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高考当成终点,耗尽孩子所有的力气

发布于 2022-06-09 09:19 ,所属分类:在线教育信息快讯

咨询预约15137736744


期待您加入我们的志愿组织,向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南阳市未成年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服务队招募及管理办法


如果您想学习心理咨询师课程知识,可以点击下方蓝字了解详情
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



给孩子受益终生的人文底色
文|陈永平 上海复兴高级中学校长

今天,创纪录的1193万莘莘学子走上高考考场。我们预祝他们旗开得胜。


很多家长鸡娃最大的动力就是希望孩子考上一个好大学,因为好大学就自动意味着未来人生的顺遂与安稳,特别是在现在毕业即失业的年代。不过我们接触的不少北京顶尖高校的老师,他们最大的感慨就是,太多挤进名校窄门的学生已经丧失了求知欲和探索欲,多好的学术讲座都引不起他们的兴趣。更有甚者,现在名校大学生的抑郁率乃至自杀率都达到历史高位。鸡娃,让很多资质很好的孩子在本该绽放的大学里提前蔫了。


人生是场马拉松。在西方,即使是大学毕业典礼也只是被称之为commencement (开始),即自主人生的开始。大学毕业,是起点,而非终点,更何况高考乎?


千万不要把高考当成终点,让孩子耗尽一生的力量来冲刺。



01
关键词一:高中


  • 高中生,仍处在人生的起跑阶段


不知是谁说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深获人心的谬论。其实,如果说人生是一场跑步比赛,那么它更像马拉松,而不是百米赛。


人生的长跑中,跑得太快,容易后劲不足;跑得太慢,就会落伍;中途退出,就会断送以前的努力;不参加,就没有赢得比赛的机会。


长跑获胜的关键并不在于起跑线上那一瞬间的爆发,开始领先或者落后50米,根本不重要。所以最重要的事在漫漫途中是否有足够的耐力与持久的恒心,重要的是每个人能否努力坚持地跑下去。


人生也是如此。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包括高中在内,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其实都算是人生长跑的起步阶段。


钱钟书说过,早熟的代价往往是早衰。初跑阶段,不要让孩子跑得太累,否则后头他会跟不上,会心力憔悴,会掉队。


  • 把高考看做高中终点,还是大学起点?


每年学生进入高中时,都有不少家长这样鼓励孩子:加把劲,现在是“黎明前的黑暗”,把这三年熬过去就是光明一片。


说实话,高中生活的确很辛苦,家长们这句话也确实有一定的鼓动性,但道理却欠妥。因为这容易给孩子造成高考就是人生目标的错误引导。


其实高考只是一个阶段的考核。孩子要进入大学,步入职场,以后的路还很长很长。如果以为熬完高中,人生就解放了,这非常容易造成孩子在高校里蹉跎学业,挥霍青春。


我常常拿爬山来打比方。一种人把爬上山顶当做目标,爬到山顶就躺倒在地了;另一种人则将爬上山顶看成是登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获得了更好的视野。


同样的,有些人考上好的大学就觉得任务完成,可以放松休息了。另一些人则将大学作为更宽阔的平台,可以认识更多优秀的人,可以借助到更优质的资源,从而更快、更好地成长。


这两种心态的人,在大学里的表现就会有天壤之别。


包括清华、北大、复旦、交大等名校在内,每年都有学生因为沉湎网络、绩点很差等原因被退学。是这些孩子不优秀吗?绝对不是。是他们在高考结束的那刹那,就早早失去了人生的航向和目标。


其实不仅高考如此,整个人生都是如此。我们看看周围成功的人就会发现,他们总是把每个阶段的目标当做一个起点,而不是一个终点。


家长首先要有这种将高中生活,将高考放置在孩子整个人生中去看待的视野和格局,千万不要把高考当做终点,让孩子耗尽力量来冲刺。



02
关键词二:人生规划


  • 让孩子学会选择


既然高中仍是人生的初跑阶段,速度不是最重要的,那么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答案是:方向。


高中三年对人生发展至关重要,无论是人格和价值观的培养,还是成功需要的知识素养,都是高中阶段必须培养的。


但我们的家长、学生,有没有仔细想过,高中这三年要为将来的人生奠基些什么?储备些什么?高中三年应该如何度过?


新高考最大的亮点就是彰显选择性理念。这里的“选择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选择学生,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学科和专业。


现在学生高一时学什么,就直接决定大学里学习什么专业,以及今后将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这将彻底改变学生进入大学才思考自己未来职业的局面。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在“选择”上面还需要很大的帮助。



现在最大的难题是,学生不会选择,不知道怎么选择,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今后要干什么,适合干什么。


在这方面,学校当然会做工作,但作为校长,我想说的是,这个更需要家长的配合。毕竟,了解孩子,发现孩子,进而引导孩子,这就是家庭教育最核心的命题。


当然,这不仅仅是高中三年的命题。在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中,家长都应该时刻有意识地了解孩子的兴趣,发现孩子的潜能,为孩子的人生规划打下基础。


著名主持人杨澜对孩子的教育理念蛮有意思。她带孩子去欧洲时,带领他们在各大博物馆以及著名建筑前流连,给他们讲解相关的背景知识,历史典故。


没想到,旅行结束后,儿子印象最深刻的事情竟然是:“我发现西班牙的蜘蛛和法国的不一样。”原来,在儿子眼里,所谓的经典建筑还不如蜘蛛来得有趣。


杨澜觉得,一个智慧妈妈应该观察孩子的潜在能力和才华。她的任务是为孩子们打好基础,至于将来孩子做什么,妈妈是无法设计的。


于是,当再一次带着孩子们踏上旅程的时候,杨澜的做法就发生了改变。孩子们喜欢动物,杨澜就带他们去动物园,对昆虫最感兴趣,就带他们到郊外捉虫子。


孩子喜欢什么,对什么最感兴趣,学什么上手最快……这些,家长应该最了解。所以,我们需要通过有效的家校合作,创造各种机会让孩子获得各种职业体验,帮助我们的孩子尽早了解自己的兴趣特点和专业性向。


高中期间,我们在让孩子埋头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更要让他们抬头看看世界的变化,看清自己未来的方向。


  • 择校不如择专业,“圈子”很重要


经常有人问我高考志愿如何填写。我一直以来的观点就是,在考虑孩子兴趣的基础上,将“院校+专业”统筹考虑。


但如果一定要问,学校和专业哪个更重要,我要说,恐怕要更多考虑专业的因素,择校不如择专业。


为什么专业很重要?因为进入一个国内顶尖的专业就意味着你得到了国内在这个领域最好的师资、基地、实验室和大量隐性的发展资源。


最直接的影响就体现在就业上。现在是朋友圈文化,圈子很重要。这个专业毕业的前辈、优秀校友们刚好都占据着这个领域的重要位置,他们当然会对自己同专业的学弟学妹们高看一眼。而且专业美誉度,就是就业最大的品牌。


也有很多家长关心大学排名,觉得进入排名高的大学就比排名低的要好。


其实,同是985、211的大学,虽然也有所谓的大学排名,但是从来没有官方权威的说法,所以这些排行榜也容易误导家长。如果进入所谓排名靠前的一个著名大学的一般专业,结果发现学校各方面的培养资源都很一般,结果说不定反而会限制孩子的发展。


如果非要看排名,我建议大家去看看教育部学位中心的学科评估,这个是很权威的。从这个评估中,不同大学的专业高矮短长可以一目了然。



03
关键词三:综合素养

我们常说,人无底气不立,国无底气不雄。当一个人有了足够的内涵做后盾,人生就会变得底气十足!人生的底气从哪儿来?我认为,要培养孩子扎实的综合素养。

教育部和上海市都已经出台了高中生综合素养评价的方案。综合素养评价将促进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激发潜能,主动发展,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在社团互动中培养兴趣,在社会实践中经受锻炼,全面提升德智体美各方面综合素质。


家长可能关心的是综合素养评价要纳入高校招生的视野,这将使人才选拔标准更加全面,方式更加科学,有助于扭转单纯用考试分数评价学生的做法,促使人才选拔从只看“冷冰冰的分”到“活生生的人”,实现知行合一。


我建议家长应该努力地将“成人”和“成才”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目的,这才更有利于对孩子潜能、道德、性情的综合素养培育,全方位地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和独立生存的能力。


在我看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学校。


家长要从孩子整个人生发展的角度看待孩子的学习生活,要不断了解孩子、发现孩子、引导孩子,不只是高中三年,而是让孩子的整个人生长跑,都跑得更顺畅,更有力。


毕竟,高考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丰富开阔的世界的起点。

---END---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接访咨询师:李海霞

  •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 家庭教育指导师

  • 南阳市妇联家庭教育暖心公益行动服务团讲师





  • 心理督导:曾翔宇

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硕士

  • 中国心理督导协会委员

  • 河南省家庭教育学会理事




咨询预约15137736744


相关资源