)施工的时间和难度。

【评分细则】(该项目)工程量巨大,设计成不同模块,可以由不同地区的工厂同时生产,缩短工期(或提高效率)(3分);模块运至现场拼装,减少现场(恶劣自然条件下)施工的时间和难度(或避开、克服恶劣自然条件)(3分)。

(3)分析开发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对提高该项目产品(液化天然气)市场竞争力的作用。(6分)

【答案】中国、日本(太平洋西岸的亚洲国家)是其主要销售市场;开通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与苏伊士运河—大西洋航线相比,)大大缩减产品的运输距离和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从而降低产品销售价格,提高其在全球天然气市场的竞争力。

【评分细则】中国、日本(东亚或太平洋西岸的亚洲国家)是其主要销售市场; 缩短时间、缩短距离、降低成本或价格答对一点给2分,任意三点得6分。

(4)指出在该项目合作中体现的中俄两国各自的优势。(4分)

【答案】俄罗斯的优势:资源(能源、天然气)丰富,(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技术强。中国优势:资金雄厚、制造业实力强、运输能力强、市场需求大等。

【评分细则】俄罗斯的优势:资源(能源、天然气)(或矿产)丰富;(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技术强。(任意一点得2分)

中国优势:资金雄厚、制造业实力强、运输能力强、市场需求大等。(任意一点2分)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直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图10)。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6分)

【答案】(1)地势平坦、开阔。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评分细则】地势平坦,开阔(或地势起伏小,或地势和缓)(3分)。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或气候寒冷干燥,或蒸发旺盛,或蒸发大)。(3分)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6分)

【答案】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评分细则】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3分)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3分)。(或内流河阶段,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湿地阶段,降水量等于蒸发量,或相一致,或相差不大)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6分)

【答案】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

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 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评分细则】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或提高,或增大,或增多,或升高,或变大)(2分)

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或河流,或乌裕尔河携带盐分,或河流受阻,排泄不畅,导致盐分增加)(2分)

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或不断蒸发,蒸发旺盛,蒸发增强,易蒸发,利于蒸发都可以,只说蒸发不给分)(2分)

(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4分)

【答案】同意,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泥;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境变化。

【评分细则】同意,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可防止盐分减少,含盐量,盐度减少;减少泥沙沉积;扩大鱼类数量,保护鱼类种群,都可以给分)。

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境变化。(破坏湿地,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生态系统,打破生态平衡,破坏当地环境;保持湿地面积不减少,不萎缩;保护当地动物,动植物,生物种类都可以给分)(4分)



(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6分)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5分)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7分)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6分)

评分细则

(1)标准答案: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2分)。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2分);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2分)。

其他答案:河流含沙量大或河流携带泥沙多或河口三角洲泥沙沉积或河口三角洲面积大或泥沙堆积、沉积(2分);冬春季河流水量小或处于枯水期,河床泥沙裸露(2分);错那湖水量小,湖岸出露面积大(2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或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土地退化;植被破坏;植被覆盖率低),使表土疏松(或土质疏松)(2分)。

错误答案:只答“泥沙多”(0分);“西风从中亚、西亚携带沙尘堆积”(0分);只答“河流处于枯水期”“湖泊水量小”(0分);“土质疏松”“过度开垦”(0分)。

(2)标准答案: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2分),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2分);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1分)。(说明:答对其中一点得2分,两点得4分,三点得满分5分)

其他答案:冬春季干旱或土地干燥(2分);沙源东部为河谷,狭管效应,风力强劲(2分);大风天数多(2分);湖面摩擦力小(2分)。(最多得5分)

错误答案:只答“降水少”或“植被破坏”或“西北风”或“山地摩擦力小”(0分)。

(3)标准答案:(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2分);侵蚀路基(和路肩)(2分);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2分);影响运行列车安全(1分)。

其他答案:铁轨上沙粒沉积(2分);对铁路损害大(2分),对列车产生危害或影响正常行驶(2分);造成交通事故(1分)。

错误答案:风化侵蚀路基(0分);对列车产生影响(0分);影响列车速度、方向(0分)。

(4)标准答案:(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2分)。(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2分),设置石(草)方格沙障(2分)。

其他答案:设立阻沙屏障(2分);(生物措施)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或单答提高植被覆盖率(2分);增加绿化面积(2分)。

答“工程措施”“阻沙措施”“固沙措施”“生物措施”只得2分。

错误答案:设立护栏(0分);防护网(带)(0分);防河大坝(堤)

(0分);增加绿化面积(0分);只答“植树造林”(0分)。



(2015·全国文综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下图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

(1)简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针对此气候特点,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6分)

(2)指出因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而可能获益的我国主要工业部门。(4分)

评分细则

(1)标准答案:

气候特点:(纬度低,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3分)

需要防范的问题:中暑;晒伤;食物中毒;毒虫叮咬;野生动物侵袭;疫病;瘴气等。(3分)(答对1项得1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本小题满分不得超过3分。)

其他答案:

气候特点:纬度低,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全年气温高降水多。(3分)

需要防范的问题:防止晒伤;气温高,容易中暑;动植物种类非常多,有些动植物有毒,防止吃到有毒的食物和被毒虫叮咬,动植物遗体易腐烂,防止有毒的气体等。(3分)

(答对1项得1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本小题满分不得超过3分。)

错误答案: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0分)

需要防范的问题:旱涝灾害、缺氧、冻伤。(0分)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2)标准答案:钢铁、机械、机车制造、电子通信、管线、建材等与铁路建设和列车制造有关的部门。(4分)(答对1项得1分,答对4项即可得4分。本小题满分不得超过4分。)

其他答案:钢铁工业、机械制造业、机车制造业、电子通信制造业、建筑材料、管线制造业等。(4分)

(答对1项得1分,答对4项即可得4分。本小题满分不得超过4分。)

错误答案:钢铁厂、机械厂、机车厂、建筑材料厂、管线制造厂等。(0分)


(2015·全国文综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度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为-3.5℃~-2℃。

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图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图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

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b)的原因。(8分)

评分细则

标准答案:

季节:冬季(2分)。依据:冬季气温低于地温(1分),热棒蒸发段吸收冻土的热量,(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与较冷的地上部分管壁接触,凝结,释放出潜热,)将冻土层中的热量传送至地上(大气)(2分)。

热棒倾斜设置的原因:使棒体能深入铁轨正下方(1分),保护铁轨下的路基(多年冻土)(2分)。

其他答案:

季节:冬季(2分)。依据:当地上部分气温低于地下部分时,热棒散热。因此冬季时,地上部分气温低于地下部分,可以起到散热的作用。(3分)

热棒倾斜设置的原因:热棒倾斜可以增大与铁轨路基的接触面积(1分),巩固铁轨下的路基(2分)。

错误答案:

季节:夏季(0分)。依据:冬季地温低于气温(0分),增大接触面积(0分)。

热棒倾斜设置的原因:固定路基(0分),保护铁轨(0分),保护冻土(0分),有利于列车正常运行(0分)。


类型1 材料体现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念的考查,考生需要具备以下几点:

(1)结合现实中的自然地理环境问题,能够从人地关系系统的角度,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作用及其阶段性特征,形成科学的人地协调观。

(2)结合现实中的区域发展情境,能够说明开放区域条件下,该地自然资源、环境满足人们需要的潜力变化,归纳该类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可能遇到的人地关系问题;分析区域特有的环境治理和保护措施。

(3)结合现实中的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实例,能够从国家安全的高度,理解资源和环境安全对于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国际合作意识,建立和谐发展的观念。


〖评分规则〗

规则1:分析全面,既要套用模式,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否则得不到全分。

分析问题要全面,做到面面俱到,既要考虑自然因素,又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及环境因素;还应结合材料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规则2:分阶段分环节地分析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否则答非所问,容易失分。

结合图文资料,分阶段、分环节的分析不同生产、生活活动方式及强度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规则3:据因求果,寻求措施,否则答题不全。

针对区域发展中出现环境问题的原因,联系生活,寻求解决措施。

〖真题探源〗

(2018•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集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运输、销售于一体,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俄罗斯为该项目配建了港口。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即将生产线和相关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模块体积大,重量大,最大的模块重量与艾菲尔铁塔相当。该项目以中国、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中方企业全方位参与设计和建造,数十家企业承揽了85%模块的建造。该项目超过60%的模块和零部件经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运至项目施工地。图9示意该项目位置。


(1)简述俄罗斯配建港口对项目及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8分)

(2)说明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对该项目建设的益处。(6分)

(3)分析开发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对提高该项目产品(液化天然气)市场竞争力的作用。(6分)

(4)指出在该项目合作中体现的中俄两国各自的优势。(4分)

标准答案

考生1答案

考生2答案

(1)对本项目的经济价值:(该项目)运输量巨大,保证该项目建设(2分)和运营(2分),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收益。

对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为俄罗斯北冰洋沿岸地区及北冰洋上的经济活动提供基地(2分);促进鄂毕河沿岸地区对外贸易(进出口贸易或对外经贸)的发展,为鄂毕河出海航行(或河海联运)提供中转服务(2分)。

运输量大或保证运输、改善运输、交通便利、提高运输效益、减轻运输成本得(2分)

获得经济效益(0分)

规则1

(2)(该项目)工程量巨大,设计成不同模块,可以由不同地区的工厂同时生产,缩短工期(或提高效率)(3分);模块运至现场拼装,减少现场(恶劣自然条件下)施工的时间和难度(或避开、克服恶劣自然条件)(3分)。

节约时间,减少施工难度(2分)

降低成本(0分)

规则2

(3)中国、日本(东亚或太平洋西岸的亚洲国家)是其主要销售市场;缩短时间、缩短距离、降低成本或价格答对一点给2分,任意三点得6分。

靠近销售市场,降低运输成本(2分)

市场广阔(0分)

规则2

(4)俄罗斯的优势:资源(能源、天然气)(或矿产)丰富;(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技术强。(任意一点得2分)中国优势:资金雄厚、制造业实力强、运输能力强、市场需求大等。(任意一点2分)

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2分)

资源丰富、市场广阔(0分)

规则3


类型2 材料体现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的考查,考生需要具备以下几点:

(1)能够运用地球运动规律,解释昼夜、四季等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

(2)能够结合生态保护、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国家发展战略,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和地方综合的角度,系统分析其自然地理条件。

(3)能够在认识某类区域特征的基础上,从促进区域科学发展的角度,对其发展的条件、过程、问题及决策等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评价。

(4)能够从全球化的视角,综合分析人类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耕地资源、海洋空间资源等的条件,方式及潜力,以及产生的资源,环境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5)从国际合作的视角理解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6)能够分析和认识不同尺度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辩证地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评分规则〗

规则1:抓住地理事物联系,挖掘隐性信息,否则分析不透彻,以致得不到全分。

利用逻辑推理,明确因果关系,来龙去脉要清晰,有因有果,据因求果,答题时一般思路是条件、影响、结果。

规则2:准确读取图中信息,运用专业术语描述,否则易失分。

推敲材料,图文结合,获取有效信息,调动地理知识,转换答题语言,运用地理语言进行表述。

规则3:采用逆向思维,否则新情境下答题不易得分。

遇到新情境新问题时或非常规(非常见)问题时,根据结果,倒推原因或条件,辩证分析问题。

〖真题探源〗

(2017·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


(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6分)

(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

(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6分)

(4)说明从2300米至2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6分)

标准答案

考生1答案

考生2答案

(1)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阳坡,(2分)苔原带的下部(中下部,2000—2300米左右)。(2分)干扰强度分布特征: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越低,干扰越强烈)。(2分)

2300以下;(2分)海拔越高干扰越小(海拔与干扰强度呈正相关关系)。(2分)

阴坡,2000—2300米;海拔越高,生物多样性越少。(0分)

规则1

(2)(未遭受干扰时)阴坡较阳坡植物多样性高。(3分)依据:(按单峰变化规律,)阳坡苔原带的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中部(2300米左右),低于阴坡最高值。(3分)

阴坡较阳坡植物多样性强(多、丰富);(3分)2300—2600米,阴坡生物多样性多于阳坡。(0分)

阴坡较阳坡苔藓植被多、生物量多、多样性显著。(0分)

规则2

(3)特点:阳坡地表温度高、(1分)湿度低(水分条件差)。(1分)原因:阳坡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高,蒸发强度大;(2分)阳坡融雪早,蒸发历时长。(2分)

气温高(其他能够体现阳坡温度高于阴坡的表述也可得1分),湿度小或水分少;(1分)阳光充足或光照充足或吸收太阳辐射多能体现太阳光照条件强于阴坡的表述都可以得2分;蒸发强度大(或蒸发旺盛2分)。

阳坡温度升高降低,变化大(小)。(0分)

规则3

(4)随着海拔升高,阴、阳坡面积减小,(2分)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2分)阴、阳坡相互影响(水分、热量交换作用)增强。(1分)

植物生长而积小,生存空间小,生存环境小,生态环境类似、相似等,都可以得2分;随海拔升高,阴阳坡植物多样性都会减少,故差异减小,类似说法都可得分2分;强调水热条件差异相近,差异小也可以给2分。

2300—2600米,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0分)

规则1



类型3 材料体现区域认知

区域认知的考查,考生需要具备以下几点:

(1)能够运用空间分析方法解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并能够分析特定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与环境演变过程,评估其发展问题,提出科学决策的依据。

(2)能够比较全面评价区域决策的得失,并提出较为可行的改进建议。

(3)能够收集世界、全国或区域的资源、环境信息,并利用信息阐释资源、环境问题及其成因,从维护国家利益的高度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评分规则〗

规则1:区域定位是前提,更是关键。

根据图文材料及所学区域定位方法,进行区域定位。若区域定位出现偏差,有可能全盘皆输。

规则2:从图文材料中获取答案。

从图文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根据设问,结合所学知识组织答案。脱离材料闭门造车,得不偿失。

规则3:综合分析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根据所属区域,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自然地理特征(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和人文地理特征(人口、城市、工业、农业、交通),提出可持续发展策略。若考虑不全,则易失分。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真题探源〗

(2018·新课标全国卷Ⅰ)(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下图)。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6分)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6分)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6分)

(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4分)

标准答案

考生1答案

考生2答案

(1)地势平坦、开阔。(3分)

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3分)

地势平坦,(2分)降水较少。(2分)

地势低洼。(0分)降水较多。(0分)

规则1、2

(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6分)

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4分)

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0分)

规则2

(3)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2分)

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2分)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2分)

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2分)

原因: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2分)

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0分)

规则3

(4)同意,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4分)

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境变化。(4分)

同意,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2分)

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4分)


同意。(0分)

规则3


类型4 材料体现地理实践能力

地理实践力的考查,考生需要具备以下几点:

(1)能够设计科学的地理实践与实践考察方案,利用地理息技术及相关工具、材料,分析与地理相关的数据与信息,对地理现象进行科学解释与评价。

(2)能够搜寻不同类型区域的统计信息,收集相关区域发规划、设计区域发展问题的调查方案。

(3)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野外资源、环境调查,描述某区域在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并结合已有资料,对解决区域资源环境问题提出建议。

(4)能够在地理实践中表现用较强的行行动能力。

〖评分规则〗

规则1:从图文材料中获取答案。

一定要从图文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根据设问,推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组织答案。审所有文字、表格和图等,文字要找出关键词,挖掘图表中直接和隐含的条件。有效信息提取不到,可能答非所问。

规则2:材料与生活结合,理论与实践挂钩。

地理的复杂性体现在地理的综合性,空间思维综合认知能力的培养需要到大自然中感悟,在大自然中辨认方向、认知地貌、分析区位的选址等,从“实践”中直接探究分析。联系生活经验和常识规范作答。若只依据所学知识,得不全分。

规则3:利用逻辑推理,寻求合理答案。

一定要根据材料,还原真实情境,运用综合分析方法,利用逻辑推理,寻求合理答案。若逻辑混乱,描述不清,容易失分。

〖真题探源〗

(2018·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信息的场所。数据中心的规模以设备运行耗能的多少来衡量,规模越大,运营成本越高。2010年之前,我国的数据中心一般规模较小,主要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2010年之后,一些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开始在中西部地区布局,位于贵州省中部的贵安新区(国家级新区,位置见下图),因气候凉爽、用电成本较低、自然灾害少等优势,吸引了数十个大规模数据中心在此集聚,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数据中心基地。


(1)说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建设数据中心的主要优势。(6分)

(2)分析数据中心在贵安新区集聚的有利条件与集聚发展的益处。(10分)

(3)如果把数据中心的数据比喻为“原料”,指出贵安新区利用这些“原料”可以发展的产业。(4分)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4)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数据中心开始采取节能降耗措施。你认为目前贵安新区的数据中心是否有必要这样做?请表明观点并解释原因。(4分)

标准答案

考生1答案

考生2答案

(1)通信和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较好,有利于数据中心建设和维护;(3分)接近用户且有人才优势,方便数据的分析与利用。(3分)

配套设施完善;(2分)经济发达,有人才优势。(2)

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0分)

规则2

(2)集聚的有利条件:国家级新区,有政策优惠;有气候、水和电价等优势,可大幅降低运营成本;临近贵阳和安顺,便于对接或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等。(6分)

集聚发展的益处:可以共享基础设施,节省个体数据中心建设与运行的成本;有利于数据中心之间的联系,促进相互间的交流和合作。(4分)

有利条件:政策支持;电力成本低。(4分)

益处:共享基础设施,节省成本。(2分)

基础设施完善,电力成本低。(0分)

规则2

(3)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交易、数据服务、智能制造等。(4分)

数据分析、数据服务。(2分)

互联网业务。(0分)

规则1

(4)没必要。因为贵安新区气候凉爽,电力资源丰富且电价低,没必要支付节能降耗的成本。(4分)

有必要。因为节能降耗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是可持续发展模式。

没必要。因为贵安新区电力资源丰富且电价低。(2分)

没必要。(0分)

规则3



类型5 思路源于课堂

主要涉及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的考查,特别是对教材必修二三内容的作答。比如农业区位、工业区位、经济可持续发展措施等。“拿满基础分,才能得高分”,所以此类题目的解答关键是准确识记。

〖评分规则〗

规则1:用教材原话填写答案时,叙述要与图表材料联系才是标准答案,否则易失分。

对于地理规律、区位分析等基本知识的设问,答题角度一般来源于教材,只要根据教材语言结合材料分析才能得列满分,因为与材料脱节,空洞列举得分不高。

规则2:描述的内容包括多个要素时,回答要全面,否则得不到全分。

准确识记教材原话,根据问题界定答案的范围,关键点不能有遗漏。

规则3:对基本作用或功能的概述,若因果关系未体现,则不能得满分。

如果答案是一句话,一般应该包括主话、过程、原因、结果。所以组织答案时遵循:题设(条件)、原因、结果描述,就会得到比较完整的答案。

〖真题探源〗

(2018·新课标全国卷Ⅲ)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下图为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4分)

(2)T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推测T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并分别说明锋面形成的原因。(8分)

(3)预测P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8分)

(4)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4分)

标准答案

考生1答案

考生2答案

(1)高压;低压。(2分)高压位于低压西北。(2分)

高压、低压。(2分)

气旋、反气旋。(0分)

规则1

(2)3个。(2分)在低压(气旋)中,四周空气汇集,北上的暖空气与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锋面,气旋逆时针旋转,形成冷锋和暖锋两个锋面。(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6分)

3个。(2分)北上的暖空气与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锋面,气旋逆时针旋转,形成冷锋和暖锋两个锋面。(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4分)

2个。(0分)冷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0分)

规则1、2

(3)暖锋过境,降水概率高,气温升高;(2分)暖空气控制,天气转好,气温较高;(2分)冷锋过境,气温下降,可能有降水,风力加强;(2分)冷空气控制,晴朗,气温低。(2分)

暖锋过境,降水概率高;(1分)暖空气控制,天气转好,气温较高;(2分)冷锋过境,气温下降,可能有降水,风力加强.(2分)

气温下降、风力增大,出现降水。(0分)

规则1、2

(4)中低纬度升温快,(高纬尚未明显增强,)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大,大气运动快(冬季风与夏季风转换期,天气系统交替控制)。(4分)

中低纬度升温快。(1分)

冷暖气团活跃(0分)

规则2、3


类型6 思路源于生活

此类问题的考查、通常以现实生产生活的某一活动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材料及答题思路往往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经历与体验中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提高学生对“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身边”的理解和感悟。

〖评分规则〗

规则1:不容忽视的限定性语言(条件)

题目中的限定性语言一般包括:①空间限定语(如图示地区),②时间限定语(如某月某日),③角度限定语(如优势、特点、分布、规律),④程度限定语(如突出的、主要的)。明确限制性语言,可以直击得分点。

规则2:图表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获取地理信息的途径主要有:①从文字背景材料中,②从试题的设问中,③从地理图形及其表述语中,

④从地图和表格的组合中,⑤从现实生活体验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回答“能力立意”试题的前提条件,也是同学们解答问题的“入场券”。

规则3:开放性分析评价题,要先评价再分析。

此类试题往往对有争议性的问题不给出唯一答案,保留开放式的结论。回答此类问题,要求对题目给出的文字图表信息进行综合筛选后,理清答题思路,力争全面地、辩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观点明确,切

忌似是而非。尽管答案开放,也要紧紧围绕“主题词”,自圆其说,不可漫无边际、机械重复而难以得分。

〖真题探源〗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Ⅲ)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图a)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图b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



(1)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6分)

(2)分析20世纪70~80年代甲地温室生产的农产品出口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6分)

(3)分析甲地温室农业集群式发展对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作用。(6分)

(4)你是否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

标准答案

考生1答案

考生2答案

(1)地处地中海沿岸,冬季温和(最冷月最低气温为8℃左右),日光温室可满足蔬菜、瓜果生长需要;(4分)当地干旱少雨,日光温室可减少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分)

甲地为地中海气候区(或冬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干燥);(2分)日光温室可减少蒸发,减少当地水资源短缺局面。(2分)

地形复杂多样,山地地形为主;(0分)引入滴灌技术,有深层地下水。(0分)

规则1

(2)蔬菜、瓜果成熟早,可反季节供应;(2分)冬季气候温和,温室设备简单,不需要加温,生产成本低;(2分)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2分)

交通便利,有丰富的种植经验;市场距离近,运输成本低;(1分)欧洲发达国家农产品用量大,价格高。(2分)

甲地不需要温室生产的农产品;(0分)甲地温室农业设备成本低。(0分)

规则1

(3)有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保持产品质量优势;(2分)能及时维护、更新各种设施、设备,保证生产的稳定和供应的连续;(2分)完善的销售网络与现代物流业,能将农产品快速运达市场。(2分)

便于培育新种,提高产量;(2分)减少交易成本,取得规模效益;(2分)形成品牌,降低无序竞争。(1分)

增加生产成本,造成不正当竞争。(0分)

规则2

(4)赞同理由:当地气候条件适合,温室农业技术基础好,有一定发展空间;(2分)经济效益高,增加就业,(2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2分)

不赞同理由:沿海平原土地有限,地表水资源缺乏,扩大生产规模将会增加水资源、土地资源供给压力;(3分)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海水入侵等环境问题。(3分)

赞同理由:可以利用该地气候条件,利用原有经验技术,提高产量,获得规模效益;(2分)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2分)

不赞同理由:山地多、平原少,土地资源有限;(2分)气候干旱,会加剧水资源紧张状况;(2分)扩大生产规模,产量大增,可能会导致价格降低等。(2分)

没表明观点0分,态度答“赞同”,分析的是不赞同理由,0分,反之也是0分。

规则3


更多推荐

【微专题】考点05 中国人口政策的调整-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揭秘 | 终于明白,高考试卷为什么要在监狱里印刷了!

【地理研学】访研学实践教育专家 郑州47中学崔晟:孔子周游列国是一张文化名片

【地理热点】13 石油能源-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热点专题解读与训练(解析版)

2023地理备考资源库,知识星球海宁中学地理组会员大优惠!老会员续费5.0折

END


下载本系列资料请长按下面ErWeiMa加入知识星球或小红圈即可

加入后请联系591921299入群

海宁中学地理组【知识星球】


海宁中学地理组(小红圈)


声明: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如侵权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下载海量资料请加QQ群:45557625。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